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脉络膜血液循环及其供血血管的血流状态,探讨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循环改变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5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并选择同期健康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同步进行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CDFI)测量睫状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以及阻力指数(RI),分析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参数与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各组患者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睫状后动脉PSV与EDV均明显慢于对照组(P均0.05),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DR组PSV与EDV均明显慢于NDR组、NPDR组(P均0.05),阻力指数明显高于NDR组、NPDR组(P均0.05);NDR组与NPD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与睫状后动脉PSV呈负相关(r=-0.844,P0.05),与EDV及RI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之前,脉络膜动脉的血流减慢,阻力增大,整个脉络膜的氧供和血供相应减少,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退翳明目汤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PDR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退翳明目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血浆ET、NO、s VCAM-1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ET、NO、s VCAM-1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ET、NO、s VCAM-1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退翳明目汤治疗PDR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80只眼。均接受基础疾病适当降压、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变化,检测眼底部病变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CAM-1以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VEGF、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以及黄斑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确切疗效,可显著减轻眼底病变,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芪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研究组43例给予丹芪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以及VEGF、CysC和ET-1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 c)和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VEGF、CysC和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芪化瘀方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降低VEGF、CysC和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医活血化瘀组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视力改善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微血管瘤数量、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及黄斑水肿面积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s-CRP、ICAM-1及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灶部位微血管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视网膜病变,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口服多贝斯胶囊,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ET-1、N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ET-1明显下降、NO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浆ET-1及NO水平,对单纯型DR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5例,分为常规治疗组、丹参滴丸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胰岛素治疗,丹参滴丸治疗组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共服用8周;对照组31例,检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内皮素-1(ET-1)水平,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荧光血管造影变化.结果: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组FBG,TC,TG,HbA1c,hs-CRP,ICAM-1及ET-1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组FMD较对照组降低(P<0.05);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视网膜血管造影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外周血hs-CRP,ICAM-1,ET-1[(8.76±1.26) mg·L-1,(407.82±87.45) μg·L-1,(96.68 ±10.69) ng·L-1]较常规治疗组[(18.78±2.42)mg·L-1,(597.79 ±60.74) μg·L-1,(184.5 ±10.78) ng·L-1]下降更明显,FMD升高更明显[(11.88±3.57)%vs(9.17±0.5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的降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炎症反应,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何金波  王超 《河北中医》2012,34(6):812-8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另选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治疗2个月。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血清ET-1、NO、NOS水平变化情况,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及ET-1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收缩压、舒张压、ET-1、NO、NOS、EDD及EI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影响ET-1、NO及NOS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穴位埋线辅助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脱落2例)、对照组(63例,脱落3例)。对照组单纯予洛汀新(1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取风池、肝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每两周1次,6次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另外收集60例健康者检测ET-1、NO、hsCRP。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与健康组比较,ET-1、hsCRP升高,而NO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ET-1、hsCRP水平降低,NO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hsCR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70.0%(42/60)vs 33.3%(20/60),P0.01;96.7(58/60)vs 85.0%(51/60),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西药洛汀新治疗基础上,穴位埋线辅助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眼底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PDR患者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全视网膜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予以雷珠单抗、全视网膜眼底激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61.90 %(13/21)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 %(20/21)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2个月观察组视网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珠单抗、全视网膜眼底激光联合治疗PDR效果显著,可改善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复方血栓通对白内障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眼底、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以及黄斑厚度的影响,探讨复方血栓通改善眼底的作用以及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网膜新生血管的可能性。方法:57例白内障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药物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27例。两组患者在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A组术前服复方血栓通胶囊3个月,B组不另外服药。两组患者在行白内障手术时取术眼房水100μL,治疗前后定期观察两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VEGF浓度以及视网膜黄斑厚度差异。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眼底稳定无加重,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明显下降,视网膜黄斑厚度数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能改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情况,降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有效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层厚度和视网膜纤维层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再选择30例自愿行O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OCT技术对黄斑层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进行测量,并且比较分析三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NDR组患者下象限的RNFL厚度明显更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其他象限的RNFL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PDR组患者的鼻象限、视盘周围平均值、下象限、颞象限以及上象限RNFL厚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NDR组患者和NPDR组患者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凹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NDR组患者和NPDR组患者的黄斑层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OCT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微血管病变,有助于预防DR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豆灵片(GDL)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血管损伤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TX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GDL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每组8只。另选取8只正常的DL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肝豆灵各剂量组及青霉胺组灌胃对应剂量肝豆灵及青霉胺。各组均连续灌胃4周。ELISA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脑中动脉区域脑组织中内皮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脑中动脉区域脑组织中内皮血管ICAM-1、VCAM-1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cy、vWF、TM、EPCR水平升高(P0.01),ICAM-1、VCAM-1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Hcy、vWF、TM、EPCR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L高、中剂量组Hcy、vWF、TM、EPCR数值降低(P0.05,P0.01),GDL低剂量组Hcy水平下降(P0.01);同时GDL高、中、低剂量组和青霉胺组ICAM-1、VCAM-1表达减少(P0.05,P0.01)。与青霉胺组比较,GDL高、中剂量组Hcy、TM、EPCR数值降低(P0.01,P0.05),GDL高剂量组vWF水平下降(P0.05);同时GDL高、中量组ICAM-1、VCAM-1表达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存在血管损伤变化,各用药组血管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 WD动物模型TX小鼠存在血管损伤,肝豆灵具有一定的血管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成年子女的血管内皮损伤方面的变化。方法对38例至少双亲之一在本院确诊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子女及28例正常人进行了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稳定模式评估法(HOMA-IR)及代表内皮损伤的血浆vWF和ET-1的测定。结果糖尿病子女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未发现改变,而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HOMA-IR和血浆vWF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糖尿病子女组ET-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2)。结论2型糖尿病的子女当年龄超过30岁以后,在体质量、体脂、血压、血糖尚未发生变化之前,血胰岛素水平已发生变化,血管内皮损伤已经出现,vWF的变化早于ET-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网明目汤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网明目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内皮素-1(ET-1)。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TNF-α、ICAM-1、IL-6、VEGF和ET-1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CAM-1、IL-6、VEGF和ET-1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护网明目汤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联合贝那鲁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贝那鲁肽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降浊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4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ET-1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UTP、Cr、BUN及FPG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浊、咽干口燥、神疲乏力及肢体水肿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6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8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降浊汤联合贝那鲁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并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为其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组(NDR)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5例,并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hs-CRP,同时作眼底检查。结果: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组hs-CRP水平均高于NDR组(P<0.05)。DR组hs-CR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处于慢性炎症反应期,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s-CRP水平的升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黄斑层厚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120眼进行研究,其中30例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选取30例正常人60眼作为对照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相来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层的厚度。结果:NDR组与正常组相比下象限RNFL变薄(P0.05),其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R、NRDR和对照组比较RNFL厚度均下降,NPDR组相比NDR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增加(P0.05)。结论:OTC可以准确的观察到RNFL厚度逐渐降低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逐渐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袁超英  陈朝俊 《中医杂志》2003,44(7):526-527
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病程和视网膜缺血发展而出现的血管变化,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与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硬化致冠心病的机理是相同的,因而我们采用该方案治疗PDR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自1997年6月~2000年6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调节卒中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卒中后高血压患者治疗组采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干预30次,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通过测量血压、测定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浓度、ET-1/NO比值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该针法在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可能的降压机制。结果:2组干预前后相比,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对照组收缩压降低较舒张压明显(P0.05),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好的降低卒中患者的舒张压;2组均可降低ET-1浓度、提高NO浓度、降低ET-1/NO比值(P0.05);但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治疗组干预后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ET-1、NO浓度及ET-1/NO比值是活血散风针刺法的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