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琳琳 《河南中医》2016,(6):998-1000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择108例顽固性频治疗后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炙甘草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8.9%,观察组有效率为7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及LVPWT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辅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HD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6 min步行试验(6 MWT)距离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2组左心室舒张末径(LVDED)和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径(LVSE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P0.01);观察组LVEF、SV均高于对照组(P0.05),LVSED、LVDED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T-proBNP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6 MWT距离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P0.01);观察组血清NT-proBNP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 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血、尿常规及肝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辅助治疗CHD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NT-proBNP水平,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自主步行能力,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及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CI、CO及S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指标SOD、CAT及GSH-P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指标LPO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血脂水平及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参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人参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显示正常时间、生化指标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LVEF、LVESD、LVEDV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及生化指标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LVEF、LVESD、LVEDV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参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改善心功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涤痰汤加味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涤痰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涤痰汤加味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清各项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磊  王春玲  赵帅  张富宝  戚馨月 《新中医》2019,51(10):42-46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应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SP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PCI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记录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冠张动脉微循环、心功能及血流变学状态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6%(P 0.05)。治疗后,2组前降支微循环阻力系数(IMR)值较治疗前降低(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较治疗前降低(P 0.05),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SAP应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PCI术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调控机体冠状动脉微循环与血流变学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延缓病情进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徐毅  买建修 《中医研究》2011,24(10):45-47
目的:通过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Ⅰ型、Ⅲ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PⅢ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为探索扩张型心肌病新的治疗方法及途径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将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4周后对2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2组PICP、PⅢNP、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联合中药治疗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脏射血分数和6 min步行距离(P<0.01),降低血清PICP、PⅢNP、TNF-α水平(P<0.01)。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抑制扩张型心肌病的炎性反应和心肌纤维化过程,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更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时,可以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辅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P<0.05)、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比2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西药(阿司匹林、消心痛)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服用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连续治疗4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血压水平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9%(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显著降低,且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调节患者心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附萸汤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附萸汤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中医症状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Lee氏心衰计分、中医症状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LVEF、SV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LVEF、S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附萸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延缓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剂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对心功能、内皮功能、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内皮功能以及血清相关因子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下降(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上升(P均0.05),且研究组LVEDd、LVESD、LVEF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提高(P均0.05),内皮素-1(ET-1)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NO、ET-1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hs-CRP、IL-6、MMP-9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血通注射剂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内皮功能,显著降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心室功能、左室重构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SV上升,LVPWT、IVST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02%)高于对照组(81. 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接受西药治疗同时进行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左心室功能,促使其左室重构症状改善,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护心方口服,疗程8周.采用心脏彩超检测治疗前后心功能,并检测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醛固酮(ALD)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气滞血瘀证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心脏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P<0.01),其中LVEDV和LVE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ngⅡ,PⅢNP,ALD及TGFβ1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SO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前区刺痛、气促、心悸、胸闷、易怒及气滞血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心方能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并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脂(TC、TG、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IMT厚度和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IMT厚度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情况,对患者的hs-CRP和血脂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3血清MMP-9、PⅢNP、Gal-3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微颗粒(EMPs)、Ⅲ型前胶原氨基端末肽(PⅢ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半乳糖蛋白3(Gal-3)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水平。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和EMPs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ⅢNP、AngⅡ和NT-Pro BNP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血清Gal-3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PⅢNP、AngⅡ和NT-Pro BNP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用常规西药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及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血浆脑钠肽指标,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