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胡桂华 《四川中医》2007,25(4):104-105
目的:探索运用经络腧穴针刺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取穴太冲、阳陵泉、足三里、丰隆、内关、合谷、血海,平补平泻,留针30min取针,取针后用3针合在一起点刺疱疹处,点刺后在疱疹处拔火罐15min。结果:20例患者痊愈18例占90%,有效2例占1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疗效显著,减少了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高发病率和高致残性的功能障碍,尚无特效疗法。基于经络脏腑理论,PSCI的病机可责之脏腑气血失调为本、邪壅脑络为标,治疗当首辨经络以通经开窍,再辨脏腑以调和心脑肾。岐黄针疗法是以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为诊疗思路,使用专属针具和五刺法对腧穴进行针刺以防治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临证使用岐黄针,运用五刺法之输刺、合谷刺使气至病所,并重视一针多经和针养结合,治疗PSCI疗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对程海英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的病机主张、针灸穴法、遣方用药进行总结和分析。程教授主张急性期针药并用,针刺以毫针浅刺为主,擅用清热解毒、祛风牵正之剂;恢复期以毫针治疗,运用"三通法"之微通法调理面部经络气血;后遗症期重用火针,配合毫针,以振奋阳气通经活络。根据面瘫不同时期的病因病机,施以不同的针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4.
大小周天针刺治病法是四川著名老中医蒋维明在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关元等特殊穴位,并施以独创的调气手法快速打通经络大小周天以调节人体阴阳治疗疑难疾病的独门绝世针法。 蒋维明老中医为了解开经络本质的千古之谜,埋头研究《内经》、《针灸大成》等中医医学圣典二十余年,并潜心体会领悟实践,对照《内经·素问 针解篇》中所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认为针刺时气血在人体经络中的运动即“气至病所”。为此他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睑下垂,是因外伤致使气滞血瘀,血行不畅,气血不和,脉络失养,阻塞经络而致。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苑陈则除之”的原则,针刺手法采用泻法,调其气血,通经活络,使其气血流畅无阻,功能恢复正常。取穴:攒竹(患侧)、鱼腰(患侧),以一寸毫针采用泻法,不留针。攒竹平刺0.5寸,鱼腰刺  相似文献   

6.
四关穴在痹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关穴 ,即指双侧的合谷和太冲 ,指四个紧要的地方 ,就象四个关口 ,故称四关穴 ,《杂病穴法歌》云 :“鼻寒、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 ;手指连肩相引痛合谷、太冲能救若” ,《席弘赋》云 :“手连肩背痛难忍 ,合谷针时要太冲” ,《标幽赋》云 :“寒热痹痛 ,开四关而已之”。可见四关穴对治疗肝经反映在四肢头面部诸病均有较好疗效 ,尤其在治疗痹证中用好四关穴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四关穴之所以用于治疗痹证 ,笔者认为主要因其具有鼓舞营卫之气运行的作用。首先从二穴所属经络脏俯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位…  相似文献   

7.
罗某,女,20岁,住院号5725,2003年4月12日初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2天。患者8天前因交通事故致右颞骨合右锁骨骨折伴耳内流血3天,血止后行“右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次日,渐感右耳后疼痛,同侧面部麻木,继之口眼歪斜,目不能合。查:右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闭目不全,鼻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左侧,鼓腮漏气,伸舌居中,右耳廓皮色如常。既往健康。诊为Bell麻痹。治疗采用电针合推拿法。取穴:翳风、四白、阳白、地仓、颊车、足三里、合谷、太冲。流泪加攒竹、丝竹空;人中歪加水沟。刺法:翳风穴直刺1.5寸,使针感直达患侧颞部或咽部,面部腧穴透刺,四肢诸穴常规直刺,得气后面部接G6805-Ⅱ型电针仪,断续波,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跳动为度,30min。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取穴:急性期所用穴位有: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完骨、下关、丝竹空、合谷、手三里、足三里,恢复期所用穴位有:地仓、颊车、四白.下关、合谷、足三里、肾俞,上述穴位轮流使用,面部取患侧穴位,合谷穴取健侧,其它取双侧穴位,并用电针治疗。2、方法: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面部穴一般采用浅刺或沿皮透刺和平补平泻的手法,针刺穴位待病人“得气’(有麻重感)后,再将针柄连接电疗机,用中等刺激(患者能忍受力度)输出强度以面部有细微跳动为宜,频率为疏密波,留针15~20分钟,每日一次…  相似文献   

9.
总结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心身疾病的诊疗思路及操作要点。庄教授认为本病可细分为“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前者以调节脑神为要,主穴取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随症佐以素髎、水沟、申脉、照海、合谷、太冲等;后者以改善原发病为主,辅以调神(头部督脉排刺)。穴位组方从脑神立论,尤重督脉,同时强调调理脏腑、疏通气血。针刺得气后施以导气同精法,并配合耳穴贴压或火针患处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0.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疗法,古称“刺”、“烧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部位,而达到温经散寒,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去腐生肌的一种古老疗法。1简述火针疗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寿夭刚柔》篇,“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亦有“烧针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