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尽管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有效控制艾滋病(AIDS)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的复制,但却无法根除潜伏感染的病毒,这成为当前艾滋病治疗的主要难点之一。研究HIV-1在宿主细胞内建立和维持潜伏的分子细胞学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病毒靶点和发展新的抗病毒治疗策略。近年来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提出功能性治愈策略,相关的免疫或基因治疗手段被相继提出,部分策略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该文对HIV-1潜伏感染机制和功能性治愈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HIV-2可以抑制HIV-1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学者在评估被HIV-1和HIV-2同时感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两者的复制情况时发现,HIV-1的复制受到了明显地抑制。他们发现,亲T细胞、具有两种亲向性和从不同亚型中分离出的原始HIV-1病毒株的复制,均可受到HIV-2协同感染的抑制。且不同亚型的HIV-2和猿猴的SIV,都具有这种抑制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仅限于PBLs中,T细胞系不会出现。研究者们强调,尽管对HIV-1复制的抑制不依赖于HIV-2的浓度,但却要求HIV-2的感染发生在HIV-1感染后24小时内。植物血球凝集素,一种PBLs强效刺激因子,似乎可以扭转这种抑制。根据对HIV-1RNA、DNA和蛋白质的分析显示,其抑制机制似乎为防上PBLs中HIV-1的合成及释放。针对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证据也显示,在感染HIV-1之前暴露于HIV  相似文献   

3.
甲基化是基因组DNA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它可调节基因组功能的表达。甲基转移酶是细胞进程的调节器。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基化作用对艾滋病毒Ⅰ型(HIV-1)生活周期的影响上。新的证据表明,蛋白质甲基化可以调节HIV-1复制。另外,DNA甲基化和RNA甲基化也可能影响HIV-1复制。该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快速增长,乙型肝炎病毒(HBV)严重肆虐以及大量发生HIV-HBV重叠感染的严峻现实,研究我国HIV-HBV重叠感染后HBV对HIV感染的疾病进程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综述了HBV的X蛋白诱导HIV-1复制和转录的研究进展,表明HBV重叠感染可能是加速HIV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今年1月31日~2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6届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会议上,学者们报告的HIV-1感染的治疗取得的进展是明显的。在Merck035研究项目里,33名患者中的67%随机接受Zidovudine,Lamivudine与indinavir治疗历时3年以上,其血清HIV-1RNA持续被抑制至不到50拷贝/mL。  相似文献   

7.
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免疫系统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抗病毒治疗(ART)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提高HIV-1感染者的存活率,但长期ART并不能清除HIV-1潜伏库。一旦停止抗病毒治疗,病毒再度复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作为HIV-1表达的早期蛋白之一,Nef可经多种途径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状态及病毒自身复制状况,从而可能影响HIV-1的潜伏感染。本文就Nef蛋白影响HIV-1潜伏感染的可能机制和途径做一综述,为HIV-1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8.
微小核糖核酸(miRNAs)一种非编码小RNAs,在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的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s通过直接作用于HIV RNA,或者通过间接调节细胞辅助因子和抗病毒因子抑制病毒复制,miRNAs也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促进HIV感染。本文主要回顾在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表达的miRNAs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病毒感染或者维持潜伏感染,及在感染过程中的生物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miRNAs及其作用靶点在HIV-1感染者体内的作用可能为抗病毒治疗开启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使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感染性疾病,使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下降至常规方法检测不到的水平。但人们很快发现一旦停止用药,感染者病毒载量很快反弹,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服用药物。而HAART不能彻底清除HIV-1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HIV-1在体内潜伏感染,形成病毒储藏库。经过不懈的努力,人们对于HIV-1潜伏的分子机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体外模型,这些都为攻克HIV潜伏感染,治愈HIV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瘦素对HIV-1病毒在MT2细胞中复制以及对TLR3/TRI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T2细胞,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T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更换用1μg/m L瘦素培养基,对照组更换用常规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分别感染HIV-1 3B病毒,继续培养72 h。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IV-1 p24抗原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两组细胞中的HIV-1 mRNA水平及TLRs通路上游因子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MT2细胞HIV-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p24抗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细胞的TLR3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细胞的TLR2 mRNA、TLR8 mRNA、TLR9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细胞的TLR3 mRNA、TRIF mRNA、IFN-β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MT2细胞中,瘦素可抑制HIV-1病毒的复制,且可上调TLR3/TRIF通路中TLR3、TRIF、IFN-β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人体的许多组织器官都由相应的特应性干细胞发育而来。研究发现,记忆性淋巴细胞群中也存在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命名为T记忆干细胞(TSCM)。这类细胞占外周总循环T淋巴细胞的2%~4%,可以分化为中枢记忆T细胞(TCM)、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终末分化效应T细胞,并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复制能力来维持一定的数量。近期研究发现,T记忆干细胞在人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其内潜伏的HIV-1是病毒潜伏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总结TSCM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一些新发现,探讨其与潜伏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践调查发现,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存在不同的病程进展模式,长期不进展者(LTNPs)是指,在HIV-1感染者中,小部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而保持病程长期不进展的个体。然而是什么机制使得这些HIV-1感染者疾病长期不进展?近年来有关LTNPs抗HIV-1的作用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收集了有关LTNPs最近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机体免疫学、宿主遗传学、病毒生物学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在HIV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6类30余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于抗病毒治疗,主要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膜融合抑制剂和CCR5辅助受体拮抗剂,分别作用于HIV复制的不同环节。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新型药物正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4.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如主要耐药突变位点、罕见的耐药突变位点、非多态性附属耐药突变位点及突变位点的相互作用;并分别阐述了各个主要耐药突变位点对病毒复制适应性的影响。对今后HIV-1NNRTIs耐药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潜伏感染人Jurkat T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一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HIV-1假病毒感染人Jurkat 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 -细胞群,之后经激活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武汉市HIV感染人群中的HIV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武汉市60名已被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nested-PCR)扩增病毒膜蛋白env基因的C2-V5区及gag基因的部分区段,对PCR纯化产物直接测序,并应用GCG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通过PCR扩增得到60份样品的结果,其中env基因序列45份、gag基因序列52份。依据env和gag区基因序列,与HIV-1各个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最后确定武汉市样品分属5个亚型,分别为HIV-1B亚型中的泰国B(B’)亚型32份,流行重组型CRF07-BC12份,流行重组型CRF01-AE9份,A亚型1份和C亚型6份。结论武汉市存在多种HIV-1亚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 (HAART)可以显著降低病毒的复制 ,使病毒载量减少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血浆中的病毒载量 <5 0拷贝 /ml) ,且HAART可使病人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细胞和组织中仍然存在着病毒库 ,造成病毒的低水平复制[2 ] ,而HAART很难有效清除此类病毒。当个体感染了HIV 1后 ,病毒的复制速率很快 ,但血浆中病毒颗粒的半衰期只有数小时。最初 ,大量的病毒复制发生在活化的、有感染能力的外周血CD4细胞和淋巴样组织中。在HAART治疗开始以后 ,血浆中有感染能力的病毒RNA在起始阶段很快减少 ,而在第二阶段病毒减少主要发生在…  相似文献   

18.
人体的许多组织器官都由相应的特应性干细胞发育而来。研究发现,记忆性淋巴细胞群中也存在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命名为T记忆干细胞(TSCM)。这类细胞占外周总循环T淋巴细胞的2%~4%,可以分化为中枢记忆T细胞(TCM)、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终末分化效应T细胞,并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复制能力来维持一定的数量。近期研究发现,T记忆干细胞在人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其内潜伏的HIV-1是病毒潜伏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总结TSCM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一些新发现,探讨其与潜伏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筛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标准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HIV-1抗体。尿液样本因其不具传染性,采集过程简单、易操作、无创等优势,已成为HIV-1抗体检测的新型手段,为末端人群艾滋病检测提供更多的选择。文章介绍了尿液抗体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应用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疾病进展阶段B'/C亚型毒株的复制动力学特点。方法从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s)和AIDS期患者体内分离病毒株,用相同量的病毒株去感染正常人的去CD8+T淋巴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检测感染后第0、3、6、9、12、18、21天的上清液中核衣壳蛋白p24(p24)含量,作出折线图来分析该毒株的复制动力学特征。结果从AIDS期患者体内分离的B'/C重组亚型病毒株的复制速度快且p24峰值高,而从LTNPs体内分离的B'/C重组亚型病毒株的复制速度慢且p24峰值低。结论从AIDS期患者体内分离的B'/C重组亚型病毒株复制能力较强,而从LTNPs患者体内分离的B'/C重组亚型病毒株复制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