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PV通过机体的细微损伤入侵,HPV E6和E7癌蛋白中的1种或2种持续表达是高危型HPV感染致瘤的关键所在,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及病毒癌蛋白仍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研究者们正着手研制针对HPV的病毒疫苗,从源头预防HPV感染,以期实现宫颈癌的一级预防。目前已有针对HPV16/18型的二价疫苗Cervarix和针对HPV16/18/11/6型的四价疫苗Gardasil的认证上市,预防性HPV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新一代预防性HPV疫苗在解决疫苗的成本、持久性和广谱免疫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抗肿瘤史上第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综述近年HP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用HPV疫苗进行宫颈癌的防治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HPV预防性疫苗有2价、4价和9价疫苗,但全球多个国家的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近日,2价疫苗Cervarix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且中国自主研发的HPV预防性疫苗已处于Ⅲ期临床阶段,本研究总结了目前HPV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HPV疫苗认知度和接受度现状,以期为HPV疫苗上市后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很多学者致力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目前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一些疫苗已经进入实验阶段,不仅在动物试验中取得肯定结果,甚至在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2006年已有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随着疫苗的研究、上市,也带来一系列与疫苗接种途径、剂量、对象及安全性等有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原因之一,而全世界近70%的宫颈癌是由HPV16和18亚型导致,针对HPV16,18的预防性疫苗已经上市,针对HPV感染及宫颈癌的治疗性疫苗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其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1]。由于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的进程长达10-20年,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及更严重病变是发展为宫颈癌所经历的癌前阶段。出于伦理,目前已经上市的预防HPV感染的宫颈癌疫苗(二价和四价HPV疫苗),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方面备受关注。HPV疫苗能激发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有效的预防和控制HPV感染,在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方面发挥作用。新型预防性HPV疫苗已在多个国家已经上市;多肽疫苗、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现对HPV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子宫颈癌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第四大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宫颈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HPV预防性疫苗的上市使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可早期预防并有望彻底根除的癌症。随着HPV疫苗接种作为宫颈癌预防策略的引入,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随之发生变化,未来必将导致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发生重大转变。现行的筛查策略正在受到挑战,新的筛查指南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状瘤病毒(1auman papiU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方面备受关注.HPV疫苗能激发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有效的预防和控制HPV感染,在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方面发挥作用.新型预防性HPV疫苗已在多个国家已经上市;多肽疫苗、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现对HPV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子宫颈癌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中国HPV疫苗接种覆盖率仍极低,主要原因可能与民众对疫苗种类的选择、接种的最佳年龄及疫苗接种程序与价格等多种因素存在困惑相关。文章就宫颈癌的病因学、HPV疫苗获批情况、在国外的应用现状以及中国HPV疫苗使用现状及面临挑战等有关问题予以简述,并提倡妇产科专家及疾控专家积极推动宫颈癌的防控,使低龄女孩及其家长了解宫颈癌及HPV疫苗相关知识,使低龄女孩尽早接种HPV疫苗,提高HPV疫苗接种覆盖率,为全面消灭宫颈癌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16和HPV18型导致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宫颈癌普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危险,但不能阻止HPV的感染。很多报道表明,有效的HPV疫苗可以减少HPV相关的宫颈癌、生殖道疣状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类疾病,全世界开展了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有HPV 2价疫苗、4价疫苗及9价疫苗,它们可以有效预防相应HPV类型的感染,从而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HPV、宫颈癌及这3类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剂量的数量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16和HPV18型导致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宫颈癌普查可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危险,但不能阻止HPV的感染。很多报道表明,有效的HPV疫苗可以减少HPV相关的宫颈癌、生殖道疣状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这类疾病,全世界开展了HPV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有HPV 2价疫苗、4价疫苗及9价疫苗,它们可以有效预防相应HPV类型的感染,从而大量减少与此相关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HPV、宫颈癌及这3类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剂量的数量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防治疫苗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疫苗以人乳头瘤病毒(HPV)晚期结构蛋白L1、L2诱导引发特异性抗体来抵抗HPV感染,治疗性疫苗通过早期HPV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来产生免疫反应.研发预防性HPV疫苗是防治宫颈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能对抗特定的致癌性HPV型的最初感染,治疗性疫苗对治疗HPV感染相关的宫颈恶性病变带来了契机,但其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仍需深入研究.作者探讨了有关HPV感染与宫颈癌流行病学关系、HPV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等妇科肿瘤学的基本问题,着重对HPV防治性疫苗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现状等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宫颈癌是目前我国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有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HPV感染最多的高危型别为16、18、52、58、31,其中尤以HPV16、18感染率最高。如今,HPV疫苗作为防治宫颈癌及HPV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关注。预防性的HPV二价疫苗  相似文献   

14.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HPV的清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SLE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发生HPV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增加。HPV疫苗极大降低了HPV感染的风险。HPV疫苗用于SLE患者较安全,但HPV疫苗的副作用仍需继续监测。遗传易感性是SLE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故寻求HPV疫苗接种引起SLE相关副作用的遗传标志,以期应用于临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肿瘤密切相关,HPV感染是95%宫颈癌原发因素.HPV疫苗在预防方面前景可观;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研究集中在修饰的DNA疫苗、多肽疫苗及联合疫苗;而预防性疫苗则主要集中在病毒颗粒的外壳蛋白上,VLP疫苗是最理想的预防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将逐步走向临床.  相似文献   

16.
王新宇  顾轩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1):806-808
<正>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重点是针对未暴露于疫苗相关HPV型别的女性,尤其是9~14岁的青少年女性。但是我国HPV疫苗上市较晚,2016年才获批进入。根据上海市2017~2019年HPV疫苗接种数据提示,HPV疫苗的首剂接种中位年龄为28岁,其中二价疫苗(吸附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分别为27岁、33岁和24岁[1]。我国城市和农村女性初次性行为中位年龄为22岁和21岁[2],因此,部分成年女性在第一次接种HPV疫苗时,  相似文献   

17.
HPV疫苗的策略及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肿瘤密切相关,HPV感染是95%宫颈癌原发因素。HPV疫苗在预防方面前景可观;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研究集中在修饰的DNA疫苗、多肽疫苗及联合疫苗;而预防性疫苗则主要集中在病毒颗粒的外壳蛋白上,VLP疫苗是最理想的预防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将逐步走向临床。  相似文献   

18.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HPV治疗性疫苗的研发备受关注,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类型很多,但因其机制较复杂,大多仍处在实验阶段。本文现就宫颈癌治疗性HPV疫苗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得益于其积极的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计划,澳大利亚已经走在了消除宫颈癌的前列。自1991年实行宫颈癌筛查计划以来,澳大利亚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2007年启动全国HPV疫苗接种计划后,疫苗覆盖率不断提高,与HPV相关的疾病得到进一步控制。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宫颈癌的疾病负担重,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宫颈癌防治对策,提高我国女性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浸润癌的有效措施之一。在中国由于多种原因,HPV疫苗接种覆盖率偏低。文章从HPV疫苗的研发历史、现状及进展,HPV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国外HPV疫苗的接种策略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论述。最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上的HPV接种策略,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接种策略建议,同时阐述了多种特殊情况下的HPV疫苗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