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Cox模型对ll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慢性病毒性肝炎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乙肝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发病、餐后2小时血糖异常、AFP阳性及PT延长。上述各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4.67、11.50、5.22、2.66和2.11倍。预测值可靠性分析显示:敏感度=86.9%、特异度=82.7%、符合率=85.8%。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影响慢性牙周炎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策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在我院明确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中,选择100例食欲较好,牙周炎进展缓慢,未见明显并发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同期从中选择100例饮食差、体重减轻至少5kg以上、自述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的患者作为牙周炎组,采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史、生活习惯、口腔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牙周炎组偏嚼、偏食、不正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不够、磨牙、吸烟、饮酒、负性生活事件、糖尿病、心脏病、牙龈出血、龈下菌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石指数、软垢指数、知识得分、基础治疗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冠心病、龈下菌斑、牙石指数、软垢指数、知识得分、基础治疗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慢性牙周炎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冠心病、龈下菌斑、牙石指数、软垢指数、知识得分、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呼吸衰竭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5年内因慢性呼吸衰竭死亡病例28例(死亡组)与经治疗后好转的病例48例(好转组)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对比分析。结果 死亡组二氧化碳(CO2)潴留程度、消瘦的比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率、其他并发症率(DIC、消化道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痰液阻塞、肺不张、气胸、心律失常)及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的使用率均显高于好转组。结论 消瘦、真菌感染、严重并发症均能影响慢性呼吸衰竭的预后。重视呼吸衰竭患的营养支持,及时发现及治疗真菌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合理、恰当使用呼吸兴奋剂和利尿剂有可能降低患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本文研究了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 [方法 ] 运用了多元回归分析了可能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的 2 3项预后因素。 [结果 ] 单因素示有腹水者 ,肝脏体积越小 ,预后越差。总胆固醇、胆碱脂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 ,预后越差。有肝肾综合征、肝脑综合征有出血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 ,预后越差。多因素示 ,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 ,预后越差。 [结论 ] 本文研究提示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选出9项影响因素,建立判别方程。并用实际资料对该方程进行了回顾性及前瞻性验证,断别符合率分别为97.41%和91.67%,判别精度高,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本文还根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的大,对其影响因素排序,并进行了相对危险度的分析,认为随着并发症的加重,死亡的危险逐渐增加。对于判别方程的应用,认为不仅局限于对疾病预后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对单一病人的定期检查计算,动态观察病势的发展变化及转归过程,为定量分析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10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类型、TNM分期、淋巴管癌栓情况、淋巴结转移率及淋巴结转移个数.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胃癌复发、转移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中1年内累积转移41例...  相似文献   

7.
杨栋  任乐  阴蒙蒙  马彦  马静  何朝宏 《中国校医》2019,33(6):424-426
目的探讨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9例,女48例。年龄38~86岁,平均63.2岁。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病理分期T1~4,病理分级为低/高级别。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S)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各临床特征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07例患者随访6~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其中38例行开放手术,69例行腹腔镜手术;肾盂癌53例,输尿管癌49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5例。肿瘤位于左侧53例,右侧54例。肿瘤多发13例,单发94例。肿瘤分期:T1期29例,T2期37例,T3期35例,T4期6例。肿瘤低级别66例,高级别41例。淋巴结阳性40例。膀胱癌复发30例。29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其他原因。3年OS为81.2%,CSS为83.5%;5年OS为57.9%,CSS为62.8%。中位OS为32个月,中位CSS为3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多发、肿瘤部位、淋巴结阳性及膀胱癌复发与OS和CSS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HR=2.090,95%CI 1.078~4.052,P=0.029;HR=2.854,95%CI 1.078~4.052,P=0.01)和肿瘤多发(HR=4.116,95%CI 1.710~9.910,P=0.002;HR=7.016,95%CI 1.710~9.910,P<0.001)是OS和CS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分期、肿瘤多发、肿瘤部位、淋巴结阳性及膀胱癌复发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而肿瘤分期和肿瘤多发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样本含量估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PASS软件中的Lachin-Foulkes方法模块,设置不同的参数计算实例的样本含量来研究log-rank检验样本含量估计的影响因素。结果检验水准(包括单、双侧检验)、预期的检验效能、风险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例数是否均衡、随访的时间、删失率等因素都会影响log-rank检验样本含量估计。结论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样本含量估计受诸多因素影响,设计阶段样本含量估算应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生命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其生命预后与诸多因素有关。目前临床研究致力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本院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出血病人 193例进行了分析 ,旨探讨脑出血患者生命预后的一些较重要的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4月选择经CT检查确诊脑出血患者 193例 ,男 13 0例 ,女 63例 ,年龄 3 3~ 89岁 ,平均年龄( 62 69± 11 13 )岁。 193例中死亡 5 5例 ,年龄 42~ 89岁 ,平均年龄 ( 65 0 9± 11 13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体检、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1·2 …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对我院收治的 2 4 2例大肠癌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 ,以探讨影响大肠癌生存期的主要因素。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 1988~ 1994年收治的大肠癌病例。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以确定其生存期 ,调查截止日期为 1999年 6月 30日 ,得到有效病例 2 4 2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 ,随访率为 93 4 %。其中男性 158例 ,女性 84例 ,结肠癌 83例 ,直肠癌159例。2 方法 本组病例所分析的预后因素为性别、年龄、病种、家族史、卡氏评分、肿瘤长度、病理类型、治疗方法、CEA、转移部位、Duke′s分期、三个月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了解影响该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710例食管癌病例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家族史、手术记录、术后病理报告、随访资料等相关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56.9%、27.0%,中位生存期为900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形态、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层次、切缘、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数量、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侵犯层次、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食管癌预后有关。[结论]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分期较早的病例术后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指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抽取2006年8月到2008年10月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院收住院两次以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4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发病一次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4例为对照.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填写调查表.以聚合酶链反应定量分析HBV DNA;进行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15个变量如下,13个危险因素:从事体力劳动(OR=3.891,95%CI:2.265~6.521);慢性乙型肝炎病史(OR=2.952,95%CI:1.385~6.013);熏叠HEV病毒感染(OR=4.347,95%CI:2.325~7.687);父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9.283,95%CI:2.465~31.326);母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3.856,95%CI:2.238~7.653);既往有手术史(OR=5.328,95%CI:1.829~14.230);饮酒史(OR=2.296,95%CI:1.506~3.483);甜食摄入(OR=1.625,95%CI:1.018~2.354);血型(OR=2.125,95%CI:1206~3.631);PCR-HBVDNA定量(OR=2.461,95%CI:1.625~3.829);肝组织炎症程度G(OR=1.563,95%CI:1.235~1.928);肝组织免疫组化HBcAg阳性(OR=2.413,95%CI:1.325~3.724);白细胞(OR=2.126,95%CI:1.565~3.586);2个保护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OR=0.215,95%CI:0.141~0.429);文化程度(OR=.617,95%CI:0.446~0.759).[结论]从事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父、母患有乙型肝炎、手术史、饮酒史、吸烟史,甜食摄入、熏叠HEV病毒感染、肝脏组织炎症程度高、肝脏组织HBeAg表达、PCR-HBVDNA定量高、血清球蛋白高、血清前白蛋白低、白细胞低、胆碱酯酶低下、凝血酶原活动度低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各预后因素对急性白血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0年来89例治疗和随访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运用比例风险模型(Cox回归)对可能影响预后的2 1个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小、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小于30×10 9/L、乳酸脱氢酶(LDH)正常、第1次化疗诱导缓解及最终达缓解、缓解后有巩固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Exp (B) (相当于OR值)分别为1 76 4、1 0 4、5 0 1、6 5 80、132 82 8 1、10 5 6 33。结论:外周血白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第1次诱导是否缓解、最终缓解情况、有否巩固治疗是影响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替比夫定组加用替比夫定600 mg/d,口服。疗程为12 w。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HBV-DNA并记录患者症状。结果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有所改善,替比夫定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其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患者TBIL、ALT、AST及PTA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替比夫定组治疗后血清HBV-DNA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重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基础综合治疗措施联合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的因素,指导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发作和临床治疗.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抽取2006年6月到2007年5月在唐山市传染病院收住院的两次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发病1次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填写调查表.以聚合酶链反应定量分析HBVDNA;进行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14个变量如下:12个危险因素:从事体力劳动(OR=4.091,95%CI:2.397~6.982);慢性乙型肝炎病史(OR=2.801,95%CI:1.271~6.173);重叠HEV病毒感染(OR=4.153,95%CI:2.297~7.510);父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9.152,95%CI:2.611~31.474);母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3.924,95%CI:2.154~7.150);既往有手术史(OR=5.429,95%CI=1.959~15.045);饮酒史(OR=2.198,95%CI:1.605~3.011);甜食摄入(OR=1.725,95%CI:1.196~2.488);血型(OR=2.283,95%CI:1.328~3.925);PCR-HB-VDNA定量(OR=2.313,95%CI:1.523~3.514);肝组织炎症程度G(OR=1.438,95%CI:1.156~1.788);肝组织免疫组化HBcAg性(OR=2.264,95%CI:1.410~3.637);2个保护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OR=0.238,95%CI:0.136~0.416);文化程度(OR=0.545,95%CI:0.423~0.704). [结论]从事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父、母患有乙型肝炎、手术史、饮酒史、甜食摄入、重叠HEV病毒感染、高PCR-HBVDNA定量和肝组织炎症程度(G)高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伴发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07~2008年某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CHC患者146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MS分为两组:MS组(21例)和非MS组(125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血压、血脂、FBG、FINS、HOMA-IR、肝功能、脂肪肝发生率、病毒载量及基因分型等因素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MS组患者的TC、TG、LDL-c、HDU-c、FBG、FINS,HOMA-IR和病毒载量的水平及脂肪肝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MS组(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FINS、HOMA-IR、病毒载量及脂肪肝是慢性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LDL-c、FINS、HOMA-IR、病毒载量及肝脏脂肪变性对CHC患者的MS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病毒和宿主因素及治疗过程中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IFN)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0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病毒载量、IFN种类、治疗过程中不同的病毒学应答模式以及年龄、性别、体重、肝脏脂肪变性等多种因素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HCV基因分型应用直接测序法,HCVR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持续应答(SVR)组和无应答(NR)组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无差异;NR组脂肪肝患者明显多于SVR组(χ2=5.662,P﹤0.05);HCVRNA载量两组无差异(SVR组6.32±0.828vsNR组6.08±0.892);基因型1b型患者的SVR率(35.7)低于2a型(67.7),Peg-干扰素治疗SVR率(67.7)高于普通干扰素(41.7)。SVR组RVR获得率达71.4,明显高于NR组(12.5);EVR的获得率两组均较低(28.6vs2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和宿主因素中,年龄、性别、体重与干扰素疗效无关,肝脏脂肪变性、基因型1b型患者干扰素治疗SVR率较低。长效干扰素疗效高于普通干扰素。RVR的出现对SVR的获得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最小P值法研究变量的最佳界值,为临床预后因素的分析提供方法学参考. [方法]以76例接受铂类化疗的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为例,经过多次对数秩检验得到最大x2值及ERCC1的界值,并利用近似校正法和Bootstrap法对相应的P值进行校正. [结果]最大x2值为32.441,对应的ERCC1界值为0.4632.两种校正法得到的P值均小于0.001,说明ERCC1表达水平与胃癌含铂方案化疗患者生存时间有相关性.[结论]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以铂类为基础药物化疗的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预测分子,最小P值法适用于肿瘤的临床预后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2005~2008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分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3名儿童,抗-HBs阳性者185人,阳性率为85.7%,无(弱)应答率为14.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B首针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分娩方式及母亲HBV感染状况是影响儿童抗-HBs无弱应答率的主要因素,其发生无(弱)应答的OR值分别为0.264、2.292、2.158和0.37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HepB首针未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较大、顺产及母亲双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时容易发生无(弱)应答。  相似文献   

20.
49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易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9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随机选取的51例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进行非条件逻辑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合并脂肪肝、病毒定量、AST/ALT比值、γ-GT、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是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AST/ALT比值为保护因素。多因素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脂肪肝、病毒定量和γ-GT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应注意监测γ-GT、病毒定量,预防脂肪肝,以减少发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