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性索—间质肿瘤是人类肿瘤中成份较为复杂的肿瘤 ,常与性索—间质肿瘤以外的肿瘤 ,如子宫内膜样癌、宫内膜样间质肉瘤等难以区分。性索—间质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相当不特异 ,除了Vimentin之外 ,它们对中间丝的表达变化很大。通常的免疫组化对于鉴别诊断帮助不大 ,最近报道了三个由性索—间质细胞及其相应肿瘤表达的免疫组化标记 :苗勒氏管抑制物质 (MIS) ,α抑制素和CD99。MIS是由幼年和成年的睾丸支持细胞 (Sertoli细胞 )以及出生后卵巢的颗粒细胞分泌的二聚体糖蛋白 ,基本功能是使男性胎儿发育时苗勒氏管退化…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转移性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s)是一组由分化程度不等的粒层细胞、卵泡膜细胞、产生胶原的间质细胞、支持细胞、Leydig细胞及其各种黄素化细胞等性腺问质成分单一或混合构成的肿瘤,由于胚胎发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往往有多向分化,临床病例较少,故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复习,结合1例转移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对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cord tumor、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卵巢粒层─间质细胞肿瘤─附17例分析朱明月,林裕媛,茅青(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214041)粒层-间质细胞肿启为性索-间质肿瘤中的一类。它包括粒层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硬化性间质瘤。粒层细胞滴与卵泡膜细胞瘤比较少见。前者约占卵巢肿瘤的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三维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单侧单发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0例卵泡膜细胞瘤和4例颗粒细胞瘤)的三维超声表现,包括表面模式成像、断层超卢显像技术(TUI)、三维多普勒能量成像和三维直方图.结果 表面模式成像和TUI声像图显示13例肿瘤形态规则,10例肿瘤回声为实性,4例为囊实性,5例肿瘤后方伴回声衰减;三维多普勒能量成像显示8例肿瘤出现中心血流,其中,颗粒细胞瘤均具有中心血流;三维直方图显示颗粒细胞瘤的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均明显高于卵泡膜细胞瘤(P均<0.01).结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具有较典型的三维超声表现;二维形态学表现相似的卵泡膜细胞瘤和颗粒细胞瘤可辅以三维血流进行鉴别,颗粒细胞瘤较卵泡膜细胞瘤更易出现中心血流,且血管参数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是一种向睾丸组织分化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0.2%-0.5%~([1])。临床上可见雄激素升高的男性化表现、去女性化表现、雌激素升高的表现等。临床上极少数患者会伴有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升高,AFP可能来源于支持细胞、间质细  相似文献   

6.
性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性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的性质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性母细胞瘤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分别表现为停经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发性闭经和盆腔包块.组织学上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为类似于无性细胞瘤及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另一种为与未成熟的睾丸支持细胞或颗粒细胞相似的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分为冠状结构及微滤泡结构.3例均表现为无性细胞过度生长形成无性细胞瘤伴钙化.1例检测到Y染色体.结论 性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生殖-性索间质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它属于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具有恶性转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睾丸间质细胞瘤又称Leydig细胞瘤,是睾丸性索/性腺间质肿瘤中的一种单一组织类型的肿瘤,来源于正常发育和演化的成分间质细胞。本病较少见,且该瘤的病因及自然病程尚不十分清楚,对其治疗时手术方式的选择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类似性索肿瘤的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卵巢类似性索肿瘤的内膜样腺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71岁.阴道出血2周,B超示右侧附件有直径5 cm肿块.镜检:肿瘤绝大部分(95%)由粒层细胞瘤样的实体细胞巢、小梁和小腺管样组织构成;仅局部区域(5%)出现典型的内膜样癌形态.免疫组化:性索间质样细胞AEI/AF3、CK7、EMA、CEA和ER( ),α-inhibin和calretinin(-),Ki-67(MIB-1)阳性细胞数<1%.结论 在形态学上,卵巢类似性索肿瘤的内膜样腺癌与卵巢性索间质来源的颗粒细胞瘤、支持细胞和,或问质细胞肿瘤极易混淆.多取材,镜下仔细寻找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依据,免疫组化性索样肿瘤细胞角蛋白、EMA和ER/PR( ),α~inhibin和calretinin(-)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现代护理》2006,12(19):1862-1862
1.epithelial ovarian tumor卵巢上皮性肿瘤2.serous cystadenoma浆液性囊腺瘤3.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浆液性囊腺癌4.mucinous cystadenoma粘液性囊腺瘤5.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粘液性囊腺癌6.ovarian germ cell tumor卵巢生殖细胞肿瘤7.teratoma畸胎瘤8.dysgerminoma无性细胞瘤9.endodermal sinus tumor内胚窦瘤10.ovarian gonadal sex cord stromal tumor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1.granulosa cell tumor颗粒细胞瘤12.theca cell tumor卵泡膜细胞瘤13.fibroma纤维瘤14.sertoli leydig cell tumor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15.Krukenberg tu…  相似文献   

10.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根据其主要成分的不同分为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颗粒卵泡膜细胞瘤等。本文对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是性索间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生部位在卵巢,极罕见发生在盆腔内卵巢外,其发病率占卵巢肿瘤的1.5%-5.0%[1],但在性索间质肿瘤中占40%-60%,临床上属于中低度恶性[2]。卵巢颗粒细胞瘤可分为成年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相似文献   

12.
性索一间质肿瘤是人类肿瘤中成份较为复杂的肿瘤,常与性索一间质肿瘤以外的肿瘤,如子宫内膜样癌、宫内膜样间质肉瘤等难以区分.性索一间质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相当不特异,除了Vimentin之外,它们对中间丝的表达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有性索-间质肿瘤样结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CS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ECSCS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上ECSCS由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样结构和经典型子宫内膜样癌组成。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或条索状,其间可见中空的小管状或长的实性管状,类似于Call-Exner小体样结构,腔内含有嗜酸性分泌物。肿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透亮。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pan、EMA、CA125、ER和PR(+),而CD99、CEA和inhibinα(-)。结论ECSCS是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一种少见的形态学亚型,类似于卵巢的Sertoli-Ledig细胞肿瘤或成人型粒层细胞瘤,免疫组化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GCT)是一种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颗粒细胞瘤的5%[1-2],2007年1月我科收治1例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患儿,接受手术+化学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 leydig cell tumor, SLCT)是一种来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肿瘤,临床上罕见,占所有卵巢原发性肿瘤的0.1%~0.5%,占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1%,其中20% SLCT 含有异源性成分。因其形态多样,容易误诊。本文报道2例 SLCT 伴异源成分,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临床治疗、预后、遗传学等方面的特点。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例1,女  相似文献   

16.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是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组织的少见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不易。影像学上,目前已有少量的报道认为该肿瘤CT上通常表现为卵巢轻微强化或无强化的实性肿块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不过,也有个案报道该肿瘤可呈极显著强化的特点。笔者搜集11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结合肿瘤的病理所见报道如下,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睾丸支持细胞瘤,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8例支持细胞瘤患者中7例为男性,1例为假两性畸形;年龄10~54岁,中位年龄28.5岁;肿瘤直径1~6.5 cm,平均3.1 cm。6例为正常下降的睾丸,1例为合并假两性畸形的睾丸,1例为隐睾;1例合并乳腺发育,余7例无明显内分泌症状。镜下,7例为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实性巢状、中空小管状排列,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部分胞质内有空泡,轻度异性,可见核沟及核仁,偶见核分裂象。部分病例可见纤维玻璃样变背景中相互吻合的小管和条索。1例为大细胞钙化性支持细胞瘤,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片状,肿瘤内及管状结构内均可见大片状不规则颗粒状钙化灶,灶状区域间质疏松黏液样变,淋巴细胞浸润;局部可见灶状坏死,周围曲细精管内可见原位支持细胞砂砾体样钙化的证据。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α-inhibin、vimentin、WT-1(+),AE1/AE3灶状(+),PLAP、EMA、SMA、CD117、AR、CD56、SALL、CK8/18、D2-40、CK5/6、SALL4、Oct3/4(-),钙化性大细胞支持细胞瘤S-100(+)。6例获得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交界性肿瘤,应与间质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间皮瘤、腺瘤样瘤、隐睾中的支持细胞结节、支持细胞增生等鉴别。  相似文献   

18.
<正>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是卵巢一个少见的亚型,占比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1970年由Scully[1]首次描述,认为该肿瘤生长方式是介于Sertoli细胞瘤和颗粒细胞瘤的一种独特亚型。目前,关于起源和分类仍不十分明确,第5版《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将其归入“单纯性索肿瘤”,由于发病率低,复发转移病例罕见报道。研究探讨SCTAT术后10年复发1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9.
卵巢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瘤以往称“睾丸母细胞瘤”或男性母细胞瘤 ,非常少见 ,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 0 2 % - 1% ,占卵巢性腺间质肿瘤的 2 4 % ,本文 5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 1977- 1990年所遇卵巢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瘤 5例 ,占同期卵巢肿瘤 0 5 8% ,占性腺间质肿瘤的 12 82 %。年龄 16- 4 4岁 ,平均 2 7 4岁。临床均有下腹部包块史 (其中 2例伴下腹隐痛 ,1例出现恶病质 )及去女性化表现 ,月经不规则且月经量逐渐减少 ,其中闭经 2例 ,乳房萎缩变小 4例 ,不孕症 2例 ,面部多毛 2例 ,以及痤疮、声音低沉等男性化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二元碰撞瘤的病理特点与相关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整的13例卵巢二元碰撞瘤。所有患者均有CT和(或)MR检查,观察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卵巢碰撞瘤(14个病灶)均存在两种独立组织成分,其中9个病灶来源于上皮性肿瘤与性索-间质肿瘤,5个病灶来源于上皮性肿瘤与生殖细胞肿瘤;病灶均表现为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其中上皮性肿瘤体积较大或巨大,生殖细胞肿瘤或性索-间质肿瘤相对较小;碰撞样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全部位于上皮性肿瘤的囊变区内,性索-间质肿瘤病灶全部贴附于其囊壁上,但两种肿瘤组织间分界明确。结论:卵巢二元碰撞瘤的病理类型多样,影像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肿瘤的构成和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影像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