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制用于食管切除后食管胃吻合的可降解防返流吻合支架,经初步体内实验研究,了解其降解特性及行食管胃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目前食管胃吻合支架研究存在的问题,采用3D打印技术将聚乳酸材料制作成1种可降解防返流食管胃吻合支架,在支架内采用牛心包缝制防返流瓣膜。经体外模拟胃酸环境降解实验了解支架体外降解特性,采用家猪6只,行经腹食管下段贲门切除及食管胃支架吻合术,经术中及术后观察食管胃支架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食管胃吻合支架体外胃酸环境降解实验显示支架16周内逐步降解,降解速度较慢。6只家猪均成功完成支架吻合,术后早期进食,无需胃管引流,观察4周吻合口愈合好,无吻合口瘘及狭窄,但1例术后出现幽门梗阻,4周后处死解剖该例发现吻合支架仍部分残留胃腔内,其余几例胃腔内均未见支架。结论 研制的可降解防返流吻合支架在食管胃吻合中使用具有操作快捷,吻合确实,具有术后早期进食,无需胃管引流等优点,但吻合支架仍降解过慢,存在幽门梗阻的风险,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人工材料代食管动物实验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材料代替犬切除食管后消化道重建的初步结果。方法将犬的食管切除一段,然后植入钛镍带膜支架,联接两食管断端,观察新生食管的生长情况。结果6只实验犬除1只因麻醉失败当场死亡外,其余5只均列入观察范围。第2、3、4只因感染分别于术后3、4、9d死亡,第5、6只分别存活62、127d后人为处死。第5、6只犬支架分别于术后第18、31天脱落,而且病理检查发现均出现了新生食管中段狭窄,发生呕吐甚至进流质饮食困难,但持续一段时间后狭窄又会逐渐缓解,能进半流质饮食。结论人工材料代替食管是可行的,虽然人工食管留置一段时间后必然会脱落,而且也会发生新生食管狭窄。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又会白行缓解,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聚氨酯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人工食管重建犬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方法:将医用聚氨酯管表面覆盖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制成的人工食管,通过手术替换15只犬颈段5cm食管缺损,术后给予营养支持,禁食2周或4周后通过内镜取出聚氨酯内管进行观察。结果:禁食2周后取出聚氨酯内管的5只实验犬,新生食管上皮再生不完全,术后1个月内均出现进行性狭窄无法吞咽;禁食4周后取出聚氨酯内管的10只实验犬,术后1个月新生食管完全上皮化,术后3个月,黏膜全层结构完整再生,术后6个月食管肌层部分再生。结论:聚氨酯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人工食管重建犬颈段食管具有可行性,通过聚氨酯内管提供临时通道,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提供适宜细胞爬行再生的三维多孔支架并维持足够长的降解时间,能促使自身食管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4.
"Z"型支架对食管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实验犬食管“Z”型支架术后局部粘膜对聚乙二醇400(PEG400)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犬12只,均分为2组,分别置入“Z”型食管支架,支架术后2h选择第1组实验犬进行食管持续恒压PEG400灌流,2h后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及等量正常食管组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组织中PEG400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第2组实验术后24h同样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正常食管粘膜对PEG4  相似文献   

5.
食管覆膜支架在食管癌33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腹膜支架在良恶性食管狭窄中的应用及并发症。方法:对33例晚期食管癌(其中2例食管气管瘘,1例食管纵隔瘘,5例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置入食管腹膜支架。结果:32例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完全解除或明显缓解,1例术后呛咳无缓解。有效率为96%。1例置入3d后死亡;1例置入8月后支架断裂。1例术后剧烈疼痛,1周后死亡。1例术后呛咳无缓解,仍进食困难。结论:金属食管内支架是解决晚期食管癌梗阻或食管气管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弥补目前临床应用中腔静脉滤器的缺陷,本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生物可降解型腔静脉滤器,在肺栓塞危险期度过后,滤器可缓慢的降解、吸收,避免了二次取出手术。方法该款滤器由手工制作,分为上下2部分:上方是由6条聚糖乳酸缝线组成的圆锥形过滤结构;下方是聚己内酯支架,支架展开后实现滤器在腔静脉的中央型固定。在超声引导下,将滤器植入到10只犬体内。术后6周手术取出滤器,下腔静脉和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滤器的降解情况、下腔静脉壁的改变以及滤器的降解产物是否导致医源性肺栓塞。结果本研究手工制作了生物可降解滤器,并成功的植入到10只杂交犬的下腔静脉。术后所有犬均正常存活,未发生异常生命体征及伤口感染,有1例犬出现双下肢肿胀。1滤器移位:所有滤器不同程度的向头端移位。有1例犬的植入滤器移位至右房室孔,剩余的9例,滤器移位小于2 cm,仍位于肾静脉以下。2标本肉眼所见:所有的可降解支架被下腔静脉内皮细胞覆盖,肉眼未见明显的变化。滤器植入处下腔静脉壁增厚,但未出现明显狭窄。8例犬可见可吸收缝线完全降解,1例犬出现可吸收缝线被下腔静脉壁包裹,管腔内可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和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约70%的管腔阻塞。3标本HE染色:9例犬下腔静脉均存在炎性反应,中膜和内膜增厚,肺组织切片未见到降解产物所致的肺动脉栓塞和肺动脉壁的炎性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设计了一款生物可降解腔静脉滤器,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证实这款滤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实验犬食管支架术后2、24h局部粘膜对聚乙二醇400(PEG400)的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犬12只,均分为A、B两组,分别置入“Z”型食管支架。支架术后2h选择A组犬进行食管持续恒压PEG400灌流,2h后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及等量正常食管组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组织中PEG400的含量,并进行比较。B组犬于术后24h同样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支架术后2h食管组织  相似文献   

8.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放置食管支架对恶性食管狭窄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利多卡因行口咽部麻醉,透视下将导丝与5F导管送入食管内,撤出导丝,行食管造影标记定位病变区。置换超硬导丝,沿导丝将食管支架送至病变部位,透视下缓慢释放。结果:本组37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共置入39枚食管支架,所有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置入支架后患者一般状况很快得到好转。结论:对于恶性食管狭窄所致吞咽困难而又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置入食管支架是一种操作安全可靠、微创、见效快,且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X线电视监视下对4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支架置入再通治疗术。结果 46例患者均出现相应食管梗阻症状,均经内镜及病理学证实。不能或拒绝手术者,均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进食得到了明显改观,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效果直接,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良人工食管结构预防新生食管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改良人工食管结构对术后新生食管狭窄的影响,为完善人工食管设计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犬食管缺损模型,实验组(n=10)植入复合结构管,术后新生食管狭窄者置入食管支架。对照组(n=30)植入单一结构管,术后新生食管狭窄者行扩张治疗,治疗失败后行支架置入。结果实验组人工食管平均脱管时间为19·1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7d(t=15·6,P=0·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人工食管脱管后梗阻发生。两组术后新生食管狭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合结构管可缩短脱管持续时间而安全脱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测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CIN3)进行环状电切手术(LEEP)治疗后残余病灶和疾病复发的高危因素,以及术后及早发现病变的时间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LEEP治疗的CIN2及CIN3共428例患者资料,治疗后用脱落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杂交捕获二代(HC2)随访,以阴道镜活检为金标准判定残余和复发,据此评定其余指标的诊断价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κ检验验证3月和6月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428例患者中CIN2有296例,CIN3有132例,治疗前HPV HC2 阳性率为86.7%(371/428), 随访中26例(6.1%)有残余或者复发, LEEP切缘受累特别是锥顶阳性是疾病持续或复发的高危因素〔比值比=9.364,95%可信区间(\CI):0.712~46.108,\P=0.001〕。其他因素如年龄(截断值40岁)、HPV负荷量(截断值100 RLU)、HPV类型(16/18 vs.其他类型)均与疾病复发无关。有残余病灶或复发的26例患者术后3月HPV HC2检测均为阳性, HPV HC2在术后3和6个月对于残余病灶的检测敏感性均为100%,均高于细胞学检测(\P\P\CI, 0.469~0.892)〕和细胞学检测结果〔κ值为0.79 (95%\CI: 0.592~0.873)〕都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LEEP手术后切缘受累特别是锥顶阳性是病灶残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3月HPV检测可提供关于病灶残余或复发的及时信息。  相似文献   

12.
宫颈病变是指发生在宫颈部位的各种病变,包括肿瘤、损伤、畸形、炎症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即CIN I、Ⅱ、Ⅲ)作为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避免发生宫颈癌,准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用于治疗宫颈病变,较传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度高、可保留生育功能、所得标本不影响病理检查等特点,是宫颈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LEEP的工作原理、应用、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术后随访,以对LEEP手术有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赵丽媛  赵晶  张丹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35-936
目的探索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且要求物理治疗的患者295例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通过对295例患者的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高,286例(97%),显效9例(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鞘内子宫次全切除术辅助Leep宫颈残端移行带切除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子宫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48例子宫良性病变合并有宫颈病变患者,行鞘内子宫次全切除术辅助宫颈Leep锥切术的操作及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48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全部复查结果显示:宫颈均光滑,形态恢复正常.结论 子宫良性病...  相似文献   

15.
蔡世英 《河北医学》2011,(11):1536-1539
目的:分析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相关临床状况及治疗经验,探讨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因宫颈疾病接受LEEP刀治疗的患者180例,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治疗完成后,对两组的临...  相似文献   

16.
赵丽媛  赵晶  张丹 《黑龙江医学》2011,35(3):191-192
目的 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且要求物理治疗的患者295例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 通过对295例患者的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高,286例(97%),显效9例(3%),总有效率为 100%.结论 该法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宫颈电圈切除技术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技术(LEEP)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宫颈"三阶梯"诊断程序诊断的中、重度宫颈炎,低、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原位癌(CIS)〕共262例,经LEEP行锥切术治疗,自身对照阴道镜多点活检结果,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62例患者LEEP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为:炎症92.3%(168/182)、息肉100.0%(10/10)、CINⅠ级71.1%(22/31)、CINⅡ级12/20(60.0%)、CINⅢ级54.5%(6/11)、CIS33.3%(2/6),总符合率为83.97%(220/262),不符合42例(16.03%)。LEEP发现早期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因CINⅢ级及CIS行全子宫切除8例。65例患者在LEEP术后24个月的随诊中未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其中8人次妊娠。LEEP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是出血(5.34%)。结论LEEP在诊治CIN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弥补阴道镜的不足。对于患有CIN的育龄妇女,宫颈锥切是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微小残留病(MRD)的监测对疾病预后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正规治疗的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骨髓液,利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MRD检测,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14天开始,每1~3月检测1次,并动态监测,分为阴性(MRD〈10-4)、阳性(MRD〉10-4),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性、阳性2组3 a的复发率分别为0、80%,2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在形态学完全缓解时,MRD阳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组(<0.05).结论采用FCM检测AL患者的MRD,MRD〉10-4患者复发率高于MRD〈10-4患者,MRD阳性比传统骨髓形态学复发出现早,连续对完全缓解AL患者进行MRD监测对指导治疗及早期预测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