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对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行调神通督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甲组50例、乙组50例,分别行认知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调神通督针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DQ、Gesell量表评分情况,并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积分、DQ、Gesell量表评分情况(P 0.05);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乙组症状体征积分、DQ、Gesell量表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 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言,对其行调神通督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后的效果理想,可改善其言语迟缓、咀嚼无力等多项症状体征评分,还可改善智力以及认知功能情况,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调神通督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瘫(CP)儿童脑血流量与发育商(DQ)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P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儿11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神通督针;观察2组患儿波幅值、转折高比值及血流入时间改变状况,发育商(DQ)、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善状况,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改变状况,免疫球蛋白、躯干控制评分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得分改变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流入时间为(0.10±0.01),较治疗前(0.14±0.01)和对照组(0.12±0.01)显著降低;波幅值、转折高比值、DQ及ADL评分分别为(0.22±0.03)、(0.70±0.02)、(81.39±8.50)、(47.96±6.08),较治疗前(0.16±0.02)、(0.64±0.02)、(51.46±6.18)、(31.07±5.82)和对照组(0.19±0.02)、(0.66±0.02)、(71.42±8.29)、(42.29±6.1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IFN-γ含量分别为(13.49±2.50)(g/L、(38.49±4.93)ng/L,较治疗前(36.68±5.09)(g/L、(51.73±5.61)ng/L和对照组(19.18±2.62)(g/L、(45.10±4.75)ng/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通督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CP患儿脑血流量,提高DQ与ADL评分,提升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健脑针法辅助语言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伴语言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儿童康复科收治的脑瘫伴语言障碍患儿80例,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语言发育商(DQ)评分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前2组构音障碍积分、DQ评分及Gesell整体发育水平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构音障碍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DQ评分及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交等评分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健脑针法辅助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儿整体发育水平的提高,改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益智汤加减联合调神通督针法辅治血管性痴呆(VD)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吡拉西坦片联合化痰祛瘀益智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调神通督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状况简明量表(SF-36)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益智汤加减联合调神通督针法辅治VD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益智汤联合高压氧对脑瘫患儿脑血流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86例脑瘫伴认知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醒脑益智汤联合高压氧),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盖泽尔(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发育商(DQ)评分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血流阻力(RI)评分差异。结果:①系统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Gesell、DQ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大脑中动脉VP增高、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③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Gesell、DQ评分较治疗前仍增高,VP增高、RI评分降低,远期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益智汤联合高压氧对脑瘫患儿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曹忠耀  徐菁菁  易玮 《新中医》2019,51(7):235-238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认知训练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MoCA评分、FA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上述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认知训练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通督调神针法能改善脑卒中执行功能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脑针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MAS)、美国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盖什尔(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总体疗效、肌力改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GMFM、FMFM、ADL及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肌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可有效调节肢体异常肌力状态,改善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促进智力恢复,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认知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治疗智力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智力发育迟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认知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Gesell智力发育诊断量表(GDS)中的语言和适应性行为发展商(DQ)、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中的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语言和适应性行为DQ和F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和适应性行为DQ和FM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语言和适应性行为DQ和FMQ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认知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进行康复干预,能够更好地提高智力发育迟缓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脑增智针法联合康复运动治疗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Bobath疗法、作业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脑增智针法。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Gesell量表发育商(DQ)和脑血流灌注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2%(61/66),对照组为80.30%(53/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DMS-FM及FMFM评分、Gesell量表各能区DQ值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DMS-FM、FMFM评分及Gesell量表各能区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明显升高,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P明显高于对照组,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脑增智针法联合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醒脑通督针法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S-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醒脑通督针法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针刺治疗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改善结果进行网状Meta分析,探讨最具优势的治疗方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瘫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应用Stata 16软件绘制网状结构图、SUCRA值及发表偏倚的比较-校正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481例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涉及康复训练、调神通督针加康复训练、醒神益智针加康复训练、调神通督针、调神通督针加点穴推拿加康复训练5种治疗方法。结果:调神通督针加点穴推拿加康复训练对患儿的改善情况优于使用醒神益智针加康复训练、调神通督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调神通督针加点穴推拿加康复训练的SUCRA值最高。结论:治疗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优先推荐调神通督针加点穴推拿加康复训练,但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疗程8周。比较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脑部血管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采用MoCA评分、MMSE评分与P300潜伏期、波幅高低的关联分析,分析不同病灶卒中患者的MoCA和P300水平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动脉Vs及Vm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动脉RI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P300波幅与MoCA评分、MMSE评分则呈正相关。MoCA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额叶卒中组、颞叶卒中组、顶叶卒中组与基底节区卒中组、枕叶卒中组比较,治疗前MoCA评分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P<0.05);与顶叶卒中组比较,额叶组和颞叶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醒脑针法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有效调节大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卒中患者以额叶、颞叶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古华  文慧  王晓琴 《四川中医》2020,38(1):184-187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使用针灸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12例,随机听觉组和联合组各56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听觉组给予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疗法,两组患儿均以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9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采用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定语言发育迟缓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GMFM-88量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儿语言发育迟缓临床疗效为66.07%,高于听觉组46.43%(P0.05)。治疗后,联合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高于听觉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GMFM-88量表评分均高于听觉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分均高于听觉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使用针灸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可通过提高发育商、运动能力及构音障碍,进而改善语言发育迟缓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唇舌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效果。方法:9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用唇舌功能训练,观察组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唇舌功能训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语言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唇舌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能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的"头针四项"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儿童认知功能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将85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四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价患儿的认知功能,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以及BAEP主要波形Ⅰ、Ⅲ、Ⅴ波的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及Ⅴ波反应阈值。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Ⅰ、Ⅲ、Ⅴ波的PL、IPL及Ⅴ波反应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头针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认知功能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傅雨薇  秦敏  金秀 《江苏中医药》2019,51(11):54-56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岭南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脉冲指数(PI)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发育商(DQ)评分、VP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P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岭南头皮针可改善脑瘫患儿大脑血流灌注,提高患儿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卢晓燕  朱龙山  张萍  魏丹琦  周纲 《新中医》2018,50(3):164-167
目的:观察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后观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及潜伏期电位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及MMSE评分均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48例,脱落5例)。两组均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补肾调督益智"针刺治疗,穴取太溪、三阴交、水沟、百会等;对照组予肢体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及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定,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o CA、MBI评分提高(P<0.01),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 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延长(P<0.01);治疗后观察组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6.4%(38/44),高于对照组的67.4%(29/43,P<0.01)。结论:"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提高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言语训练,观察组加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语气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语言认知训练对肢体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脑瘫患儿4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23例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语言认知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屈曲、伸直、腹前、腹后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认知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