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北京民航总医院剖宫产分娩的623例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分为产后出血组(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和非产后出血组,对可能影响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3例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8.35%。单因素分析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流产病史、经产妇、巨大儿、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7种指标与高龄孕妇产后出血相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3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 1991年 1月 1日至 1997年 12月 31日在芝加哥伊州大学医疗中心剖宫产分娩的 2 945名妇女进行了年龄、产次、种族的分析。同期分娩总数为 146 89例 ,剖宫产率为 2 0 %。其中首次剖宫产 1731例 ,剖宫产率 11.8% ,再次剖宫产 12 14例 ,剖宫产率 8.3%。剖宫产指征在此期间无任何变化 ,其主要指征有 :难产 ,头盆不称 ,引产失败 ,产程停滞 ,持续性枕后位等 ,占 2 5 .5 %。胎儿窘迫占 10 .4%。臀位占 13.7%。其他 :再次剖宫产、双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横位等 ,占5 0 .5 %。结果显示 ,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有 :1年龄 :≥ 36岁妇…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迅猛上升 ,术后再次妊娠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本工作对我院 2 4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分娩方式及结局作了初步探讨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1994年至 2 0 0 1年 ,我院妇产科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 2 47例 ,年龄 2 4~ 3 4岁 ,孕周 3 1~ 42周+2 ,术后间隔时间 1~ 9年。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前置胎盘、巨大儿 (头盆不称 )、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骨盆狭窄 (畸形 )、胎位不正、子宫破裂者分别为 5 9、67、41、2 0、2 1、3 0、9例。 2 47例中 ,经阴道试产者…  相似文献   

4.
正臀位是产科异常胎位中最常见的一种,臀位发生率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1]。由于臀位先露部分不规则,对前羊膜囊压力不均,易致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脐带受压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此外,臀位阴道分娩易发生后出头困难,常发生新生儿脊柱损伤、臂丛神经损伤、颅内出血等,也可导致产妇软产道撕裂、产后出血等[2],臀位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头位[3]。因此,目前臀位分娩方式大多选择剖宫产来避免臀位阴道分娩并发症[4]。据统计,美国臀位剖宫产率从1970年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 ,产科医师对于足月妊娠臀先露分娩过程的处理仍感棘手 ,问题的焦点是骨盆与后出胎头的关系。不幸的是臀位阴道分娩出现头盆不称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着胎儿和产妇的安全。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测量胎儿 -骨盆指数来预测臀位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 -骨盆不称和胎头 -骨盆不称。研究包括 98例产前或处于分娩潜伏期的产妇 ,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者除外 (包括巨大儿、骨盆狭窄、前次剖宫产史和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者 )。对所有产妇均行 X线骨盆测量 ,并用超声测量胎儿大小。产妇左侧卧位 ,X线的焦点定位于大转子 ,测量骨盆的入口和中骨盆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并分析围产期结局。方法将75例前置胎盘孕产妇列为研究组;选取同期75例孕龄相同的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孕次、剖宫产史、流产史、分娩史间差异明显(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及多次分娩史为前置胎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研究组产前/产后出血发生率、平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及输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平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 0.05),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转儿科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死胎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龄、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及多次分娩史均为前置胎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时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产后泌乳的影响5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通过剖宫产时应用米索前列醇来观察其对产后催乳素(PRL)水平及乳汁量变化的影响,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1年10月至2002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初产妇100例,均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孕37~42周,平均(27.30±6.20)岁,无原发性疾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无乳房发育缺陷。观察组高危因素为:巨大儿5例,前置胎盘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双胎妊娠3例,羊水过多8例,宫缩乏力19例。对照组高危因素为:巨大儿7例,前置胎盘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例,双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母婴结局及其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181例,PPP患者72例(PPP组,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4例,非产后出血38例),无剖宫产史妊娠的前置胎盘患者109例(非PPP组)。比较PPP组和非PPP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产后出血率、输血率、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与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PP组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PPP妊娠总占比0.44%;PPP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前壁胎盘率、中央型前置胎盘率、胎盘粘连率、胎盘植入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早产率均明显高于非PPP组(P0.05),PPP组分娩孕周与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非PPP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PP患者产后出血组胎盘粘连率、胎盘植入率、中央型前置胎盘率、二级及以下医院剖宫产史占比、非产程中剖宫产史占比、前置胎盘史占比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粘连与中央型前置胎盘是PPP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后出血与早产是PPP主要的不良妊娠结局;对于前次剖宫产史此次妊娠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患者,应警惕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防止PPP发生与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双胎妊娠阴道分娩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方法 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全国14个城市39家医院分娩的孕周≥32周第一胎为头位且活产无畸形的双胎妊娠共计1 058例。146例阴道分娩入阴道分娩组,1 362例剖宫产分娩入剖宫产组。对可能与阴道分娩相关的母儿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双胎妊娠阴道分娩呈正相关的因素有产次(OR:1.373;95%CI:1.038~1.817)、早产(OR:3.477;95%CI:2.335~5.178)及胎儿1体重大于胎儿2体重(OR:1.580;95%CI:1.094~2.283);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年龄(OR:0.943;95%CI:0.912~0.957)、分娩前BMI(OR:0.901;95%CI:0.837~0.97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0.240;95%CI:0.119~0.486)。结论双胎妊娠阴道分娩与产次、早产、胎儿1体重大于胎儿2体重呈正相关;与孕妇年龄、分娩前BMI及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负相关。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应应该是个性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延期妊娠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终止妊娠时机,以确定适当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5年10月-2007年9月分娩的妊娠41-41州周且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2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延期妊娠组羊水过少、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和剖宫产率均较足月分娩组高(P〈0.05);延期妊娠引产干预组羊水Ⅲ度污染、剖宫产率均较延期妊娠自然临产组高,而阴道自然分娩率低(P〈0.05);用地诺前列酮做引产前预处理+催产素引产较直接催产素静点引产组有较高的自然分娩率和较低的剖宫产率及引产失败率(P〈0.05)。结论延期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在综合监测提示胎盘功能良好状态下仍可继续妊娠,不适当的干预可增加难产率,引产前的预处理可增加自然分娩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人口学指标的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具有阴道试产条件的高龄(≥35岁)初产妇共560例(阴道试产成功404例,阴道试产失败156例)。分析其人口学指标、孕前、孕期及分娩前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孕周、妊娠期并发症、引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急诊剖宫产的指征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孕周≥40周、引产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500 g是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aOR1,P0.05);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身高≥164 cm是阴道试产失败的保护性因素(aOR1,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急诊剖宫产指征胎儿窘迫,孕周≥40周是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aOR1,P0.05),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身高≥164 cm是其保护性因素(aOR1,P0.05);对于急诊剖宫产指征相对性头盆不称、孕周≥40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500 g是阴道试产失败独立危险因素(aOR1,P0.05),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身高≥164 cm是其保护性因素(aOR1,P0.05)。结论:对高龄初孕妇开展针对性的孕前咨询、加强孕期管理,积极控制胎儿体质量及分娩孕周,把握急诊剖宫产指征是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分娩的4821例单胎初产妇。按照年龄分为20~34岁组(对照组,3929例)、34~40岁组(高龄组,775例)和≥40岁组(高龄组,117例)。分析3组初产妇妊娠期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纳入研究初产妇中年龄20~34岁占81.50%(3929/4821),34~40岁占16.08%(775/4821),≥40岁占2.43%(117/4821)。与对照组相比,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以及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和早产在高龄组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和胎儿异常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地区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目前高剖宫产率的现状,以及不同地区剖宫产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6年全国24家城市医院产科分娩的4281例产妇各分娩方式(顺产、助产、有指征剖宫产及无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和常见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并比较近期母婴预后。结果:①总剖宫产率为57.84%,其中无医学指征者36.23%;顺产率39.99%,阴道助产率2.17%。②各地区分娩方式构成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以华南地区剖宫产率最高,西南地区剖宫产率最低;职业劳动量小、文化教育水平高的人群剖宫产率高(P<0.01);≥35岁的高龄产妇有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于<35岁者(P<0.01)。③有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因素主要为头盆不称(11.51%)、胎儿窘迫(11.31%)、胎位异常(臀位或横位)(6.99%)、巨大儿(5.25%)、妊娠并发症(6.06%)、骨产道狭窄(3.51%)等。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由多种因素导致。对手术指征的把握依地区医疗水平、群众生活背景、产妇职业、年龄、围生期发病率的不同而不同。不必要的剖宫产术并未减少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发病率。医护人员应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医患沟...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2391例指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医生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密云医院2004-2006年度2 39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为51.92%(2 391/4 605),主要指征依此为:胎儿窘迫21.04%(503/2 391)、要求手术19.41%(444/2 391)、产程停滞9.20%(220/2 391)、臀位8.95%(214/2 391)、巨大儿7.44%(178/2 391)等.其中臀位的剖宫产率为90.68%(214/236),巨大儿的剖宫产率为73.55%(178/242).新生儿窒息率为3.01%(73/2 423).(2)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围生儿死亡率.(3)3年来以要求手术、巨大儿、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要求手术的孕妇中,以担心产程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担心难产而急诊剖宫产为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国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1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6年1月至1990年8月145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窒息与孕周、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及与产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同期无新生儿窒息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及滞产、早产、胎吸助产、臀助产及臀牵引新生儿窒息率均高.因此,应作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作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并做好产时监护;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如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避免时严重宫内窒息儿施用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方法:对30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疤痕子宫、头盆因素、臀位、产前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但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运用剖宫产术,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院1976~1988年间162例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多胎妊娠由于胎位异常、产力异常及妊娠并发症多等因素,难产及手术产率均较单胎明显增高。在133例经阴道分娩的双胎中,阴道手术产率为76.7%,本组双胎剖宫产率为16.4%。本文认为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应掌握以下原则:当第一胎儿为臀位、第二胎儿为头位,尤其是胎儿较大、羊水较少时,应考虑剖宫产,而单纯的第二个胎儿臀位或横位时可以经阴道分娩,不必常规剖宫产。对多胎妊娠剖宫产的指征也提出了意见,并指出在决定剖宫产前,应充分考虑胎儿的成熟度及新生儿监护、哺育的具体条件,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单胎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进行外倒转术的20例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单胎妊娠,孕龄在35~38周之间,不合并绝对剖宫产指征,均愿接受行外倒转术。分析影响外倒转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统计学采用χ2检验。 结果20例外倒转术有14例(70%)完成倒转,其中12例(60%)倒转成功并经阴道分娩。比较单臀位和复合臀位[7/9例与7/11例],初产妇及经产妇[5/8例与9/12例]、胎盘位于前壁、后壁和宫底[5/8例,6/8例与3/4例]、妊娠足月与否[4/6例与10/14例]、羊水量正常与否[12/17例与2/3例]、脐带绕颈与否[2/4例与12/16例]的外倒转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0.0%(2/20)例、5.0%(1/20)例和2/14例。 结论外倒转术能较为安全有效将臀位转为头位,适用于足月或近足月妊娠,可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201例非妊娠期糖尿病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经产妇分娩的巨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巨大儿及随机选择的无合并症经产妇正常体重几进行比较.结果 经产妇巨大儿母亲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经产妇正常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产妇巨大儿组比较,经产妇巨大儿正规产检比例明显降低,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择期剖宫产率低(P<0.05).结论 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经产妇巨大儿,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病因构成及其影响新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因母儿因素进行干预性早产的2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分娩271例及自发性早产2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的早产儿结局。结果:常见需干预性早产的母儿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21例(48.86%)、前置胎盘68例(10.3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39例(5.9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71例(10.81%)、胎盘早剥52例(7.91%)等。自发性早产组与干预性早产组的终止妊娠孕周无显著差异[(34.044+1.996)周VS(34.229±1.622)周,P=0.229];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与转NICU率、新生儿病率则差异显著(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病变、血压值、浮肿程度、尿蛋白定量、自觉症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FGR)、未正规产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转NICU治疗情况与新生儿不良结局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定期产前检查、分娩孕周、FGR、胎儿窘迫、新生儿体重、出生时Apgar评分(P均〈0.05)。结论:干预性早产儿体重越低、胎龄越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FGR、胎儿窘迫是围产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继续延长孕周无益。定期产检可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围产儿预后的保护因素;选择干预性早产的时机,适当增加孕周及出生体重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