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尿路肿瘤指发生于肾盂及输尿管的尿路上皮肿瘤,临床上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肾肿瘤的5%~10%,占所有尿路上皮肿瘤的5%,近年来有增长趋势 。一直以来,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特殊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2年4月~2010年5月,对10例不适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钬激光治疗,其中输尿管肿瘤7例(1例合并膀胱肿瘤),肾盂肿瘤3例。单发7例,多发3例。术前肿瘤分期cTa~cT1。3例对侧已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2例孤立肾,3例肾功能不全,1例2~3级心功能不全,1例肿瘤小(〈1cm,位于。肾盂,单发且表浅)。输尿管硬镜治疗7例,软镜1例,微通道经皮肾镜2例。术后行丝裂霉素上尿路及膀胱灌注化疗。结果10例术后随访2年,无肿瘤死亡。1例术后6个月输尿管狭窄,其余均未出现大出血、严重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及全身肿瘤转移。复发4例,其中1例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者膀胱内复发,1例为肾盂内单发肿瘤复发,2例为输尿管单发肿瘤复发。该4例随访5年,1例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3例复发3—4次,且为尿路多处复发,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其中2例术后血液透析1年内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对不适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盂内或双输尿管内复杂上皮癌患者多镜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例均以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入院,通过尿脱落细胞学、IVU、CT、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确诊为尿路上皮癌。例1为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重复肾上肾盂内、双侧3个输尿管内均为上尿路癌,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联合行左侧重复肾上肾盂、双侧3条输尿管内肿物切除术;例2为肾功能不全、右肾萎缩,发生左侧肾盂、膀胱癌,行膀胱镜肿瘤电切及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左肾盂癌局部切除术;例3为左侧肾盂癌根治术后3年,右孤立肾再发肾盂癌,经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行右肾盂癌切除术。3例均成功保留肾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尿路上皮癌。早期经肾造瘘灌注化疗1~2次,之后常规膀胱化疗,分别随访13、14、15个月,B超及CT检查无肿瘤复发及死亡。例3孤立肾患者术后2天、2周时经肾造瘘化疗,术后1个月拔出输尿管支架管,于第2日夹闭肾造瘘管,出现发热,输尿管镜检查考虑输尿管狭窄明显,留置支架管,以后定期更换,1周后拔除肾造瘘管。结论对于孤独肾、对侧肾无功能、肾功能不全、年龄大、伴有禁忌证的内科疾患的复杂上尿路癌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术后严格的随访和检查。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自1998~2003年肾移植患者1293例,术后发生尿路上皮恶性肿瘤21例(1.6%)。男4例,女17例。17例原发病为慢性问质性肾炎。发生尿路上皮肿瘤距肾移植6~62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膀胱癌6例,单侧肾盂或输尿管癌6例,单侧肾盂或输尿管、膀胱癌8例,双侧肾盂输尿管癌1例。10例上尿路肿瘤发生部位与移植肾同侧,4例发生于移植肾对侧。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肉服血尿和反复泌尿系感染为主。1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1/3并辅以局部灌注化疗。结果 2例行姑息性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分别于发现肿瘤5、8个月死亡。余19例现已随访2~5年。13例肿瘤复发,复发部位为膀胱或对侧原。肾、输尿管。所有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减量期间均未出现急性排斥。2例因切除移植肾恢复透析,17例肾功能正常。结论 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肾移植患者和女性肾移植患者易发生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移植肾同侧上尿路较对侧好发肿瘤;对移植肾对侧为首发的上尿路发生肿瘤者可预防性行双侧上尿路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75例原发性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分析术后出现的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强调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应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要严密随访。本组肾输尿管全切者,膀胱再发癌的发病率为4.6%,而行肾及大部分输尿管切除者,输尿管残端癌发病率为40%,膀胱再发癌为20%。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切三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采用联合尿道电切镜、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肿瘤患者 3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 本组 3例 ,年龄 36~5 8岁。 2例肿瘤部位为肾盂、1例为输尿管上段 ,均为移行细胞癌。气管插管麻醉 ,截石位 ,尿道膀胱镜探查膀胱 ,向患侧输尿管内插入输尿管导管 ,用钩形电刀环形全层切除输尿管壁内段及周围膀胱 ,游离输尿管壁内段 ,膀胱内留置2 2F双腔导尿管。将患者转为侧卧位 ,建立人工气腹。分别在脐与肋弓连线中外 1/ 3点和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 3点、腋后线与十二肋下缘交点置入套管和相应…  相似文献   

7.
尿路上皮性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个尿路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尿道均为移行性上皮所覆盖,移行性上皮细胞发生的肿瘤谓之尿路上皮肿瘤。尿路上皮肿瘤可为多发性,一处发现了肿瘤,应注意全尿路的检查,如膀胱发现了肿瘤,应注意上尿路及前列腺尿道的检查,以免发生遗漏。尿路上皮肿瘤以膀...  相似文献   

8.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6):496-501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指发生于上尿路(肾盂或输尿管)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目前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仍是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膀胱袖状切除。但对于某些患者,如孤立肾、双侧肿瘤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充分评估后也可实行保留肾脏的手术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手术方式,术后局部药物灌注治疗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但对于较为晚期的转移性患者,姑息性治疗则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与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8月163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96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B组67例(经腹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一体位经腹腹膜内外联合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一体位经腹腹膜内外杂交的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UTUC患者共31例,其中右侧11例,左侧20例;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16例,肾盂及输尿管同时受累1例。结果 所有31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为60~151 min,平均(81.45±19.80)min;术中出血量为30~110 mL,平均(69.03±24.13)mL。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3~17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3±2.44)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3.0~49.0)个月。末次随访时,共有2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膀胱复发,无对侧复发病例。结论 单一体位腹膜内外联合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UTUC,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伴发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伴发尿路上皮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有长期间断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药物病史,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均可诊断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术前经B超、逆行造影、CT或MRU、输尿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膀胱肿瘤6例;上尿路肿瘤10例,其中双侧同时发生肿瘤者6例、伴膀胱肿瘤1例。结果6例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0例上尿路肿瘤者中6例8侧行保肾手术;4例5侧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例双侧肾盂肿瘤者另一侧术中探查发现肾周肿瘤明显外浸,粘连明显,手术困难,仅行活检术;1例双侧肾盂及双侧输尿管肿瘤者仅行活检术。术后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WHO标准病理分级:Ⅰ级1例、Ⅰ~Ⅱ级4例、Ⅱ级6例、Ⅲ级5例。14例获随访3~37个月,平均14个月。死亡4例,其中1例为未手术的双侧肾盂及双侧输尿管肿瘤患者,术后5个月因瘤死亡;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及双肾盂肿瘤者各1例分别于术后17、19、26个月死于多发转移。4例膀胱肿瘤术后4~9个月复发6次,其中2例为2次复发者;上尿路肿瘤2例术后9~10个月膀胱肿瘤3次复发;3例输尿管肿瘤术后3~32个月复发,其中1例原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5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伴发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以上尿路肿瘤为主,双侧发病率较高,肿瘤具有多发、易复发及恶性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一体位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84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39例, 女45例。年龄(64.9±9.3)岁。体质量指数(BMI)(24.7±3.4)kg/m2。肿瘤位于左侧47例, 右侧37例。84例均接受单一体位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术, 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 传统组67例, 先行肾切除, 然后沿输尿管行膀胱袖状切除术;改良组17例, 先于肿瘤下方夹闭输尿管, 行膀胱袖状切除, 再沿输尿管向头侧游离, 行肾切除。传统组和改良组的年龄[(65.5±9.4)岁与(62.7±8.9)岁]、BMI[(24.9±3.5)kg/m2与(23.9±3.3)kg/m2]、肿瘤侧别(左/右:38/29例与9/8例)、肿瘤位置(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下段输尿管:46/9/12例与13/2/2例)、肿瘤分期(T1~2期/T3~4期:54/13例与15/2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上尿路移行上皮癌为相对少见的肿瘤 ,但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其中肾盂癌占肾肿瘤的 2 4 %~2 6 % 〔1〕。其对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危害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上尿路移行上皮癌与膀胱癌一样具有多病灶多器官发病、术后易复发的特点 ,为减少复发 ,尽可能地达到期望寿命。根治性肾切除术一直作为上尿路移行上皮癌的标准术式 ,切除范围包括肾脏、全长输尿管以及输尿管口周边袖状部分膀胱〔2 ,3〕。但是根治术创伤大 ,并发症多 ,对于单肾、双侧病变、肾功能不全者 ,术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维持。据统计 ,5 5~ 6 4岁、6 5~ 74岁两组患者长期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达芬奇Xi系统单一体位经腹腔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0~77岁。肾盂癌5例,输尿管癌5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1例。肿瘤位于左侧6例,右侧5例。应用达芬奇Xi系统,术中不变换体位。结果11台手术均顺利应用达芬奇Xi系统完成,无中转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30~300 ml。手术时间110~210 min。术后住院时间8~13 d。术后无ClavienⅡ级以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0~12个月,失访2例,无死亡及肿瘤复发病例。结论 单一体位经腹腔肾输尿管切除术能较好地发挥达芬奇Xi系统的优势,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后恢复快,肿瘤切除效果较好,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自 1995年至 1999年 ,作者对 2 4例肾盂尿路上皮肿瘤行经皮肾镜切除 ,并对长期疗效进行随访。所有肾盂肾盏肿瘤均行经皮肾镜活检并行经皮切除 ,低分期 (pT0~ 1)肿瘤仅行经皮治疗 ,如果肿瘤侵犯多个肾盏、分期大于pT1、高肿瘤分级或存在输尿管肿瘤 ,则考虑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留置经肾造瘘管或D J管后经膀胱灌注常规化疗药 (丝裂霉素C或表阿霉素 )。随访包括上尿路细胞学、肾镜或纤维输尿管镜 ,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2 4例患者中鳞状细胞癌 2例 ,G3 移行细胞癌 5例 ,G1~ 2 移行细胞癌 15例 ,2例未见肿瘤。 2 4例患者中18例 (7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技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3例均为女性,1例输尿管癌,其对侧肾萎缩无功能;1例肾盂癌,曾因对侧输尿管癌接受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例为移植肾肾盂癌。3例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无复发,1例因对侧萎缩肾一侧发生输尿管癌而再次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术后无复发,1例因移植肾肾盂癌伴膀胱癌复发接受肾输尿管及膀胱切除术。结论对于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输尿管镜结合钬激光技术是一种可选择方法,但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正>上尿路移行细胞癌(upper urinary tract-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UUT-TCC)约占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5%[1],发生于肾盏至输尿管开口的尿路上皮。尽管UUT-TCC只占尿路上皮肿瘤的小部分,但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美国,过去30年间,输尿管癌的发病率从0.69/10万增至0.73/10万,而肾盂癌则未见显著增长[2]。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UUT-TCC的致病因素与膀胱肿瘤相似,诸如环境因素(吸烟)、职业因素(苯胺燃料)、抗炎药物(非那西丁)及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等[3-4]。目前,UUT-TCC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必要时辅以化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但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手术方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电气化切除下段输尿管在上尿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气化切除下段输尿管在上尿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肾切除 经尿道电气化切除下段输尿管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26例。结果26例手术时间1.5~2.5h,平均2h,腹膜后引流管留置24~48h,导尿管留置3~5d.术后未见出血、尿瘘、感染及切口肿瘤种植等。22例获得随访4~74个月.平均38个月,3例手术后6~9个月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并行膀胱部分切除或TUR—Bt术,患侧输尿管走行区及输尿管膀胱开口部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住上球路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2年4月间应用输尿管软镜镜检诊断上尿路上皮肿瘤57例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IVP+泌尿系CT或CTU)。根据影像学俭杏有无肄常,结果分为A、B两组。所仃患者均使用F8输尿管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活榆标本病理确诊后予患侧输尿管肾全切术,肿瘤分期分级以术后大体手术标本病理为准。比较A、B两组间肿瘤大小、分期、分级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肿瘤直径为(2.6±1.5)cm显苦大于B组患者的(1.0±0.5)cm(P〈0.01)。A组患者E尿路上皮肿瘤临床分期亦较B组晚(P=0.020)。两组患者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输尿管软镜能发现传统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的甲期较小肿瘤.有望成为诊断上尿路上皮肿瘤常规检杏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者应用输尿管镜和腔内超声,研究非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异位横跨血管的发生率。共对141例患者进行了腔内超声检查,其中包括输尿管狭窄68例、上尿路肿瘤48例、输尿管结石19例和输尿管憩室6例。结果发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出现横跨血管27例(19.2%),其中41%在输尿管前方,28%在前外侧,24%在前内侧,7%在后方。在此之前有关正常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周围血管解剖的报道很少,一些从尸检中得到的结果,因为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