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应用单丝聚丙烯补片修补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老年巨大切口疝患者36例,使用单丝聚丙烯补片修补,其中肌鞘前修补(Onlay法)12例,肌肉与肌肉间修补(Inlay法)5例,肌肉后腹膜前修补(Sublay法)19例.结果 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6例,均为Onlay法,9例有不同程度异物感,但不妨碍日常生活.平均随访24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单丝聚丙烯补片无张力修补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可取得满意疗效,采用妥善的术中、术后处理方法,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我院普外科2002 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共21例,其中行肌前补片修补法(Onlay)3例,肌肉间补片修补法(Inlay)1例,肌后腹膜前补片修补法(Sublay)15例,腹腔内补片修补法(IPOM)2例.结果 手术时间(140.5±22.7)min;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切口感染及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单丝聚丙烯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巨大腹壁切口疝安全可靠,加强围手术期合并症的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层次间放置补片治疗腹壁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壁疝修补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肌肉前放置补片(Onlay)28例,腹壁肌肉间放置补片(Inlay)27例,腹壁肌后放置补片(Sublay)32例.比较分析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后间隙修补法(Sublay)在腹壁切口疝患者治疗中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107例行Sublay手术的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后转归情况,随访其有无切口疝复发及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3±7.8)min,平均住院时间(17.6±5.3)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血清肿,经局部加压保守治疗后治愈,无伤口感染及局部异物感,无死亡患者。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7±10.8)个月,无切口疝复发,无死亡患者,无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及局部异物感等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肌后间隙修补手术(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结果满意,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线疝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白线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白线疝,术后随访(11.2±4.5)个月(6~18个月)。(1)8例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5 min(95~175 min)。其中嵌顿性白线疝3例,均为小肠嵌顿,2例切除坏死小肠后,1例行疝环关闭,1例疝环关闭后使用生物补片进行腹直肌后置补片修补(Sublay法),3例中另1例还纳无坏死小肠后行腹直肌前置补片修补(Onlay法),均无并发症出现;余5例开放手术中有4例行疝环关闭+Sublay修补,术后1例出现慢性疼痛,另1例行Onlay修补,未行疝环关闭,术后8个月时疝复发。(2)9例行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0 min(78~124 min);其中2例行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1例术后1周即出现假性复发;余7例行缝合疝环关闭联合IPOM,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还纳、切除嵌入的肝圆韧带或脐正中韧带以及关闭疝环行强化修补,是缓解腹壁牵涉痛和降低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治疗复发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腹壁切口疝(VI H)是腹部外科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1],切口疝的治疗有开放式修补(OVHR)和腹腔镜修补(LVHR)两种方法,在一项OVHR的研究报道中(含36组共3255例),单纯组织缝合修补术的复发率为39%,肌间补片修补术(Inlay)为48%,肌前补片修补术(Onlay)为14%,肌后腹膜前修补术(Sublay)为8%,腹腔内修补术(Underlay)为4.5%[2]。后两种方法是将补片置于肌层组织的后方,符合力学原理,是OVHR中复发率最低的修补方式。LVHR于1993年由LeBlanc等[3]首次报道,其修补原理与Sublay或Underlay相同,复发率为2%~5%[4]。循证医学已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的方式与体会。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722例切口疝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BMI、腹壁切口疝的分类、术前有无伤口感染、手术方式和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77例未行手术,645例手术均获成功;504例行开腹切口疝修补术,其中372例使用补片修补(Sublay修补法67例,Onlay修补法275例,Inlay修补法30例),132例行传统缝合修补;135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6例行杂交手术。手术时间55~150 min,平均时间85 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8~24 h后下床活动,1~2 d排气,术后疼痛轻,2~3 d后完全缓解,术后3~10 d(平均7 d)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随访1~93个月,随访率97.2%。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机体状况、腹壁缺损大小、BMI、术前有无伤口感染个体化治疗腹壁切口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可吸收补片应用肌前修补(Onlay)法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解放军二六四医院采用部分可吸收补片应用Onlay法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3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0 min,切口疼痛2~3 d,术后1~2 d肠功能恢复,2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无切口感染发生,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部分可吸收补片应用Onlay法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壁切口疝较好的方式,其操作简便、安全,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腹壁切口疝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材料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J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1446-1448
目前,应用生物材料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主要有肌筋膜前修补法(Onlay技术)、肌后修补法(Sublay技术)、腹内修补法(IPOM技术)三种方法。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技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特别是降低复发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就上述三种技术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造口旁疝的病因、修补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腹壁造口旁疝64例,手术治疗24例,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行Onlay修补术5例,复发1例,复发率20%.行Sublay修补术12例,复发2例,复发率16.66%;出现皮下积液、切口感染3例.行IPOM修补术7例,复发1例,复发率14.28%;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症状1例,出现肠漏1例.三组手术方式相比,IPOM及Sublay修补术造口复发率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462,P=1.000).预防性使用补片病例无一例发生造口旁疝,造口旁疝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χ2=1.533,P=0.539).结论 造口旁疝发病率较高,修补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至今仍无统一的修补标准.预防性放置补片可有效的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人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32例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3~112min,平均72min。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积液、积血以及肠梗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3~73个月,平均38.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blay法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3年至2009年我院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21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3个月。5例(24%)有术后慢性疼痛,3例(14%)有腹壁异物感,1例(5%)术后22个月后复发,其余患者随访至今未出现复发,但有3例(14%)出现手术修补区域的局部膨出。结论Sublay法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腔内脏器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最为牢固的修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Sublay无张力疝修补在老年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院收治的腹壁切口疝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Sublay无张力修补,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3.22、4.50,χ2=15.989、2.421,P=0.031、0.026、0.011、0.001、0.001)。结论 Sublay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补片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应用肌后筋膜前(腹膜前)补片置入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3~60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复发1例,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2例,复发率及并发症率均小于文献报道.结论 肌后筋膜前(腹膜前)补片置入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retromuscular prefascial,Sublay)修补法对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2002年1月-2009年7月应用聚丙烯补片修补切口疝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5.2岁。疝环直径3~28cm,平均15.5cm。均采用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修补法。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140min,平均100min,术后住院时间9~21d,平均12.8d,随访3~60个月,平均35个月,无肠梗阻,无复发。结论:应用聚丙烯补片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修补法修补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合成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病人的无张力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215例应用合成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5例中101例采用IPOM方法,有1例复发,复发率0.99%;97例采用Stoppa方法,有3例复发,复发率3.09%;17例采用肌前修补法,有3例复发,复发率17.6%.在21例复发疝病人中,16例采用了IPOM方法,无再复发病例;5例采用了Stoppa方法,有1例再复发,复发率20%.结论:IPOM方法和Stoppa方法的手术适应症宽、复发率低.IPOM方法对于复发的切口疝病人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术者的经验和方法的正确性对修补的成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cisional hernia following major laparotomy in adult humans occurs in 5 per cent of cases. Spontaneous healing of such hernias does not occur. We have devised a model for producing abdominal wall incisional hernia in the rat by dividing the linea alba subcutaneously through a small transverse skin incision. In adult rats (n = 17), an incisional hernia formed and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in size over 32 weeks. In 3-week-old infant rats (n = 17), all developed herniation immediately. In eight rats, these hernia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In three, the hernias were healed at the third week, but recurred at the fourth, eighth and 12th weeks, respectively. In the remaining six animals, the hernias healed spontaneously at 3 weeks and remained healed. A similar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healing of incisional hernias in children has been reported in one clinical paper. This animal model provides a useful means of studying the clinical difference between adult and infant with respect to incisional herni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大经腹膜前(Sublay)手术修补治疗成人获得性腰疝的有效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扩大经腹膜前手术方式治疗的24例成人腰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47~79岁,平均(59.6±11.2)岁;右侧19例,左侧5例;初发22例,复发疝2例;开放行肾脏切除术病人12例,开放肾脏切开取石术病人3例,开放耻骨截骨术病人1例,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病人2例,腹腔镜肾上腺瘤切除术病人2例,腰部闭合外伤病人4例。结果 24例腰疝扩大经腹膜前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肾脏、输尿管及肠管损伤,术后疼痛需使用镇痛剂辅助治疗病人2例,使用时间1周;术后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10.3±1.2)d;术后7 d时所有病人均未见局部血肿、伤口感染及脂肪液化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3±3.2)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未见腰疝复发,无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发生。结论扩大经腹膜前修补手术证实是治疗成人获得性腰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