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伟  李飞波  康青松  李勇  陈赢  马军波  曲凯 《浙江医学》2019,41(15):1653-1654
目的总结分析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C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6例患者中,就诊前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因体检发现脾占位,2例有左季肋区疼痛不适,1例发现左上腹部包块。手术治疗前B超检查示脾脏内可见低密度回声团,CT检查示脾内类圆形不均质异常强化影。6例患者均行脾切除手术(4例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开腹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均确诊LCA,术后(仅1例出现PLT升高,经抗凝治疗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对影像学提示脾大且脾内不均质低密度脾占位患者均应提高警惕,确诊LCA需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脾切除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红琴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0,30(2):96-97,F0003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脾窦岸细胞血管瘤5例进行临床表现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组织学表现为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窦样腔隙构成,腔壁上伴有突向腔内的乳头状结构,腔隙壁及乳头状增生突起的表面均衬以单层内皮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呈双重分化即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物均呈阳性。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是良性血管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发现主要靠影像学检查,诊断则需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3.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LC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特点并将LCA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将5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正常脾窦岸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13例LCA患者包括7名男性和6名女性,年龄从39~70岁,平均54.2岁,中位年龄55岁,这些肿瘤患者中,6例伴有腹腔内恶性、良性肿瘤或者炎症,7例由体格检查被偶然发现。 肿瘤标本大体观发现脾内含有直径为0.5~6.2 cm孤立性或者多发性灰白色结节。肿瘤组织学特征为由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构成,血管腔隙内排列丰富的、从圆形到立方状窦岸细胞,并延伸到血管腔,通常可以看到在肿瘤的一些区域中,覆盖于乳头状结构中的窦岸细胞延伸到血管腔内,在血管腔中还可以辨认出另外一种组织细胞样细胞,大小比窦岸细胞大,两种细胞均未显示细胞学非典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中的窦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如CD21、CD31、CD68、多克隆FⅧRAg 和ERG)呈阳性表达,而这些细胞对CD8、CD34和WT-1呈阴性表达,表明LCA中的窦岸细胞的免疫表型与对照组不同。结论:LCA是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在老年人,它的病因尚不清楚,然而,由于在一些病例中伴随的其他肿瘤或炎症,因此免疫失调可能和该肿瘤存在关联,LCA中的窦岸细胞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呈内皮细胞 组织细胞混合性表型,因此这些细胞可能具有介于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特征,强调组织学检查和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又称脾衬细胞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起源于脾脏的窦岸细胞或衬细胞。由Falk等[1]于1911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之后,国内外文献有一些个案报道,但至今不足百余例[2-8]。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CT表现。方法:收集自1992年以来我院经临床及生化检查证实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12例,12例病例均由美国产GEMAX-II型CT机行颅脑CT平扫,其中6例继颅脑CT扫描之后又行肝脾CT扫描。结果:12例病例均示脑部病变,主要累及豆状核、尾状核、丘脑、小脑齿状核等,为多发对称性低密度灶,其中4例合并肝硬化,3例示脾大。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以颅内多发对称性以基底节为主的低密度病变较具特征性,并与肝硬化、脾大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CT检查可明确病变的范围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娟  侯颖  金葵花  杨媛 《医学争鸣》2002,23(7):625-625
1 临床资料  1999- 0 1/ 2 0 0 1- 12在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血管瘤患者 18(男 16 ,女 2 )例 ,年龄 30~ 6 8岁 .经CT检查均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 15例系无症状查体中发现 ,3例有肝区闷胀不适等感觉 .该组患者血管瘤直径均≤ 5 cm.采用美国 RF- 2 0 0 0型射频治疗仪及多弹头射频电极针 ,在 B超引导下将多弹头射频电极针经皮肝穿准确插入病灶 ,然后打开电极进行治疗 .能量从 2 0 W开始 ,6 min内升至 6 0 W经 8~ 10 m in阻抗可升至 999Ω,此时局部温度可达 10 0℃~12 0℃完成治疗 .根据病灶大小更换治疗点继续同上治疗 . 18…  相似文献   

7.
骆佳  凌云志  郝风华 《广东医学》2005,26(3):384-385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 ,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决定脾脏栓塞的范围 ,脾脏栓塞最大范围不超过 70 % )。结果  32例患者共进行 5 0例次栓塞 ,其中 4 8例次出现发热 ,持续 3~ 5d ,4 6例次术后上腹部不同程度疼痛 ,4例次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 ;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 2 4h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回升 ;术后 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 ,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它能提高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免疫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观察,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2006年4月-2011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有完整资料的肝血管瘤患者52例,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与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 52例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一般者1次,肿瘤较大者做2次,本组中10例肝巨大血管瘤行两次栓塞治疗,全部患者均于首次术后随访1、6、12个月,行CT检查,其中显效26例,肝血管瘤缩小50%以上,上腹部不适、疼痛明显减轻,有效20例,肿瘤缩小30%,上腹部不适明显减轻.肿瘤缩小<20%者6例.有效率达88.5%.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行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壁及乳头表面内衬单层内皮细胞,细胞呈高柱状、衬覆细胞两种形态,部分细胞可含含铁血红素颗粒。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肿瘤,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体会.方法 对6例肝区巨大血管瘤患者施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结果 4例病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病例因瘤体巨大而栓塞两次,随访6个月以上瘤体均缩小明显,碘化油沉积良好.本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中,超选择插管技术与良好的机器设备及器械应用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PIE)经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2007年经诊断明确的肝海绵状血管瘤24例,采用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以PIE实施完全性充填栓塞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CT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24例瘤体均有所缩小,其中术后3个月CT检查显示18例病灶内碘油完全充填,6例病灶区碘油充填欠佳; 6个月后CT检查显示病变直径缩小大于50% 14例(58.3%),直径缩小小于或等于50% 6例(25.0%),病灶消失者4例(16.7%).6例术前有临床症状者术后2~3个月症状缓解或消失.24例均无复发及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PIE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应作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评价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性脾栓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首先实施肝癌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联合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超选择性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栓塞量60%~70%.术后2、7、14、30d复查血常规,4~6周进行CT复查,3、6、12个月进行CT或MRI复查.结果 30例术前肝癌直径3~12cm,平均8.5cm;30例全血细胞尤其是血小板及白细胞显著减低 .术后24h,WBC 30例明显升高(21例基本正常),血小板略微升高5例、无明显改变25例.术后7d,白细胞基本正常28例、略低于正常2例,血小板明显升高30例(25例基本正常).1个月左右 CT复查,肝癌平均直径5.5cm,肿瘤内碘油完全充填23例、充填≥80% 7例;脾实质梗死面积达70% 21例、50% 9例.所有患者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安全性较高,在栓塞肝肿瘤同时可减少脾功能亢进及降低门静脉高压,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严重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术后2、12、18、24 d,2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胆汁酸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上,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及胆汁酸较治疗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及胆汁酸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脾动脉栓塞术双介入治疗法能有效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3例脾切除经病理诊断为脾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例LCA的组织学由大小不等相互吻合窦样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细胞无异型性呈立方状、柱状、多角形,胞质内见棕色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表型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物表达阳性,显示肿瘤细胞呈双重分化.结论 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性良性肿瘤,也有恶性报道,可合并身体其它部位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5例经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确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选择供血动脉插管成功后,注入平阳霉素与碘油制成的乳剂栓塞。结果介入治疗1-2次后所有患者肝内海绵状血管瘤均明显缩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与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应用对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8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并PSE治疗,PSE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择性对脾动脉主干远端的分支进行栓塞.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CT、内镜所见,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8例行PSE 28例次,栓塞范围40%~7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末次栓塞6个月后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12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15例.术后内镜所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患者食欲及体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8例次行PSE后均出现发热,27例次出现左上腹痛,4例次呃逆,2例次少量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消失.结论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增强体能和免疫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其与内脏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1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光镜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肿瘤由窦样腔隙构成,腔壁见乳头状结构,内衬单层内皮样细胞,高柱状,无异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中LCA常合并恶性肿瘤.结论:LCA是脾脏特有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血管源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LCA与恶性肿瘤相关,应密切随访和严密观察有无继发内脏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常规平扫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5例LCA患者脾脏体积增大,CT平扫病灶呈弥漫分布,大小不一,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的等密度及稍低密度结节,无囊变坏死区,1例脾脏内见2个稍高密度结节。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部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较平扫显示更多边界清楚的小病灶,门静脉早期病灶呈进行性强化,自内部向外周填充;大部分病灶延迟强化,门静脉后期与脾脏实质呈等密度。MSCT同时发现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单纯性囊肿1例,合并横结肠腺癌和盆腔畸胎瘤1例。结论脾脏LCA弥漫分布,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为自病灶内部向外的渐进性增强和延迟强化,病灶在延迟扫描与脾脏呈等密度。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可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提供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何琳  黄庆荣 《广东医学》1998,19(11):891-891
牌脓肿,常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和治疗不当,导致死亡。笔者于1986年1月一lop年5月收治8例,现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组,男7例,女1例,年龄17一67岁,平均51岁。其中单发性脾脓肿2例,多发性牌脓肿6例,合并肺感染3例,合并肝脏肿2例。有腹部外伤史2例。3例并左下肺感染,其中1例并左胸腔积液。百例均行B起检查示:2例脾内单发性征性暗区,6例牌内多发性液性暗区。本组4例行gr检查示:脾内大小不等低密度区,脾脓肿。回2结果:本组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常规脾切除加牌窝引流1例,逆行性脾切除加皮窝引…  相似文献   

20.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 ,成年人多见 ,占肝占位性病变的0 .4 %~7 .0 % [1]病变较小时 ,因无临床症状常不被发现 ,一旦症状明显病变范围较大 ,一般药物治疗无效[2]。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外科为主。由于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 ,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成为当前最有效方法之一。现报告我院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22例患者进行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治疗的方法及疗效。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患者22例 ,男12例 ,女10例 ,年龄22~58岁 ,平均年龄40岁 ,所有病例均经B超 ,CT及临床检查确诊。因上腹不适饱胀感就诊者12例 ,因B超发现者6例 ,因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