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可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如不积极治疗可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替比夫定是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标准化治疗方案,首选核苷类药物之一。本文对替比夫定治疗1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8周的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10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治疗,600 mg/d,连服1年。结果观察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为81.48%,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2.96%和92.5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38.00%和72.00%(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并抑制肝炎病毒复制,促使HBeAg转阴。治疗期间加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对确保替比夫定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肝并HBeAg阳性且无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史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比较两组HBV-DNA、HBeAg转阴率、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2周时,两组间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替比夫定组HBeAg转阴率合血清HBeAg转换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间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时,两组间HBV-DNA、HBeAg转阴率、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组无不良反应,替比夫定组有2例,但无须治疗症状自行消失。结论乙肝早期治疗使用替比夫定治疗HBe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在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的早期治疗中有优势,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水飞蓟宾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影响。方法将乙肝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68例。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每次6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水飞蓟宾,根据患者状况,每次70~140 mg,每天3次。2组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GPT、GOT、HBV DNA水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GPT分别为(139.08±63.28)和(78.58±39.99)U·L^-1,GOT分别为(173.22±70.18)和(86.58±48.84)U·L^-1;治疗后第24周HBV DNA水平分别为(2.69±0.41)和(2.01±0.39)log 10 U·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头痛、腹痛、恶心、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症状。结论替比夫定合并水飞蓟宾治疗乙肝患者安全可靠,且对患者肝损伤相关GPT、GOT、HBV DNA指标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HBeAg水平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78例HBeAg阳性患者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HBV DNA水平的变化,统计学分析基线及治疗期间HBeAg水平与HBV DNA转阴的关系。结果治疗48周,HBV DNA转阴66例(84.6%),HBeAg转阴28例(36.6%);基线HBeAg水平<436 s/co或治疗12周时HBeAg下降>2.5 log10的患者更易发生HBV DNA转阴及HBeAg转阴。结论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检测HBeAg水平可用于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5,(10)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给予逍遥散和替比夫定,对照组86例,单纯予替比夫定,观察并比较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乙肝标志物等。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水平较治疗前平均下降112.5 U/L,ALT复常率76.74%,HBe Ag转阴率55.81%,HBV-DNA转阴率86.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转阴率51.16%,HBVDNA转阴率82.56%,上述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两药联合在肝功能恢复、HBV-DNA及Hbe Ag控制方面的效果远好于单纯应用抗病毒药。 相似文献
7.
8.
金友国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2):125-128
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防治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基础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而目前公认的主要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后者是近年来抗乙肝病毒研究的热点,国内已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我们就此类药物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替比夫定治疗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评分、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sNORs)的测定,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对5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AgNORs,从而比较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AgNORs含量以及Child—Push评分的改变。结果: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6个月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Child—Pugh分级计分显著降低(P〈0.05),而AgNORs显著升高(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缓解病情,患者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6个月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本科2009年2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129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4例,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能(ALT、TBiL)、凝血功能及HBV-DNA等指标。治疗组应用替比夫定加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愈率、死亡率的不同情况。结果:在治疗第8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75.3%,无效率为2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6%,无效率为45.3%;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化验指标好转及病死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替比夫定在临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快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重肝生化指标,提高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替比夫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文丽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4):231-233
慢性乙肝炎是世界范围内第9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传染性比艾滋病要大50~100倍。治疗从乙型肝炎转为慢性时开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防止不可逆的肝损伤的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标准抗病毒治疗长期用药常产生耐药。因此,研究重点是开发新的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药。从一系列简单的非天然核苷类化合物中找到的替比夫定,呈现强效选择性和特异性抗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性,已选作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拉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纳入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mg,对照组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DNA、血清HBV标志物及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结果两组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有所下降,治疗4周时下降最明显。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72.3%)高于对照组(42.6%)(Χ^2=8.530,P〈0.05);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指标的改善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1次/d口服。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HBV-DNA水平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60.0%,P〈0.01。治疗8周时两组生存患者ALT、AST、TBil、PTA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ALT、TBil、PTA(P〈0.05),AST(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HBV-DNA水平下降非常显著(P〈0.001);未发现替比夫定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VDNA阳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8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2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服替比夫定片;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片,均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BiL降低、PTA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快速抑制HBVD-NA,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和替比夫定(LDT)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双阳性孕妇36例,按患者意愿分为LAM组16例及LDT组20例,同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2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自孕28周至分娩后3月口服LAM 或LDT,观察各组在孕28周、分娩时和分娩后3个月血清HBV DNA水平及婴儿出生、8月龄血清HBsAg及HBV DNA的阳性率。结果 LAM及LDT组孕妇分娩及分娩后3个月HBV DNA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但LAM和LDT组HBV DNA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时P>0.05;产后3月:P>0.05)。出生及8个月龄LAM、LDT组婴儿HBsAg和HBV 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在妊娠晚期服用LAM或LDT均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2种药物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阿德福韦无效或复发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改服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不使用其他护肝药物。结果:服用半年后,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TBIL为(34.2±25.2)μmol/L,与治疗前(50.6±27.8)μmol/L相比,t=2.300,P〈0.05;丙氨酸转移酶(ALT)为(66.5±35.6)U/L,与治疗前(209.3±181.4)U/L相比,t=4.088,P〈0.01;ALT复常率64.3%,HBV—DNA阴转率53.4%,HBeAg阴转率17.9%,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3.7%。结论:替比夫定对于服用阿德福韦无效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同样能够迅速抑制其乙肝病毒的复制.使肝功能改善或复常,而且安全、方便,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为治疗组,其中治疗A组为42例初治患者,治疗B组为40例复治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疗程48周。结果治疗A组在12周、24周、48周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24周、48周治疗A组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在服药其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快速、有效降低HBV-DNA,促进HBeAg阴转,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年。结果:治疗1年后HBV DNA和谷丙转氨酶(AL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比夫定能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使ALT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在治疗第4周、8周、12周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定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患者用药初期有肝功能波动,4周后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HBV2DNA载量下降。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已受感染的肝细胞产生病毒的能力受抑,并减少坏死后再生的肝细胞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减轻肝脏炎症,利于肝功能恢复。需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并及时调整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确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每次口服10 mg,每天1次,治疗1年;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药物甘草酸制剂治疗。治疗后观察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以及HBeAg转阴率。结果两组治疗后TBIL,ALT,AST相比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其中ALB降低和PT延长有显著性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TBIL,ALT,AST,ALB,P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PT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