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汤内服联合大黄敷脐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APN)水平和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大黄敷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脂通脉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Hcy、IL-6、APN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TG、TC、LDL-C、Hcy、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HDL-C、AP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通脉汤内服联合大黄敷脐可有效调节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Hcy、IL-6、APN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盐酸吡格列酮组、阿司匹林组和盐酸吡格列酮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2hIns)、HbA1c、HOMA-IR等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阿司匹林组FBG、2hPG、Fins、C-RP、HO-MA-IR,盐酸吡格列酮组的FBG、2hPG、Fins、HbA1c、HOMA-IR,以及联合治疗组的FBG、2hPG、Fins、C-RP、HbA1c、HOMA-IR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气养阴活血汤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气养阴活血汤。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BG,2 h PG、Hb A1和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 A1和血脂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养阴活血汤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糖脂代谢,从而延缓和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天麦消渴片与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加服天麦消渴片,对照组加服盐酸吡格列酮,2组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胰岛素用量、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 2组的FBG、2 hPG、HbA1c、TC、TG、INS用量均得到明显降低,餐后2 h C肽明显上升。对照组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3例。结论天麦消渴片和盐酸吡格列酮均能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天麦消渴片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联合二甲双胍0.25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 g口服每天3次,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1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6.
姚丽梅  黄海定  朱伟 《中成药》2012,34(9):1648-165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硫酸氢氯吡格雷抗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氯吡格雷组、高脂饲料+复方丹参滴丸组、高脂饲料+联合用药组。给药2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小鼠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的血小板功能。结果氯吡格雷对高血脂症小鼠的体质量和血脂水平没有影响。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脂症小鼠体质量没有影响,但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升高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影响。高血脂症小鼠活化血小板比例(45.75±6.9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02±5.86)%(P<0.01)。氯吡格雷和复方丹参滴丸均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的活化血小板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增强氯吡格雷降低活化血小板比例、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论高血脂症小鼠的血小板处于高活化状态;复方丹参滴丸和氯吡格雷均有抑制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增强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汤联合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炎症因子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 (ET-1)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观察组加用平肝活血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浆ADM、ET-1水平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d SBP、d DB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ADM、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平肝活血汤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ADM、ET-1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减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基本降糖治疗,研究组加用生脉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加减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脂通脉汤配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39例给予降脂通脉汤配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研究组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排血量(CO)和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均<0.05),心脏指数(CI)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CO和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I和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降脂通脉汤配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73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PS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和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增强其运动功能和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清hs-CRP和PS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片。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LDL-C、H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脂联素(APN),计算胰岛素抵抗(IR)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HbA1c、TC、TG、LDL-C等指标均明显降低,IR明显改善,血浆APN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吡格列酮除改善血糖及IR外,还可使血浆APN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hs-CRP和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观察组的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均<0.01),而FBG水平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显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高凝状态和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格列喹酮联合活血补肾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格列喹酮治疗,治疗组配合活血补肾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TG、TC、LDL-C、HDL-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格列喹酮联合活血补肾汤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糖、脂代谢紊乱,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或胰岛素加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86例磺脲类继发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仅予胰岛素治疗 ,B组予胰岛素和吡格列酮治疗 ,疗程均为 8周。结果  8周后 86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A组胰岛素有效剂量 (38± 12 )IU/d ,显著高于B组胰岛素有效剂量 (30± 10 )IU/d(P <0 .0 5 )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 ;治疗过程中 ,2组均出现低血糖反应 (A组 4例 ,B组 1例 )。结论  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时 ,改用胰岛素联用吡格列酮可有效控制血糖 ,且胰岛素有效剂量和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病例选取此时间段东明县中医医院接诊的70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纳入35例)、研究组(加用吡格列酮,纳入35例),对两组血糖水平、整体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1)组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PFG)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HbA1c、2 hPG、PFG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与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化浊解毒方组)、吡格列酮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化浊解毒方组予化浊解毒颗粒按生药3 g/(kg·d)灌胃给药,吡格列酮组按0.3 mg/(kg·d)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处理8周.检测不同组别的血糖、胰岛素、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实验组和吡格列酮组SD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实验组和吡格列酮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化浊解毒方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吡格列酮组(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和吡格列酮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SD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SD大鼠胰岛素抵抗,化浊解毒方比吡格列酮更能有效地降低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时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84例应用较大剂量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欠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高教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肤酶等的变化.结果: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治疗6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平均较治疗前胰岛素用量减少10%左右).所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下肢水肿,两者发生率分别为7.1%和2.3%,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长期注射大剂量胰岛素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至的肝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糖基血红蛋白(HbAlc)9%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治的HbAlc9%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与吡格列酮组各40例,以非药物治疗、甘精胰岛素治疗为基础,格列美脲组使用格列美脲治疗、吡格列酮组使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HbAlc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组甘精胰岛素剂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吡格列酮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吡格列酮对HbAlc9%的T2DM均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联合格列美脲时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栀芪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30 mg,治疗组给予栀芪降糖饮,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及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32.26%,治疗组有效率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栀芪降糖饮可以提高ISI、降低FPG、FINS、HOMA—IR(P0.05),对糖尿病胰岛素增敏作用与30 mg盐酸吡格列酮效果相当(P0.05),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吡格列酮(P0.05),并有明显的降脂作用(P0.05)。结论栀芪降糖饮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