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亮  宋鸿权  吴靖  袁欣瑶 《新中医》2020,52(5):137-139
目的:观察点穴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点穴推拿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SQI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2.
徐永亦  林咸明 《新中医》2020,52(3):151-153
目的:观察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 mg,每晚睡前30 min服用,均连续治疗4周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双侧"上1"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中风后发生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口服艾司唑仑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腕踝针针刺双侧"上1"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观察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经我院诊治的116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选用艾司唑仑片1 mg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并观察PSQI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72.41%,治疗组为87.9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SQI评分对比方面,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能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PSQ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中风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督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量表(HAMD)]、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24/35)(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中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和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活血宁心方对治疗老年瘀血型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瘀血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温阳活血宁心方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以艾司唑仑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73%,治疗组在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等较对照组均有改善。结论:自拟温阳活血宁心方联合艾司唑仑片对老年瘀血型顽固性失眠疗效较单用艾司唑仑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火化痰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清火化痰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作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火化痰汤治疗痰火扰心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SDS评分及单项症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方小柴胡汤合防己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阴虚肝郁痰扰证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反复服用催眠药助眠的原发性失眠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口服艾司唑仑,观察组口服小柴胡汤合防己地黄汤加减配合艾司唑仑(一周减半、二周停用),4周一疗程。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PSQI评分与治疗2周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停药4周后)PSQI评分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反弹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小柴胡汤合防己地黄汤加减配合服用少量艾司唑仑治疗阴虚肝郁痰扰型慢性原发性失眠疗效可靠,治疗2周即有明显疗效,减停西药及停服中药后基本无反弹,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取穴双耳神门、心、枕、交感、皮质下,将华佗牌磁疗贴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按压磁珠,有明显痛胀感直至耳廓感觉温热,每日早、中、晚各按压1次,每次每穴按压1 min左右。每周更换2次,同时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1次/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方面较单独艾司唑仑更有效,同时对失眠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龙门县中医医院门诊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对照组行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26例)与对照组83.3%(2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与西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刺与隔盐灸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百会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失眠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四神聪、百会为主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有效率为7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四神聪、百会为主针刺治疗失眠较艾司唑仑片有更好的改善睡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宝贤  杨硕  黄睿  廖越  张兴荣 《中国针灸》2023,(9):1014-1017
目的:比较辨证针刺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各45例。针刺组采用辨证针刺治疗,穴取四神聪及双侧神门、三阴交,并结合辨证配穴,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4周;药物组采用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每次1片,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MMSE、MoCA评分及AVMT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36/45),高于药物组的53.3%(24/45,P<0.05)。结论:辨证针刺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艾灸组(30例)、艾司唑仑(30例)。艾灸组对两侧肝胆经原穴交替采用热敏灸治疗,艾司唑仑组采用艾司唑仑1mg,每日睡前服用,经过15天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水平、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失眠患者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ous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PSQI、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艾灸组PSQI为6.72±2.31,艾司唑仑组PSQI为5.37±2.62;艾灸组SAS为31.76±6.51,艾司唑仑组SAS为39.62±4.37;艾灸组SDS为35.98±5.16,艾司唑仑组SDS为46.38±4.97。治疗后艾灸组的PSQI、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艾灸组睡眠效率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分别为(72.65±14.36)分、(69.36±4.28)分,均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胆经原穴热敏灸可以显著提高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态,疗效优于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为每晚睡前服用,连续口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1),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较安慰剂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八段锦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眠、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情稳定即将出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干预组为31例,对照组为29例,干预组给予八段锦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仅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4周、6周、1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4周、6周、12周后,干预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律性八段锦锻炼联合艾司唑仑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失眠、焦虑及抑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部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头部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两组均以4星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入睡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穴埋线和口服艾司唑仑片均能改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头部穴埋线改善失眠症患者入睡时间劣于口服艾司唑仑片,而改善日间功能障碍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跷脉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以针刺跷脉穴和口服西药艾司唑仑进行治疗。结果:针刺跷脉穴组和口服西药组之间的PSQI指数相比,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针刺跷脉穴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口服西药艾司唑仑组,差异(P<0.05)。结论:针刺跷脉穴法治疗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肾养护针刺法对失眠的治疗作用以及红外热成像与失眠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肝肾养护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SQI积分及红外热成像检测额部温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额部温度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整个额部温度均匀下降,对照组呈散在变化。结论肝肾养护针刺法及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失眠均有改善,但肝肾养护针刺法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两种方法干预后额部温度的变化,体现了肝肾养护针刺法在整体上通调经络而治疗失眠,而口服艾司唑仑片多在于抑制脑神经兴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揿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周期30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I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常规针刺联合揿针及艾司唑仑片均可降低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ISI评分,提高睡眠质量,但针刺联合揿针的疗效更优。此外,针刺联合揿针还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节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