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人群患病率差异颇大(5%~40%),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为10%,仅次于紧张性头痛。笔者采用针刺太冲穴治疗偏头痛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  相似文献   

2.
3.
胡债 《中国针灸》1997,17(7):398-398
太冲穴临床运用举隅胡倩(南京市建邺医院针灸科,江苏210004)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效,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肝经诸疾取用大冲有其独到之功,临床用之常取捷效,现举验案如下。1治火谭××,女,45岁,1993年11...  相似文献   

4.
针刺太冲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及脑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冲穴为肝经原穴,为治疗偏头痛要穴之一.笔者对20年来太冲穴治疗偏头临床文献分析,发现太冲穴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目前太冲穴的治疗偏头痛中枢机制尚未明确,作者围绕针刺太冲穴在正常人中枢成像研究分析,试图解释太冲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5.
6.
陈伟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7):309-309
太冲穴的临床应用422923湖南省新邵县铁炉冲煤矿医务室陈伟太冲属足厥阴肝经,系肝经之俞穴与原穴,位于足背部第一趾间隙后方凹陷处,能舒肝理气、通络活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首先用治肿满、行步艰难、手足转筋等肝经所过部位的疾患,以后又发现该穴对少阳证、...  相似文献   

7.
王剑发  刘汝锋 《河北中医》2005,27(6):431-432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病症。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目前治疗此病多采用药物为主,如镇静剂、谷维素、麦角胺类,但临床效果不佳。1998-2004年,我们运用对穴疗法,针刺太冲、中渚穴治疗偏头痛60例,并与盐酸氟桂嗪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太冲穴的临床应用湖南省新邵县铁炉冲煤矿医务室(422923)陈伟太冲一穴具有得气快、针感强、即时效应、一针治愈率高、治疗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作为常用的穴位而加以应用。笔者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曾首先应用于治疗肿满、行步艰难、手足转筋等及本经经过...  相似文献   

9.
针刺太冲穴治疗偏头痛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笔者针刺太冲穴为主治疗本病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7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50岁;病程最短者7d,最长者10a。左侧痛者38例,右侧27例,双侧交替者13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检查而确诊。  相似文献   

10.
太冲穴临床运用举隅南京市建邺医院(210004)胡倩关键词太冲穴针刺面瘫呃逆偏头痛太冲穴为肝经之原穴,足厥阴经所注为“输”,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在拇长伸肌腱的外缘,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效。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肝经诸...  相似文献   

11.
太冲穴从古至今都是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要穴。整理发现,太冲穴擅长主治膝踝痛、疝气、咽喉肿痛,以及肝郁气滞引起的腹满痛、呕吐;在肝火上炎时,可平肝火,并有良好的调血功能。太冲穴对于相关的临床病症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主治穴位。  相似文献   

12.
太溪穴为肾经原穴、输穴。太冲穴为肝经原穴、输穴。二穴皆系特定穴中的五输穴与原穴,笔者在临床上常以二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1病案举例1.1中风在中风偏瘫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肝阳亢旺,其典型表现为:舒张压偏高,头目眩晕,脉弦细,或弦数,或弦而有力,诸如...  相似文献   

13.
笔者多年来宗前人之旨,根据肝经的生理功能及与其它脏腑经络的联系,以独取太冲穴或以该穴为主,行泻法,以疏导肝气,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男性科等诸多病症,取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疏肝解郁,健脾摄血张××,女,36岁,工人,1996.4.20初诊...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笔者常运用太冲穴治疗临床急症,收效甚好,现举例如下:1肾绞痛柯××,男,41岁,本院职工,1997年3月15日初诊,因右腰及右下腹突发剧痛3小时就诊,患者素有“结石绞痛”史,于3小时前疼痛又发,少腹拘急,痛引前阴,内科给以注射阿托品、杜冷丁,...  相似文献   

15.
唐华生 《中国针灸》1996,16(5):29-30
针刺太冲穴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唐华生(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针灸科,541002)主题词穴.太冲太冲穴,足厥阴经所注为“输”,又为肝经之原穴,其穴性主泻。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其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主筋。由于诸脏之原与流注穴中的“输”穴相重合,诸腑之原与流注...  相似文献   

16.
为发掘太冲穴临床价值,探讨太冲治痛机理,对其治疗痛证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古代、现代临床太冲穴在痛证应用上有所不同,古代以下肢疼痛为主,现代以头面部疼痛为主.其治痛机理中医主要是经穴循经性,西医目前主要集中在神经生化及影像方面.太冲穴治痛体现了循经取穴治痛的规律;古代偏重其近治作用,现代偏重其循经远治作用,其治痛范围有所扩大,可能通过经穴的循经作用、调节神经介质及影响中枢相关脑区活动达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确有独特的疗效,且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亦较多,常用的主要有体针、耳针、头皮针、电针、梅花针、放血及艾灸等多种疗法。但既往针灸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往往选取一组特定穴位,如曲池、太冲、丰隆、风池、内关、足三里等配伍应用,而就单个穴位对高血压病治疗作用的研究甚少。本文就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病从文献记载及临床研究作一探讨,以冀为高血压病的针灸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太冲穴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笔者临床上,运用毫针针刺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高血压病查某某,男,50岁,农民,入院时间1994年10月9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a,半月来,头痛头昏,行走飘浮,...  相似文献   

19.
太冲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 ,此穴具有舒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 ,临床运用甚广 ,疗效较为满意 ,现择其要者 ,报道如下 :1 痛经  顾×× ,女 ,2 2岁 ,未婚 ,2 0 0 0年 3月 7日初诊。  主诉 :经来少腹胀痛数年 ,患者初潮 1 5岁 ,月经每 30~ 40天 1次 ,每次 3~ 7天。自初潮起 ,每于经前一周烦躁易怒 ,喜叹息 ,两乳胀痛 ,经行第1、2天小腹胀痛 ,甚则伴有恶心呕吐 ,不思饮食 ,今晨月经来潮 ,小腹胀痛 ,经量中等 ,色紫 ,夹有小血块 ,舌质偏红苔薄白 ,脉弦。证属肝郁气滞 ,经血滞于胞宫 ,不通则痛。治拟舒肝理气 ,行瘀止痛。取双侧太冲…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临床摸索实践 ,辨证灵活运用太冲穴疗效颇佳 ,报道如下。1 目偏视陈某 ,男 ,6 1岁 ,工人 ,1 997年 9月 5日就诊。患者 1 5天前因“多发性脑梗塞”住院治疗 ,现遗留两眼向左斜视 ,眼球固定不转 ,视右侧物体需以颈部转动来代偿 ,兼头晕、口苦、舌红 ,苔薄黄 ,脉弦数。辨证为肝风内动而致筋脉拘急 ,取穴太冲、阳陵泉 ,得气后平补平泻 ,留针 30min ,中间运针 2次 ,每日 1次 ,连续治疗两次痊愈 ,并巩固治疗 1周未见复发。2 眩晕安某 ,男 ,35岁 ,农民 ,因头晕住院 ,血压 2 2 /1 6kPa,既往高血压病史 1 0年 ,3年前曾患脑出血 ,内科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