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移位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园  何玮  喻芹  潘敏 《护理学杂志》2006,21(10):74-75
对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左肾静脉移位术,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术后1个月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提出良好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完善出院指导,对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左侧肾静脉移位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2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是指左侧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处受挤压而引起的一种不易被诊断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等。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和左侧肾静脉移位术等。近来我们采用左侧肾静脉移位术治疗NCS 2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NCS),临床少见,我们采用左肾静脉自膨式支架治疗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19、24岁。主诉反复肉眼血尿伴乏力、腰酸,病程分别为2、4年。患者入院前曾多次抗炎止血等治疗,症状未缓解。查体:2例患者均为瘦长体型,男性表现为左精索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6.
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我院于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4月共收治左肾静脉胡桃夹征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6例 ,其中 4例患者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9~ 12岁 ) ,主诉活动后出现血尿 ,Duplex超声或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检查均证实为 :左肾静脉胡桃夹征 (轻度 ) ,暂予保守治疗。另 2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14岁、18岁 ,因反复乏力、腰酸 2年余入院。入院查体 :平卧位和直立位活动后尿检红细胞 ( ~ ) ,蛋白质 ( ~ ) ;肾功能损害 :尿素氮增高至 10 0 5mmol/L ,肌酐 99μmol/L ;Duplex超声示 :左肾静脉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继发左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21-0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左肾静脉(LRV)外支架固定术的60例NCS继发左精索静脉曲张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3组,各20例。A组行腔镜手术并联合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行腔镜手术联合开放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C组不处理左精索静脉曲张。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效果。结果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增大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夹角、降低血尿及蛋白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改善精子质量、减小精索静脉内径的效果均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CS继发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腔镜手术、开放手术,以及是否联合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均能增大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夹角和降低血尿及降低蛋白尿发生率;但腔镜LRV外支架固定术联合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在改善精子质量、减小精索静脉内径、降低精索静脉曲张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为胡桃夹现象或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胡桃夹现象”曾在1938年的解剖学教科书中被最早提及。1950年EL-Sadr和Mina首先描述了左肾静脉受压的表现,但未引起临床上的重视。1972年DeSchepper首先报告了胡桃夹综合征引起左肾出血,并通过膀胱镜检分侧留取尿液证实。此后随着临床检查方法的改进,胡桃夹综合征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其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走行中,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及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为临床罕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本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近期我们采用了一种尚未有文献报道的术式一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来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左肾静脉下移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改进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胡桃夹综合征-NCS)的手术方法。方珐对3例明确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结果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0min、21min及16min。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5天及第4天,镜下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5天、第7天及第6天。随访4—6月,血尿均未复发。结论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徐钢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1,11(10):439-442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也称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回注下腔静脉过程中,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侧腰腹痛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CP),是指左肾静脉(LRV)在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现将1993年1月-2003年8月收治的29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22例,女7例,年龄9-37岁,病程1个月-6年,血尿22例,蛋白尿5例,血尿合并蛋白尿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精索静脉内径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再以仰卧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侧扩张部肾静脉内径和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狭窄部肾静脉内径,确诊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19例,确诊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5例,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左肾静脉狭窄情况。结果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在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与双侧曲张患者间的发病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多见。在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分级3级的患者合并出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1级和2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发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原因。单纯重度左侧精索静脉患者应推荐行肾静脉彩超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到挤压而引起肉眼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精索静脉曲张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而"胡桃夹现象"最早于1937年由解剖学家Grant[1]加以描述,是指无症状性的左肾静脉扩张。1971年Chait等[2]首先使用"胡桃夹"一词,1972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左精索-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合并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胡桃夹征并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例,术前采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MRI确诊,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术后复查CDFI、尿常规及精液常规。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精索静脉曲张消失,未出现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及泌尿系并发症。结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合并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简单,效果肯定。但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6.
胡桃夹综合征(NCS)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到外源性压迫,引起血液回流受阻,造成左肾静脉高压状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腰腹疼痛、女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男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甚至可发展为血栓或慢性肾病(CKD)临床症候群。该病的诊断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涉及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若诊断困难,需要行左肾静脉造影和压力梯度测量来明确诊断。对于未成年NCS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若病情进展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外科干预。治疗手段从以往创伤大的手术逐渐发展至微创手术。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案有血管内支架和血管外支架。新兴技术3D打印个性化血管外支架为NCS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选择。采取何种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条件的可及性考虑。  相似文献   

17.
胡桃夹综合征(NCS)是指左肾静脉(LRV)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迫,或在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血尿、蛋白尿、腰腹部疼痛、性腺静脉曲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NCS是导致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VC)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专家对青少年NCS合并VC的研究较少,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青少年NCS合并VC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胡桃夹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4例胡桃夹综合征男性患者,年龄17~26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蛋白尿;B超示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处血流加快,CT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30°)左肾静脉狭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行左肾静脉造影并测压后,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于左肾静脉植入长60mm、直径16~18mm自膨式血管支架。结果对4例患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术后支架形态良好,血管受压现象消失,左肾静脉狭窄两端压力差由10~16mmHg下降为0~3mmHg,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除1例出现一过性镜下血尿外,余3例未见其他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具有微创、安全、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对部分患者可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腹股沟小切口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估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初诊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经阴囊彩超、肾静脉-泌尿系彩超、肾功能、尿常规及CT等检查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腹股沟小切口行显微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术后随访6个月。 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切口2~3 cm。腰腹痛、阴囊坠胀不适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精子浓度和(a+b级)精子活力明显改善(P<0.05)。复查彩超提示所有患者精索静脉曲张均治愈。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口血流通畅。腹主动脉前狭窄段左肾静脉峰值流速较术前明显变缓。肾门扩张段与腹主动脉前狭窄段左肾静脉管径的比值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 结论显微镜下腹股沟小切口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行走于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又称胡桃夹现象(NCP)。近年来我院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