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2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完全对照试验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氨氯地平10 mg/d,n=85)、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20 mg/d,n=85)、联合用药组(氨氯地平5 mg/d+贝那普利10mg/d,n=85)。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年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氨氯地平组85例给予氨氯地平10 mg/d,连续治疗3年后显效53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4.7%。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20 mg/d,连续治疗3年后显效56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9%。联合用药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贝那普利10 mg/d,治疗3年后显效7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结论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均有效,而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的降血压效果更好,耐受性好。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使用方便、经济,可推荐给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王婷婷 《河北医学》2010,16(11):1329-133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贝那普利组(41例)、吡格列酮组(43例)及联合用药组(41例)。贝那普利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及口服贝那普利10mg/d。吡格列酮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及口服吡格列酮30mg/d。联合用药组联用贝那普利10mg/d和吡格列酮30mg/d,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量(U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尿β2-MG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5);与贝那普利组和吡格列酮组相比,联合用药组Scr、UAER、Upr、尿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均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且联合用药效果更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每天一次口服伊贝沙坦150 mg或贝那普利10 mg,疗程共8周.结果:(1)治疗8周后,伊贝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75%,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伊贝沙坦组11.4%和12.6%,贝那普利组8.8%和11.0%,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伊贝沙坦组为3.1%,贝那普利组为15.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咳嗽、头晕等.结论: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评价两药抑制左室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的51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缬沙坦组27例、贝那普利组24例,两组均行AMI常规治疗,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80 mg/d、贝那普利组加用贝那普利10 mg/d,疗程3个月.结果 (1)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贝那普利组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缬沙坦组(P<0.05).(2)两组患者的LVESV、LVEF和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贝那普利组改善情况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明显改善左室功能,阻抑左室重塑过程,提高左室收缩的同步性;而且贝那普利的效果优于缬沙坦.  相似文献   

5.
王虎行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06-1507
目的:评价缬沙坦(valsartan)与贝那普利(benazeprit)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0例CHF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50):口服缬沙坦80mg/d,贝那普利(5~40)mg/d;B组(n=50):口服贝那普利(5-4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D、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指标的变化,并评价术后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HRT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79例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1),37例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1)。所有AMI患者于发病后6-21 d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随访12个月后再次复查动态心电图,获得震荡起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48例有室性早搏的非心脏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MI患者急诊PCI后TO、TS的变化及应用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12个月后TO、TS的变化。结果AMI发病后6-21 d,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TS减低(P〈0.001);随访12个月后,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TO降低,TS升高(P〈0.001),缬沙坦组TO低于贝那普利组,而TS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尽管经急诊PCI治疗,AMI后患者窦性心率震荡仍减弱,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都可以改善AMI患者的HRT指标,缬沙坦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贝那普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缬沙坦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各5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平喘、氧疗、利尿(螺内酯)、强心等治疗,贝那普利组患者加用贝那普利片2.55.0mg,1次//d;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片205.0mg,1次//d;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片2040 mg,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CAT评分、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2.9%)高于缬沙坦组(71.4%)(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FEV_1%、FEV_1/FVC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AT评分均降低,且贝那普利组较缬沙坦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治疗后缬沙坦组患者血压偏低、心率偏快(P均<0.05);贝那普利组咳嗽(6例,10.7%)多于缬沙坦组(2例,3.6%),低血压((4例,7.1%)少于缬沙坦组(10例,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使用贝那普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2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PGE1组、贝那普利组、PGE1+贝那普利组。对照组仅给予限制蛋白饮食,血脂升高者给予降脂等一般治疗;PGE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GE1 100μg加5%葡萄糖100 mL静滴,每日1次,共用4周;贝那普利组在对照组地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10 mg/d,如无副作用及低血压,增加剂量至20 mg/d;PGE1+贝那普利组在PGE1组的基础上合用贝那普利10~20 mg/d,每日1次,共用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外,PGE1组、贝那普利组与PGE1+贝那普利组24 h尿白蛋白量均有下降(P〈0.01);与其他组比较,PGE1+贝那普利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 PGE1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贝那普利单用及联用对稳定型心绞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15μmol/L 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治疗组: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40 mg ,1次/d)+常规治疗;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 ,1次/d)+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氟伐他汀(40 mg,1次/d)+贝那普利(10 mg ,1次/d)+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检测HCY。结果①血浆HCY〉15μmol/L 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经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氟伐他汀组、贝那普利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氟伐他汀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治疗组与氟伐他汀组、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和贝那普利具有协同作用,两者都有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HCY水平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金婕  马丽群  祝之明 《重庆医学》2006,35(19):1773-1774
目的 对照比较咪哒普利、贝那普利、坎地沙坦、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1~3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283例1~3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咪哒普利组(咪哒普利5~10mg,1次/d,n=88);对照组分别为(B组)贝那普利组(10~20mg,1次/d,n=70)、(C组)坎地沙坦组(4~8mg,1次/d,n=58)和(D组)硝苯地平缓释剂组(10~30mg,1次/d,n=67),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4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咪哒普利组84.1%、贝那普利组70.0%、坎地沙坦组81.0%、硝苯地平缓释剂组80.9%,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压前后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咪哒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缓释剂组降压效果分别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咪哒普利组7.9%、贝那普利组15.7%、坎地沙坦组15.3%、硝苯地平缓释剂组26.9%,而咪哒普利咳嗽发生率仅为6.8%.结论 咪哒普利降压效果肯定,耐受性较好,特别是咳嗽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王庆红 《当代医学》2014,(29):140-14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医院就诊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辉瑞制药生产)10mg/次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由默克公司生产,批号:X1247)5mg/次进行治疗,1次/d,疗程为4周。统计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P〈0.05)。结论贝那普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上,要优于氯沙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缬沙坦80mg/d+贝那普利10mg/d)和对照组(贝那普利10mg/d)各31例,治疗时程1年。治疗12周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生化、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1年的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1年的住院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CHF是安全的,且疗效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27例)、缬沙坦组(26例)、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组(联合组,27例),三组患者均连续给予控制血糖和血压治疗2周,在此基础上,三组分别采用贝那普利、缬沙坦、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对所有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清电解质(K+)、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24h尿蛋白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与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FPG、K+、BUN、SCr、Ccr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方面疗效较单一用药好,临床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治疗小儿肺炎顽固性心衰疗效。方法小儿肺炎顽固性心衰96例患儿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地高辛、利尿剂,抗感染),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贝那普利口服,初始剂量0.1mg/kg·d,1次/d,3~5d内渐增至0.3~0.4mg/kg·d,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呼吸、心率、肝脏大小临床观察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贝那普利能明显改善小儿肺炎顽固性心衰患儿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缬沙坦于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周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结果:缬沙坦组较贝那普利组降压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效果贝那普利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80例慢性肾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硝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及联合组,每组60例。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每次30 mg,每日1次);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口服治疗(每次10~20 mg,每日1次);联合组在硝苯地平组基础上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三组研究对象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血清游离钙(Ca~(2+))、血清磷(P~(3+))水平,股骨颈和跟骨的骨密度以及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CTX、TRAP以及B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硝苯地平组CTX、TRAP水平高于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而BALP水平低于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CTX、BALP及TRAP水平与贝那普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a~(2+)水平高于硝苯地平组和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组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3+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P3+水平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硝苯地平组骨折发生率为11.7%,贝那普利组骨折发生率为8.3%,而联合组骨折发生率为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贝那普利组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高于硝苯地平组(P<0.05),联合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跟骨骨密度高于贝那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硝苯地平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在治疗慢性肾性高血压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可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的补充,可以降低患者的骨折发生率,对于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柏平  吴国海 《海南医学》2009,20(10):44-4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单用和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60例)和治疗组(缬沙坦+贝那普利组6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对NYHA级别均有改善,但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组疗效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P&lt;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CHF的疗效比单用贝那普利好。  相似文献   

19.
陈炽邦 《广东医学》2001,22(8):747-748
目的 探讨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67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贝那普利10-20mg/d和卡托普利25-50mg/d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贝那普利在第2周的降压效果明显。24h血压监测结果表明,口服1次贝那普利可24h有效控制血压。贝那普利组左心室质量指数用药8周后明显降低。结论 贝那普利是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理想且较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赵秉清 《中外医疗》2012,31(22):93-9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药联合应用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况。方法 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5例,盐酸贝那普利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20mg/d,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300ug/d,联合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20mg/d加厄贝沙坦150~300ug/d。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各组在治疗后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的治疗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单药降压、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相似,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降压、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优于单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