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器官移植患者的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发病率较高,需针对该特殊人群制定相应的宫颈癌筛查策略和HPV疫苗接种方案.本文对器官移植患者的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预防性HPV疫苗的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可能改变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以二级预防(宫颈癌筛查)为主的宫颈癌预防模式,使宫颈癌一级预防(疫苗接种)成为现实,将促成全新宫颈癌预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子.由于宫颈癌筛查技术不断提高,使宫颈癌的发病明显下降.目前许多国家推荐应用HPV 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尽管HPV DNA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在临床上显示了明显优势,但由于HPV感染到发展为癌症要经过几十年的潜伏期,即使有HPV感染也不一定发展为宫颈癌.而滥用HPV DNA检测导致的错误诊断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焦虑、额外的开支、过度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HPV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子。由于宫颈癌筛查技术不断提高,使宫颈癌的发病明显下降。目前许多国家推荐应用HPV 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尽管HPV DNA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在临床上显示了明显优势,但由于HPV感染到发展为癌症要经过几十年的潜伏期,即使有HPV感染也不一定发展为宫颈癌。而滥用HPV DNA检测导致的错误诊断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焦虑、额外的开支、过度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HPV检测在宫颈癌预警和筛查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该病毒感染的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预警有重要意义。综述近年宫颈癌筛查中HPVDNA的检测方法和HPV感染的病毒学、血清学追踪调查、宫颈癌前、癌变相关分子标志的研究进展,以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地位、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当前宫颈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今年WHO世界卫生大会上再次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面对人口大国,我国为实现消除宫颈癌的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力推进HPV疫苗的接种,并加强对筛查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继2011年ACS(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ASCCP(American Society of Colposcopy and Cervica I Pathology,ASCCP)、ASCP(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y,ASCP)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指南公布后,随着几项大型临床研究数据的发表,支持hr HPV检测用于初筛的证据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美国本土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满足高级别HPV诊断需求(Addressing the Need for Advanced HPV Diagnostics,ATHENA)"试验,揭示hr HPV检测用于初筛在单轮筛查中对于CIN2、CIN3的敏感性优于单独细胞学筛查,并明确提出对hr HPV阳性女性分流的策略。本文旨在对美国最新hr HPV检测用于宫颈癌初筛指南的新建议及相关证据进行介绍,同时提出对过渡期指南临床应用时带来的问题包括hr HPV取样的质量控制以及可能存在不同于HPV致癌的其他肿瘤发生途径等临床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一代杂交捕获技术(DH2)在宫颈癌筛查与传统筛查方式的优势比较,探讨HPV16/18分型检测对DH2初筛阳性患者分流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对浙江省慈溪市79847例、81702例、61072例妇女采用巴氏涂片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在2015年、2016年分别对浙江省慈溪市35657例、59634例妇女使用DH2检测14种高危型HPV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高危型HPV检测与巴氏涂片在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情况。同时对DH2阳性患者进行HPV16/18检测,对照和比较HPV16/18分流策略的检出情况。结果:2013年、2014年、2015年采用巴氏涂片的方法对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0.048%、0.105%、0.134%;2015年、2016年使用DH2检测14种高危型HPV的方法对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0.415%、0.550%。2015年采用DH2检测14种高危型HPV初筛模式,LSIL以上病变在DH2阳性及在HPV16/18阳性中的占比分别为4.644%、15.370%;2016年采用DH2检测14种高危型HPV初筛及初筛阳性患者HPV16/18分流的模式,LSIL以上病变在DH2阳性及在HPV16/18阳性中的占比分别为6.365%、22.430%。结论:使用DH2检测14种高危型HPV的方法比传统巴氏涂片对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更高,DH2可作为宫颈癌初筛的可行方法;DH2初筛及初筛阳性患者HPV16/18分流管理模式对宫颈癌高危人群进行风险分层管理,重点关注HPV16/18阳性人群,可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筛查中的LSIL以上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其高危亚型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分子检测在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病毒DNA和mRNA的检测。HPV mRNA检测相较于DNA检测尚不成熟,但能更好地反映病毒转录活性从而预测潜在的宫颈癌前病变。本文结合两类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现状,对比并阐述两者优缺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本文对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患者采用液基细胞学异常者联合高危型HPV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观察不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10在本医院妇科门诊前来体检和就诊的1216位妇女,采用TCT+阴道镜和TCT+HPV+阴道镜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最后以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筛查效果。结果:A组596例采用TCT+阴道镜筛查,发现46例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慢性炎症28例,占4.69%,CINⅠ7例,占1.17%,CINⅡ8例,占1.34%,CINⅢ2例,占0.34%,原位癌1例,为0.17%;B组620例采用TCT+HPV+阴道镜筛查,发现TCT和HPV阳性者78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慢性炎症33例,占5.32%,CINⅠ21例,占3.39%,CINⅡ14例,为2.26%,CINⅢ9例,占1.46%,原位癌1例,为0.16%;TCT联合HPV检测筛查明显优于单次TCT的检查。体会: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TCT+HPV+阴道镜筛查方法优于TCT+阴道镜筛查方法,在门诊进行个体化筛查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 DNA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后,再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分析比较单一HPV感染及多重HPV感染型别分别与宫颈癌发病风险,其中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2 195名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年龄是宫颈癌发病风险之一,TCT检测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易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和浸润癌,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患者间宫颈癌发病风险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16型的感染率较高,无论患者是否为单一与多重感染,HPV16型都为宫颈癌发病风险,其OR值为6.27。结论需要重视38岁以上妇女的宫颈癌筛查,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加,HPV单一感染率与多重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且宫颈鳞癌HPV感染倾向于单一高危型HPV16型。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预防性接种HPV疫苗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HPV疫苗早在10年前便于我国香港注册上市,其在香港地区的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接受度问题及其所采取的推广方式对于HPV疫苗刚上市的我国内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未来在HPV疫苗的推广过程中,重视HPV疫苗宣传内容,HPV疫苗接种计划,开展宫颈癌筛查联合HPV疫苗接种,以及加快国产疫苗研发及上市是利于其推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有效预防的妇科癌症。高危HPV分型16、18型因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被广泛关注,此前诸多研究聚焦于此。但近来研究发现,非HPV16、18型(HPV拓展分型)在宫颈癌前病变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着重就HPV拓展分型分别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浸润癌、免疫缺陷及HPV疫苗的相关问题加以综述,进一步阐明HPV拓展分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HPV的检测方法及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HPV在人群中的流行与宫颈癌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重要因素。从HPV感染到宫颈癌,一般需要10~20年。HP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70%~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感染1次HPV,但HPV感染中的大多数是一过性的。  相似文献   

16.
何为宫颈癌筛查的适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主要因素。由于从HPV感染到发生子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近年来,宫颈癌的防治得到全球的重视,世界各地都在开展子宫颈筛查。尽管如此,在每年发现的子宫颈癌中仍有50%的患者从未做过妇科检查,10%的患者5年内未做过筛查,因此对宫颈癌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我国在政府的支持下,也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宫颈癌筛查,引起国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的第二大常见肿瘤,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导致宫颈癌。HPV L1蛋白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其表达与HPV的复制及其早期感染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在目前细胞学基础上检测病变组织HPV L1蛋白可提高宫颈病变筛查及预测病变进展的准确度,预防宫颈病变的过度诊治。综述HPV L1在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及预后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以寻找更加合理的筛查流程,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人群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统计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人群中HPV 16型、18型及其他12种HPV亚型的阳性率,计算高危型HPV阳性转诊阴道镜人群中发生CINⅡ及以上(CINⅡ~+)的比率及CINⅡ~+人群中HPV的感染构成情况。结果: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人群中,高危型HPV总阳性率为19.0%,HPV 16阳性率为5.0%,HPV 18阳性率为1.6%,其他12种HPV阳性率为15.2%。HPV 16阳性、HPV 18阳性及其他12种HPV阳性患者TCT分流检测≥ASCUS者均转诊阴道镜病理活检,其发生CINⅡ~+的比率依次为55.2%、35.5%及38.9%;发生CINⅢ及以上(CINⅢ~+)的比率依次为25.3%、7.7%及6.9%。CINⅡ~+中45.0%为其他12种HPV感染、46.3%为HPV16感染、8.7%为HPV 18感染,其余病例为HPV阴性。结论: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人群中,CINⅡ~+患者HPV 18阳性所占比率较低,其他12种HPV阳性所占比率高。需对各亚型阳性率进行细致分型以协助评估发病风险。转诊阴道镜人群中,HPV 18阳性者及其他12种HPV阳性患者TCT检查为ASCUS/LSIL者发生CINⅡ~+风险相对较低,可考虑通过行分流检测以提高筛查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筛查的普遍实施及癌前病变的规范管理,宫颈癌的发生率已显著下降,宫颈癌正在从常见肿瘤变成罕见肿瘤,10余年前开始陆续上市的HPV疫苗接种又将加速这一进程[1]。但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仍然有大量的中晚期初诊病例需要治疗。如何实施有效的预防策略、如何改进治疗手段以提高宫颈浸润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是当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宫颈癌防控面临的严峻任务。与此同时,随着各种预防和诊疗技术的进步,又引发各种争议、甚至困惑,需要不断“循证”,以形成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之一,90%以上的宫颈癌组织携带高危型HPV。HPV的型别分布随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种族而存在差异。本研究用PCR并结合基因测序的方法对来自宫颈癌高发区川北地区68例宫颈癌组织进行HPV检测,得到HPV总体感染率为92.6%,明确了HPV16、HPV58为该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主要的流行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