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CCI 17810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合成了 6 〔4 (取代哌嗪基 )苯基〕 5 甲基 4,5 二氢 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12个 .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中化合物 (4 )的活性最强 ,比先导化合物CCI 17810大约强一倍 ,化合物 (1) ,(2 ) ,(11)也有较强的活性 .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较理想的抗血栓药物,本文设计合成了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6个。对ADP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_2,Ⅱ3和Ⅱ_4的作用大于CCI-17810,又以Ⅱ_4的作用为最强。  相似文献   

3.
蒋勤  孙常晟 《药学学报》1990,25(8):598-603
为了寻找较理想的抗血栓药物,本文设计合成了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6个。对ADP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2,Ⅱ3和Ⅱ4的作用大于CCI-17810,又以Ⅱ4的作用为最强。  相似文献   

4.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以CCI17810 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8 个6[4( 取代哌嗪基) 苯基]4,5二氢3(2 H)哒嗪酮类化合物.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化合物(5)的活性最强,比先导化合物强5 倍,化合物(6),(7) ,(12) ,(13) ,(16) 的活性也比CCI17810 强,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理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设计合成了14个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Ⅰ8)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付克反应、碳链延长、水解和环合反应得到两个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酰化反应制得各种酰胺化合物;参考Born比浊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24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22个为首次报道;所有化合物在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第II类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强于第I类化合物,其中I1,I3,II1,I3,II4,I6和II9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药CI930,其中I1和II3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约为CI930的1/10。结论: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6-取代二氢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要芬梅  孙常晟 《药学学报》1993,28(7):548-552
In order to develop more potent and less toxic, antithrombotic agents, ten 6-(4-substituted piperazinyl acetyl aminophenyi)-4, 5-dihydro-3(2H)-pyridazinones were synthesized. The title compounds were tested in vitro for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ADP-induced rat platelets and PAF-induced rabbit platelets. Preliminary tes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pyridazinones could inhibit ADP-induced rat platelet aggregation. Ⅰ7, Ⅰ8, Ⅰ9 were more potent than the control compound CI 930. Ⅰ9 was the most potent compound with IC50 of 0.99 μmol/L. Pertaining to PAF-induced rab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Ⅰ9 was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with IC50 of 3.7 μ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付-克反应、碳链延长、水解和环合反应得到两个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酰化反应制得各种酰胺化合物;参考Born比浊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24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22个为首次报道;所有化合物在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第II类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强于第I类化合物,其中I1,I3,II1,II3,II4,II6和II9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药CI-930,其中II1和II3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约为CI-930的1/10。结论: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6个,其中14个为首次报道。它们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以CCI-17810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6-〖4-(取代哌嗪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6个。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化合物(5)的活性最强,化合物(4),(6),(7)也有较强的活性,并初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以CCI-17810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8个6-「4-(取代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化合物的活性最强,比先导化合物强5倍,化合物(6),(7),(12),(16)的活性也比CCI-17810强,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构效关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18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16个为首次报道.用两种方法合成了中间体6(4氨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所有化合物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9),(10),(11),(16),(17)和(18)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物CI930,其抑制作用约为CI930的2~5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并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参考Bom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共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1个,均属首次报道,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确证结构。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的聚集。结论11个目标化合物中化合物(8)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最强,超过对照化合物CCI-17810,化合物(1)、(2)、(4)等也有较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共合成了14个6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衍生物(Ⅱ1~14),除化合物(Ⅱ10)外均未见文献报道.对这些化合物及中间体(E1~3)进行了ADP诱导的家兔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表明:(E1~3),(Ⅱ4),(Ⅱ9),(Ⅱ11)及(Ⅱ14)有较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理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设计合成了14个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I8)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以CCI17810为先导经合物,设计合成了6-[4-(取代哌嗪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的12个,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箸阴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化合物(4)的活性最强,比先导化合物CCI17810大约经一倍,化合物(1),(2),(11)也有较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6-(4-取代酰胺基苯基)-4,4-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6个,其中14个为首次报道,它们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4,5-二氢-3(2H)-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设计并合成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衍生物,并对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以Born比浊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共合成16个新化合物,经MS、1H-NMR确证其结构.其中12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中间连接链的长度影响此类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当n=3、4时,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活性;当n=2时,仅有两个化合物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新的含有胺基的哒嗪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乙酰基为连接片段,引入不同的取代胺基,设计合成未见报道的目标化合物8个,所有化合物均经过1H-NMR谱等确证;体外药理实验参考Born方法进行.结果:所有化合物都具有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其中化合物(1),(3)和(8)的活性较强,化合物(3)的活性是MCI-154的6倍.结论:引入不同的取代胺基,对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18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16个为首次报道。用两种方法合成了中间体6-(4-氨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所有化合物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9),(10),(11),(16),(17)和(18)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组CI-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