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在儿童中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对我市1~5年级学生通过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测评,填写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表,并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对每一位调查者进行细致的日常行为观察。结果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占人群的5%。失调原因与都市化生活儿童生长环境狭小、儿童生长期未经爬行、家长过分保护及限制儿童有关。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牧区蒙族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牧区蒙族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感觉统合量表和行为问题Ruter教师问卷(全部翻译为蒙语问卷),调查锡盟某旗2所小学963名儿童。结果5项轻度失调率883%~1173%,重度失调率为291%~395%,综合5项内容,感觉统合轻度重度失调率为2066%和914%,男孩轻重度失调率均较女孩高,有行为问题儿童的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较无行为问题的儿童高。结论牧区蒙族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北京城区和国外报道低,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方法:对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患儿(患者组)与6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填写儿童情况调查表,并分别进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SI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BRS)及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孤独症患儿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伴感觉统合失调的占95.0%,而对照组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仅占3.3%;患者组与对照组的感觉统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程长短不同的患儿感觉统合失调严重度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智力水平与感觉统合失调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是否诊断为儿童孤独症与CBRS总分、本体感、母孕期有无高危因素、既往有重大疾病史、有无窒息史、母亲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儿童孤独症患儿普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在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个别化训练的同时应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血清儿茶酚胺递质水平与相关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定量检测40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研究组)及46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注意力缺陷次数、智商(IQ)、心率及学习困难出现率.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A为(0.64±0.19)nmol/L,NE为(3.20±0.66)nmol/L,DA为(1.45±0.20)n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2±0.10)nmol/L、(2.23±0.61)nmol/L、(1.31±0.18)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P<0.01和0.05).研究组的注意力缺陷次数[(8±1)次]多于对照组[5±2次;P<0.01],心率[(83±6)次]快于对照组[(78±3)次];P<0.01),学习困难出现率(42%)高于对照组(15%;P<0.01);IQ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血清A、NE及DA呈高水平失衡,并有与其相关的交感神经活动性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南阳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分布特点及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关系,经瑞推理测验初步筛选智力正常的6-9岁儿童,共566人,采用“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儿童生活养育问卷(BMBU)”等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感觉统合失调率轻度为18.4%,重度为6.76%,男孩子略高于女孩,6-7岁组感觉统合失调率最低,与其它年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熟差感觉统合失调率显高于学习成绩上等和中等儿童,父母间的养育类型呈明显正相关,其中位于对角线上的相同养育类型的相关系数都是最大的,结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多分布于学习成绩差,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拒绝和偏爱,平日孩子由非父母照料,家庭支持系统差和居住环境恶劣,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父亲年龄偏大和母亲年龄偏小等对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的发育造成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国内儿童感觉统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统合理论是由Ayres.A.J.提出的,她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近年来对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影响感觉统合失调的因素,以及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旨在加强对儿童感觉统合领域的研究,促进儿童更好发挥潜能,适应学校生活,健康成长。 1 关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21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感觉统合治疗,发现在前庭运动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达76.7~90%。其中触觉过分防御和学习能力改善率较高。由于加强儿童前庭功能的训练,尤其是前庭刺激的不断输入,改善了大脑感觉的组织协调和运动过程,使神经有目的地协调运动、使儿童情绪平稳、减少任性和冲动,上课注意力集中,遵守纪律,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精神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 37名感觉统合功能失调儿童参加每周3次以上,为期2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后运用“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试(JPB)”评定他们的精神运动能力。结果 训练前后精神运动成套测试项目中,简单反应时、连续作业、划消数字、划消数字准确度、符号记入、视觉保持、数字符号、数字连续、动作稳定和右手转动插棒等10个项目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提示感觉统合训练促使感觉统合功能失调儿童的精神运动能力的提高,可能是其改善儿童学业、行为和情绪的内在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感觉统合障碍影响。方法:将49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4例。研究组接受20周的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进行20周的观察,不作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儿童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CSIRS)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结果:训练10周和20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在CSIRS3个分量表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BCL评分上只有20周后在"社会能力"评分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智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CSIRS量表训练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训练20周前庭平衡失调小于训练10周水平(t=3.774,P=0.001),而触觉过分防御大于训练10周水平(t=3.868,P=0.000);本体感失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4,P=0.22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感觉统合训练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8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感觉统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盘游戏治疗,共干预12周。治疗前后采用Conners的儿童行为量表(PSQ)评估患儿行为及情绪状况,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CRT)评估患儿各项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PSQ量表中品行、心身障碍、焦虑、冲动、学习、多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T量表类同比较、比较推理、系列关系、知觉辨别、抽象推理、智商数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盘游戏联合感觉统合治疗ADHD能显著改善患儿行为及情绪状况,提高类同比较、知觉辨别等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和行为指导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0例孤独症儿童进行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和行为指导。结果  85 %患儿身体大肌肉运动能力和运动计划能力有进步 ,情绪和社会交往有改善 ,异常行为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和正确的行为指导 ,促进患儿大脑细胞不断发育 ,提高心理机能发展 ,使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减少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419例轻微脑功能失调(MBD)儿童和40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了钉板测验,Seguin形板测验和WISC-R编码测验的比较,试图以心理学测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对象和方法 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1.以注意障碍和多动性行为为主要表现;2.继发于注意障碍的学习困难(但无智力障碍);3.症状在学龄前或学龄早期即已出现,且持续超过半年;4.排除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 本组419例是1981年6月~1982年6月在我院儿童精神科门诊确诊为MBD的6~15岁儿童。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他林合并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0-02—2012-02在南阳市精神病医院就诊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利他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他林合并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他林合并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利他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感觉统合训练(SIT)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接诊的86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43例,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SIT治疗)、对照组(纳入43例,仅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比较组间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S)、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Conner行为评定量表(PSQ)、视听连续整合测试(IVA-CPT)。结果 治疗前,组间SIS、C-WISC、PSQ、IVA-CPT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IS、C-WISC、PSQ、IVA-CPT更佳,P<0.05。结论 对ADHD患儿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SIT治疗,能够改善患儿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干预效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干预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联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60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20例),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运动能力、智力发育状况和感觉统合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Fine motor,PDMS-FM)、丹佛智力发育量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及儿童感觉统合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3个月后2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干预效应满意,可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及感觉统合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53例多动症患儿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3例多动症学龄儿童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因多动症而就诊的儿童53例,其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10(±4)岁,均经智力测验排除智力异常,临床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治疗40例ADHD患儿作为治疗组,与40例常规利他林治疗作对照。结果 发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治疗ADHD是一个疗效好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