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痈的防治     
乳痈,指乳房患痈肿脓疡。乳痈虽男女老幼均可发生,但以产妇哺乳期为常见。由于乳汁蓄积雍聚或哺乳时乳头损伤,感染细菌邪毒而发病。过去中医典籍称为外吹乳痈、妒乳、吹奶等,西医称为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产后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症1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期中各种原因引起乳络郁阻、乳管不畅、排乳受阻,乳汁淤积、乳房胀痛、结块,俗称“聚奶”,即乳汁郁滞症,古称“妒乳”。由于乳汁是细菌的理想培养基,乳汁淤积将更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急性乳腺炎,所以积极治疗乳汁郁滞症,就可以大大降低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1]。我们运用中医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症15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8例为我院1998-03~2004-08门诊病人,均为21~37岁哺乳期妇女。初产妇142例,第2胎产妇16例;于产后1~5个月内发病98例,产后6~10个月发病28例,10个月以上发病32例。1.2诊断标准哺乳期…  相似文献   

3.
费道伟 《气功》1998,19(4):160-161
一、哺乳期乳腺病治疗现状哺乳期乳腺病发生率约占初产妇总数80%,尤以未满月初产妇为多见。中医文献对乳腺病称之为吹妹、妒乳、吹乳、乳毒、乳痈。《医家金鉴.外科儿法》指出,由胃腑提火凝结而成,故令乳肿,乳肿不散,乳汁蓄积与血相搏,蕴热结聚而成乳痈,西医称之为乳汁淤积症,乳腺炎脓肿。临床上哺乳期初产妇患乳腺病虽经中西医药结合多种疗法防治,但见效缓慢,实际疗效还不很理想,易继发乳腺炎脓肿,所有的医治机理和作用建立在疏通乳腺管基础上或减少乳汁分泌量,减轻乳房胀痛症状,且未能使闭塞痉挛的乳腺管显著扩张,使乳汁…  相似文献   

4.
妒乳论治     
妒乳论治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刘多何谓妒乳?《肘后备急方》中曰:凡乳汁不得泄,内结名妒乳”。妒乳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障,乳汁郁积留滞于乳腺导管内,致乳房结块、疼痛的一种疾病。是哺乳期妇女的多发病。且与乳痈形成有着直接关系。《外科冯氏锦...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在中医学文献中有"乳疳"、"乳石痈"、"妒乳"、"石奶"、"翻花奶"、"奶岩"等之称,现中医临床多采用"乳岩"之名。结合西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周仲瑛教授认为,本病  相似文献   

6.
乳痈,即现代医学所谓的急性乳腺炎及急性乳腺脓肿。是产后妇女的常见病,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往往在产后1—2周发生。一旦发病,痛苦难言,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所以,乳痈的防治,应予重视。乳痈发病的主要因素是乳汁的淤积,由于乳汁不能按时排空。淤积于乳房内,日久蓄积之败乳易酿脓,形成乳房脓肿。其次,因情志内伤,肝气不舒;亦有因产后饮食  相似文献   

7.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临床上除产后乳汁分泌少,甚至全无外,尚可见乳汁清稀,乳房柔软,面色少华,神疲食少;或乳房胀硬而痛,甚者蒸乳发热,情志抑制不乐,食欲减退。 乳汁过少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中医认为产后缺乳有虚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实者则因肝气郁结,或气滞血凝,乳汁不畅所致。今择录食疗方29则。  相似文献   

8.
征文启事     
乳痈即现代医学所称之乳腺炎,中医称为内吹、外吹、妒乳。余临床辨证治疗乳痈,收到良好的效果,今举验案二则介绍如下:例1、王××.女25岁,农民。于1978年10月15日初诊。主诉:产后月余,右乳疼痛三天、局部红肿,有硬块如拳大,局部灼热,乳汁不通,恶寒发热,饮食不思,二便正常、脉弦数,舌苔黄腻。诊为:乳痈。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消壅,  相似文献   

9.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也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产妇在哺乳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乳头皲裂感染,乳腺管阻塞或乳房过度充盈等而发生乳腺炎,从而影响正常的哺乳过程。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尤其是初产妇多见,又称为产褥期乳腺炎,往往在产后3—4周发生。乳腺炎早期治疗通过乳腺微波理疗、乳房按摩、电动奶泵吸奶,促使乳房组织的血液循环,反复提拉乳头,以扩张乳头内基底部的乳腺管(乳窦),使淤积在乳腺管内乳汁逐步推出,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产后哺乳期内,乳腺无乳汁分泌,或乳汁量少,不能满足喂养婴儿者,称产后缺乳[1]。多发生在产后2 d~3 d或半个月内,也可以发生在整个哺乳期内。中医称之为"产后缺乳"、"产后乳汁不行"等。于2012年8月~2014年5月间,笔者采用益气通乳汤口服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50例均为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及产科住院患者,年龄20岁~35岁;病程3 d~3个月。诊断及排除标准:根据产后无乳汁分泌或乳汁甚少的临床表现及检查乳房不  相似文献   

11.
红花逍遥片结合乳房按摩预防产后乳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产后乳房胀痛是产褥期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2~4 d,多由于产后乳房过度充盈,乳汁排泄不畅,造成乳汁淤积而发生的。产后3~5 d,因淋巴和静脉充盈,乳腺管不畅而发生乳腺管堵塞,使分泌的乳汁不易排除而停滞在乳腺管内,导致产后乳胀,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胀痛、硬结,产妇自感疼痛不适。乳胀使乳房变硬,乳头相应变短,加上产妇因哺乳疼痛产生惧乳心理,从而使新生儿吸乳困难。产妇严重乳胀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产妇母乳喂养中存在的产后缺乳、产后乳汁淤积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积极性。2017年3月武义县中医院建立了通乳护理门诊,主要针对产后缺乳和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开展护理评估、个性化的中医外治综合治疗、健康指导、随访等活动。通过通乳护理门诊,有效解决了产妇产后缺乳和产后乳汁淤积(的问题,产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9.4%。  相似文献   

13.
乳痈是在乳汁淤积的基础上,细菌通过乳头进入乳房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多由乳头凹陷、畸形、授乳不当,影响乳汁排出,导致乳络不畅、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临床上中药治疗乳痈大多选择清热解毒之品,传统切开排脓手术治疗成脓期乳痈,效果均欠佳。浙江省名中医楼丽华教授,创造性地将温通法运用到乳痈的治疗中,选用阳和汤内服、成脓期乳痈配合细针穿刺抽脓,减小患者痛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乳汁郁滞症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阻,乳汁郁积滞留于导管内,乳房结块疼痛的病症,中医称为妒乳。笔者近年来用疏肝理气化瘀法治疗该症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手法排乳治疗产后哺乳期乳腺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手法排乳为主治疗产后哺乳期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产后乳少共101例,部分病例配合使用中药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排乳前后肿块大小改善情况、乳孔堵塞改善情况、体温改善情况等指标.结果 疼痛改善方面总有效率为83.95%;肿块大小改善情况总愈显率86.46%,有效率93.75%;乳孔堵塞改善情况急性乳腺炎及产后乳汁淤积患者均为100%;体温改善情况急性乳腺炎患者有效率为76.92%.结论 手法排乳对产后哺乳期多种乳腺疾病的治疗均有较明显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多因乳汁淤积伴发细菌  相似文献   

17.
急性乳腺炎称“奶疮”,是妇女哺乳期见病症,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本病多因乳汁淤积或乳头裂伤,不注意卫生,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本病属“吹乳”“妒乳”“乳痛”等病症范畴。多由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乳汁不通,以致经络阻塞,营卫不和而成,以往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笔者近几年采用火针刺阿是穴(局部)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多因胃经积热,肝气郁结或乳头破损,邪毒外袭,乳汁淤积,乳络不畅而成,在哺乳期发生的中医称之为"外吹乳痈"。近年来,笔者采用刮痧、乳腺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151例,大多在治疗3次之内即可痊愈或病情大有好转,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1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康复科、外科门诊及妇产科住院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汤治疗产后乳汁淤积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卉 《天津中医药》2007,24(3):247-247
产后乳汁淤积又称产后乳胀,是指因乳腺管不通,或乳头凹陷等因素导致乳汁分泌不畅,产妇乳房胀痛,乳房充盈、饱满,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化脓性乳腺炎,给产妇造成痛苦,并影响产后哺乳。本院采用蒲公英汤配合乳房热敷及按摩治疗产后乳胀,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哺乳是乳腺在内分泌影响下的最主要的功能活动,产后胎盘娩出,雌激素及黄体素骤然减少,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增加,乳腺受催乳素的刺激开始泌乳活动。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抑制催乳素(PRL),促使泌乳作用的因素被排除,乳腺即开始泌乳。产后之乳母,由于不适当的喂养方式或不经常哺乳,造成乳汁过度充盈,即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谓之乳汁淤积。若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乳管阻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