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仪治疗气滞血瘀证中老年带状疱疹后患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125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次,肌肉注射,3次/周;盐酸多塞平片,25 mg/次,2次/d,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次,2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益气通络汤内服,1剂/d,和银质针导热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进行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气虚血瘀证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β-EP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4,8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HAMD,AIS,气虚血瘀证和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β-EP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通络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仪治疗气滞血瘀证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抑郁、失眠和气虚血瘀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升高β-E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香膏~+通络益气中药联合椎管内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行椎管内阻滞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丁香膏~+通络益气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和CD3~+,CD4~+,CD8~+,CD4~+/CD8~+及β-内啡肽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AMD评分、AIS评分、QLDI评分及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D3~+、CD4~+、CD4~+/CD8~+及β-内啡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膏~+通络益气中药联合椎管内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提高β-内啡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络方联合热敏灸对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状况(VAS评分和PDI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CD8+)、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和P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和P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CD8+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CD3+、CD4+、CD4+/CD8+、CD8+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IL-2水平均升高(P0.05),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络方联合热敏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好疗效,能显著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力,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邱旌伟 《四川中医》2020,38(2):166-169
目的:观察通络益气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睡眠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遗神经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我院自拟通络益气汤治疗,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NRS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益气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疼痛及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白介素(IL-6、IL-12)的影响。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理气活血通络汤+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愈显率,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周末、4周末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2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结论: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西医疗法,且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益气通络法联合红光和针刺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红光治疗和针刺治疗)和观察组(使用益气通络法联合红光治疗和针刺治疗)各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益气通络法联合红光和针刺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早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3例给予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7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点刺拔罐治疗。统计2组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CD8~+、IL-4、IL-6及STAT-3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CD3~+、CD4~+、CD4~+/CD8~+及TNF-α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点刺拔罐配合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STAT-3水平,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避免后遗神经疼痛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收治的128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刺络拔罐加围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QS评分及血清疼痛相关介质β-内啡肽(β-EP)、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差异,统计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Q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β-E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SP、CGRP水平则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TNF-α、IL-6、IL-10水平则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围刺法用于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5.00%(30/4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7 d、14 d后VAS评分(6.58±1.14)分、(4.21±1.18)分、(3.41±0.85)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0(IL-10)、β-内啡肽(β-EP)、环氧化酶-2(COX-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COX-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5.26±2.05)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减轻患者疼痛,调节IL-10、β-EP、COX-2的表达水平,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桃红四物汤,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疼痛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和PD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P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SP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气虚血瘀证分级、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VAS、气虚血瘀证、AIS、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5),P物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PHN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β-EP、P物质水平,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气虚血瘀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祛痛通络汤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泛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祛痛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痛通络汤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7例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8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IL-6、IL-10、NE、E、CO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3+/CD8+T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IL-6、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益气方辅助治疗8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PHN患者的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观察组辅以自拟通络益气方,对比两组疼痛情况、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并评价其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 (Ig A)、免疫球蛋白M (Ig M)]含量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等级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拟通络益气方辅助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疼痛、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疼痛局部及夹脊穴治疗,出针后于局部疼痛处行点刺及拔罐;治疗组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及疼痛局部同时予以施灸治疗,出针后在局部疼痛处行刺络拔罐。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龙虎泻肝汤治疗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7例予龙虎泻肝汤治疗,对照组8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皮损疱疹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5%(86/87),不良反应发生率2.30%(2/8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9.20%(8/8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6%(74/87),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9/8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4.14%(21/8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D4+及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D4+、CD8+及CD4+/CD8+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虎泻肝汤治疗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临床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免疫功能,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散瘀汤联合火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活血散瘀汤联合火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血清IL-2和IL-6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后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2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IL-6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IL-2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活血散瘀汤联合火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理论指导下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5例予氨酚待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115例在化瘀通络理论指导下予梅花针叩刺、刺络拔罐及中药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2 d。比较2组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 d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疼痛VAS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治疗1 d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91%,对照组总有效率77.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络理论指导下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蛇合剂循经络离子导入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止痛,治疗组给予白蛇合剂(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白茅根、赤芍,马齿苋、青黛、元胡、甘草)循发病部位所属经络离子导入止痛。以患者的VAS评分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作为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指标,比较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程度和疼痛停止时间,以及治疗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和IL-1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3周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蛇合剂循经络离子导入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能有效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光子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Carnation-22光子治疗仪照射患处20min,结束后揿针埋针24小时,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Carnation-22光子治疗仪照射患处20min每日1次。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降低至6分以下,VAS与疗效指数在每疗程的评分调查中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两组治疗均镇痛有效。治疗第1疗程及2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揿针结合光子治疗仪镇痛能有效减轻患处疼痛强度同时避免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诊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