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股静脉置管术在上腔静脉综合征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8月-2002年4月,我们对上腔静脉综合征并下肢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了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1日~2005年4月1日931例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对比的临床资料。结果:931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细针穿刺诊断敏感度(总符合率)为82.5%。细针抽吸诊断良性病变350例(37,6%),恶性痛变491例(52.8%),可疑恶性20例(2.1%),诊断不明70例(7.5%)。本组细针穿刺良性病变诊断敏感度85.3%,总准确率为91.4%;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94.4%,总准确率为96.0%;恶性淋巴瘤诊断敏感度为64%,总准确率为94.7%;转移癌诊断敏感度为92.6%,总准确率95.7%。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可靠的、准确率较高的颈部淋巴结病理诊断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纵隔和肺病变针吸细胞学超微结构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4例细针穿刺纵隔和肺病变细胞学光镜与电镜形态学对比研究,68例取材满意,占60.5%。68例中,纵隔穿刺9例,肺穿刺40例,肺癌胸壁转移穿刺4例和肺癌淋巴结转移穿刺15例。以光镜为基础判断病变良或恶性质,透射电镜观察病变超微结构。本组光镜与电镜组织学分型符合率50.4%(37/68)。透射电镜依据超微结构的特征对明确诊断病变的组织类型具有重要价值,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术后复发性肝癌瘤内酒精注射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采用普通超声探头引导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109例,共治疗637次,未发现肿瘤沿针道转移及严重并发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47.8%、19.0%。作者认为治疗的关键不在于注射次数及酒精量的多少,而在于穿刺部位的准确性,提出了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及穿刺注射中的注意要点。认为本法是目前治疗不宜手术切除单个小复发癌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胃癌34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1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以中药黄芪、党参为主要组成成分研制的静脉型注射液,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对该药治疗中晚期肿瘤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对1992年10月—2002年7月收治的37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17例,单纯放疗(或化疗)20例,行对照分析研究治疗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X线、CT、MRI在肺部肿块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病理学依据主要依赖痰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肿块定位精确,活检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对肺部肿块63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志隽  孙云鹏王婧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11):1176-1176,1185
对1992年6月-2002年10月56例我院经B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GI)检查于术和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片在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位核心穿刺活检对临床上不能扪及肿块的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对48例临床上不能扪及明确肿块、乳腺X线摄片发现可疑病变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位核心穿刺,取得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示,48例患者中共发现早期乳腺癌7例,占14.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X线摄片计算机辅助立体定位核心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定位精确、可靠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9,(4):F0003-F0003
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骨肿瘤穿刺活检学习班”(编号2009-04-07-016)定于2009年10月30-31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主要目的:提高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普及骨肿瘤穿刺活检的意义,规范和标准化骨肿瘤穿刺活检的设计和操作,提高活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开普拓所致迟发性腹泻一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普拓(CPT-11)是一种特异性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是第3代水溶性半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主要毒副反应是迟发性顽固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001年11月1日~2002年10月31日我们应用开普拓治疗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其中1例出现严重腹泻(1/6)。总结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Ultra-cut穿刺针穿刺活检对深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2例深部占位性病变行彩超或螺旋CT引导Ultra-cut穿刺针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深部占位性病变,在B超或螺旋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成功率为97.5%(119/122),未出观继发性大出血和因并发症而死亡现象。结论应用Ultra-cut穿刺针穿刺活检。对深部占位性病变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操作安全可靠,取材质量满意,病人痛苦少,较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2年6月对105例的108个病灶,根据X线钼靶摄片所发现的恶性及可疑恶性、不能肯定其性质的病灶行立体定位穿刺,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在105例的108个病灶的检查中,诊断符合率为95.4%,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术定位活检准确、技术创伤小、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梅家转  冷传春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11):1227-1227
联合化疗是晚期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奥沙利铂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作用颇受重视。2000年9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32例,收到良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周围病变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并发症低的特点。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1999年1月—2003年12月对248例肺部孤立性肿块或多发结节灶、肺空洞性病变、两肺弥漫性病变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3年3月~1997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患者早期低位直肠癌5例,全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采用勺型硬膜外穿刺针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单次穿刺腹腔化疗 ,取得穿刺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的疗效 ,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共收治卵巢上皮癌化疗患者 5 3例 ,3 0~ 63岁 ,均为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癌。其中8例手术中留腹腔引流管 ,术后 7d第 1次腹腔化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堵管 ,注液困难或插管处溢液 ,故拔管后全部改成勺型硬膜外穿刺针单次穿刺腹腔化疗。1.2 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后取平卧位 ,于左 (或右 )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 1 3交界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乳腺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PCR-ELISA法检测79例术前乳腺肿瘤穿刺活检标本和大体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乳腺癌65例,穿刺组织端粒酶阳性57例,阳性率为87.7%;大体组织端粒酶阳性54例,阳性率83.1%;淋巴结有转移者端粒酶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乳腺良性疾病14例,端粒酶阳性2例,阳性率14.3%。结论:术前乳腺肿瘤穿刺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利于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以间接了解乳腺癌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6岁。2000年7月无诱因出现回缩性涕中带血,量少,为小血块与痰液混合。外院曾行鼻咽镜检查排除鼻咽癌,诊为慢性鼻炎,给鼻炎净滴鼻及抗感染治疗无好转,且症状加重。2000年10月19日在外院行副鼻窦镜检查,发现筛窦息肉,于10月26日在副鼻窦镜局部麻醉下行单纯筛窦息肉摘除术,术中冰冻为良性,但术后病理报告:右侧筛窦神经内分泌癌,骨组织未见癌侵及,免疫组化染色报告:E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