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瀛  ) 《全科护理》2009,7(29):2659-2660
[目的]提高心跳呼吸骤停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对68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进行现场救治,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瞬时评估、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快速人工循环、安全转运等。[结果]9例病人安全转回医院治疗。[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鹏  崔莉  王霞 《护理学报》2004,11(12):23-24
目的 通过编制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优化急症病人人院抢救流程,改善急救护理服务,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80例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进行急救护理工作.对照组80例病人采用常规抢救方法进行急救护理工作,两组密切观察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使用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18min,抢救成功率由87%提高到93%,病人满意度由90%提高至98%。结论 应用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图.优化抢救程序,将抢救措施程序化、规范化。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对照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常规、传统的抢救方法.密切观察两组抢救所需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了13 min.抢救成功率提高了25.0%.结论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优化了抢救程序,从而使抢救措施更加规范化,医护间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了救治时间,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泽芳 《家庭护士》2009,7(6):488-488
[目的]通过对口服毒物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复苏后的及时洗胃,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方法]对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后,在气管插管下及时采用改进后的胃管插入胃内66 cm进行洗胃,并保留胃管24 h,应用各种保护胃黏膜及导泻药物,防止毒物再分泌吸收.[结果]插胃管一次性成功并能彻底清洗毒物.[结论]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及时洗胃是成功抢救重度口服中毒病人的有效保证,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开展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病人护理查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斐 《护理学报》2009,16(2):30-32
解决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急救护理问题,开展专题护理查房.总结了2006年1月-2007年12月22次护理查房,查房内容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抢救技术操作、心肺脑复苏术和护理等内容,考评小组对查房效果进行考评,成绩逐渐上升.通过专题护理查房.急诊科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成功率由2004-2005年的18%升至2006-2007年的27%.笔者认为:开展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专题护理查房提高了急危重症的护理质量,促使护士对专科知识的学习,完善了专题护理查房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救护士紧急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接诊140例呼吸心跳骤停并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操作人员不同分为急救护士组和麻醉医师组,各70例。并对气管插管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急救复苏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救护士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关键步骤,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救护士紧急气管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9月接诊的70例呼吸心跳骤停并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救医护人员紧急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的院内复苏成功率。结果:急救护士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与麻醉医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救复苏成功率高于麻醉医师组(P〈0.05)。结论:急救护士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厚性心肌病致心搏、呼吸骤停的最佳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生存期的生命质量。[方法]对15例肥厚性心肌病致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病人抢救成功,2例病人住院3 d后家属放弃治疗回家,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首要关键步骤,一个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急救团队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而自主循环恢复后采用低温疗法以达到最佳的神经功能恢复是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内专业急救小组成立前2012-01-2013-12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及我院急救小组成立后2014-06-2016-06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各项操作开始与所需时间、循环自主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颤开始时间、气道开放时间与复苏需要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较早。结论:院内急救小队的成立提高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方法:对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除1例电击伤后倒入水中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l例复苏后反应稍迟钝。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是内科的危重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 9例心肌梗塞并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及护理 ,认为迅速准确地判断、正确有效地施行心肺复苏术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 ,对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琴  邵军 《护理研究》2012,26(4):342-343
[目的]探讨应用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理论技术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按2010年复苏指南和2005年复苏指南进行分组抢救并对比观察.[结果]应用2010年复苏指南的理论技术心肺复苏成功率(20.0%)与2005年指南指导下复苏成功率(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导抢救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例全麻术后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呼吸道梗阻是肌肉松弛药的残余作用导致全麻术后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护理,对防止术后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工作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可以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的临床经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7年急诊抢救的5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结果:50例中初步心肺复苏的12例,最终康复出院的6例。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该患者的原发病,心跳呼吸骤停时间,CPR的及时正确,电除颤的及时准确使用,及早气管插管以及脑复苏的正确及时实施有相关性。另外碳酸氢钠及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使用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心肺复苏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的成功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息息相关,而且离不开贯穿始终的护理操作技术。自2002年12月我院即建立了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培训部门,对急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心肺复苏护理培训。实践证实,经过培训后,明显提高了我院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俊  许勤  崔焱  张一明 《护理研究》2006,20(21):1916-1917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常用方法[1]。术后由于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一旦出现,预后极其凶险,若不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病人将很快死亡或遗留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2]。我科于2002年—2005年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468例。术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者23例,抢救成功21例,死亡2例。现将对2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36岁~58岁。其中心律失常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者…  相似文献   

18.
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病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均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孕产妇由于血容量、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心脏负荷加重,与一般病人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应及时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于最佳时间内及早实施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术,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并通过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改善孕产妇复苏后结局[1]。作者对本院2006年6月至2013年9月,住院期间发生呼吸心跳骤停11例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抢救与护理重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麻术后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芳  何令萍 《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2):556-557
本文对3例全麻术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呼吸道梗阻肌肉松弛药的残余作用导致全麻术后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发全麻术病人的观察,护理,对防止术后病人心跳呼吸聚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桂贤  黄燕梅 《全科护理》2012,(30):2879-2880
当病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人体耐受缺氧的时间为4min~6min,为防止大脑因缺氧而发生不可逆脑死亡,短时间内实施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是临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及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最主要的抢救手段和最有效的方法。成功的气管插管术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经过对呼吸机管道的精心护理,才能为病人赢得了更多重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