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共刺激分子sCD40L、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测定对疾病活动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CD40L和TGF-β1的水平,分析两种指标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学指标(ANA,ds-DNA等)的相关性,并进行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1)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为5.87 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31 μg/L;而SLE患者血清TGF-1为48.3 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0.4 μg/L. (2) 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5),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并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r=0.253);SLE患者血清TGF-1水平活动期与稳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患者SLEDAI亦无明显相关(r=-0.071).(3)以SLE非活动性组的x±s作为评判临界值,定量检测sCD40L对SLE活动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结论: sCD40L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凋亡调节蛋白sFas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对疾病活动性及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Fas和sICAM-1的水平,分析sFas和sICAM-1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指标(ANA、dsDNA等)的相关性,研究用sFas和sICAM-1指标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并进行了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SLE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平均水平分别为4.18μg/L和464.5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7μg/L和190.4μg/L.SLE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0.001),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肾损害组高于非肾损害组;且SLE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水平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r=0.688和r=0.728).以非活动性SLE组的-x±s作为评判临界值,同时定量检测sFas(>4.45 μg/L)、sICAM-1(>438.6μg/L)对SLE活动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结论:sFas和sICAM-1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同时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3.
阮汝明  张学宁 《中外医疗》2013,32(2):21+23-21,23
目的了解SLE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时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滴度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金标免疫斑点法分别测定21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病人及47例非活动期SLE病人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滴度。结果活动期病人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滴度与非活动期病人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病人组两种抗体平均滴度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结论 ANA、抗ds-DNA抗体的滴度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可作为SLE病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AID诊断标准的患者205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ANA检测,分析ANA的阳性率、核型及滴度的变化.结果 ANA滴度AID患者以1:160为主,对照组以1:80为主.AID检测患者中,ANA阳性率为80%,与对照组比较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找出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快捷可靠检验数据的检测手段。[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抗ds-DNA,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以此评价滴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检测2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阳性率为100%,其中活动期病人75例,滴度在1∶1000以上占92%,非活动期病人152例滴度在1∶100~1∶320之间的占98.7%;抗ds-DNA阳性率为89%,其中活动期病人滴度在1∶8以上的占25.3%,非活动期病人滴度在原倍~1:2之间的占80.3%;295例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ANA阳性率为42.7%,抗ds-DNA阳性率为0.7%;339例急慢性肾炎患者ANA阳性率为29%,抗ds-DNA的阳性率为3%。[结论]RA和肾病患者血清中ANA、抗ds-DNA均有阳性,但滴度较低,而SLE患者血清中ANA滴度较高,尤其是活动期时,两种抗体滴度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SLE的诊断,及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因未明,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死亡率高,诊断和治疗也存在不少问题。临床上多以红斑狼疮细胞作为化验诊断的重要依据,随后,某些学者又采用免疫萤光技术检查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作为一项辅助诊断方法。 本文目的是用免疫萤光技术探讨血清中ANA对诊断SLE的意义及其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力求寻找一个早期诊断,并把病情控制在亚临床复发水平以下的免疫监视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儿治疗前后抗核抗体( ANA)滴度及荧光模型表达的变化。方法45例SLE患儿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直至转为非活动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激素治疗前后血清ANA滴度及荧光模型。结果45例患儿治疗前后ANA阳性率分别为97.8%(44/45)、95.6%(43/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ANA阳性SLE患儿ANA滴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NA高滴度(≥1∶3200)比例降低。治疗前后ANA阳性SLE患儿ANA荧光模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ANA对诊断与治疗儿童SLE有重要意义,治疗前后ANA荧光模型表达的变化是否能反映病情与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2):182-183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伤患者尿及血中的浓度,探讨自身抗体在肾脏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初次确诊为SLE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清及尿标本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尿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A1-MG)、免疫球蛋白G(IgG),血液肾脏功能指标:肌肝(CREA)、尿素(UREA)、胱抑素C(CYS-C)、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常规检测,分析ANA及抗dsDNA与肾脏损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尿液ANA滴度、尿液抗dsDNA与肾脏损伤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血液ANA滴度与肾脏损伤指标无相关性(P>0.05);MA、TRF、IgG、尿常规蛋白、UREA、CYS-C及eGFR阳性率在尿液ANA阳性患者组中最高,在阴性组中最低,在可疑组中居中;尿液MA及尿常规蛋白在尿液ANA可疑组及阳性组中的阳性率均高达100%;血液ANA与尿液ANA的滴度和荧光模型均不具一致性(P<0.05)。结论尿液ANA滴度和尿液抗dsDNA较血液ANA滴度更能反映肾脏损伤情况;尿液ANA荧光强度越强,肾脏损伤越严重。可将尿液ANA、尿液抗dsDNA纳入SLE患者的实验室监测,对SLE患者肾脏损伤的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苏定雷  王小琴  顾冰洁  沈敏宁 《医学综述》2011,17(15):2369-2370
目的观察47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ANA滴度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7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的ANA滴度,观察其滴度的变化。结果在47例不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ANA阳性率达27.7%,其中年龄≥60岁患者阳性率为47.4%,<60岁者阳性率14.3%(P<0.01)。细菌感染者阳性率22.9%,病毒感染者阳性率41.7%(P<0.01)。治疗后2、4、8周时ANA滴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感染可致患者ANA滴度显著升高,而经抗感染治疗后ANA滴度可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较大样本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指数长期的变化情况,观察其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用于病情监测、预测疾病复发和指导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确诊PV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患者在各随访时间点的血清,记录每次随访时的病情并进行评分(autoimmune bullous skin disorderintensity score,ABSIS);检测患者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滴度、Dsg3 ELISA指数和Dsg1 ELISA指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做图方法分析病情评分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PV患者皮肤和口腔的病情评分,分别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均具有显著性关联(P<0.01),患者疾病活动期和临床缓解期两组间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相关性分析发现,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几乎均与病情平行波动变化,ELISA指数优于IIF的平行性,并且ELISA指数可以预测病情是否会反复,从而指导治疗。结论:PV患者血清抗Dsg3抗体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平行波动,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可用于病情监测,并可为临床上预测疾病复发,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提供有利的实验室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类风湿因子浓度与抗核抗体滴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风湿免疫科收集的2000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散射比浊法测定RF值,根据风湿免疫科收集资料的RF值分组,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值,检测每组ANA滴度,分1:20、1:40、1:80、1:160、1:320、1:640六个梯度进行检测。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记录结果。结果 RF各组中a组、b组、c组之间ANA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各组中a组、b组、c组ANA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各组中a组、b组、c组ANA滴度阳性率(ANA滴度1:4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阳性病人中普遍存在ANA滴度的升高,但其升高的ANA滴度各梯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ANA对RF浓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MCTD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MCT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CTD患者、非MCTD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法测定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及其滴度.结果:88例MCTD患者血清中有71例检出该抗体,阳性率为80.7%(71/88);正常对照人群100例均为阴性;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76份,硬皮病(PSS)48份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6份血清无交叉反应出现.在MCTD患者血清中,该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治疗前高于治疗后,与疾病活动指数、ANA滴度及抗nRNP抗体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MCTD患者血清抗鸡卵核中72000蛋白抗体检测,对MCTD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在治疗随访中也可起到一定的临床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的测定对疾病活动性及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免疫组织化学法)法检测皮损FLT-1及KDR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FLT-1和KDR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指标(ANA、ds DNA等)的相关性,研究用FLT-1和KDR指标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并进行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0.01),抗核抗体(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肾损害组高于非肾损害组;且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结论:FLT-1和KDR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同时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SLE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方法测定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及其滴度.结果:116例SLE患者血清有78例检出该抗体,其阳性率为68.2%(78/116);正常对照人群100例未见假阳性;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76份、硬皮病(PSS)48份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8份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出现.该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在活动期高于缓解期,与疾病活动指数和ANA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与抗ds-DNA抗体滴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的检测,对SLE诊断和随访可起到一定的临床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伴随大量抗体的产生。了解抗体产生的过程和机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学研究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许多抗体与疾病的特定临床表现相关,有助于狼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本文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广义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根据细胞内各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不同,ANA包括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DNA组蛋白复合物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及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临床上ANA的检测,实际上是对总抗核抗体的检测。ANA阳性的疾病很多,最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低滴度的ANA也可在感染、肿瘤中出现[1],甚至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可出现低滴度的ANA阳性。ANA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93%~100%,它可以在狼疮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出现,但特异性不高,临床上常做为SLE的筛选抗体,ANA抗体阳性与疾病的活动性亦无平行关系,即使高滴度的ANA也不一定预示病情的严重性。2抗DNA抗体抗DNA抗体又称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一般可分...  相似文献   

16.
1.伴有黄疸的急剧恶化复发型:首选强的松40~60毫克/天。视黄疸、自觉症状和肝功能的改善情况迅速减量,至恢复到恶化活动前的状态时停药。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最好依肝穿活检情况而定。 2.一般活动型(血清转氨酶持续地增高在150~200单位以上,丙种球蛋白增高在2克%以上):(1)强的松20~30毫克/天,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特征及其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共569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AMA、SMA、LSP等自身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ANA谱。结果1)569例中ANA阳性245例(43%),CHB、LC、HCC组ANA检出率分别为42.1%(90/214)、38.2%(108/283)、65.3%(47/72),3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7%(2/30),HCC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CHB组和LC组(P<0.01)。2)CHB、LC和HCC组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分别为75.6%(68/90)、68.5%(74/108)、66%(31/47)。3组中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常见;抗核仁型抗体的比例在HCC组中最高为19.1%(9/47)。3)45例ANA≥1∶320的患者检测了ANA谱,仅2例LC患者dsDNA阳性,1例LC患者SSA阳性,余患者阴性。4)ANA滴度1∶100组与≥1∶320组的ALT、AST、HBVDNA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者出现的自身抗体以ANA为主,HCC组阳性率最高。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常见,核仁型在HCC和LC组高于CHB组。70.6%的HBV感染者ANA为低滴度阳性,其滴度的高低与肝细胞损伤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发奋  林栩  王洁  尤燕舞 《右江医学》2008,36(2):134-135
目的观察MMF、强的松联合治疗难治性LN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强的松,狼疮活动者先用甲基强的松龙1g/d静脉滴注3天冲击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口服MMF 0.75mg;对照组用CTX 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抗dsNDA、抗sm抗体、ANA滴度、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中性粒细胞、肝功能变化,药物副作用及复发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免疫学指标转阴,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损害减轻,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药物毒副作用及复发率较低(P<0.01)。结论MMF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LN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明显优于强的松加CTX。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 抽取确诊或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125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 ANA 82例,抗ds-DNA抗体检测57例,其中14例同时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 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 82例 ANA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87.8%和73.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7例血清中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IIFA法与ELISA法分别为77.19%和71.9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cutoff值时两种方法 符合率比较,ANA、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法对一些稀有核型ANA检测符合率较低,而抗ds-DNA抗体的符合率在不同核型上没有差异.ANA检测以1:100为cutoff滴度,抗ds-DNA抗体以弱阳性为cutoff值时,两种方法 可获得较高的符合率,但在检测滴度1:100 ANA、弱阳性抗ds-DNA抗体时两种方法 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结论 IIFA法检测总ANA、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 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 ,阳性标本再进行ELIS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同时观察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并且更快捷经济.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 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免疫学指标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抗核抗体(ANA)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指标,但免疫学指标与疾病活动性关系如何,是否应作为随访的必查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指导激素用量等,临床上尚有不同意见。现将我院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5年间收住内科的176例SLE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