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胫骨骨髓炎并大段骨缺损患者56例(均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接受il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骨愈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骨愈合情况较对照组理想(100.00%78.57%),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骨髓炎并伴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骨搬移技术可取得理想疗效,但应用il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可促进患者的骨愈合率,值得大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和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行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植入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控制感染,形成骨诱导膜;第二阶段待感染控制,皮瓣成活后取出骨水泥,股骨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单边外固定架,胫骨骨缺损的患者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进行骨延长,如断端愈合不良,则行植骨术。术后采用外固定架指数(EFI)和ASAMI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9~26个月,平均23.5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9.8~17.6个月,平均12.7个月,平均外固定架指数(EFI)为1.52月/cm。ASAMI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良率为91.67%;功能结果优良率为83.3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患肢感染复发,均达到了骨性愈合,7例钉道感染,2例对线不良,3例牵引针松动,经对症处理后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纠正患肢畸形,而且能够重建肢体的功能,是治疗股骨和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截骨延长修复创伤后感染性胫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采用手术清创、摘除死骨、改良Ilizarov全环组装式外固定架截骨延长治疗的15例骨髓炎伴骨缺损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骨缺损长度一期选择手术方法:缺损4—7cm者应用骨端-端加压外固定结合同期肢体延长,直接闭合创面;缺损大于7—12cm者应用骨节段性延长转位术,创面旷置。均于术后7d开始以每天延长1.0mm的速度延长,分2~3次完成。结果15例患者经5~11个月(平均8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随诊6~12个月,骨髓炎未复发。结论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截骨延长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可靠,无骨不连、骨萎缩等并发症.外固定架便于调整护理,效果理想,是一种治疗复杂创伤后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锦 《河北医药》2014,(20):3092-3094
目的探究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11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术前做相关检查,行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病灶清除+胫骨截骨延长术。根据病情选择胫骨的近端或远端截骨,经过7—10d的潜期,然后以每天0.5~1mm的速率进行缓慢牵张,达到预期延长的长度以后停止,按胫骨愈合指数1.4月的时间,有步骤拆除外支架。结果11例患者平均随访16.4(8~24)个月,11例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胫骨轴向偏移,及时矫正得到恢复。3例患者术中有皮肤被钢针切割导致疼痛,局麻下锐性切开皮肤,疼痛消失后再继续骨延长。没有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11例患者创伤性骨髓炎最终均治愈,所有的患者治愈效果良好。结论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方面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种简单而有效地治疗四肢长骨干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方法对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用Orthofix带羟基磷灰石涂层螺钉的单臂双轨外固定支架行骨搬移术,伤口Ⅰ期缝合或开放换药,搬移骨块每天移动1mm;根据慢性骨髓炎患者后期多数呈气血两虚或肝肾亏虚的特点,运用我院自拟中药方扶正逐瘀汤内服,起到补气血、益肝肾、透毒排脓的作用。结果本组3例,病程8~12个月,骨折完全愈合、矿化,伤口愈合良好,局部皮肤柔软,膝、踝关节活动好。结论骨搬移技术配合扶正逐瘀汤内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骨缺损采取对合端植骨内固定与Ilizarov骨搬移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下肢骨缺损6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Ilizarov骨搬移治疗为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对合端植骨内固定为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更短,骨愈合指数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合端植骨内固定与Ilizarov骨搬移联合治疗下肢骨缺损,不仅可缩短康复时间,更好地改善炎症,而且安全性高,术后生活质量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骨外固定与骨迁移治疗胫骨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治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85-186
目的:探讨应用大段病骨切除+旷置及截骨延长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根据患者小腿最大周径、内踝到胫骨平台长度、依据X光片判定的病骨切除范围和截骨位置.设计组装好改良的Ilizarov外固定架。手术彻底切除病骨及周边坏死组织,在胫骨上干骺端截骨。术后7d以0.7~1.0mm/d速度延长。结果:经8—15周(平均11周)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师,继续维持外固定架固定,平均7个月。达到临床骨性愈合。其截骨延长区及骨缺损对合处均对位对线良好。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难度不高。安全可靠,术后维护简单,效果理想,无需内固定和植骨,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长段骨髓炎及骨不连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愈合指数、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指数、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骨搬运技术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运输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总结6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清创术后及5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截除死骨后导致的11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应用骨运输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资料。结果 1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佳,下肢均衡亦满意。无一例发生膝、踝关节强直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骨运输术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改良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简称改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对糖尿病足(DF)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DF患者,随机分为A组(51例)和B组(47例)。A组予以改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B组予以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DF病情评分、术后肤温、住院天数、截肢情况、创面愈合用时及术后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B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口深度、面积、神经损伤、感染及血管损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肤温(35.10±0.31)℃、住院天数(18.06±2.33)d、截肢率0、创面愈合用时(1.75±0.31)个月均优于B组的(31.65±0.33)℃、(25.19±2.41)d、10.64%、(3.98±0.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腘、胫后、股总、足背动脉管腔内径、血液平均流度、血流量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DF患者行改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与治疗相关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足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固定优良率及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固定优良率分别为68.33%(41/60)、91.67%(55/60);B组患者固定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疼痛、关节间隙、距骨移位及距骨倾斜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关节稳定性、行走、跑动及活动范围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提高固定效果,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压、延长技术治疗肢体大段病理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架、髓内骨痂延长术治疗肱骨、股骨及胫骨干骨髓炎导致的大段病理性骨缺损12例,缺损长度4~14cm,平均5.5cm。结果12例全部治愈,无再骨折和血循神经损伤。结论加压、延长术治疗大段病理性骨缺损是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减少肢体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6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2例。A组选择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93±24)min,B组的手术时间(84±1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67)。 A组的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4.38%,B组的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7,P=0.45)。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8.6±4.2)周,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0.6±4.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9)。 A组的畸形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延迟愈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相当,术式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12例,术中根据骨感染情况,彻底清除断端感染骨段及硬化骨,打通髓腔,用骨段滑移及牵张成骨技术修复清创后遗留的骨缺损;术后7d开始骨段滑移操作;术后定时复查X线片,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成骨及骨愈合情况,随访时间大于15个月。结果本组共纳入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11例伴有局部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缺损范围5cm×4cm-19cm×15cm,并先期给予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遗留骨缺损长度4-7cm,骨滑移完成时间1.5-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3(19±3.84)个月。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7-9个月,所有骨感染均得到良好的控制,5例有轻度钉道松动或感染,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未出现皮肤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愈合时间6-9.3(7.86±1.2)个月。按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同时不增加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李陵嘉 《中国医药科学》2014,(17):153-154,168
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4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臂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3%,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软组织损伤、促进骨折复位闭合、减少感染风险,也可免除因取出内固定物所带来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骨干出现骨髓炎及骨缺损进行临床疗效的研究和探讨,为临床选择适宜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4月收治的36例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骨外固定术治疗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而进行传统的带血管蒂的同侧腓骨移植术治疗的16例患者则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并将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20例患者中有19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延长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1个月,平均骨延长长度为11.8 cm;而对照组中14例治疗效果较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0个月,延长长度平均为10.4 cm.结论 骨外固定术操作简便、安全且术后并发症少,对创伤后胫骨骨干骨髓炎及骨缺损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 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跟骨牵引、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结合术后合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正>环行外固定架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在骨科受到广泛应用。2012年01月—2013年01月笔者所在科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髓炎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053岁。12例患者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髓炎愈合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针道感染、植骨吸收等并发症。术后均随访653岁。12例患者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髓炎愈合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针道感染、植骨吸收等并发症。术后均随访612个月。1.2手术方法患者麻醉生效后取仰卧位,患肢大腿根部气囊止血带止血,扩创,彻底清除病变骨,骨缺损区域可行直接加压固定或者旷置,专用截骨器在胫骨近端或远端进行骨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缩短畸形及骨缺损的手术方式和经验。方法:单纯下肢短缩畸形者,分别采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或胫骨远端施行干骺端横行截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缓慢牵伸逐渐延长:骨缺损、骨不连、假关节形成、肢体短缩者,除行干骺端截骨延长外,还必须将假关节处两骨端予以修正,使之略成“V”形互相对合嵌插,并加压固定。结果:35例患者骨延长3~17cm,平均延长7.5cm,合并成角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其中11例有骨缺损、骨不连、假关节形成者均得到良好愈合。结论: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短缩畸形及骨缺损,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不需要植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6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局部抗生素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局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2%,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缺损长度为(1.42±0.23)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0.76±0.25)cm^2;常规组患者骨缺损长度为(1.79±0.37)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0.99±0.48)cm^2;观察组患者骨缺损长度及软组织缺损面积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47±0.7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85±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常规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有效减少骨缺损的长度、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