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 T 细胞( Treg )中 Foxp3 和胞内CTLA-4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方法 收集MG患者34例,分为非治疗组8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6 例. 另将20 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Foxp3和胞内CTLA-4的变化.结果 ① MG非治疗组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Treg细胞Foxp3和胞内CTLA-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 05 );②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提升CD4 +CD25 +Treg细胞Foxp3和胞内CTLA-4表达比例( P <0. 05 )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5);③ CD4 +CD25 +Treg细胞Foxp3和胞内CTLA-4表达呈正相关性(r=0. 870,P<0. 001). 结论 MG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 Foxp3和胞内CTLA-4呈低表达,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提升Foxp3和胞内CTLA-4表达水平,但尚未达正常者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
沈林  张燕 《重庆医学》2015,(22):3146-3149
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是 CD4+ T 细胞中具有抑制功能的细胞亚群,典型的 Treg 细胞表达转录因子叉头蛋白3(FOXP3),并且 FOXP3基因座 Treg 细胞特异性脱甲基化区(TSDR)出现脱甲基化现象。FOXP3基因座 TSDR 脱甲基化是 Treg 细胞稳定、高表达 FOXP3的基础,对维持 Treg 细胞的抑制功能发挥关键作用。其他的 Treg 细胞标志物包括高亲和力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α链(CD25)、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以及白细胞介素7受体(IL-7R)α链(CD127)等[1]。CD4+ CD25+ FOXP3+ Treg 细胞可分为两类,即胸腺来源 Treg 细胞(tTreg 细胞)和外周血来源 Treg 细胞(pTreg 细胞)。tTreg 细胞和 pTreg 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表型,并且二者均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由于 Treg 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因此是多种免疫反应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2]。Treg 的功能与其所在微环境中细胞因子、代谢产物等成分密切相关。本文就微环境成分对 Treg 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 CD39+ T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SLE患者(其中29例为初发未经治疗的活动期SLE)和22名正常人外周血CD4+ CD25+ CD39+ T细胞、CD4+CD25+ FOXP3+ T细胞及CD4+ CD39+ FOXP3+ T细胞百分率以及FOXP3蛋白的表达,分析3组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结果 SLE活动组、缓解组、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39+ 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3±0.5)%、(1.9±0.8)%、(2.3±1.0)%,该群细胞在SLE活动组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在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中CD4+ CD25+、CD4+ CD25high及CD4+ CD39+ T细胞表达的FOXP3蛋白百分率分别为(45±12)%、(65±14)%、(70±14)%,FOXP3蛋白在CD4+ CD39+ T细胞和CD4+ CD25high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0.01),而在CD4+ CD39+T细胞与CD4+CD25high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39可能是调节性T细胞较好的表面标记,CD39+ Treg细胞表达异常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32-36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预测复发及治疗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化疗疗效、不同复发情况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复发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预测患者复发的价值,并进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不同患者随访期间无进展生存的Kaplan-Meier分析。结果 病例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对照组(P0.001);化疗无效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化疗有效患者(P0.001);复发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复发呈正相关(P0.05);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预测患者复发的AUC(95%CI:0.759~0.856)为0.809,敏感性为62.80%,特异性为95.80%,准确性为89.30%,截断值为3.66%。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3.66%组随访期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3.66%组(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呈上升状态,其水平检测对于化疗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预测化疗效果、监测早期复发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性Treg细胞特征是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并在人类显示为CD4+CD25high表型。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IBD的活性是否与小肠黏膜中Treg的变化和分布有关。方法:标本取自IBD患者外周血中、IBD患者肠标本、炎性对照组、健康志愿者,通过流式细胞仪(CD4+CD25high)、免疫化学(FOXP3)以及RT-PCR(FOXP3)分析Treg细胞。纯化的外周CD4+CD25highTreg细胞的调节特性表现在其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外周血中,IBD患者的CD4+CD25highT细胞保持其抑制活性,在疾病缓解期CD4+CD25high和FOXP3+Treg细胞表达增加但在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的变化,分析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TGF-β的水平。结果SLE患者的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GF-β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减少和TGF-β含量降低可能与SLE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Zhao SS  Li XM  Li XP  Zhai ZM  Chen Z  Ma Y  Zhang H  Zheng SG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453-456
目的 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的新旧标志,进一步探讨Treg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SLE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CD4+ CD25highT细胞及CD4+ CD25+FOXP3+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外周血抗dsDNA等抗体及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CD25+ FOXP3+T细胞[(2.1±1.2)%]及CD4+ CD25highT细胞[(0.8 ±0.4)%]与正常对照组[(1.8±0.8)%及(4.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3种细胞占CD4+ CD25+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D4+ CD25+ CD127low/-T细胞、CD4+CD25+ FOXP3+T细胞及CD4+ CD25highT细胞分别占CD4+ CD25+T细胞的比例及与年龄、性别和病程,IgG、IgA、IgM、尿蛋白,24 h蛋白尿,抗dsDNA、抗Clq、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但其与SLEDAI评分均存在负相关(P<0.05).仅CD+ CD25+ GD127low/-T细胞/CD+ CD25+T细胞与补体C4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Treg细胞与活化的CD4+T细胞的相对比例可能在SLE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经体外诱导转化所得CD4+CD25+T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β和γ链(CD122和CD132)的表达,探讨其对Foxp3+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对照和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进一步分离出CD4+CD25-T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CD25-CD122+/CD4+?CD25-CD132+/CD4+比值以及CD4+CD25-T细胞内CD122?CD132(IL-2R β?γ链)mRNA相对表达水平?将CD4+CD25-T细胞诱导转化,进一步分析转化后细胞CD25+CD122+/CD4+?CD25+CD132+/CD4+?CD25+Foxp3+/CD4+?pStat5+/CD4+CD25+的比值?结果: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外周血细胞CD4+CD25-T细胞CD122表达变化不明显,但其CD25-CD132+/CD4+比值偏低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呈负相关;CD4+CD25-T细胞内CD132 mRNA相对表达水平亦低于正常对照组;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经诱导转化后CD4+T细胞中CD25+Foxp3+T细胞亚群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SLEDAI呈负相关;SLE患者CD4+CD25-T细胞转化后CD25+CD122+/CD4+?CD25+CD132+/CD4+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仅后者与SLEDAI呈负相关;SLE患者细胞转化后胞内磷酸化Stat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pStat5+/CD4+CD25+比值与SLEDAI负相关,与CD25+Foxp3+/CD4+比值呈正相关?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存在明显的CD132(IL-2Rγ链)表达缺陷,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其向CD4+CD25+细胞亚群转化过程中同样存在CD132及CD122(IL-2Rβ链)表达缺陷,但只有CD132表达缺陷与疾病活动性?Foxp3分子表达相关,并伴有Stat5磷酸化水平降低,提示IL-2Rγ链表达缺陷及其下游信号减弱与SLE Foxp3+iTreg转化形成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外周血CD4+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10例SLE活动期、10例SLE非活动期)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CD4+CD127-Treg及CD4+CD25+CD127-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组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而CD4-CD127-和CD4+CD25+CD127-Treg显著低于非活动组.非活动期组CD4+T淋巴细胞、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由于缺乏CD4+CD127-Treg,SLE免疫抑制功能降低,提示Treg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调节性T细胞(Treg)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热点.文中研究获取高纯度Treg的方法及其表型的鉴定.方法: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正常小鼠脾脏中CD4+、CD4+CD25+、CD4+CD25-3个细胞亚群的表型;采用二步磁性细胞分选法(MACS)纯化小鼠脾细胞中CD+CD25+Treg,并对分离后的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①依CD25表达水平不同将小鼠天然CD4+T细胞划分为3群,转录因子Foxp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TLA-4/CD152)、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 )、CD69在CD4+CD25+细胞亚群呈显著性高表达(P<0.01),CD4+CD25+T细胞主要存在于CD45RB低表达细胞亚群,CD28的表达在CD4+CD25+细胞亚群明显下降(P<0.05).②使用二步MACS法从正常小鼠脾脏中分离CD4+CD25+T淋巴细胞的得率为1%~1.2%,纯度为87.29%~92.04%.FACS分析结果显示,Foxp3优先表达于CD4+CD25+T细胞亚群,表达率为(66.60±1.03) %,而在CD4+和CD4+CD25-T细胞亚群呈低水平表达,分别为( 23.97±2.00)%和(16.78±3.24%).CTLA-4在CD4+CD25+T细胞亚群表达率为(77.37±1.67) %,明显高于在CD4+ 和CD4+CD25-T细胞亚群的表达[(21.97±2.39)%和(18.04±3.16)%].纯化的CD4+CD25+T细胞亚群表现为CD127的低表达.结论:MACS阴性加阳性二步分选法避免激惹CD4分子,可获得高纯度且具有天然CD4+CD25+ Treg细胞表型及功能特征的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辐射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凋亡率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结果经8.0 Gy射线照射后1 h,骨髓基质细胞VEGF mRNA水平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12 h达到高峰,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照射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8.0Gy  相似文献   

12.
天津地区国人CETP第15外显子突变(Asp^442→Gly)频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检测胆固醇酯转移蛋白第15外显子突变(Asp^442→Gly),为探讨CETP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方法:利用特异设计的错配碱基引物,在PCR扩增获得的人CETP第15外显子突变片段人工导入了-MspI酶切位点,根据酶切片段的电泳图谱检测人CETPAsp^442→Gly突变。结果:131例正常成年人中发现4例杂合子突变,突变率为3.05%,首次证实Asp^442→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γ射线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HeLa细胞后24、72、120h,用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γ射线照射后细胞能增加端粒酶的活性。较低剂量(0.5-1.5Gy)γ射线照射后24h,端粒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赖式增加;2-3Gy时增加的幅度减低;而较高剂量(4-12Gy)γ射线照射时,又呈剂量依赖式增加。与照射24h相比。在较高剂量(4-12Gy)照射后72及120h。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赣式减少。结论 HeLa细胞受γ射线照射后。端粒酶活性增加;不同剂量范围。增加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SLE患者和23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以及血浆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的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与细胞内IL-10的表达水平,并将其细分为CD24highCD27+以及CD24midCD27+两个亚群,同时比较血浆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并分析其与Breg细胞的相关性。检测治疗后SLE患者外周血中Breg细胞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体内的两种Breg细胞均显著升高,分别为6.09%±2.61%和12.28%±4.90%,其细胞内IL-10表达也明显增强,且CD24highCD27+型Breg细胞内IL-10水平高于CD24midCD27+型亚群。患者血浆中IL-1β为(9.24±9.97) pg/mL,IL-10为(43.50±23.06) pg/mL,TNF-α为(11.26±7.48) pg/mL,IFN-γ为(12.83±7.27) pg/mL,较正常人均显著升高,且IL-10浓度与CD24midCD27+型亚群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外周血中两种Breg细胞均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存在关联,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后,患者体内的Breg细胞显著下降。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显著升高,其分泌的IL-10相应增高,免疫调控作用增强。经过治疗,两者显著下降,提示其具有反映患者疾病状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225例次^14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全科医学》2003,6(9):723-725
目的分析1225次幽门螺杆菌(Hp)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结果,并探讨门诊根除Hp的治疗情况.方法接受14C-UBT检测的患者共983例,其中慢性胃炎(CG)676例、十二指肠溃疡(DU)189例、胃溃疡(GU)34例、非胃肠道疾病84例.其中242例治疗后复查,总检测次数1225次.记录门诊治疗Hp的用药情况.结果 983例被检者中14C-UBT阳性率为61.44%,其中胃病组为63.85%,非胃病组为35.71%,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40例吹气标本分别于当天、24小时和第3天各测定1次,3次判定结果的一致率为100%.铋剂三联(82.6%)、含克拉霉素PPI三联(86.0%)、含阿莫西林PPI三联(84.1%)、H2RA三联(75.6%)4个治疗组14C-UBT阴转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联治疗(16.0%)、单一药物治疗(4.8%)及"药物不详"组(40.9%)的阴转率与4个三联治疗组的阴转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二联治疗和单一药物治疗病例占复查总数的19.01% (46/242).结论门诊慢性胃病患者Hp感染率高于非胃病患者,约有20%~25%的患者接受不规范的"根除"治疗,14C-UBT是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简单、有效的手段,适合于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出现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2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测定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综合征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根据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所有患者入院时、第30天时的神经功能结局。作为预后指标,以mRS<3为预后良好组,mRS≥3为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低T3综合征与抗NMDAR脑炎急性期发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时间段内3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纳入研究。男性15例(46.88%),女性17例(53.12%),平均年龄44岁(15,70)岁。32例患者中有14例(43.75%)出现低T3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低T3综合征组患者脑MRI异常率较高(p=0.039),并发肺部感染率较高(p<0.001),癫痫发作率较高(p=0.035),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p<0.001),入院时改良Rankin(mRS)评分较高(p<0.001)。低FT3的水平与抗NMDAR脑炎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14 , P=0.003)。结论 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可能与体内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常规监测FT3水平对抗NMDAR脑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联合18F-FAC PET/CT显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与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鉴别诊断及RCC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46例可疑肾肿瘤而行18F-FDG、18F-FAC双核素PET/CT显像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测量所有病灶的18F-FDG、18F-FAC PET/CT显像SUVmax值及CT平扫图像CT值.分析RCC和AML CT值、SUV-max值差异及不同级别RCC SUVmax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AML病灶表现为18F-FAC高摄取,18F-FDG低摄取或无摄取.RCC病灶的SUVmax值为2.07±0.51,显著低于乏脂肪AML(4.25±0.60),P<0.05.低级别RCC检出率18F-FAC显像为82.6%(19/23),显著高于18F-FDG显像的8.7% (2/23),P<0.05.18F-FDG PET/CT显像高级别RCC SUVmax值(3.21±0.79)明显高于低级别RCC(1.21±0.13),P<0.05.结论 18F-FAC可应用于AML与RCC的鉴别诊断.双核素PET/CT显像不仅可应用于肾肿瘤的鉴别诊断,还可用于肿瘤分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服用131I后合并内科药物治疗甲亢对131I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7例Graves'病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93例,接受131I治疗;第二组94例,131I治疗后3天加用丙基硫氧嘧啶(PTU)50mgtid治疗1个月.治疗后每周测定患者的FT3、FT4、T3、T4以及TSH水平,6个月后评价131I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中分别有22例(23.6%)及18例(19.1%)仍处于甲亢,有8例(8.6%)及7例(7.4%)发生甲低,有63例(67.8%)及69例(73.4%)患者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总的治愈率分别为76.3%(71例)及80.5%(76例).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76,P>0.50).结论服用131I后合并PTU治疗不会影响131I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放射性碘125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及对CD3+、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78例(经皮125I植入联合化疗)和对照组42例(同步放化疗)。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并记录粒子植入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占比及CD4+/CD8+治疗前后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91.03%(71/78)患者植入粒子的分布符合术前模拟剂量分布;术后气胸30.77%(24/78),肺内渗血28.21%(22/78),发热19.23%(15/78),粒子移位2.56%(2/78),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8+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125I植入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中晚期NSCLC,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