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阴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又称轮幅状纤维黄色瘤,临床少见。2005年10月我院收治阴囊皮肤DFSP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因右足背肿块2年余,切除后再发4个月,于2005年12月22日入院。2年前因出现右足无痛性肿块于当地医院诊断“腱鞘囊肿”,并行“囊肿切除术”,4个月前肿块再次出现。检查:右足背见2cm×2cm肿块,高出皮面约0.5cm,皮肤颜色尚正常,无破溃,肿块质硬,边缘欠清,活动度欠佳,似与皮下组织粘连。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门诊诊断:右足背腱鞘囊肿,于门诊行“囊肿切除术”。术中解剖肿块,见肿块呈鱼肉状,遂将肿块送检,患者留院观察。病理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行右足背纤维肉瘤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典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及纤维肉瘤亚型(fibrosarcomatous subtype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FS-DFSP)的差异,总结不同特征,并寻找DFSP进展为FS-DFSP病变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21年8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诊断为DFSP和FS-DFSP的34例患者,根据诊断将患者分为典型DFSP组(24例)及FS-DFSP组(10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随访,对比两组的发病时间、肿瘤大小、位置、病灶免疫组化、术前治疗等差异,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FS-DFSP组的肿瘤直径(59.80±31.48)mm大于典型DFSP组(40.71±19.67)mm,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DFSP组平均发病时间7.7年,典型组DFSP平均5.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DFSP组Ki67表达率(25.60±13.43)%高于典型DFSP组(13.94±9.96)%,F...  相似文献   

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早期DFSP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低,导致临床医师容易漏诊、误诊,此外,DFSP经手术治疗后仍有高复发率,部分病变更会出现纤维肉瘤化改变,增加其转移风险、并提示预后不佳.近年来,许多研究开始关注DFSP的诊...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对51例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放疗、切缘距离及肿瘤大小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缺损面积4 cm×6cm至20cm×26cm,均I期予植皮、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30.4年,总体复发率为23.1%,1例复发7次的患者发生肺转移。非放疗组与放疗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缘≤2cm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2cm组(37.5%vs 19.4%,χ2=12.49,P〈0.01);肿瘤≤5cm组患者复发率为16.7%,肿瘤〉5cm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单纯局部切除复发率高,手术需行广泛切除,结合术后放疗并不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复发可能与肿瘤的大小、切缘距离等因素有关;多次复发可引起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外科治疗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将78例患者按入院时情况分为无复发组36例和复发组42例均行肿瘤广泛切除术治疗,标本按顺时针方向做好标志,如病理切缘阳性则再次补充切除直到切缘阴性,无法达到病理切缘阴性者予以放疗,剂量为45~60Gy。结果:35例切口一期缝合,发生切口积液4例,43例行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发生植皮或皮瓣坏死11例。术后随访时间6月~10年,出现局部复发16例,合并肺转移死亡1例。复发组、病理切缘阳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伴纤维肉瘤样改变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复发P〈0.01~0.05。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次接受规范的肿瘤广泛切除术是降低局部复发的关键,放疗不能常规作为手术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9.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11月,我院收治2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经手术治疗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阴囊部发病罕见。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例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术后高复发率是其治疗的难题,彻底切除瘤体并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组织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可用于辅助术前详细规划并指导术中精准切除瘤体。本文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并着重探讨了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该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隆突性皮肤纤维内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是发生于皮肤真皮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误渗率报高,复发率也极高。我们从1986年8月-2003年3月收治DPSP26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中间恶性皮肤肿瘤,由于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常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而施以局部切除,导致复发,有的甚至转化为真正的恶性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而难以彻底切除[1]。现将我们近年收治的DFSP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 fibro 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来源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纤维组织细胞的一种具有侵袭性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早期表现为无痛性皮下肿块,其生长缓慢,活动度高,极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因此行单纯肿块切除术,局部切除不彻底易导致复发"].本病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  相似文献   

1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躯干部16例(57%),四肢部8例(28.5%),头颈部4例(14.2)。5例行局部切除术,23例扩大切除术+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16例在术后行放射治疗,平均照射剂量60Gy(50~70Gy)。结果:切除28例标本,CD34阳性26例,阴性2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3年),失访2例。复发9例,平均复发时间2.6年(8个月~5年)。28例均未见有远处转移,无死亡。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辅助放疗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大小及术后辅助放疗与否是影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根治性切除及创面的修复方法,以求得最佳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根据缺损创面的基底和局部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组织即时修复。结果:28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随访2~6年无1例复发,移植组织全部成活,且原皮损处都较好地恢复了正常皮肤外观,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现代整形外科技术,可有效修复局部广泛切除复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后较大创面缺损,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8岁。因左肩锁部皮肤肿块8年,迅速增大2月收入我院。患者8年前左肩锁部皮肤被铁器划伤后出血,未予缝合,后伤口疤痕愈合,平时无不适感觉。2个月前疤痕样组织突然增大,影响美观,要求手术切除。查体:左肩锁隆突部皮肤见多个结节状肿块,肉眼观似疤痕组织,高出皮肤,色暗红,表面无破溃及溃疡形成。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DFSP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病理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9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均发生于皮肤或皮肤下,其中四肢4例、躯干5例。8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肿块,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较清晰,2例呈分叶状肿块,并沿周围肌肉间隙生长,1例大部分边界模糊;1例悬吊于皮肤外,呈分叶状。2例CT平扫病灶呈中等略低密度,多均匀或略不均匀;MRI示7例病灶呈较均匀等或稍长T1信号,1例呈不均匀稍短T1信号,6例呈不均匀稍长T2信号,可伴小斑片状、条索状稍短T2信号或小斑片状长T2信号,2例呈长T2信号,1例伴环状稍短T2信号;5例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4例强化不均匀。结论 DFS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MRI对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常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临床较为少见,术前易误诊,而治疗方法不当则术后易复发。本文对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DFSP病人进行报道.并探讨该病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01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25例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行手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定切除范围,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2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5年,痊愈21例,复发4例。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扩大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放疗为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