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风湿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检索近五年国内外文献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从不同途径参与免疫应答,提高RA的发病率;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均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环境、恢复肠道稳态,减轻炎症反应,对RA起到防治作用。从肠道菌群与RA发生的相关性及中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RA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RA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叶敏  万军  王李俊  章黎明  刘志强 《中草药》2022,53(22):7279-728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残性且长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菌群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临床上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增效减毒、疗效可靠的优势。通过总结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将中药、肠道菌群和类风湿关节炎三者关联起来,以期寻找新的突破口,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持续性关节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生与内源性代谢产物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栀子是我国最常用的药食同源资源之一,常用于防治黄疸、炎症、疼痛、发热等,但栀子改善RA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和16S r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关联分析,以阐释栀子改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RA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结果表明,栀子能显著改善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症状,且栀子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IL-1β水平以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P<0.05,P<0.01)。代谢组学涉及的通路主要为α-亚麻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链球菌属、费克蓝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和科萨克菌属可能是栀子改善AA大鼠的关键肠道微生物。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E-NMe[18:1(9Z)/20:0]、PC[20:1(11Z)/18:3(6Z,9Z,12Z)]和PC[20:0/18:4(6Z,9Z,12Z,15Z)]等差异代谢物与差异代谢菌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栀子可能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和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从而间接发挥改善RA的作用,研究结果为从多组学角度阐释栀子改善RA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明 《辽宁中医杂志》1989,13(12):19-20
<正> 笔者应用蒙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现将按1987年美国类风湿病学会(ARA)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修订标准所统计观察之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文献,结果显示,针灸治疗RA是多靶点、多层次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改善关节及滑膜炎性反应,直接或间接调节免疫细胞平衡,调控外周和中枢神经递质,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细胞能量代谢、基因表达和软骨细胞凋亡,维持骨细胞、关节软骨内平衡等多种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且近年来的研究对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检索近1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艾灸治疗RA相关文献,从抗炎、修复滑膜、骨保护、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进行总结,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傣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祖国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上有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结合当代医家观点及现代研究,可以发现傣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确有疗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血管翳为其基本病理改变,病情发展可导致关节畸形,甚至累及脏器[1-2].目前口服药以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慢作用抗风湿药、激素、生物制剂等为主,尚不能根治,且长期用药往往带来一定不良反应,以致治疗依从性较差.RA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9.
基于肠道菌群的中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促进了其治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发展,但其尚不明确的作用机制极大限制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随着2代/3代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肠道菌群已成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热点和新途径。为此,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从中药复方、药对、单味药和活性成分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中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冀  方海川  金晓畅  缪萍 《新中医》2022,54(1):8-1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研究肠道菌群的重塑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DBA/1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物的方法诱导小鼠(CIA)模型。将诱导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CIA+甲氨蝶呤组、CIA+白藜芦醇低剂量干预组及CIA+白藜芦醇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造模第21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白藜芦醇[2、0.5 g/(kg·d)],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甲氨蝶呤组给予0.5 g/(kg·d),连续21 d。采用关节炎分数法对小鼠关节炎症程度进行评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评价关节破坏程度,观察各组小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提取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第42天脾脏Treg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 (Th17)和CD8+T细胞的变化情况;提取免疫第42天小鼠粪便样品中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实时PCR (RT-PCR)定量分析拟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以及放线菌...  相似文献   

11.
李君丽  孙蕾  席忠新  李霞  孙连娜 《中药材》2012,(8):1355-136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中药治疗RA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就近年治疗RA的中药单体有效成分从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酚类、萜类及其作用机制加以综述,为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该病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医药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发展迅速,总结出许多特色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将少数民族治疗方法相关文献整理和阐述,有利于该病诊疗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TCMSP查询并筛选玉屏风散的成分及靶标,通过DAVID查询玉屏风散可能治疗疾病的类型,通过TTD、Drugbank、Polysearch等多个数据库查询治疗RA的相关靶标,依据多个相互作用数据库的数据,构建玉屏风散体内对抗RA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路富集分析玉屏风散治疗RA的可能通路。相关结果采用Cytoscape 3.3.0进行可视化研究。疾病分析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可治疗RA和一些过敏及炎症相关疾病,玉屏风散靶标与TTD数据库中RA靶标的映射表明玉屏风散对目前治疗RA的靶标中的19.4%有调控作用,玉屏风散对抗RA体内蛋白质反应网络结果表明玉屏风散主要可通过RELA、TP53、IKBKB、JUN等蛋白治疗RA。通路富集表明玉屏风散可通过MAPK、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治疗RA。可见,玉屏风散对RA可发挥治疗作用,其主要机制为调控RELA、TP53、IKBKB、JUN等蛋白通过MAPK、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从抗炎和免疫调节方面来治疗RA。  相似文献   

14.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之一,以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与功能障碍和寿命缩短显著相关。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干预手段,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存在副作用大、起效缓慢和疗效差等缺点,生物制剂治疗又存在价格昂贵的缺点。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历史悠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信号通路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进展,是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相关药理研究的主要靶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中药有效成分对类风湿关节炎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细胞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细胞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等。通过综述近年研究的成果,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能量代谢,调节机体免疫,构成人体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近年来,通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黄连温胆汤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修复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血管炎性状态、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调控脑—肠—微生态轴等机制来调节血压。基于肠道菌群理论,对黄连温胆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9,(3)
在中药多糖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肠道菌群是一道重要的桥梁,该成分在其作用下降解为短链脂肪酸、CO_2等,进一步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应答等,同时也对宿主肠道菌群的丰度、种类及比例等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中药多糖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各菌群之间的平衡,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中药多糖对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中药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药有效成分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代谢机制研究,为开展中药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查阅国内外文献,本文主要针对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代谢研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通过对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在肠道菌群代谢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物质基础,并对加快中药现在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壮医药治疗RA的疗效。方法:选用壮药清风藤、青风藤和黑吹风藤为主内服及洗浴,观察60例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98.33%。  相似文献   

19.
对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复习,从中枢作用机制和外周作用机制两方面综述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出今后的研究应以"艾灸温热刺激-HSP70表达与调控-抗炎效应"为主线,深入研究不同灸法治疗RA的抗炎效应及其HSP70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局部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RA的起病不仅与基因等先天因素相关,而且与饮食、微生物感染等环境因素相关。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定植其中的微生物促进了肠道的物质代谢、屏障保护和免疫调节功能。随着对RA发病和治疗研究的深入,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与RA发病、进展具有的潜在联系不断被揭示。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RA关节炎症与受损的肠道屏障功能、失调的免疫细胞及紊乱的肠道菌群几乎同时可见。“肠-关节轴”理论与中医的整体观念高度一致。在近期对中药治疗RA的药理研究中,人们发现治疗RA的有效中药复方及成分同时发挥了抑制炎症、保护关节和维持肠道功能的作用。因此,该文总结了“肠-关节轴”的基本内涵和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微生物代谢来发挥肠道的屏障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RA的机制。该综述为RA中“肠-关节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