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听力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3年11月本院共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8例(48耳)患者进行术前音力测试,显微镜下对患者的听骨链病变进行观察。结果慢性中耳炎类型最常见为单纯型、骨疡型以及胆脂瘤型。其中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鼓膜松弛部穿孔者听骨链多有破坏,松弛部穿孔先破坏锤砧关节,紧张部穿孔先破坏砧镫关节。其中听骨链中断或固定34耳,听骨链完整或活动好14耳。结论中耳炎听骨链破坏多见于骨疡型、胆脂瘤型;其中听力测试语频段气导听阈〈40 dB以内,气骨导〈30 dB的听骨链一般完整,气导听阈〉50 dB,气骨导差〉40 dB的,听骨链多中断。  相似文献   

2.
64排螺旋CT仿真内镜对中耳解剖结构的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金坤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7,24(9):1088-1090,109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听骨链三维重建及镫骨前后脚斜面重建对中耳正常解剖结构显示情况。方法33例66耳行颞骨64排螺旋CT扫描,正常者35耳。所有33例均行颞骨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检查。将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重建的轴位数据重建图像传至GE Advantage工作站。35耳均行中耳CTVE成像,听骨链SSD三维重建,镫骨前后脚进行斜轴位重建,与解剖及冠、轴位图像进行对照。结果CTVE100%(35/35)清晰显示听骨链的结构,鼓室各壁结构,下鼓室、鼓室上隐窝及鼓窦,砧镫关节、镫骨脚板及面神经骨管的位置;100%(35/35)显示面神经骨管;68.6%(24/35)清晰显示镫骨前脚,74.3%(26/35)清晰显示镫骨后脚;65.7%(23/35)清晰显示面隐窝,82.8%(29/35)显示鼓室天盖。锤骨前、上韧带、砧骨后韧带CTVE的分辨率较低,显示情况仅分别为8.6%(3/35)、8.6%(3/35)及11.4%(4/35)。镫骨肌显示率为0。CTVE对后鼓室细微结构的显示:20%(7/35)显示岬小桥,8.6%(3/35)显示岬下脚,8.6%(3/35)显示茎突隆起。听骨链的SSD重建及镫骨前后脚的斜轴位重建对听骨链的显示:100%(35/35)清晰显示听小骨各结构,尤其是完全显示了镫骨前后脚及脚板。结论64排螺旋CT中耳CTVE可以清晰显示大部分中耳的正常解剖细节,使各结构更立体、清晰。听骨链SSD及镫骨前后脚的斜轴位重建,可以整体显示听骨链的情况。64排螺旋CT中耳的CTVE、听骨链SSD及镫骨前后脚斜轴位重建图像清晰、立体,耗时不长,可以用于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120例(12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析听骨链损害与病变类型、病程的关系及听骨受损特点,发现胆脂瘤型听骨损害最严重,锤骨、砧骨、镫骨受损率依次为66.7%、78.3%、48.3%,其中以砧骨最易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在听骨链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听骨链CTVE图像资料。结果对临床检测骨传导异常的患者34例进行归类分析。正常听骨链18例,锤骨骨折3例,砧骨骨折2例,砧骨发育畸形2例,慢性中耳炎合并胆脂瘤听小骨破坏6例。结论CTVE能良好显示听小骨病变的类型,为病变的定性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5.
应用钛听骨行鼓室成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中  宋毅 《河北医药》2005,27(4):261-262
目的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24例(24耳)采用中耳乳突根治,鼓窦口扩大术,鼓室成形术式,以钛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Ⅰ期完成手术。结果24例(24耳)随诊1年,听力提高>15dBHL者8耳;语言听力达应用水平者22耳,鼓膜愈合好者20例,未发现中耳炎复发及移植听骨排异现象。结论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术式Ⅰ期完成手术,用钛听骨重建听骨链能达到听力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慢性中耳炎常表现为耳流脓及听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耳炎手术目的是清除病变和重建听力,其中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治疗较严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的主要术式,术中根据病变情况采取听骨链重建在获得干耳、提高听力方面的疗效是确切可靠的。我科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开放式鼓室成形并听骨链重建术20例,随访1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中耳内耳结构的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40例成人的中耳、内耳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0.625mm),小视野(FOV=9.6cm),骨重建算法(BONE+),然后根据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的特点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仿真内镜成像(CTVE)显示。结果表明,中耳鼓室、听骨链、内耳及内耳道均获得了满意的三维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显示成人中耳、内耳立体结构,给临床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听骨链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听骨链重建图像资料。结果正常听骨链20例,锤骨骨折2例,锤砧关节脱位1例,镫砧关节脱位2例,慢性中耳乳突炎听小骨破坏9例;2例伴有胆脂瘤形成,面神经管破坏2例,先天性中耳畸形1例。结论64层螺旋CT听骨链重建技术对临床医师明确诊断、指导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的HRCT征象、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证实的34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HR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16例表现为中耳腔内团块状影,周围低密度环包绕,听骨明显破坏及中耳窦腔扩大,骨缘硬化。8例肉芽肿多呈片状、条索状或网状,听骨破坏较轻。结论根据中耳腔软组织影的形态及骨质破坏而非病变的密度改变,大多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藉HRCT扫描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Kappa统计量评价不同观察者对中耳胆脂瘤的高分辨率CT(HRCT)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共166侧耳的颞骨HRCT图像,所得结果与原始颞骨HRCT报告结果进行Kappa统计分析;进一步以手术中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颞骨HRCT初诊和再诊对中耳胆脂瘤和听骨链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中耳胆脂瘤HRCT初诊和再诊具有很好的诊断一致性,其Kappa值为0.752;HRCT对胆脂瘤破坏听骨链的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60;颞骨HRCT初诊和再诊对中耳胆脂瘤和听骨链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6.9%、93%、91.6%和84.8%、91.7%、89.8%;颞骨HRCT初诊和再诊对听骨链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6%、90.4%、88.6%和85.4%、81%、83.1%。结论 HRCT初诊和再诊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一致性良好,但在显示听骨链的完整形态方面一致性稍差。  相似文献   

11.
岳艳  曹永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23-3124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常导致鼓膜穿孔、听骨链和鼓室病变,属于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伴随着鼓膜修补及听骨链重建材料的发展和功能性耳显做外科研究的进展,开放式手术的同时施行鼓事或外耳道重建并缩小乳突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骨听骨链重建应用于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均经手术证实锤砧骨有病变而镫骨完整并且活动度好,所有患者均实施自体骨听骨链重建的鼓室成形术,同期采用鼓膜成形术。术后随访,以纯音测听进行听功能评价。结果:术后平均气骨导差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而术后平均气导听阈阈值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有听骨排异脱出的现象发生。结论:自体骨听骨链重建应用于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术后不仅听力恢复效果好,并没有排异现象,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方法 ,促进干耳率及提高听力。方法  82例均采用上鼓室进路 ,鼓窦上鼓室开放清除上鼓室及鼓窦内胆脂瘤及肉芽组织 ,根据听骨破坏的情况 ,分别采用不同的鼓室成形术 ,其中砧骨搭桥术 5 2例 ,镫骨加高术 2 0例 ,镫骨底板成形术 10例。结果 术后 3周~ 2个月内复查 ,所有病人移植筋膜成活 ,听力不同程度提高 ,其中纯音测听结果 ,气导听阈 2 5dBHL以内 65耳 ,79 2 % ,术后复发 12耳 ,复发率 14 6%。结论 采用上鼓室鼓窦进路的术式 ,既能彻底地清除中耳病变 ,又不破坏外耳道后壁 ,使重建的鼓室有较大的容积 ,术后有良好的听力效果 ,是中耳手术的较为理想的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中耳炎HRCT检查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证实的3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HR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HRCT表现为中耳腔内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面神经管及半规管的破坏。10例肉芽肿型中耳炎HRCT表现为片状、索条状或网状软组织影,部分见液平,听骨移位及破坏较轻。结论:根据中耳腔软组织影形态及骨质破坏而非病变的密度改变,大多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用HRCT扫描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方法,促进干耳率及提高听力。方法 82例均采用上鼓室进路,鼓窦上鼓室开放清除上鼓室及鼓窦内胆脂瘤及肉芽组织,根据听骨破坏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鼓室成形术,其中砧骨搭桥术52例,镫骨加高术20例,镫骨底板成形术10例。结果 术后3周~2个月内复查,所有病人移植筋膜成活,听力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纯音测听结果,气导听阈25dBHL以内65耳,79.2%,术后复发12耳,复发率14.6%。结论 采用上鼓室鼓窦进路的术式,既能彻底地清除中耳病变,又不破坏外耳道后壁,使重建的鼓室有较大的容积,术后有良好的听力效果,是中耳手术的较为理想的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组图像(MPR)、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在上颈椎外伤中的技术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颈椎外伤的病例26例,采用64螺旋CT进行扫描,1mm准直,50%间隔重叠重建,获得MPR、SSD,MIP图像对其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MPR图像可以从冠、矢状位对上颈椎外伤进行观察,对一些隐匿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SSD、MIP可以从任意角度通过立体图像进一步显示关节脱位的情况。MPR软组织窗图像可提示寰枢关节外伤中韧带损伤,但对其显示效果远不如MRI。结论 MS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MPR、SSD,MIP)在诊断上颈椎外伤中提供了更多可靠信息,其与原始轴位CT图像相结合是目前诊断上颈椎外伤的最佳方法,但在观察韧带软组织损伤方面优势不及MRI。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其中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容易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尤其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最为严重、更容易破坏听骨链导致耳聋和颅内外并发症的一种类型。胆脂瘤型中耳炎按照获得性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类型,本例患者属于后天性。我科于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6 岁,因骑电动车与货车相撞致头部及左耳外伤就诊,患者呈昏迷状态,外伤初期左外耳道有鲜血流出. 于外伤后第 19 天因欲明确耳部损伤情况行颞骨 CT 检查. 应用 GE64 层螺旋 CT 扫描机行颞骨 CT 扫描,骨重建算法,窗宽窗位分别设置为 4000 Hu;700 Hu,层厚 0.625 mm,重叠 0.3 mm,分别以两侧中耳为中心, FOV 设置为 9.6 cm 行靶重建,并对两侧听骨链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重建(VR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21 例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兴趣区域的螺旋CT增强扫描,用表面覆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投影法(MPR)、容积再现(VR)对轴位图像进行重建.结果:SSD、MPR可清楚显示病变全貌,动脉瘤的大小、范围、内膜片及其与邻近动脉分支的关系,并显示破口位置.MIP可显示血管管壁钙化和动脉瘤的范围、形态,对病变可进行任意角度重建和观察,清楚地显示瘤内血栓、破口.MPR能显示附壁血栓、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和内膜片.结论:MSCTA技术为主动脉瘤病变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临床经验阐述影像学在慢性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通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颞骨CT影像诊断的特异表现进行剖析,从慢性中耳炎症状影像研究中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解剖参数间关系失衡的特点;影像发现鼻腔、鼻窦病变与慢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进展显著相关;对咽鼓管上隐窝结构影像诊断可判别不同类型中耳炎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