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初筛的反向梅毒检测方法不一致结果(血清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的特点,并据此选择可靠的反向梅毒筛查流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反向梅毒筛查方法的实验室数据,以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初 筛阳性标本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确认(梅毒螺旋体明胶粒子凝集试验,TPPA)和定量非梅毒螺 旋体抗体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采用f检验统计分析实验室数据。结果21 049 份筛选标本中ELISA初筛阳性666份(3.16%)。其中TRUST阳性169份,经TPPA确认168份阳 性,1份阴性,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0.6%(1/169)。在666份初筛阳性标本中,TRUST阴性497 份,不一致血清结果(ELISA结果阳性,TRUST结果阴性)的比率为74.6%(497/666),497份标本经 TPPA确认,有74份为阴性,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14.9%(74/497)。经f检验,TPPA阳性组内 TRUST阴性和阳性结果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25,P=0.000),即TRUST阴性率 (71.6%,423/591)显著高于TRUST阳性率。结论选择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方法,应 对初筛阳性标本先做TPPA确认,再对确认阳性标本进行定量非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避免假阳性 结果。  相似文献   

2.
HIV抗体初筛与确认(WB)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疫情报告中HIV抗体初筛试验与确认(WB)测试结果的符合情况。[方法]对初筛和复筛测试的阳性结果分成两组与确认(WB)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一组OD值与临界值(cutoff)的比值(S/CO)≥6.0;第2组(S/CO)比值在1.0~6.0之间;同时观察两种初筛试剂复测结果一阴一阳与确认试验的符合情况。[结果]502份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经确认(WB)测试HIV抗体阳性499份,HIV抗体阴性2份,不确定血清1份。复筛与确认(WB)测试的第一组(S/CO)比值≥6.0,HI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100%;第二组(S/CO)比值在1.0~6.0之间,HI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84.61%。初筛假阳性2份,假阳性率为0.55%;复筛假阳性1份,假阳性率为0.33%。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一阴一阳的一份血样品经(WB)确认为阴性结果。[结论]省级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在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和HIV抗体筛查符合《规范》要求的条件下,两次重复(ELISA)(S/CO)比值≥6.0时,可以按HIV感染报告疫情。(S/CO)比值在1.0~6.0之间或复测结果一阴一阳,还应进一步作确认(WB)。  相似文献   

3.
同时采用2种试验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对提高检出率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梅毒的检出率和检测的准确性,做好对口岸控制传染病的监泅,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TRUST)和梅索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43g名入境人员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TPPA试验检出阳性者共41例,抗体摘度均大于1:160,阳性检出率为0.94%;TRUST初筛试验阳性者为12例,阴性检出率为0.28%;而TRUST初筛试验阴性,TPPA确诊试验阳性者为29例,占被检总数的0.67%。[结论]在口岸出入境人员中采用TRUST和TPPA试验同时进行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出入境人员梅毒与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南京地区出入境人员梅毒和HIV感染的情况,探讨血清学诊断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并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对24092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梅毒和HIV血清学检测.梅毒初筛试验采用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确认试验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HIV初筛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认试验采用蛋白印迹法(WB).[结果]梅毒感染19例,感染率为7.89/万(19/24092).HIV感染者5例,感染率为2.08/万,另有HIV可疑感染者1例.[结论](1)南京地区出入境人员梅毒的感染率远远高于我国同期梅毒的感染率.(2)HIV感染主要以输入型为主.(3)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监测力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4)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和准确性,避免错检、漏检.  相似文献   

5.
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血清学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防止梅毒高危人群因血清学诊断失误发生漏诊。〔方法〕从1996~2000年对58例有确切性乱史的梅毒患者配偶(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诊断。在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进行初筛实验而结果呈阴性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进行确认试验(TPPA)。〔结果〕有4例梅毒患者配偶的血清检测结果为:RPR阴性、TPPA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均排除有梅毒既往史。〔结论〕对梅毒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时,应同时采用RPR、TPPA试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避免以单一的RPR初筛结果阴性排除梅毒感染而造成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黔南州12县(市)疾控中心HIV初筛实验室检测HIV阳性的标本复检及确认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州疾控中心HIV初筛实验室将各县(市)送检阳性标本用两种试剂复检后,对复检仍为阳性的样品再送贵州省疾控中心艾防所确认.[结果]各县市HIV实验室初筛122例阳性样本经黔南州疾控中心HIV实验室复检为107例阳性,15例阴性,阳性符合率为87.7%;黔南州疾控中心HIV中心实验室复检107例阳性样本送贵州省疾控中心艾防所确认为104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符合率为97.2%;各县市HIV实验室初筛122例阳性样本经省艾防所最终确认阳性符合率为85.20%.[结论]各HIV初筛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度不够理想,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县市基层HIV初筛实验室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原理初筛试剂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与确认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及一般规律.方法67份初筛为HIV抗体阳性的样本,用三种不同原理的初筛试剂复检,并进一步用蛋白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67份样本中,有44份三种初筛检测均为阳性,WB确认为HIV抗体阳性;有1份三种初筛检测为阳性,(WB)确认试验为不确定;有2份三种初筛检测为阳性,WB确认试验为阴性;有2份二种初筛试验为阳性,WB试验为阴性;有3份一种初筛试验为阳性,WB试验为不确定.其余15份均为一种初筛试验阳性,WB试验阴性.结论三种不同原理的初筛试剂联合检测HIV抗体与WB确认检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对个体进行诊断时,为慎重起见,必须经WB法确认.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结果的方法学验证。方法肿瘤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5 230例,经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初筛。阳性者进行TPPA和RPR抗体滴度检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 230份样本用ECLIA法进行初筛试验,阳性样本167份,用TPPA法确认,其中阳性样本160份。RPR法检测41份为阳性。罗氏E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灵敏度为93.13%,特异度为99.65%,阳性预测值为89.12%,阴性预测值为99.78%;RPR法灵敏度为25.63%,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7.71%,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认山东省各地初筛HIV抗体阳性血清,并进行带型分析。[方法]2003年对山东省各地检测后上送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用PA、ELISA试验复核,阳性者用WB试验进行确认,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62份血清中,PA和ELISA复核152份为HIV抗体阳性(占58.01%),其中125份确认为HIV-1抗体阳性;条带出现百分率gp160、p24为100%,gp120、gp41、p66、p51和p31在96%以上,p17、p55分别为86.4%和85.6%。[结论]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存在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枣庄市2002~2003年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枣庄市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 ,为梅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2 0 0 2年、2 0 0 3年的献血者进行梅毒常规血清学检测 ,初筛试验阳性者再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特异性血清诊断试验确认。 [结果 ]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 2 0 0 3年高于 2 0 0 2年 ,3 1~ 4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 ,自由职业者阳性率最高。 [结论 ]献血者梅毒感染率较高 ,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