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评分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治疗开始至首次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排便周期延长、粪质干硬、排便不畅、舌质紫暗、脉细涩)积分、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评分(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难度及排便不尽)及血清VIP、SS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MTL和SP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开始至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均轻微。结论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起效快,可有效减轻相关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疏肝调气配穴针刺与乳果糖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风后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乳果糖组,每组30例。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组采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穴取膻中、气海、天枢、内关、公孙、太冲,每天1次;乳果糖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每次20~30mL,晨起顿服,每日1次。本研究共11周,包括基线评估1周,治疗6周,随访4周。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治疗结束至首次自主排便时间、便秘症状评分以及相关胃肠激素水平如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至首次排便时间针刺组为(30.18±16.14)h,乳果糖组为(43.22±28.42)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与随访时两组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针刺组均优于乳果糖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升高血浆MTL、SP水平(均P0.05),降低SS、VIP水平(均P0.05),且变化程度针刺组优于乳果糖组(均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调气配穴针刺较乳果糖治疗卒中后慢传输型便秘有取效快、疗效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其作用机制与升高兴奋性调节肽、降低抑制性调节肽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疏肝调气配穴针刺和乳果糖治疗卒中后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8月到我院脑病科住院的卒中后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的50例患者为针刺治疗组,服用乳果糖治疗的50例患者为药物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卒中单元模式和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便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针刺治疗组便秘评分低于药物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性传输型便秘较乳果糖效果更佳,且该方法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天枢、深刺与标准针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39例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实验组深度针刺天枢穴,对照组标准针刺天枢穴。结果:两组治疗后便秘量表积分、大便性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安全。结论:天枢穴深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慢传输型便秘在临床越来越多见,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由于对该病的认识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多以导泻剂、生物反馈、手术等为主,疗效上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针刺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显著优势,以常规针刺、特殊针法、针药结合等方式为主,在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晨  刘令  蒋骏  陈元  朱菊仙 《中医杂志》2003,44(Z1):176-177
慢传输型便秘仁(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少、便意少或缺如,以及由便秘引起的一系列机体生理、心理功能紊乱,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于1998年7月至2002年8月采用中医宣肺疏肝法,用中药肠痹汤治疗STC32例,并与同期32例麸皮加西沙必利治疗进行对比,效果满意,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萍  刘卓然  陆继梅 《河南中医》2014,(7):1351-1352
目的:观察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给予温肾疏肝汤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各项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大便形状、排便困难程度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加针刺治疗J慢性传榆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中药加针刺治疗,对照组用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治愈率2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治愈率7.14%。结论:中药加针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针刺疗法长期应用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对近年来针刺治疗STC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针刺对STC肠神经系统、神经递质、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胃肠动力、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期为今后针刺治疗STC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润肠宣肺疏肝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予润肠宣肺疏肝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每次15 m L,早晚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2组均治疗4周,随访3个月。观察排便症状积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行结肠传输试验,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腹胀、粪便性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宣肺疏肝方可改善STC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脱落、失访6例,完成59例)和治疗组65例(脱落、失访3例,完成62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治疗组口服加味增液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治疗女性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女性ST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口服,对照组30例应用麻仁软胶囊口服,2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不同年龄段、病情、病程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粪便性状、困难程度及兼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困难程度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2组治疗后排便频率、困难程度、兼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愈显率治疗组69.0%,对照组36.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31~50岁、51~70岁年龄段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中老年STC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中、重度病情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中、重度STC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6~10年病程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10年病程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治疗女性ST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胃肠俞募穴治疗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卒中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胃肠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取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及中脘、天枢、关元;对照组口服中药六磨汤原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基线期、治疗期以及随访期对患者CCS和大便性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42.4%,两组治疗后CCS评分与大便性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随访期两组患者CCS评分和大便性状评分都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能明显缓解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症状以及改变大便性状,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46倒,治愈率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治愈31例,治愈率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方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变化,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SS、MTL、VI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S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结论给予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可改善患者胃肠动力,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汤口服及保留灌肠配合结肠透析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组与西药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每日3次,每次2片,三餐前口服.中药组口服加味柴芍六君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观察组予加味柴芍六君汤口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同时予结肠透析治疗,每日1次或隔日1次,并在结肠透析治疗后予加味柴芍六君汤保留灌肠.3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观察组治愈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中药组治愈3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西药组治愈2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3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芍六君汤口服及保留灌肠配合结肠透析灌注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热敏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宁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67-68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口服莫沙必利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莫沙必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临床观察宣肺疏肝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罗马III诊断标准,临床选取90例已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的门诊病人,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3个组,A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B组单用宣肺疏肝汤治疗,C组采用宣肺疏肝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和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评价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C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0%,与其他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其他两组治疗后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和总均分以及Cleveland积分皆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疏肝汤联合莫沙必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使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躯体不适、社会心理不适、担心和焦虑感明显改善,治疗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给予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沙比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肠道敏感度症状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肠道敏感性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道敏感性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募配穴法针刺是一种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