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小芸 《山西中医》2006,22(2):41-42
从统计学角度对《青囊秘诀》和《洞天奥旨》二书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文中选用药物的频次、消托补法合并同类药物后的药物数和医著中医家用药总药数的比率、处方药味数、药物常用剂量来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的结论是二书具有极强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文献角度对《青囊秘诀》和《洞天奥旨》二书的关系进行较为细致的考察。结果发现虽然《青囊秘诀》和《洞天奥旨》的形制和规模相差较大,但有部分病种、方药雷同,而且具备近似的学术理念。结论是二书具有极强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青囊丸是走方医临证治疗女子病患的基础方,文章探讨了青囊丸溯源、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理论基础,认为青囊丸之所以主要应用于女子患者,因女子为病常伴见肝气郁结、血行不畅,青囊由香附、乌药组成,二药相伍可助疏肝解郁、理气理血,并附医案二则。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对寒热错杂的证治以六经辨证体系做了系统阐述。现以疾病部位为根据,就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证候表现、选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金匮》治痛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对痛证治疗用药有四个基本规律,即解表透邪止痛,善用桂枝、麻黄;温阳散寒止痛,善用附子、干姜;活血逐邪止痛,善用大黄;补虚养血止痛,善用芍药、当归、川芎。综合考察其痛证用药,出现率最高的依次为:甘草、芍药、桂枝、附子、大黄。  相似文献   

7.
郭付祥  薛韵  周丽  黄子彦  白强民  张春和 《河南中医》2019,39(11):1703-170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临证指南医案》疮疡的用药规律。方法:统计《临证指南医案·卷八》中疮疡使用药物,并分别查出其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2.0、Weka 3.8、UCINET及NetDraw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叶天士治疗疮疡的高频药物为牡丹皮、甘草、当归、人参、茯苓、夏枯草、连翘、金银花、栀子、生地黄、郁金、白芍、香附、水牛角、赤芍,多属清热药和补虚药,药性多寒,药味多苦、甘、辛,归经多属心、肝、脾、肺。结论:叶天士治疗疮疡以消散为主,兼以调和营卫、理气解郁、补益脾气、养血生肌等。  相似文献   

8.
咳喘证用药规律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喘证用药规律浅探泰安市中医医院(271000)刘德泉关键词咳喘证;用药规律;痰;止咳平喘咳喘是肺病的主要症状。咳喘与痰密切相关,咳喘每多夹痰,痰也往往导致咳喘。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其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止咳平喘化痰药物繁多。为掌握其应用要点,以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药处方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用药规律,从而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处方269首,中药267味,共3314味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前十位高频药为菊花、白芍、钩藤、牛膝、生地、石决明、夏枯草、茯苓、天麻、黄芩,与10味高频药物同用的药物主要有钩藤、白芍、生地、牛膝、菊花5味。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是以补虚扶正、清热为主.兼顾理气、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常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  相似文献   

10.
于俏  吴焕林  孙海娇  林基伟 《世界中医药》2021,16(12):1909-1913
目的:剖析《丹溪心法》治疗痰证处方中各种药物的运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筛选《丹溪心法》中治疗痰证的方剂,构建其治疗痰证的方剂数据库.选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作为分析软件,运用其关联规则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法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分析《丹溪心法》中治疗痰证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从《丹溪心法》中共筛选出16...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从名医经验、文献研究、临床研究探究其证候规律,发现在肿瘤不同时期及结合不同西医治疗手段其证候多有变动,但总体以湿热蕴结、脾胃气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瘀毒阻滞最为常见。临证用药亦有辩证论治、肠癌专方、中药外用等不同,但处方用药不离"虚"、"湿"、"瘀"、"毒"四大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2.
谢凡  项洁  喻敏  张葆现 《光明中医》2022,(19):3482-3485
目的 借助数据挖掘分析龚延贤治疗痈疽的用药规律和特色。方法 在龚延贤编写的古籍中检索关于论治痈疽病的篇章,按纳入标准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构建方药数据库,借助Excel、SPSS Moder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等软件进行数据的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等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8条相关论述与医案,最终纳入65首,涉及药物134味,共计频次474次。出现频次前5的药物为:当归、甘草、白芷、金银花、防风等;药对及角药可见:当归-黄芪,乳香-没药等;当归-人参-黄芪等。结论 龚延贤治疗痈疽辨证重视气血,论治强调脾胃,并符合其观点“痈者,壅也;疽者,沮也”,在现今仍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民国名医刘舟仙治疗瘄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舟仙瘄述》中治瘄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统计刘氏治瘄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类别,利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药物组合并演化新处方。结果:共筛选处方223 首,涉及中药227 味。高频药物有甘草、黄芩、牛蒡子等。治疗药物多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药性以寒性居多,药味多以苦、甘为主,药物多归于肺、脾、胃经。常用药物组合有连翘-牛蒡子、黄芩-甘草等。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衍化出核心药物组合16 个,形成潜在新方8 首。结论:刘舟仙治疗瘄证强调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在治疗过程中注重透邪和护阴存津,临床常采用消风散、化斑汤、中满分消汤等类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黄晓珊  申春悌 《河南中医》2020,40(8):1190-119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申春悌教授治疗风咳证的临床用药进行分析总结,探究申教授对风咳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风咳证的组方思路和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将申教授治疗风咳证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利用软件中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药的频率、核心药对和新方组合进行挖掘。结果:申教授治疗风咳证常用中药有杏仁、紫菀、炙麻黄、前胡、蝉蜕、苦参、矮地茶、黄芩等26味药,并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及3个新处方。结论:申教授治疗风咳证重视病证结合、异病同治、方证相应,治以疏风肃肺、降气止咳为主,重视从风邪、瘀血、痰浊论治,临床选药精巧平允,寒温并用,升降有序,以降为主,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以实现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5.
陈可冀治疗心血管疾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病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经陈可冀院士诊治且资料完整的心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医案277份,建立医案数据库,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初诊记录、理化检查、中药处方、复诊记录。统计活血化瘀药物使用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对药物配伍、药-病、药-症关系进行对应分析,并对症状、体征的常用药物进行多维数据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血瘀证治疗共使用活血化瘀药20种,其中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赤芍(32.13%)、延胡索(29.60%)、川芎(28.88%)、丹参(25.99%)、红花(23.10%)。药-病关联分析显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瘀证常用川芎、赤芍;高血压病血瘀证常用牛膝、赤芍、生地黄、川芎、丹参;心律失常血瘀证常用延胡索、川芎、生地黄、丹参、当归。冠心病出现心痛症状时,使用药物置信度最高的是延胡索(0.80)、丹参(0.80)、薤白(0.80),出现紫暗舌、黄苔时,置信度最高的是赤芍(0.80),紫暗舌、畏寒同时出现时,置信度最高的是当归(1.00);多维数据分析显示,血瘀证不同症状、体征用药也有差别,治疗瘀斑舌牡丹皮使用较多,治疗心痛延胡索使用较多,治疗头痛川芎使用较多。结论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病血瘀证常用赤芍、延胡索、川芎,临证根据疾病、病位、兼证和兼症的不同,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模式及脾胃湿热方的配伍规律。方法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统计筛选出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核心药物及脾胃湿热方中一些有意义的药—证相关模式。结论脾胃湿热证理法方药经明清医家的继承与发展,其内容更广泛,学术观点更丰富,有较大的理论探讨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证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心绞痛”or“胸痹”)and“气虚血瘀”and(“中医药”or“中药”or“中医”)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CNKI),整理治疗气虚血瘀证心绞痛的中药方剂,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包括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聚类分析。结果:①纳入220篇文献,包含140首方,共计173味药;②药物味甘者应用最多,味辛者次之;四气以温性为主,归经多入肝、脾、心三经;③用药频次居于前10的药物为:黄芪、川芎、丹参、当归、赤芍、红花、党参、三七、桃仁、炙甘草;④关联分析得到9对核心药对,分别为川芎-黄芪、当归-黄芪、丹参-黄芪、当归-川芎、赤芍-黄芪、赤芍-川芎、红花-黄芪、红花-川芎、党参-黄芪,其中川芎-黄芪频率最高;⑤复杂网络及聚类分析得出桃红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的化裁方。结论:临床上应用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灵活配伍清热药、补血药等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方剂计量学分析,得出叶天士临证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与叶天士时代相近的三位温病大家,作为对比方剂源,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1)叶天士、吴鞠通、薛雪三家均以使用温、平性药物为主,叶天士fxi=2.54,低于吴鞠通(3.47),薛雪(2.65);(2)叶天士温热药物使用率低于吴鞠通(P〈0.01)、高于王孟英(P〈0.05),而与薛雪接近。寒温用药比值为0.58。(3)归经统计中叶氏(fxi=3.37)与吴鞠通(fxi=4.31)、薛雪(fxi=3.65)均以入脾肺经药物居多。功效统计,叶、吴、薛三家均以利湿、补气为主。(4)叶天士方剂用药均数n-7.01,低于吴鞠通与王孟英(均有P〈0.01)。结论:(1)叶天士临证用药特色可归纳为方简药纯,精专制胜;好用温药,不尚寒凉;博采众长,重视脾胃,当属临证处方模式类型中的简约式与轻灵式并重的医家。(2)温病四家在用药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配伍方面有交互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中医证候及用药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乳腺癌中医治疗数据库,对其临床证候类型及用药情况进行相关频次分析。结果:纳入的45篇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文献中,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型、痰瘀毒热型、气血两虚型、冲任失调型、气阴两虚型,所占比例依次为48.4%、18.8%、15.6%、14.1%、3.1%;中药治疗乳腺癌的高频药物中归肝经的药物频率达33.3%。结论:在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从肝论治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吴鞠通治疗小儿痘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吴鞠通医案》小儿痘证相关条文处方进行数据录入,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及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频数、性味归经、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收集到处方214首、中药130味、总使用频次2307次。其中使用频次>40次的药物共有15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主要归入肺经、肝经、脾经、胃经。通过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队,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8个聚类药物组合。结论 吴鞠通治疗小儿痘证注重辨证,灵活应用凉泻或温补之法,重点在于解毒,需彻底清除痘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