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臀部压敏点分布与MRI影像学表现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LDH患者共136例,均行X线片及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75例、女61例;年龄19~67岁,平均(47.47±11.54)岁;病程1d^3个月,平均(11.74±11.23)d.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神经根支配区放射性麻胀痛,其中L_(3~4)为9例,L_(4~5)为64例,L_5S_1为63例。收集患者腰臀部压敏点分布情况及在MRI上明确突出节段、突出类型及改良Pfimnann椎间盘退变分级情况。利用SPSS_19.0的对应分析模块对LDH患者腰臀部压敏点与MRI影像表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突出节段方面:L_(3~4)突出最常见压敏点为腰三横突;L_(4~5)突出最常见压敏点为臀上皮神经、梨状肌;L_5S_1突出最常见压敏点为髂腰韧带。不同突出类型在压敏点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退变分级方面:Ⅵ级最常见压敏点为梨状肌;Ⅶ级最常见压敏点为臀上皮神经、髂腰韧带;Ⅷ级最常见压敏点为棘突及棘间。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臀部压敏点与MRI影像学存在一定联系,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外治。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臀部压敏点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臀部压敏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结合患者指示的痛点,对427例患者棘突区、关节区、横突区、腰骶区与臀区做广泛触诊,寻找压敏点。记录每个患者的压敏点数量、部位以及各个压敏点的阳性率。结果:427例患者中,有297例患者即69.6%的患者可以在下腰部和臀部查找到1~3个压敏点。常见部位依次为小关节区(47.5%)、髂腰韧带(35.4%)、臀上皮神经出口(21.2%)、梨状肌(17.2%)、腰三横突(17.8%)和骶髂关节(17.2%),另外还有臀中肌、棘突或棘突间等。L4~L5与L5~S1突出患者压敏点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压敏点的阳性率与年龄、病程长短均无线性相关趋势(P0.05),压敏点的总数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成正相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压敏点既为腰椎间盘突出后脊柱失稳的机体反应状态表现,又是引起神经根疼痛的致痛源之一,可作为小针刀疗法选择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的CT表现,为中医分型提供影像学指标。方法:对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分型并进行CT扫描,回顾性分析各证型的CT表现特点。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的CT表现特点:气滞血瘀型常表现为旁中央型突出;风寒湿滞型表现为中央型突出;湿热痰滞型常表现为外侧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常表现为椎间盘膨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磁共振成像(MRI)参数的对应关系,提高LIDP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对190例LIDP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MRI检查,简单对应分析二者的关联性。结果:(1)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对应关系:气滞血瘀证的点集合最靠近MRI诊断为无椎间盘退变的点集合,风寒湿滞证和湿热痰滞证的点集合与轻度退变的点集合最近,肝肾亏虚证的点集合与重度退变的点集合最近,χ2=88.053,P=0.000。(2)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对应关系:气滞血瘀证的点集合最靠近外侧型突出的点集合,风寒湿滞的点集合最靠近偏旁型突出的点集合,肝肾亏虚证的点集合最靠近中央型突出的点集合,湿热痰滞证的点集合未显示出与突出部位类型的明显对应关系,χ2=17.056,P=0.009。(3)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对应关系:气滞血瘀证的点集合投影最接近脱出型的点集合;风寒湿滞证、湿热痰证点集合与突出型点集合的投影位置接近,肝肾亏虚证的点集合最靠近膨凸型的点集合,χ2=15.954,P=0.014。结论:LIDP中医证候分型与MRI影像学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MRI显示的椎间盘无退变、外侧型脱出多倾向于气滞血瘀证,椎间盘轻度退变、偏旁型突出多见风寒湿滞证或湿热痰滞证,椎间盘重度退变、中央型膨凸者偏重肝肾亏虚证,MRI显示的影像参数可作为LIDP中医辨证施治的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和肝肾亏虚证,进行腰椎CT扫描,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后侧型为主,寒湿型和湿热型以中央型和后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后侧型为主;椎间盘突出数量、椎间盘变性程度和腰椎椎体、附件变化以肝肾亏虚型患者最重,寒湿型、湿热型次之,血瘀型患者最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借助CT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上海市长宁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布规律、中医证型特点和诊治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对原发病因、中医证型与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多中心随机取样收集病例1000例;采用SPSS软件包,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进行K聚类分析,再对每种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定每种类型的代表症状,归纳出证型;对每位患者的治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收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22种,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腰腿痛、腰骶痛、腰胀痛、一侧性下肢麻木、向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加重;症状出现频率较低的是刺痛、冷痛、灼痛、腰膝酸软、下腹痛。91%的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综合疗效达95%以上;辨证分型与x线、CT扫描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机;x线、CT扫描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非手术治疗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李莉  曾亮 《江苏中医药》2003,24(11):17-18
目的:通过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各证型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对2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CT平扫,观察、记录病变的CT表现,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各证型在CT检查结果中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将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CT指标客观化乃至定量化,可以丰富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影像表现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分析各证型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全部行CT扫描并记录CT征象,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型CT扫描可见椎间盘向左侧或右侧突出,硬膜囊的神经根受压移位;风寒湿滞型CT扫描显示椎间盘呈中央型突出,硬膜及神经根受压移位不明显;湿热痰滞型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别;肝肾亏虚型CT扫描多为椎间盘膨出,常伴有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各证型在CT检查结果中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影像中各项指标与传统中医理论各种症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分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与患者中医证型的关联。结果:经对比分析,旁中央型突出多见于气滞血瘀型(P0.05);中央型突出多见于风寒湿滞型(P0.05);外侧型突出多见于湿热痰滞型(P0.05);椎间盘膨出多见于肝肾亏虚型(P0.05)。结论:CT图像所证明的结果与中医证型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临床处理中二者可相辅相成,互为诊断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适应性,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按中药新药审批办法。对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者,用腰痹通胶囊与腰痛宁胶囊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腰痹通胶囊治疗组疗效优于腰痛宁对照组,在疼痛,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分析,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讨论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腰痛宁胶囊。结论:腰痹通胶囊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CT、MRI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以旁中央型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肝肾亏虚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的狭窄,而且常出现曲度变直现象;湿热痰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骨质增生样变和生理曲度的变化;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管狭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较为复杂,腰椎的曲度变化、腰椎管的狭窄及骨质增生都多见。结论: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拮抗肌"压敏点"推拿为主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拮抗肌"压敏点"推拿治疗)与对照组90例(普通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治愈患者1年后的症状复发率及治疗前后JOA、VAS评分、腰曲值改善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拮抗肌"压敏点"推拿为主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治愈患者1年后的症状复发率、JOA评分、VAS评分、腰曲值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推拿治疗,P0.05。结论:拮抗肌"压敏点"推拿为主治疗是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为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筋健腰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不足、风湿瘀阻证)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舒筋健腰丸与腰痹通胶囊模拟剂,对照组口服舒筋健腰丸模拟剂与腰痹通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第0天、14天、28天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单项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在第0天与第28天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第28天中医证候总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28天总有效率、单项证候中腰痛症状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以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健腰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风湿瘀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腰痛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与磁共振(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19年1月—2022年4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用SPSS 22.0软件分析该病中医证型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受压神经根以L4、L5、S1为主,其中L4占比最高,为46.25%;证型分布以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为主,分别占42.5%、22.5%、20%、15%。结论: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气滞血瘀型为主,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受压神经存在相关性,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创新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膝骨关节炎(KOA)肌肉骨骼超声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形成可推广的中医辨证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门诊的KOA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并依据《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判断,然后分别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肌肉骨骼超声表现情况,包括关节软骨损伤(包括软骨厚度及超声US分级)、滑膜增生(包括滑膜厚度及增生区血流信号)、关节腔积液及腘窝囊肿发生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各个超声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到KOA患者102例,其中肝肾亏虚证38例,湿热痹阻证29例,寒湿痹阻证24例,气滞血瘀证8例,气血虚弱证3例。气血虚弱证患者软骨厚度最小,US分级多见于0~Ⅱ级,寒湿痹阻证及湿热痹阻证可见Ⅲ级,气血虚弱证可见Ⅳ级;湿热痹阻证患者滑膜厚度最大,各个证型的增生区血流信号均为0级或Ⅰ级,未见Ⅱ、Ⅲ级,但不同证型增生区血流信号异常率各有不同,气血虚弱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的异常率相对较高;寒湿痹阻证患者关节腔积液最为明显,其次是湿热痹阻证;除气血虚弱证外,其余证型均有...  相似文献   

16.
丁国勇 《新中医》2015,47(11):111-112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表现。方法: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及肝肾亏虚型,患者同时接受腰椎间盘CT检查,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T表现,探讨CT对中医分型的价值。结果: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有342个椎间盘突出,按照中医分型例数由多到少排列分别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气滞血瘀型CT表现以旁中央型突出为主、风寒湿滞型CT表现以中央型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CT表现以外侧型突出为主,肝肾亏虚型CT表现三种突出均可见;肝肾亏虚型严重小关节退变、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及Schmorl结节例数均多于其他三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CT检查可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能够丰富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4例。中药组给予散痹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评分量表(M-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中医辨证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C-反应蛋白(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5.1%,高于中药组的79.4%和西药组的82.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临床症状中西药组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结论: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西药依托考昔片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依托考昔片低;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散痹汤加减和依托考昔片。  相似文献   

18.
评价苗药骨痹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适应性、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按照苗医苗药的配制方法,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为腰痹、腰痛,将苗药骨痹胶囊与腰痛宁胶囊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苗药骨痹胶囊优于腰痛宁胶囊。两者经统计学数据处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差异,表明苗药骨痹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好,属纯苗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其中西医临床诊断及基本资料,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对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类变量37个,舌象变量7个,脉象变量5个。其中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4类,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滞和湿热蕴结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进行证型分类,在客观程度上揭示本病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关系。方法:通过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按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四种证型各30例,均采用盘龙七片口服治疗,治疗后根据其疗效评定分析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其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属血瘀证与寒湿证两种中医证型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湿热痹阻、肝肾亏虚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盘龙七片治疗血瘀证、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有临床疗效,临床医生在临床上应用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择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