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人原位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232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95例, 女性37例, 年龄(49.1±9.4)岁。依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n=112)和非AKI组(n=120)。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等临床资料。对原位肝移植术后AKI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32例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患者中, 有112例在术后发生AKI, 发生率为48.3%(112/232), 其中AKI 1期64例(57.1%, 64/112), AKI 2期30例(26.8%, 30/112), AKI 3期18例(16.1%, 18/1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高血压(OR=5.874, 95%CI:1.931~17.863, P=0.002)和高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OR=1.041, 95%CI:1.010~1.074, 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死亡捐献(deceased donation, DD)供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为制定更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接受死亡捐献供肝移植手术的187例受者临床资料, 采集术后真菌感染相关数据, 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7例DD供肝移植受者发生术后真菌感染26例, 病死率为46.2%(12/26)。其中, 肺部感染最多见, 占80.8%(21/26);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菌株, 占53.3%(16/30)。手术时间≥8 h(OR=3.610, 95%CI:1.079~12.081, P=0.037)、二次手术(OR=39.234, 95%CI:3.512~438.258, P=0.003)、ICU住院时间≥7 d(OR=10.070, 95%CI:3.480~29.140, P=0.002)是发生术后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真菌感染严重威胁DD供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格把握二次手术指征、术后早期转出...  相似文献   

3.
Zhang YC  Yang Y  Zhang Q  Li H  Wang GS  Zhang J  Xu C  Yi SH  Yi HM  Cai CJ  Lu MQ  Chen GH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83-1087
目的 了解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中远期的生存情况和导致中远期生存率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且术后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221例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的资料,选取包括受者术前变量、供者变量、术中变量和受者术后变量共26个可能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21例受者的随访率为97.3%(215/221),平均随访时间为(36.4±6.9)个月(12~56个月).其中28例在术后1年后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5.0%,11/221)、胆道并发症(3.6%,8/221)、乙型肝炎复发或再感染(1.4%,3/221).保留在Cox回归方程内的协变量为高龄(RR=2.325,P=0.009)、ABO血型(RR=2.206,P=0.015)、冷缺血时间(RR=3.001,P=0.000)、术后感染部位(RR=1.665,P=0.007)和胆道并发症(RR=2.655,P=0.004).结论 影响受者术后中远期存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ABO血型不符、冷缺血时间>12 h、术后肺部感染和移植肝胆管弥漫性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2周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TCP)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不满4周岁的162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是否<100×109/L, 将受者分为TCP组(90例)和非TCP组(72例), 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受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常用抗生素种类及抗凝剂应用、预后等情况,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TCP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诊断TCP的临界值, 并评估该疾病对儿童受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62例儿童受者中有90例(55.56%)术后2周内发生TCP, 25例(15.43%)术后当天发生TCP。术前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178×109/L, 术后3(1, 4)d达到最低值, 为65×109/L;术后6(4, 7.25)d受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C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劈离式肝移植手术的44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25例, 年龄(49±12)岁。根据肝再生率(LRR)是否大于100%, 分为两组:再生良好组(LRR≥100%, n=24)和再生不良组(LRR<100%, n=20)。比较两组受者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差异及术后生存率。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结果术后15、30、90、180 d的移植肝体积变化率分别为(117.04±7.00)%、(164.03±16.72)%、(180.98±26.30)%、(159.40±26.28)%。受者的体质量指数、无肝期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 以及供肝脂肪变性和供肝类型是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因素。再生良好组受者术后第2、3、4、5、6、7天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术后第1、2、3、4、5、6、7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低于再生不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良好组受者术后第5、6、7天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对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肝癌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接受肝移植的肝癌受者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3年总的DFS和OS分别为68.4%和65.7%。Child-Pugh A、B级肝癌患者(113例)的3年DFS和OS分别是68.6%和66.2%,Child-Pugh C级肝癌患者(12例)的3年DFS和OS分别是66.7%和65.6%,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管侵犯(P=0.001)和肿瘤数目3个(P=0.025)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甲胎蛋白(AFP)400μg/L(P=0.035)、血管侵犯(P=0.031)和肿瘤数目3个(P=0.008)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ild-Pugh C级与A、B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无显著性差异,AFP、血管侵犯和肿瘤数目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肝移植可作为Child-Pugh C级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供肝左静脉分型及其相应的重建方式对患儿活体左外叶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OO)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65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09例, 女性344例, 年龄7.0(6.0, 10.0)个月, 年龄范围3~121个月。根据术前供者腹部4期增强CT的评估结果及术中流出道重建方式, 将患儿分为3组:Ⅰ型组(n=514), 单只开口, 供受体直接吻合;Ⅱ型组(n=118), 两个相邻的开口, 术中先行血管成型再吻合;Ⅲ型组(n=21), 两个距离较远的开口, 术中行间置血管延长后成型吻合或两支静脉分别吻合。比较3组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后HVOO发生率、移植物及受者术后生存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结果Ⅲ型组患儿的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均小于Ⅰ型组和Ⅱ型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3例受者术后HVOO发生率为4.59%(30/653), Ⅰ、Ⅱ、Ⅲ型组HVOO发生率分别为4.1%(21/514)、5.1%(6/118)和14.3%(3/21),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劈离式肝移植(SLT)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连续完成的203例SLT、79例活体肝移植(LDLT)及1 298例全肝移植(WLT)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203例SLT供者中, 公民去世后捐献109名, 离体劈离产生127个移植物, 在体劈离产生76个移植物;成人受者90例, 儿童受者113例。根据时间先后将SLT患者分为两组:SLT开展早期组40例(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 SLT技术成熟期组163例(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分析各组生存情况及影响SLT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SLT开展早期组受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58%、71.47%、71.47%, SLT技术成熟期组分别为88.03%、87.23%、87.2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0, P=0.018)。LDLT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41%、93.41%、89.95%,...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c carinii pneumonia,PCP)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行肝移植手术且术后并发PCP的受者,纳入PCP组8例;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从同期肝移植受者中,与PCP组按1:4比例选取未并发PCP的受者,纳入对照组32例。收集并统计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并发PCP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此期间共完成385例次肝移植,受者手术后PCP发病率为2.1%(8/385)。PCP组均为男性;年龄(52.63±12.99)岁(27~69岁);发病时间为肝移植术后(19.88±13.22)周(9~50周);其中良性肝脏疾病2例,肝脏恶性肿瘤6例;所行术式均为改良背驼式肝移植。单因素分析提示,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肝移植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肝移植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移植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术后并发PC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规律随访的成人肝脏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特征。共纳入601例成人肝移植受者, 其中女性105例, 男性496例, 年龄(51.4±9.6)岁。以随访期间内是否合并新发恶性肿瘤将601例肝移植受者分为新发恶性肿瘤组(n=26)和非新发恶性肿瘤组(n=57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移植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以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结果共有26例患者被诊断为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 共计28例次(其中2例患者为2次发现不同的新发恶性肿瘤),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3%(26/601)。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新发恶性肿瘤的中位时间为42(20, 70)个月。肝移植术后1、3、5、1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5%、2.0%、6.3%、21.0%、34.5%。在28例次新发恶性肿瘤中, 消化系统肿瘤最多, 共17例次(60.7%), 其次是肺癌3例次(11.1%),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2例次(7.4%), 宫颈癌、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LDLT)术后门静脉狭窄(PVS)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PVS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儿童LDLT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儿童LDLT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29例LDLT病例中,LDLT术后PVS总体发生率为6.8%(29/429),首次发生PVS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7 d~14个月)。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39)、术中门脉多次吻合(P=0.000)、置入间置血管(P=0.003)及术中门脉血栓形成(P=0.000)与LDLT术后PVS的发生相关。通过多变量分析显示:受者性别(P=0.019)、术中门脉血栓形成(P=0.000)是引起LDLT术后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患儿、术中门脉血栓形成是儿童LDLT术后发生PVS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受者在术后随访复查中,尤须重视PVS的筛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受者因PVS导致移植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定量与肝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因同时合并HCC和HBV行肝移植手术并长期随访的148例患者,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患者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根掘术后HCC是否复发将患者分成HCC复发组(43例)及未复发组(105例),使用COX多因素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48例HCC肝移植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2%,7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71%,54%.肝移植术后HCC复发43例,复发率为29.1%(43/148),术后HCC平均复发时间为(13.16±14.17)个月(1~54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超过米兰标准(HR=9.89;95%CI2.30~42.52;P=0.002)以及术前HBV DNA>5log10 copies/ml(HR=2.26;95%CI1.01~5.04;P=0.047)是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前HBV DNA>5log10 copies/ml和超过米兰标准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供肝类型对低体重(≤6 kg)儿童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244例低体重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类型将其分为活体肝移植组183例、劈离式肝移植组18例和全肝移植组43例。比较各组供者和移植物的基本资料, 受者术前、术中基本资料, 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结果三组受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血型匹配、原发病、Child-Pugh分级、儿童终末期肝病评分等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体肝移植组受者肝动脉血栓(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HAT)发生率为2.2%(4/183), 劈离式肝移植组为16.7%(3/18), 全肝移植组为25.6%(11/43)。活体肝移植组与劈离式肝移植组、全肝移植组HAT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和P<0.001);劈离式肝移植组与全肝移植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活体肝移植组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活为37个月, 劈离式肝移植组为31个月, 全肝移植组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 LT)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及新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的患者, 随访至2021年10月。将肝移植受者分为有/无新发NAFLD组, 并进一步将肝移植后新发NAFLD患者分为合并/未合并MS组, 分析肝移植后新发NAFLD患者及合并MS患者的临床特征,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新发NAFLD及合并M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324例肝移植受者, 中位随访时间为2.9(2.0~4.3)年, 术后新发NAFLD的发病率为21.0%(68/324), 其中, 合并MS的发病率为44.1%(30/68)。与术后无新发NAFLD患者相比, 新发NAFLD患者的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偏高, 血小板水平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实施的681例儿童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男324例, 女357例;中位年龄7.4个月;中位体重7.0 kg;有61例(9.0%)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 胆道狭窄34例(5.0%), 胆漏21例(3.1%), 胆漏合并胆道狭窄6例(0.9%)。按移植术后有无发生胆道并发症, 将受者分为胆道并发症组(61例)和无胆道并发症组(620例), 对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 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81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5.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无胆道并发症组和胆道并发症组供者年龄[(31.4±5.7)岁比(34.3±7.5)岁]、无肝期时间[43(37.0, 53.0)min比47(38.8, 56.0)min]、门静脉开放至肝动脉开放时间[35(30.0, 41.0)min比38(30.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外科1999年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6例肝豆状核变性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 女性7例, 年龄29.5岁(14~54)岁。采用电话、门诊及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 随访起点为手术当日, 以受者死亡为终点, 观察受者术后生存情况、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角膜K-F环变化情况, 比较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和血清铜蓝蛋白水平, 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结果 16例肝移植受者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15例, 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1例, 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受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2个月(6~260)个月。16例受者1、5和10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3.8%、85.2%和75.8%。10例角膜K-F环阳性受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1个月消失。5例伴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 除1例死亡外, 其余4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受者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 探讨淋巴漏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漏分为淋巴漏组271例和无淋巴漏组534例。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率, 评估治疗方案, 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3.7%(271/805);淋巴漏组全肝供肝比例为14.8%(40/271), 高于无淋巴漏组25.8%(138/53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两组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漏组与无淋巴漏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2.0个月与30.6个月, 术后移植受者累计存活率、血管并发症、胆漏、急性细胞排斥反应及肠梗阻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水与血清甘油三酯(TG)比值预测淋巴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 最佳临界值0.54, 敏感性为59.2%, 特异度为80.1%。结论淋巴漏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不增加术后儿童受者死亡率,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符合杭州标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92例符合杭州标准并行肝移植治疗的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根据受者肝移植术前是否接受TACE治疗将其分为TACE治疗组(n=58)和直接移植组(n=34)。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12月31日,92例受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77±48)个月,随访期间共32例受者肿瘤复发。92例受者中9例术前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有门静脉侵犯,术后病理提示存在微静脉癌栓,均属于PVTT Ⅰ0型,9例受者中6例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51±48)个月,7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62±43)个月。TACE治疗组受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84.5%和82.8%,直接移植组分别为91.2%、67.6%和61.8%,两组受者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5和3.571,P均>0.05);两组受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9,P<0.05)。TACE治疗组受者术后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9%、77.6%和75.9%,直接移植组分别为76.5%、58.8%和52.9%,两组受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和3.639,P均>0.05);两组受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两组受者术后生存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和5.406,P<0.05)。 结论对于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接受TACE治疗可能改善移植术后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陈晨  杨润  冯俊琦  皋源  邓羽霄 《器官移植》2022,13(2):219-22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改变对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4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AKI,将受者分为AKI组(99例)和非AKI组(146例),总结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并收集受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45例肝移植受者中,99例术后发生了AKI,发生率为40.4%。AKI组受者术前血清肌酐水平较高,住院病死率较高(均为P < 0.05)。与非AKI组受者比较,AKI组受者术后24 h内肝功能指标升高更明显; Ⅱ期凝血指标凝血因子Ⅴ、Ⅶ、Ⅸ、Ⅹ、Ⅻ,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升高; Ⅲ期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升高更明显,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均为P < 0.05)。血栓弹力图结果显示,AKI组受者R值增大、α角减小、凝固时间延长(均为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栓弹力图R值增大[比值比(OR)1.116,95%可信区间(CI)1.018~1.223,P=0.019],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OR 0.974,95%CI 0.955~0.993,P=0.007)是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率高,与受者凝血功能改变相关,凝血因子活性下降(R值增大)、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是肝移植受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肝移植术。方法 对准备肝移植的受者常规应用CT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共有4例受者伴有PVT。此4例受者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术和门静脉血栓摘除治疗。术中对残留有附壁血栓的1例受者,在肠系膜上静脉分支处插入一带有肝素帽的导管,术后用于注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术后所有受者均应用了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和前列腺素E1等抗凝治疗。结果 术中一次性取尽血栓3例;1例受者PVT延及脾静脉人口和门脉左右支,术后门静脉残留有血栓,经溶栓和抗凝治疗,术后28d血栓消失。有3例受者在术后2个月内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情况良好;1例受者因胸腔穿刺并发出血,后发生多房性积液和肺部感染,于术后48d死亡。结论(1)PVT不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2)外科摘除血栓、溶栓和抗凝治疗能对PVT进行根治;(3)出血是肝移植门静脉血栓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