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巨刺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及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巨刺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偏瘫采用朱琏针灸兴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0例。常规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予朱琏针灸兴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和患侧肢体肌力。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改良Ashworth肌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而FMA评分、Lindmark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朱琏针灸兴奋法运用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中,既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又可增强肌力,使患者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得到提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刺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1组予常规治疗加普通针刺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巨刺针法与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能较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2组治疗1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治疗1组为83.3%,治疗2组为9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更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平衡功能偏瘫恢复(Lindmark)评分、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改良Ashworth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及Fugl-meyer评价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筋肉拘急、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舌质红、脉沉细积分和改良Ashworth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运动协调功能、感觉功能及Fugl-meyer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改善肌力水平,并有助于降低手功能缺陷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和阴阳经刺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观察两组FMA评分FCA。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FCA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效果,能较快改善肢体痉挛偏瘫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分(FMA)、痉挛指数评分等评估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IHSS、MAS、MBI、下肢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腑化痰方内服外擦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支持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痰方内服外擦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FMA评分、ADLBarthel评分、WHO QOL-BREF评分,肌力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肌力评分、BI评分、WHO QOL-BREF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腑化痰方内服外擦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功能障碍可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增强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巨刺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 58%(43/48),高于对照组的70. 83%(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郭亚杰 《四川中医》2020,38(2):132-13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功能综合评分(FCA)、上肢肌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续命汤加减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状态[血浆黏度、血沉速率、纤维蛋白原],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法、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上肢肌力分级、Lindmark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浆黏度、血沉速率、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于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上肢肌力及手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M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A、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CA、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S、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DS、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  相似文献   

11.
彭文琦  韦殷  黄玉凤  龙威力 《河北中医》2022,(4):665-669+673
目的 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表面肌电图、肌力、肢体功能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电针联合手法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经筋刺法联合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表面肌电图指标[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的均方根值(RMS)、积分肌电值(iEMG)]、徒手肌力测试(MMT)、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29/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的RMS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恢刺经筋结点对其肌张力障碍及躯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医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观察组予恢刺经筋结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时改良Ashworth评分较低,FM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恢刺经筋结点治疗可有效减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障碍,改善躯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非申时针刺治疗。观察两组C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下降(P0.01),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申时和非申时针刺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巨刺、缪刺针法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医传统经典针法,为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与经验分享。方法:选取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41例,随机分为巨刺组、缪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7例。巨刺组与缪刺组取健侧穴位,常规针刺组取患侧穴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改良Barthel指教评分(MBI)、Fuel-Meger运动评分(FMA)。结果:巨刺组的有效率为93.6%,缪刺组的有效率为91.5%,常规针刺组的有效率为80.9%,巨刺组、缪刺组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I)均有所下降(P0.05),三组的FMA及MBI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时根据中风偏瘫患者的侧肢体的所表现的不同的状态,选取相适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表明:巨刺法、缪刺法及常规针刺法均对中风偏瘫早期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使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得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巨刺法、缪刺法采用激发患侧经络的功能以达到"阴平阳秘"的作用,优于患侧针刺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手足十二针治疗轻中度中风偏瘫患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3月96例轻中度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手足十二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70.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SS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手足十二针治疗轻中度中风偏瘫的疗效明显,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刺配合脐灸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下肢肌肉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2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缺血性中风规范化的治疗+康复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巨刺配合脐灸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中风偏瘫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和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hwort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中风偏瘫有助于脑循环恢复,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巨刺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  吴中朝  栗新 《中医杂志》2012,53(20):1746-1749
目的 比较巨刺针法与传统患侧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4例缺血性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取健侧手阳溪、阳谷、合谷、后溪,行针时配合患侧手腕关节的运动;对照组取患侧手相同穴位.两组每次均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穴行针1min.每周各治疗3次,隔日1次.总疗程共8周.根据改良的Ashworth分级量表评定法、Fugl-Meyer评价量表、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法、Barthel指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手肌张力分级、手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和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平衡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巨刺针法可有效促进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改善手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单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综合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分级)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上下肢痉挛状况[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和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肌电生理指标[H反射H/M max值、表面肌电值(i EMG)、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FMA评分、CSI评分、上肢痉挛分级、H反射H/M max值、i EMG、RMS及M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和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H/M值和肌电信号变化,缓解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