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于临床以来,为心血管内科护理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做好PTCA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医疗护理。本文试图通过21例PTCA的实践浅谈我们的体会。 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吴大哲,钟易,温德华,雷肖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自1977年Gruentzig首次应用以来,现已被广泛采用。国内统计总成功率达85%,我院于1993年对4例进行扩张,获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方法:采用USCI导引导...  相似文献   

3.
4.
新近,发展了一种新的非手术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本法应用胶囊导管扩张冠状动脉狭窄,作为对某些冠心病病例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已引起人们相当大的兴趣和热情。本文复习PTCA的现况及其在缺血性心脏病处理中的作用。背景:1964年Dotter和Judkins介绍了一种经皮穿刺的导管系统,从血管腔内加压使粥样硬化性外围动脉阻塞扩张再通的方法。该法其后称为腔内血管成形术(Transluminal,Angioplasty),在欧洲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即应用气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重建心肌血运来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技术。自从1977年Grüentzig首先临床应用以来,全世界已有数十万患者作了治疗。它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和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心病的诊疗技术。它以创伤小、诊断明确、疗效显著的特点 ,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一重要方面。我们通过围手术期给予连续性的护理干预 ,并不断改进护理技术 ,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1 临床资料我科于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7月进行择期PTCA共 46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9例 ,年龄 5 2~ 78岁 ,平均 64 .2 3岁。单支病变 16例 ,双支病变 2 3例 ,三支病变 7例。实施球囊扩张43次 ,3 4例病人放支架 41个。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皮冠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uttingballoonangioplasty ,CBA)的长期临床效果。 方法 32例行经皮冠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患者 ,平均年龄 6 7岁 ,其中 2 3例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 ,9例患者切割球囊成形术后行支架术。LAD病变占 5 9.4 % ,LCX病变占 2 5 % ,RCA病变占 15 .6 %。随访 2 4个月 ,追踪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 (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重复介入治疗与心脏搭桥手术 )及造影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2 2 .8± 4 .8)个月 ,术后心绞痛复发 4例 ,心肌梗死 1例 ,无死亡事件发生。 2 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随访 ,再狭窄率为 2 7.3% (6 / 2 2 )。结论 经皮冠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作为支架内再狭窄、分叉、小血管及慢性弥漫性病变的权宜措施 ,在老年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安全行和可行性。长期随访显示再狭窄率低。  相似文献   

8.
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新的重要治疗技术。自1977年Gruntzig首创后,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院1988年3月以来,在2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基础上,选择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PTCA治疗,其中2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例1,女,49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半年余入院,疼痛发作时多次查心电图及Holter心电图监测,均为频发室早二联律,短阵室速,心肌缺血,予以硝酸甘油和乙胺碘味酮等药物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作。1987年10月行CAG,见左前降支近端有70%局限对称性狭窄(直径法)。左迥旋支50%狭窄。1988年3月8日行PT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7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其中A型病变7例,B型10例,病变形态:向心性8例,偏心性3例,完全闭塞6例。术后14例残存狭窄<20%,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明显改善,成功率82.3%,失败3例,均为导丝、球囊未能通过狭窄区。完全闭塞6例中5例经溶栓 PTCA术获得成功,其中2例再通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例出现夹层。1例双支病变者采用双球囊技术后出现边支闭塞。认为在PTCA成功后不要立即撤出导丝,严密观察心电图及患者变化,一旦出现急性闭塞或内膜严重撕裂一夹层时,可重复进行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Gruentzig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成功 ,标志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时代的开始[1] 。以后随着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及导管工艺的改进 ,使PTCA的成功率逐渐提高 ,适应证逐渐扩大 ,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但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 ,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甚至可导致死亡[2 ] 。因此做好PTCA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 ,对减少并发症和保证手术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术前护理一般要求术前禁食 ,体内的水分及盐分均有减少 ,血球压积增加 ,血…  相似文献   

12.
β射线能够有效减少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后血管内膜的增殖 ,这一理论已经动物实验证实。然而 ,防止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最低有效剂量仍未确定。方法 :181例未经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 ,随机分成 4组 ,在成功地施行球囊扩张成形术后 ,接受吸收剂量分别为9、12、15和 18Gy的 90 Y中心性源腔内照射治疗 ;2 8%的患者辅助以支架置入治疗。术后 6个月辐射生物效应最明显 ,此时测量最小管腔直径。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发现 ,不同剂量组所测得的最小管腔直径平均值分别为 :9Gy剂量组为 1.6 7mm ,12 Gy剂量组为 1.76 mm ,而 15 Gy和…  相似文献   

13.
经皮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即应用球囊导管扩张主动脉缩窄或狭窄的血管段,解除或减低缩窄段两端的压力阶差,增加降主动脉血流的一种非开胸的治疗方法。1982年 Singer 和1983年 Lock 先后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BDA)治疗主动脉缩窄外科手术后的再狭窄和未经治疗的主动脉缩窄的婴儿和儿童获得成形。之后许多作者应用 BDA 治疗各年龄组的主动脉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25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前,PTCA后1d,3d和7d的血浆ET、CGRP、SP和NPY变化,发现ET由PTCA前的21.41±4.01nmol/L增加到PTCA后的47.76±1435nmol/L,(P<001)在PTCA后3d和7d逐渐回降;CGRP由PTCA前的2.95±1.21nmol/L增加到PTCA后的17.96±3.34nmol/L(P<001),在PTCA后3d和7d逐渐回降至术前水平;SP在PTCA后3d和7d明显降低;NPY由PTCA前的152±027ng/L增加到PTCA后的3.47±12ng/L(P<001),在PTCA后3d已回降至术前水平。认为PTCA术可以引起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PTCA并发证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朝中  江一清 《航空军医》1995,23(4):214-215
采用Griintzig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PTCA)35例,气囊内平均压力709.3±222.9kPa,扩张时间135±92s,扩张1—5次。而后行血液肝素化24—48h,非肝素化4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3周。术前用扩张血管药至术后1年。术后半年、1年各再发心绞痛2例。笔者经验认为,PTCA后再发心绞痛的预防应从减少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和促进修复着手;术后连续静滴肝素、硝酸甘油和其他扩张冠状动脉、抗凝、降脂药物有益于再发心绞痛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对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共扩张12支血管的16处病变,其中2例置入冠脉内支架3个。7例病人中5例为双支血管13处病变,1例单支血管2处病变,1例左前降支完全阻塞病变,16处病变成功地扩张13处,造影结果满意,成功率81.3%(13/16),3个支架植入获成功。术后近期和远期追踪12个月,临床有效率85.7%(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该方法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报告8例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成形术(PBPV)的结果。本组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26岁。7倒用单球囊、1例双球囊扩张。肺动脉瓣口直径由8.4±2.2扩张至16.4±1.5mm,右室收缩压由16.9±5.3下降至9.1±3.8kPa,右室-肺动脉压差由14.9±5.1降至6.6±3.9kPa;心排血指数由3.2±0.3增加至5.1±0.7L/min·m~(-2)(P均<0.001)。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杂音明显减轻。术后4~5天出院。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5个中心于1997年10月-1999年2月进行了前瞻、随机、不同剂员的疗效观察实验。病人均为第一次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组织深度1mm,~(90)Y的β线照射9、12、15和18Gy,观察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估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多种心脏病理情况中 ,如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均可观察到QT离散度 (QTd)的增加 ,与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有关。冠心病患者可见QT离散度的延长[1] ,本文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QTd变化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QTd能否改善及其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资料  3 7例PTCA患者 ,男 2 6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5 4± 1 2 )岁 ,其中心绞痛患者 2 9例 ,心肌梗塞患者 8例 ;冠脉造影证实病变狭窄 >70 % ,其中冠脉单支病变 2 7例 ,2支及以上病变 1 0例。均除外电解紊乱及药物影响 ,无室内传导阻滞。同时观察本组病人及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