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风池穴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风池穴注射和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肌张力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池穴注射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与单用功能训练治疗比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浩 《江西中医药》2011,42(7):66-67
脑瘫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脑瘫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这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应该完成的任务和责任.本文综述了中医 "五联"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探讨一种具有疗效快、远期效果佳、副作用小的安全可靠的中医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疗法,以期形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观察埋线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6 月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80 例(对照组分为甲组、乙组,每组各 40 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甲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乙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埋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埋线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三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及应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进行肌张力的评估,比较三组患儿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甲组、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三组患儿 GMFM–88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 GMFM–88 评分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MAS 评分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埋线、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方面有显著疗效,而两者结合的治疗较之两者单独使用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采用传统气泡涡流浴法,治疗组(108例)运用气泡涡流浴法并加入葛根、红花等中药,观察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等级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水疗法的基础上加入具有相关药理活性的中药,对提高水疗法的疗效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肱二头肌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与火针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康复治疗,常规针刺组针刺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等穴位,火针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于患儿肱二头肌肌腹处进行点刺。记录治疗前后痉挛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及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均方根值均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及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均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火针组比常规针刺组下降得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点刺肱二头肌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肱二头肌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脑功能代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脑瘫患儿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选择针灸(主穴选择靳三针,配穴方法为中医辨证取穴,每日1次,每隔6 d休息1 d,持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足三里穴,2 000 IU,每周3次,持续治疗1个月后休息15 d,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选择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语言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颅脑C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恢复情况,治疗前后患儿发育商各项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颅脑CT检查恢复率与SPECT检查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05)。结论针灸联合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治疗脑性瘫痪,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脑功能的代偿作用,促进患儿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布情况.结论 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宜于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蒸气浴结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蒸气浴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蒸气浴结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廖小艳 《河南中医》2016,(3):531-53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能否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方法:查阅中国知网2009年—2014年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综述应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中降低肌张力的疗效。结果:针灸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结论:针灸做为传统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其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疗效确切,但应加强其实验及机制的研究。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针灸降低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实验研究很少;针灸降低肌张力的现代机制还没有被涉及,这是值得我们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以便我们能用更生活的语言来向有所迷惑的患者或医生解释。肌张力评定指标的量化比较困难,目前评定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静止性肌张力评定,姿势性肌张力评定,运动性肌张力评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给予BTX-A 4~6 IU/kg肌肉注射。采用改良的Ashworth法评价、PRS评分评定肌张力。结果 107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3例症状稍改善,2例无效。治疗后PRS评分明显改善;按Ashworth分级,治疗前最高4级,最低2级;注射后肌张力最高3级,最低1+级。治疗中及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BTX-A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方法简单,刺激性小,维持有效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悬吊运动(SE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SET,45例)与对照组(SET,4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与下肢运动功能,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儿生活中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平衡能力Berg量表得分分别为(43. 46±6. 58)分和(40. 05±6. 24)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 05);下肢功能得分分别为(67. 44±5. 21)分和(59. 01±5. 52)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 22%和66. 67%(P 0. 05);治疗后2组生活自理能力PEDI量表得分分别为(148. 45±11. 25)分和(135. 33±10. 68)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结论推拿联合SET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与躯体平衡力,提高治疗效果与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挑治疗法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75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包括肌注营养神经药物,体针、头针、穴位注药、运动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7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壮医挑治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痉挛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患侧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内收肌角、腘窝角及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M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内收肌角、腘窝角及足背屈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2组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挑治疗法在阳性反应点和特定穴位挑刺,刺激量大于普通针刺,拮抗亢进肌群,且作用持久,从而化瘀解痉,对迟缓肌群运动,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都修波  马丙祥  李华伟  周正  曹会婷 《光明中医》2008,23(10):1522-152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2%,对照组总有效率71.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刺脑清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患儿随机分为脑清穴组74例与常规针刺组72例,在基础治疗(头针治疗、运动疗法)基础上,脑清穴组针刺脑清穴,常规针刺组针刺解溪、阳陵泉、三阴交.两组针刺治疗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5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CSS)、Gesell智力测试量表进行康复评定,并于第1次针刺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足背屈角测量及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以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即时效应.结果:脑清穴组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评分即时效应及3个疗程后效应均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3个疗程后脑清穴组Gesell智力测试社会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而大动作、精细运动及语言发育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针刺脑清穴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促进其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5.
金炳旭  赵勇  李诺 《中国针灸》2015,(3):217-220
目的:探寻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的有效疗法。方法:选取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Bobath疗法和上田正下肢法)及头针疗法(智七针、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平衡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针刺"痉挛三针"(解剪、血海上、后血海)。物理疗法每日1次,针刺隔日1次,2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5~20天,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内收肌肌张力得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的D区及E区评分,并测量内收肌角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内收肌肌张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1),内收肌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均P<0.01),GMFM-88的D区及E区评分均有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均P<0.01)。结论:"痉挛三针"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独立行走及跑跳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国内针刀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超星期刊数据库,收集近15年来关于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并利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累计患者618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刀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P <0.000 01)、治愈率(P <0.000 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受制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等因素影响,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长期回访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王久胜  刘玉玲  张方方  王心羽 《新中医》2023,55(21):135-140
目的:观察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10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 组均治疗2 个月。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及运动功能,检测内收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71.15%(P<0.05)。治疗后,2 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 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GMFM、FMFM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阵挛评分及痉挛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内收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内收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BDNF、NG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BDNF、NG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及痉挛指数,营养脑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联合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者80例,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并在术后采用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2个月。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肌力、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患者C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下肢肌力、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可明显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白青云  张鹤 《光明中医》2016,(15):2148-2149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伴发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58名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患儿在中药熏蒸的同时给予音乐干预。研究两组患儿中药熏蒸过程中哭闹情况,以噪音计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哭闹分贝和哭闹时间测定。结果观察组患儿15min、30min哭闹分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哭闹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的哭闹程度,提高患儿中药熏蒸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吴奕池  李琰华  周觉 《新中医》2019,51(8):227-230
目的:观察循经针灸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4%,对照组为8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儿肌肉痉挛、运动发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肌肉痉挛及运动发育评分,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