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IDS患者贫血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铭  张可 《传染病信息》2004,17(4):161-163
目的观察HIV/AIDS患者贫血与CD4 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对192例HIV/AIDS患者的CD4 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贫血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CD4 细胞计数分组的血红蛋白(HG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CD4 <100/mm3的HGB与CD4 >100/mm3各组的HGB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CD4 >100/mm3各组间的HGB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CD4 <200/mm3时贫血的发生率(12.9%)高于CD4 >200/mm3贫血的发生率(2.5%),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贫血与否与CD4 细胞计数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4),贫血(HGB<10g/dl)者CD4 细胞计数的范围是148±166/mm3.结论HIV/AIDS患者CD4 <200/mm3时贫血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摸清运城市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关怀、治疗、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及相关化验检查,观察合并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477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有1/5的人发生常见机会性感染症状,AIDS病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高于治疗前(P<0.05);男女性治疗后CD4 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平均增长37.08%;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占2.9%,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53.5%,同时合并HBV和HCV感染的占1.9%;有心电图改变者占20.3%;HIV/结核菌(TB)双重感染率为2.3%.结论 运城市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状况较好,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今后要积极开展机会性感染或合并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感染梅毒(TP)、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现状及对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的影响,为艾滋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CD4细胞数并已确证的HIV感染者564例,检测分析TP、HBV和HCV合并感染情况,并比较治疗6个月后CD4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在564例HIV感染者中,单一HIV感染、HIV-TP、HIV-HBV、HIV-HCV、HIV-TP-HBV、HIV-TP-HCV、HIV-HBV-HCV和HIVTP-HBV-HC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72.7%、11.3%、11.0%、3.0%、0.9%、0.4%、0.5%和0.2%。与单一HIV感染组比较,除HIV-HCV合并感染组在年龄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在性别、年龄、地域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TP、HIV-HBV和HIV-HCV合并感染的CD4细胞平均数,比单一HIV感染分别低19个/μL、35个/μL和47个/μL,只有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D4细胞数与单一HIV感染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茂名市HIV感染者合并TP、HBV和HCV感染率较高,HIV合并HBV感染降低了CD4细胞的恢复数,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应加强TP、HBV和HCV感染标志物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1年新增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就诊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并经过实验室证实HIV抗体阳性但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835例广东省HIV/AIDS患者,登记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等基本情况,检测CD4+T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WBC、HGB、PLT、ALT、AST、TBIL、HBV标志物及丙型肝炎抗体等指标。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 835例年龄(39.7±11.8)岁,其中男性感染率(70.1%,585例)高于女性(29.9%,250例)。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82.5%,689例)[包括异性性传播557例(66.7%)及同性性传播132例(15.8%)]、静脉吸毒感染126例(15.1%)和输血感染20例(2.4%)。在72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HIV/HBV/HCV合并感染率较高,其中,HIV单一感染(A组)514例(70.9%)、HIV/HBV合并感染(B组)103例(14.2%)、HIV/HCV/HBV三重感染(C组)83例(11.4%)、HIV/HCV合并感染者(D组)25例(3.4%)。各组感染途径有明显差异(χ2=415.358,P=0.000):A组和B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C组和D组以静脉吸毒为主。65例(7.8%)PLT下降,且B组较A组下降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1,P=0.001)。合并感染可加重肝损伤:合并感染组均较单一感染组AST升高明显(χ2AB=20.012,PAB=0.000;χ2AC=14.237,PAC=0.000;χ2AD=26.725,PAD=0.000);D组较A组ALT升高明显(χ2=8.395,P=0.004);B组较A组TBIL升高明显(χ2=9.130,P=0.003)。结论广东省2011年新增HIV/AIDS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性传播感染为主。HIV与HBV/HCV合并感染率较高,且合并HCV感染者主要为静脉吸毒感染,合并感染是加重肝损伤及骨髓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HIV/AIDS患者并发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HIV/AIDS)患者贫血并发情况 ,探讨贫血程度对判定HIV/AIDS患者病情进展的意义。方法 对未经治疗的HIV/AIDS患者检测免疫功能指标 (CD+ 4 T细胞 )和全血细胞计数。遵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1993年诊断标准 ,对 94例HIV/AIDS患者按病情阶段分为A、B、C组。对血红蛋白浓度 (HGB)和病情阶段及CD+ 4 T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4例HIV/AIDS患者中有 37例并发贫血 ,在A、B、C组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5 6 %、2 4 1%、6 1 7% ,贫血发生率在 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2 1 2 6 3,P <0 0 0 1)。 37例贫血患者的HGB在 3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F =4 978,P =0 0 13)。对 94例AIDS患者的CD+ 4 T细胞与HGB进行曲线拟合分析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曲线相关 (P <0 0 0 1) ,曲线回归方程为HGB =2 3 2 4 6×ln(CD+ 4 )。结论 AIDS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展。HGB随着免疫功能的衰减而下降。贫血的程度对AIDS患者的病情评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CV对HIV/HCV共感染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8月到北京佑安医院随访的HIV/HCV共感染者29例及HIV单独感染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HIV感染时间及感染方式、感染的HIV病毒亚型均具有可比性。外周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采用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评估肝脏功能及纤维化程度,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绝对计数。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IV/HCV共感染组ALT、AST及TBil水平分别为(76.16±81.25)U/L、(87.66±71.32)U/L、(14.21±9.56)μmol/L,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组[(27.74±20.63)U/L、(45.65±16.95)U/L、(10.26±3.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5及0.046)。与HIV单独感染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Stiffness指数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9,P=0.080)。HIV/HCV共感染组HIV病毒载量(拷贝/ml)的对数值为3.66±0.97明显高于HIV单独感染组的3.02±0.90(t=2.251,P=0.030)。HIV/HCV共感染组、HIV单独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374.25±185.48)/μl及(0.33±0.17)、(496.45±230.98)/μl及(0.46±0.27),HIV/HCV共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CD8+T细胞比例低于HIV单独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43。共感染组艾滋病发病率(27.59%)呈现出较HIV单独感染组(5%)高的趋势(P=0.063)。结论HCV促进HIV/HCV共感染者肝脏损伤,增强HIV复制,加剧机体免疫功能损伤,HCV可能加速HIV/HCV共感染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前,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基本特征,探讨HIV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200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就诊的3452例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HAART前不同基本情况[人口学资料、身体质量指数(BMI)、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是否合并机会性感染及症状体征、其他混合性感染的合并情况及是否服用复方新诺明(SMZ-TMP)情况]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病人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HAART前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137例(3.97%),其中轻度104例(3.01%),中度19例(0.55%),重度14例(0.41%)。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随CD4细胞计数的增加而降低(P0.001)。HAART前HIV RNA≥105拷贝/mL[调整OR值(AOR)=1.903,95%CI:1.125~3.218,P=0.016],CD4细胞计数≤50个/μL(AOR=8.828,95%CI:2.939~26.519,P0.001)及CD4细胞计数51~199个/μL(AOR=3.714,95%CI:1.317~10.479,P=0.013),HBsAg+(AOR=4.949,95%CI:2.372~10.323,P0.001)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成人HIV/AIDS病人HAART前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低基线CD4细胞计数、高基线病毒载量及合并乙型肝炎是HAART前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因此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现状及特点。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对郑州市和驻马店新蔡县HIV/AIDS病人开展HCV抗体检查,随机抽取40%的HIV合并HCV感染者进行HC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2 395例HIV/AIDS病人中,男性1 573例,女性822例,平均年龄(45±13)岁。新蔡县HIV/AIDS病人以农民为主,占82.93%,HIV感染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占75.47%;郑州市HIV/AIDS病人以自由职业者(47.04%)和职员(40.41%)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9.17%。HIV/AIDS病人合并HCV感染率为29.31%(702/2 395),其中新蔡县合并HCV感染率为51.48%高于郑州市的10.06%(χ~2=493.31,P0.05),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HIV合并HCV感染率高于性传播(χ~2=554.63,P0.05)。对265例HIV合并HCV感染者进行HCV病毒载量检测,HCV-核糖核酸(RNA)检出率为51.70%(137/265),其中新蔡县HCV-RNA检出率为55.17%,郑州市为27.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6,P0.05)。郑州市患者HCV-RNA检测值为(5.33lg±1.12lg),新蔡县为(5.91lg±1.27l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7,P0.05)。结论河南部分地区HIV/AIDS病人中有较高的HCV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血液传播高于性传播,HCV-RNA检出率农村高于城市,应加强农村地区HIV/AIDS病人合并HCV感染状况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是衡量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经典指标,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用CD4细胞绝对计数难以精确反应艾滋病(AIDS)病人的免疫状态,特别是经过抗病毒治疗后CD4细胞500个/μL以上的患者。CD4/CD8比值在正确评价免疫功能中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HIV感染后导致CD4/CD8比值倒置,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也难以恢复正常。基线状态、治疗方案、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因素均影响CD4/CD8比值的恢复。CD4/CD8比值与HIV感染后异常免疫激活相平行,不仅作为艾滋病预后的预测因子,也与非AIDS相关事件的发生以及HIV储存库有关。CD4/CD8比值恢复正常有望作为评估HIV感染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与血红蛋白(HB)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例HIV/AIDS、18例HIV/AIDS合并HBV感染患者,在治疗前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TGF-β1含量及HB。结果 HIV/AIDS组及HIV/AIDS合并HBV组CD4+T细胞与HB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TGF-β1存在负相关性(P<0.05);TGF-β1与HB存在负相关性(P<0.05),两组之间上述检测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AIDS合并HBV感染促使CD4+T细胞计数下降明显,TGF-β1增高,贫血进一步加重,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对贫血的鉴别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 HIV/HCV合并感染人群中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HIV/HCV合并感染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基线时年龄≥40岁、男性、既往有受血史、HCV持续感染时间、合并HBV感染(HBsAg阳性)、随访末时HIV RNA≥1×104拷贝/mL、随访末时HCV RNA≥1×105拷贝/mL、随访末时CD4细胞计数>200/μL、随访末时ALT≥2×正常值上限(ULN)、包含奈韦拉平的ART、随访时间、ART持续时间>5年、HCV基因1b型]与终末期肝病发生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终末期肝病对HIV/HCV合并感染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2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平均随访3.7年,55例患者(12.9%)出现终末期肝病,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年龄≥40岁(OR=2.385,P=0.039)、ALT≥2×ULN(OR=16.374,P=0.000)、合并HBV感染(OR=2.507,P=0.042)、ART持续时间>5年(OR=3.232,P=0.010)及CD4细胞计数≥200/μL(OR=0.364,P=0.011)与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在有终末期肝病与无终末期肝病的HIV/HCV合并感染者中,病死率分别为50.9%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随着ART的开展,终末期肝病在HIV/HCV合并感染者中仍较常见,合并终末期肝病明显缩短了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为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5年期间准备开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病人9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AIDS病人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HIV/AIDS病人合并HBV感染率为6.06%(59/974),合并HCV感染率为4.12%(40/972),合并HBV/HCV双重感染率为0.42%(4/960),HIV/AIDS病人合并HBV和HCV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途径感染HIV者的合并HBV感染率为15.79%,合并HCV感染率为41.03%,均显著高于性途径合并HBV和HCV的感染率(5.01%和1.68%)。合并乙型肝炎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比例,明显高于合并丙型肝炎病人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比例。合并HBV和HCV感染的病人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郑州市HIV/AIDS病人合并HBV和HCV总体感染率低于普通人群,HIV合并HBV/HCV感染的趋势有所控制。但血液途径感染HIV者合并HBV和HCV感染率仍高于普通人群,要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豫西南地区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实验室蛋白印迹条带(WB)带型,为平顶山市的艾滋病防控寻找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检测的580例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设置AIDS病人(A组)、HIV感染者(B组)、健康体检者(C组),统计分析三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CD4/CD8]计数、比值和WB带型。结果 B组108例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低于13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CD8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A组472例AIDS病人CD4细胞和CD8细胞计数、CD4/CD8比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A组和B组按照性别(男女)、年龄(50岁,≤50)再分组,按CD4细胞和CD8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WB全带型和次全带型发生率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WB全带型和次全带型分析,A、B两组CD4细胞和CD8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WB全带型与次全带型组内分析,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8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全带型与次全带型组内分析,CD4/CD8比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豫西南地区新发现病例以艾滋病病人为主,淋巴细胞破坏较重,HIV感染者次全带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艾滋病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合并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天津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库及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的HIV感染者,收集其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HIV感染情况包括感染途径、确证时间、病程阶段,抗病毒治疗入组时CD4细胞计数、肝功能指标,抗-HCV筛查结果等信息。结果天津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共有4 170人进行过抗-HCV筛查,其中85人(2.04%)报告抗-HCV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0~49岁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的感染者HIV/HCV合并感染的风险是≤29岁年龄组的8.32倍(95%CI:1.95~35.59)和9.45倍(95%CI:2.11~42.32);经输血和注射吸毒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合并HCV感染风险是经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的6.68倍(95%CI:1.78~25.02)和133.25倍(95%CI:62.67~283.32)。抗病毒治疗入组时肝功能异常的感染者更可能是HIV/HCV合并感染者(与抗病毒治疗入组时肝功能正常的感染者相比OR=2.51,95%CI:1.37~4.62)。结论天津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总体抗-HCV阳性率较低。注射吸毒途径传播及肝功能异常的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时需要重点关注是否有HCV合并感染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5.
230例HIV/AIDS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肝脏损害情况。方法检测230例住院的HIV/AIDS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分为单纯HIV感染、HIV/HCV、HIV/HBV、HIV/HCV/HBV合并感染4组,对这4组患者的肝脏病理、CD4 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住院时的CD4 计数216±195/mm3,与单纯HIV感染者及合并HBV感染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纯HI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呈非特异性改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酸转氨酶(AST)呈轻度升高,白蛋白(ALB)降低;HIV/HCV、HI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病理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比单纯HIV感染者高,ALT、AST呈轻度升高,ALB降低,以HIV/HBV合并感染者为明显,达27.7±7.5g/L;HIV/HC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最严重,表现为总胆红素(TB)明显增高,达61.0±100.6μmol/mm3,ALT、AST呈轻至中度升高,ALB降低,胆碱脂酶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除ALB外,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单纯HIV感染患者的肝脏损害呈非特异性,HIV合并HCV或/和HBV感染,可加重患者的肝脏损害,以同时合并HCV、HBV感染者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患者的CD4+T细胞及肝功能状态,为HIV/HCV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01/2020-12期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HIV/HCV合并感染患者126例,同时随机筛选378例HIV/AIDS患者进行配对研究。收集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肝功能指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变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IQR)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IV/AIDS患者与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感染途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AIDS患者与HIV/HCV合并感染者相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更为明显(P<0.05)。HIV/HCV合并感染患者ALT、AST和APRI评分均高于HIV/AIDS患者。结论 HIV/HCV合并感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发展为慢性肝炎及肝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可清颗粒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免疫重建不良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HAART基础上给予中药艾可清颗粒,对照组只进行HAART,评价5个时点(治疗前和治疗3、6、9、12个月)2组CD4细胞计数变化和免疫重建有效率。结果治疗9个月和12个月时,治疗组CD4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2.664,P=0.011;t=-2.468,P=0.016),2个时点治疗组免疫重建有效率分别为58.06%(18/31)和48.39%(15/31),均高于对照组的31.25%(10/32)和21.88%(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49,P=0.019;Z=-2.045,P=0.041)。结论艾可清颗粒联合HAART可一定程度提高免疫重建不良HIV/AIDS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并且提高免疫重建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细胞亚型和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采用Multiset检测分析软件进行三色和四色流式检测;血常规检测应用ABX MICROS 60自动分析仪进行。结果三组人群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4/CD8、NK细胞计数、CD4 5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单核细胞计数等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人群CD4 T淋巴细胞与CD3 T淋巴细胞(r=0.541,P<0.001)、CD4/CD8(r=0.768,P<0.001)、CD4 5细胞、总淋巴细胞计数(r=0.455,P<0.001)、单核细胞计数(r=0.389,P<0.001)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对感染者血液细胞亚群的影响是广泛的,总淋巴细胞计数对于判断HIV感染者是否进入艾滋病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特征,进一步明确影响HIV/HBV重叠感染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单独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单独HIV感染组)和合并HBV的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HIV/HBV重叠感染组)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调定点,以及两组病人感染HIV一年内CD4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和HIV急性期/早期合并HBV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 20例HIV/HBV重叠感染组的初始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443.55±197.00)个/μL(213~985个/μL),病毒载量调定点(4.34±0.99)Log10拷贝/mL(1.82~5.47Log10拷贝/mL)。30例单独HIV感染组病人的初始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497.37±121.29)个/μL(196~792个/μL),病毒载量调定点(3.87±0.62)Log10拷贝/mL(2.77~5.19Log10拷贝/mL)。HIV/HBV重叠感染组的初始CD4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独HIV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HBV重叠感染组的病毒载量调定点明显高于单独HIV感染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中,HIV/HBV重叠感染者与单独HIV感染者比较,初始CD4细胞计数明显降低,病毒载量调定点明显升高,HIV病毒复制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收治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感染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解放军302医院于2010-2013年期间收治的139例HIV/AIDS病人,按入院时基线CD4细胞计数分为两组,并对95例发生机会性感染的HIV/AIDS病人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免疫水平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入院时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110例病人中,有93例发生了机会性感染,感染率为84.5%;而入院时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29例病人中,有2例(6.9%,2/29)发生了机会性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机会性感染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胸闷等。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比例(94.7%)最高,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比例(74.7%)占第二位。结论 CD4细胞计数水平与HIV/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概率密切相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为HIV/AIDS病人发生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易感部位;细菌、真菌、病毒为最常见的病原体。因此,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及时预防和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