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配偶HIV抗体检测及随访HI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病例报告信息和随访信息,采用SPSS分析2010-2012年中山市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人的配偶检测及随访情况,随访信息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结果 213例已婚HIV/AIDS病人被纳入分析,175例(82.2%)的配偶接受过HIV检测,其中41.1%(72/175)的配偶首次检出HIV抗体阳性。女性病例配偶的HIV抗体阳性率是男性病例配偶抗体阳性率的2.31倍[相对危险度(RR)=2.31,95%可信区间(CI):1.62~3.3]。文化程度越高,配偶HIV抗体阳性率越低(趋势χ2=5.73,P=0.02)。配偶接受HIV抗体检测的HIV/AIDS病人中,100例在确诊后2个月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47例200个/μL,26例200~349个/μL;CD4细胞350个/μL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率是CD4细胞≥350个/μL病例配偶的2.28倍(RR=2.28,95%CI:1.09~4.79)。配偶首次检测HIV抗体阴性的103例HIV/AIDS病人中,68例(66.0%)的配偶完成随访≥1次,合计随访81.8人年,其中1例出现阳转,阳转率为1.22/100人年(95%CI:0~3.6/100人年)。结论中山市发现已婚HIV/AIDS病人,配偶首次检测HIV阳性率高。今后工作应促进病例早发现,提高配偶HIV检测率和随访率。  相似文献   

2.
正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的传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金华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该市于2016年6月针对辖区内随访管理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阴性配偶开展了HIV阳转情况的队列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3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对北京市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新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北京市共新报告HIV/AIDS病人2770例。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提出的定义,其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为22.38%。不同特征的病例晚发现比例不同:女性、已婚有配偶、异性性传播感染和样本来自医院的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分别为33.33%、36.78%、33.24%和34.46%。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文化程度的降低晚发现比例有所上升。结论性别、婚姻状况、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是影响北京市2013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人晚发现比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7年贵州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按照报告地下载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贵州省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人共7 843例,平均年龄(48.27±16.85)岁,其中男性占70.3%;本省户籍占95.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0%;汉族占70.0%;农民与农民工占64.7%;异性性传播占90.6%;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1.5%。病例的晚发现比例为39.7%(3 117/7 8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25岁年龄组、外省户籍、已婚有配偶、服务业人员、检测咨询及羁押人员检测来源病例晚发现比例较低。结论 2017年贵州省晚发现比例较高。继续加强全人群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HIV主动检测意识;积极推动医疗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工作,提升病例的尽早发现水平对贵州省降低艾滋病的晚发现比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6-2008年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告知、随访工作成效及主要措施,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新报告的HIV/AIDS病人进行结果告知、个案流调和转介,对现住址在云南的HIV/AIDS病人开展随访,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专报系统数据统计个案流调、随访、CD4检测、抗病毒治疗转介、治疗和配偶检测相关指标,分析采取的主要措施。结果 2008年云南省新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个案流调率达到93.7%,累计HIV/AIDS病人的随访率达到61.4%,CD4检测率为32.7%,较2006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了69%和41%、30%和10.6%、26%和22%,配偶检测率为63.2%,较2007年提高了24%,抗病毒治疗转介及治疗工作逐年推进。结论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把随访工作分解和下移到社区和艾滋病相关服务平台,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在经费使用中实行目标管理,是确保告知和随访工作长期有效运转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扬州市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对2000年8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扬州市978例HIV/AIDS病人进行核实,共有771例调查对象符合要求,并对其行为史、个人主动检测意识等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5年扬州市可随访的771例HIV/AIDS病人中,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提出的定义,其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为37.35%(288例)。2006年及之前的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占25.00%(6/24),2015年晚发现率为40.21%(78/194),呈波动性上升。不同特征病例的晚发现比例不同:≥50岁、年收入1万~5万、离开过本地、异性性传播感染和样本来自临床就诊的病例,晚发现比例分别为47.44%(111/234)、37.12%(134/361)、46.91%(114/243)、41.59%(141/339)、52.11%(99/190)。结论扬州市HIV/AIDS病人晚发现比例较高,应加强"反歧视宣传",积极为各种高危人群提供主动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2-2013年萧山区老年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相关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萧山区2002-2013年的老年HIV/AIDS病人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人口学特点、传播途径构成、发现途径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人299例,其中≥50岁占16.1%(48/299);平均年龄(58.8±8.21)岁,最大86岁。48例病人中,男性占75.0%(36人);85.4%(41人)为本地居民;农民占43.8%(21人);小学和初中占87.5%(42人);性传播感染占93.8%(45人);已婚有配偶占75.0%(36人)。已婚有配偶者中,28名配偶检测了HIV抗体,阳性率为28.6%(8人)。老年HIV/AIDS病人多来自临床医疗机构及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侣检测,其中临床医疗机构占72.9%(35/48)。结论萧山区老年人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增长明显,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医疗机构及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侣检测在发现病例中占较大比例,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昆明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按录入日期选择2011年12月31日前现住址为昆明市的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至2011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昆明市的HIV/AIDS死亡病例851例,其中男性占78.5%,汉族占91.1%,已婚有配偶的占42.5%,初中文化程度占43.1%,农民和家政/家务和待业的分别占37.0%和34.7%。平均死亡年龄(40.2±12.2)岁,71.0%的死亡年龄在25~44岁间。因AIDS、非AIDS其他疾病、吸毒过量、其他原因而死亡的分别占47.7%、23.1%、9.2%、6.2%,还有13.7%的死亡原因不详。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的中位数只有1.1年,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比例达47.9%。结论近几年昆明市HIV/AIDS死亡病例数逐年增加,AIDS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的报告质量急需提高;病例发现晚,急需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HIV"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HIV阳转率存在较大差异,23个国家的研究显示,"单阳"家庭中阴性配偶的阳转率从4.2/100人年~47.4/100人年不等;国内研究表明,中国"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阳转率为1.2/100人年,其中,河南省(0.9/100人年)和云南省(1.7/100人年)的阴性配偶阳转率显著低于印度(6.5/100人年),发展中国家的阴性配偶阳转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在"单阳"家庭中,影响HIV传播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先证者的病程、病毒载量、性传播疾病(STD)状况等。结论与国外对"单阳"家庭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对HIV合并感染的梅毒、淋病等STD检测较多,而对HSV-2的检测较少;男性包皮环切在许多国外文献中都被证明与HIV的传播有关,而国内对其研究较少;从研究数量上看,对HIV"单阳"家庭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非洲地区,相比于MSM人群,国内有关"单阳"家庭的研究较少,缺少随访时间长、样本量大的队列研究;作为HIV经性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的影响因素应当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菏泽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死亡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菏泽市的死亡HIV/AIDS病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死亡情况。结果至2013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菏泽市的HIV/AIDS病人死亡病例171例,其中男性占63.74%,已婚占69.59%,血液传播占53.22%。平均死亡年龄(40.5±13.41)岁,年龄最小3岁,最大78岁。因AIDS、非AIDS其他疾病、其他原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分别占67.84%、17.54%、8.19%、0.58%;5.85%的死亡原因不详。死亡病例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18.13%。2009年之前的死亡病例以血液传播为主,占74.19%;近5年(2009-2013年)的死亡病例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48.71%。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比例为76.02%。结论艾滋病为菏泽市HIV/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病例传播途径由血液传播为主转向性传播为主;病例发现晚,应扩大HIV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HIV"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HIV阳转率存在较大差异,23个国家的研究显示,"单阳"家庭中阴性配偶的阳转率从4.2/100人年~47.4/100人年不等;国内研究表明,中国"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阳转率为1.2/100人年,其中,河南省(0.9/100人年)和云南省(1.7/100人年)的阴性配偶阳转率显著低于印度(6.5/100人年),发展中国家的阴性配偶阳转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在"单阳"家庭中,影响HIV传播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先证者的病程、病毒载量、性传播疾病(STD)状况等。结论与国外对"单阳"家庭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对HIV合并感染的梅毒、淋病等STD检测较多,而对HSV-2的检测较少;男性包皮环切在许多国外文献中都被证明与HIV的传播有关,而国内对其研究较少;从研究数量上看,对HIV"单阳"家庭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非洲地区,相比于MSM人群,国内有关"单阳"家庭的研究较少,缺少随访时间长、样本量大的队列研究;作为HIV经性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的影响因素应当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GMM)探讨HIV/AIDS患者在ART过程中CD4细胞计数变化趋势异质性,探讨不同变化轨迹亚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2019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开始ART、年龄≥15岁HIV/AIDS患者的基线和随访信息,采用LGMM模型识别CD4细胞计数的不同增长轨迹,根据AIC、BIC、aBIC等信息准则、Entropy值以及VLRT检验选择较优模型,采用Gray检验比较不同变化轨迹亚组患者的AIDS相关和非AIDS相关的累积死亡率,采用部分分布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变化轨迹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HIV/AIDS患者14 293例,男性占80.95%。共随访56 615.41人年,随访中229例患者死亡,死亡密度为0.40/100人年,其中AIDS相关死亡98例,死亡密度为0.17/100人年,非AIDS相关死亡131例,死亡密度为0.23/100人年。LGMM模型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在ART过程中CD4细胞计数变化轨迹存在2个潜在亚组:“基线低水平-稳定增长组”(53.42%)(Class-1)和“基线高水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门诊中,阳性服药人员阴性配偶的高危行为及其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情况,为开展后续的配偶间干预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在部分美沙酮门诊HIV抗体阳性服药人员的阴性配偶中,开展5次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信息和HIV阳转原因,并抽血检测HIV抗体。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次横断面调查分别招募107名、101名、119名、136名和85名对象。各次调查中研究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90%以上,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有显著性提高(P〈0.001)。检出HIV抗体阳转男性和女性各1例,分别因共用针具和配偶间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而感染。HIV发病密度为1.12/100人年,男、女性发病密度分别为4.17/100人年和0.65/100人年。结论共用针具以及不安全的性行为,是阳性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阴性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危险因素,未来的干预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艾滋病病毒(HI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转情况,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2016年间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进行随访,入组时开展问卷调查,入组时及随后每年进行HIV和HCV抗体检测,计算HIV和HCV抗体阳转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分别有1 256名基线HIV抗体阴性和343名基线HCV抗体阴性的研究对象纳入队列,抗体阳转率分别为0.07/100人年[95%可信区间(CI):0.06~0.08/100人年]和12.69/100人年(95%CI:8.78~16.60/100人年)。多因素模型控制潜在的混杂作用后结果显示,入组时正在注射吸毒者、入组时首次美沙酮剂量 25 mL者HCV抗体阳转的风险高于入组时未注射毒品和入组时首次美沙酮剂量≤25 mL者[风险比(HR)=3.54, 95%CI:1.64~7.62,HR=2.94, 95%CI:1.71~6.01]。HCV抗体阳转率由基线至第1次随访期间的21.61/100人年下降至第6~7次随访期间0/100人年。结论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减少HIV经吸毒途径传播中初显成效,但HCV抗体阳转率仍然较高,其中入组时正在注射吸毒者、首次美沙酮剂量较高者HCV阳转风险较高,坚持服用美沙酮者HCV阳转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主动与被动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HIV/AIDS病人)的防控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抽取扬州市1997-2010年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的HIV/AIDS病人,收集首次随访情况、病程阶段及配偶HIV抗体结果等数据作比较。结果两种方式各调查90例,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的HIV/AIDS病人首次随访完成率分别为97.78%(88/90)和87.78%(79/90),HIV感染者比例分别为67.78%(61/90)和45.56%(41/90),配偶HIV抗体阳性比例分别为1.47%(1/68)和9.52%(6/63),发现-发病间隔期分别为(602.62±538.31)天和(245.12±447.91)天,发现-死亡间隔期分别为(978.40±530.74)天和(772.69±734.94)天,死亡率分别为17.78%和41.11%,治疗1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分别升高(165.81±166.47)个/μL和(92.97±95.33)个/μL,与被动发现相比,主动发现首次随访完成率高(χ2=6.72,P<0.01),HIV感染者比例高(χ2=4.19,P<0.05),配偶HIV抗体阳性比例低(χ2=9.05,P<0.01),发现-发病间隔时间长(t=3.15,P<0.01),发现-死亡间隔时间长(t=2.14,P<0.05),死亡率低(χ2=11.79,P<0.01),治疗1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上升值高(t=2.16,P<0.05)。结论主动发现方式能够早期发现HIV/AIDS病人,降低二代传播,提高病例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今后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红河州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双阳夫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夫妻间HIV传播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红河州艾滋病(AIDS)信息系统中,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个案信息和配偶信息登记表,建立HIV-1抗体双阳夫妻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红河州共报告2429对(4858例)HIV-1抗体双阳夫妻,占红河州HIV/AIDS病人报告总病例数的26.4%。双阳夫妻中61.7%的病例发现时即是AIDS病人,33.3%的夫妻HIV检测前后间隔超过三个月。37.3%的阳性者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31.4%是在医院临床就诊时检出。32对夫妻为随访阴性后阳转,阳转时间平均为2.80年。双阳夫妻大部分为本州户籍人员(占95.8%)。52.4%的阳性者自报传播途径为婚外异性性传播,28.3%为夫妻性传播,17.2%为注射吸毒传播。结论红河州预防夫妻间HIV传播工作仍需加强,艾滋病检测不够及时,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建议进一步扩大HIV抗体检测人群范围,加大医务人员主动检测力度,加大夫妻间预防控制的力度,提高配偶检测的效率,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减少夫妻间传播。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及HCV新发感染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依托深圳市每年开展的时间场所抽样结合同伴推动抽样方法,于2009年5月招募325名MSM为前瞻性研究队列,在基线和一年随访时调查其高危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队列随访一年,MSM队列保持率仅为56.2%,HI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44/100人年,梅毒阳转率为7.00/100人年,HC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1.61/100人年。结论深圳市MSM人群HIV、梅毒以及HCV的新发感染率均比较高,应考虑在现有干预方案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直)HIV感染者/病人的死亡情况及死因构成,规范死亡原因分类,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年1月1日一2016年12月31日伊犁州直报告的1 373例HIV/AIDS死亡病例的基本数据,录入EXCEL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73例死亡病例中,以男性(997例、占72.61%)、已婚有配偶(812例、占59.14%)、维吾尔族(1 117例、占81.35%)为主,年龄集中在30岁~和40岁~组(共1 071例、占78.00%);按接受(854例、62.20%)和未接受(519例、37.80%)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分组,不同性别(χ~2=0.27)、年龄(χ~2=3.16)和文化程度(χ~2=1.74)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民族(χ~2=10.43)、婚姻状况(χ~2=6.61)、传播途径(χ~2=4.83)和病程阶段(χ~2=14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地点为家中或赴医院途中死亡报告1 207例、占87.91%;AIDS相关疾病和非相关疾病死亡病例分别占48.65%和43.63%,相关疾病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主(占54.79%),非相关疾病以丙型或乙型肝炎为主(占29.72%)。结论伊犁州直HIV/AIDS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为AIDS相关疾病;应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及早发现病人并纳入抗病毒治疗,提高抗病毒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质量及效果,同时关注非AIDS相关疾病的诊疗,以延长HIV感染者/病人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28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肠镜表现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对HIV/AIDS病人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诊HIV/AIDS病人和HIV阴性并行肠镜检查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将HIV/AIDS病人组分为A、B两组,对A组和B组的肠镜表现进行比较,并对HIV/AIDS病人组和HIV阴性组病人的肠镜表现和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对照分析。结果 HIV阳性128例为HIV/AIDS病人组,HIV阴性144例为对照组。HIV/AIDS病人根据CD4细胞计数又分为A组:CD4细胞200个/μL(80例);B组:CD4细胞≥200个/μL(48例)。HIV/AIDS病人组消化系统症状中,腹痛56例(43.8%),腹泻45例(35.2%),其发热、消瘦、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肛管贅生物的发生率和肠道溃疡性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HIV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低于HIV阴性组(P0.05)。HIV/AIDS病人组结肠镜下表现中,炎症性病变43例(33.6%),息肉20例(15.6%),腺癌11例(8.6%)。A组溃疡性病变检出率高于B组(P0.05)。结论 HIV/AIDS病人肠镜下表现以炎症性病变多见,其肠道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比HIV阴性病人低;HIV/AIDS病人较HIV阴性人群更容易出现肠道溃疡性病变,且随着CD4细胞的下降,肠道出现溃疡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随访管理质量,探索适合甘肃和西部低流行地区"三位一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社区)的HIV/AIDS随访管理模式。方法根据抗病毒治疗时间,将需随访的HIV/AIDS分成治疗时间不满3年、治疗时间3~5年、治疗5年以上和新发未治疗4组,分别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病毒治疗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社区组织(诚爱家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随访。结果经过5年(2014—2018年)的探索,兰州市城关区"三位一体"的HIV/AIDS随访管理模式基本形成,截止2018年底,城关区内近70.00%的HIV/AIDS随访管理工作已完成下沉,兰州市肺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诚爱家园"分别承担38.28%,3.83%和24.88%的随访工作,HIV/AIDS CD4检测比例达94.50%,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比例达96.60%,HIV/AIDS结核病检查比例达99.50%。结论 "三位一体"紧密协作HIV/AIDS随访管理模式的建立,提升了HIV/AIDS随访质量,促进了抗病毒治疗比例提高、降低配偶/性伴HIV感染率和HIV/AIDS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