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核苷类、氨基酸类及无机元素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HPLC-MS/MS方法分别分析了浙贝母花期生长阶段的茎、花器不同部位中核苷类、氨基酸类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及分光光度法分析了样品中的无机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结果:浙贝母花(除去花药)、花药、茎中总核苷类成分含量分别为4.58、1.91、6.50 mg·g~(-1);总氨基酸类成分含量分别为69.77、68.79、103.98 mg·g~(-1);总无机元素类成分含量分别为1 295.27、1 306.76、772.74μg·g~(-1)。结论: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含有较为丰富的核苷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晰黄芪花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探讨其资源潜在利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芪花中总多糖、水溶性蛋白进行分析评价;采用HPLC-PDA/ELSD法对黄芪花中单糖寡糖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采用GC-MS法对黄芪花中挥发性成分及脂肪酸类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UPLC-TQ-MS法对黄芪花中核苷类及氨基酸类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黄芪花中含有多糖类(47.02 mg/g)、水溶性蛋白质(470.66 mg/g)、果糖(45.46 mg/g)、葡萄糖(8.71 mg/g)、蔗糖(1.05 mg/g)营养物质;检测出黄芪花中3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以含氧衍生物为其主要组成成分;6种核苷类和15种游离氨基酸类资源性化学成分,总量分别达2.77和6.52 mg/g。在黄芪花中还检出8种脂肪酸类成分,其中肉豆蔻酸、棕榈酸和油酸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结论阐明了黄芪花中各类型营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黄芪花的系统利用与精细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徐卓  戴新新  宿树兰  严辉  郭盛  魏丹丹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21,52(23):7323-7330
目的 分析评价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根与叶中5种核苷与14种氨基酸类成分,揭示其动态积累规律,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不同生长期的地黄根和叶以及不同产地(河南大封、河南温县、河南南召)的地黄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联用技术(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分析不同生长期地黄根和叶以及不同产地地黄叶中核苷类与氨基酸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 研究发现地黄根及地黄叶中均含有5种核苷类成分和14种氨基酸类成分,2部位中不同生长期2类成分的总含量分别为3.88~16.97 mg/g和4.27~25.32 mg/g;地黄根和叶中测得的2类成分总量分别在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中旬显著升高,达到各自峰值,其中L-谷氨酰胺与L-赖氨酸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60%以上;大部分生长期地黄叶中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较地黄根高,尤其在10月下旬;不同产地地黄叶中以河南南召产者核苷和氨基酸含量较高,总含量最高可达30.756 mg/g。结论 阐明了地黄中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的分布和动态积累过程,为地黄药食两用特性及合理采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地黄叶可作为新的食用新资源为机体补充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的建议,为地黄叶资源价值的发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11)
目的分别测定熊胆粉与鸡胆粉、鸭胆粉、鹅胆粉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有量,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新鲜的动物胆汁制备成胆粉,再分别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结果 5类胆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有量均较低,水解氨基酸的含有量依次为熊胆粉肉鸡胆粉乌鸡胆粉鹅胆粉鸭胆粉,其中熊胆粉为29.16 mg/g,而鹅胆粉为149.87 mg/g。它们均含有18种中无机元素,其中Ca、Na、P、K、Mg的含有量相对较高,而且其在熊胆粉中的含有量明显低于其他家禽胆粉。结论本实验可为从家禽胆粉中寻找熊胆粉替代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空心莲子草中17种核苷类和24种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空心莲子草中核苷类、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PLC-TQ MS法对空心莲子草中17种核苷类和24种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含量检测,选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Amide(100 mm×2.1 mm,1.7μm),以A-含5 mmol/L甲酸铵、乙酸铵和0.2%甲酸的水溶液,B-含1 mmol/L甲酸铵、乙酸铵和0.2%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检测(MRM),毛细管电压3.0 kV,取样锥孔电压4 V,进样量为1μL,以相关标准品进行对照检测。结果:空心莲子草所有样品均含有丰富的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类成分,其中核苷类成分以腺苷、尿苷、次黄嘌呤和肌苷等含量相对较高,游离氨基酸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则依次为脯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结论:该研究可为空心莲子草的营养保健开发选择提供数据支撑,为其资源合理综合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鬼针草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鬼针草中的氨基酸成分,结果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139.89g/kg,总蛋白质含量为157.8g/kg。测定了9种无机元素,4种常量元素中以Ca的含量最高,5种微量元素中以Fe的含量最高。同时还测定了维生素B1、B2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鬼针草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鬼针草中的氨基酸成分,结果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139.89g/kg,总蛋白质含量为157.8g/kg。测定了9种无机元素,4种常量元素中以Ca的含量最高,5种微量元素中以Fe的含量最高。同时还测定了维生素B1、B2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蜜源花粉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十字花科芸苔属欧州油菜花粉和椴树属椴树花粉,以索姆洁法测定了还原糖:以凯达文法测定了全氮量,以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蛋白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以光谱半定量法测定了无机元素含量。这些成分对机体的营养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2)
目的:对南五味子中的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南五味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TQ/MS技术对9个产地共70批南五味子中的23种氨基酸类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南五味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精氨酸(Arg),含量最低的是脯氨酸(Pro)。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也较高,甲硫氨酸(Met)仅在一个产地的样品中检见。商洛市柞水县样品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5.25 mg/g,安康市宁陕县样品含量最低,仅2.31 mg/g。结论:南五味子为一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药材,不同产地间氨基酸种类差异很小,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与地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麋鹿角中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的区域特征,采用UPLC-QTRAP~?/MS2方法对4个地区39批次麋鹿角中37种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法(CA)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麋鹿角中均含有丰富的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总质量分数分别可达45.09、634.80μg·g~(-1),所含成分种类及总量差异较小,但各地区之间各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差异成分为Ura、Hpro、Thr、Glu、G5P、2'-dG、Adeno、Met、Ade、Gln、Orni、Phe、2'-dA、Hit、Lys和Ile。其中,Ura、Met、Glu和Ile分别在江苏大丰、江苏溱湖、北京和湖北石首这些区域的麋鹿角药材中含量最高。OPLS-DA及CA分析结果均显示基于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类成分的数据信息可将所有麋鹿角样品分为3类,反映出麋鹿角样品的区域特征性。研究结果提示麋鹿角中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类成分的积累与其生境密切相关,为麋鹿角药材的品质形成研究、内在质量评价及控制以及麋鹿角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鉴于研究发现,建议可将Ura、Met、Glu和Ile的含量因素作为不同地区药材特征纳入麋鹿角质量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1.
马骁  罗世兰  彭婉  谢倩  王建  文静  旷歧轩  赵婷婷  蒋静 《中草药》2017,48(15):3110-3116
目的基于中医整体观、动态观,平行比较艾片、天然冰片、合成冰片、苏合香、安息香5种开窍药调节脂多糖(LPS)致发热模型大鼠生理指标的作用节点及强度。方法采用Data Science International(DSI)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技术,动态观测开窍药对模型大鼠体温(T)、心率(HR)、血压(SBP、DBP)、活动度(A)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用SPSS 17.0、SAS 9.2、Origin Pro 8.5处理数据及作图。结果 3种冰片(艾片、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对模型大鼠的T、HR有抑制作用,艾片最优;苏合香对模型大鼠HR、SBP、DBP、A等总体呈现先兴奋后抑制趋势;安息香对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天然冰片、苏合香对模型大鼠作用有一致倾向性;合成冰片能同时对A、SBP、DBP产生较大影响。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均表明3种冰片的作用特点可归为一类;苏合香、安息香具有各自作用规律。结论 3种冰片对各生理指标有抑制作用;苏合香整体呈现出先兴奋后抑制趋势,可能与其性温的时间窗有关;安息香对发热模型无显著影响,可能与其平性相关;今后可从开窍药对该模型大鼠作用机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鹏程  王秋红  赵珊  孙雪  匡海学 《中草药》2014,45(18):2722-2731
商陆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包括商陆Phytolacca acinosa与垂序商陆P.americana,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商陆的特征性化学成分是三萜皂苷,此外还有黄酮、酚酸、甾醇、多糖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商陆具有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多用其治疗乙型肝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对商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商陆的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洋  柳宗琳  陈羽臣  金丽华 《中草药》2014,45(15):2194-2200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果蝇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喂食氧化应激物(百草枯和H2O2)后统计果蝇生存率的方法,从50种中药中筛选出具有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中药。通过分析果蝇寿命、肠道干细胞和成肠细胞数量等,探索中药对果蝇肠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结果瓜蒌、红花、川芎和菊花具有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百草枯和H2O2诱导后果蝇的生存率、延长果蝇寿命、缓解由老化及百草枯诱导的肠道干细胞和成肠细胞数量过多的现象。结论瓜蒌、红花、川芎和菊花提取物对百草枯和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很好的缓解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冰  孙悦  廖力  周英  俸婷婷  陈琳 《中草药》2018,49(13):3001-3008
目的建立鸡矢藤、忍冬藤、首乌藤、番薯藤4种藤类中药材干燥共有模型,测定其干燥动力学参数,研究其有效成分干燥过程的稳定性。方法应用9种薄层干燥模型(Page、Wang and Singh、Two-term exponential、Newton、Logarithmic、Aghbashlo、Two-term、Midilli、Diffusion approach)对40、50、60、70℃条件下4种藤类药材的干燥曲线进行拟合,采用决定系数(R~2)、卡方(χ~2)及均方根误差(RMSE)判断拟合的优劣;根据Fick扩散定律求算干燥动力学参数;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研究有效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 Aghbashlo模型可被选作描述4种藤类中药材干燥过程的最佳共有模型。4种藤类中药材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及干燥活化能(E_a)分别为1×10~(-10)~1×10~(-9) m~2/s及40~50 kJ/mol。熊果酸、二苯乙烯苷及多糖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绿原酸的含量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不同部位中药材的干燥动力学参数值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区间,其干燥过程可用特定的共有模型描述;干燥过程对中药材品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袁玮  秦宇雯  陆兔林  季德  姜程曦 《中草药》2018,49(5):1192-1200
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均为道地药材。温郁金炮制方法主要有炒制、酒制、醋制、蒸制;温莪术炮制方法主要有酒制、醋制、蒸制;片姜黄炮制方法主要是切制。目前,三者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以莪术油、莪术二酮、榄香烯类和姜黄素类等物质为主,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温郁金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解热、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温莪术具有抗肿瘤、抗突变、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血栓、提高免疫等作用;片姜黄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早孕、终止妊娠等作用。三者均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栓等功效。综述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炮制工艺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研究进展,为其炮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金沙藤中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l8(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1%冰醋酸(5∶5∶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35℃。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分别在0.368~2.760、0.064~0.480、0.102~0.765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8%、99.56%、101.73%,RSD分别为1.44%、0.92%、1.6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沙藤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赵欢  彭正松  雷杨  周永红 《中草药》2014,45(13):1914-1919
目的 克隆半夏凝集素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方法 以半夏Pinellia ternata新鲜叶片的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上的半夏凝集素的基因序列(GU593718.1)设计引物,克隆了半夏凝集素(PTA)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I1300-CaMV35S-PTA-GFP,在农杆菌GV3101中进行表达且观察了其在烟草中瞬时表达。结果 所克隆的PTA的开放阅读框为810 bp,其编码269个氨基酸;具有1条信号肽、2个B-lectin保守区域和3个甘露糖结合基序;PTA氨基酸序列与NCBI中所报道的半夏、掌叶半夏P. pedatisecta、滴水珠P. cordata凝集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7%、85%和83%;初步推测其定位于膜上,现已在NCBI中登记(登录号KF154979)。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半夏凝集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半夏凝集素的抗病虫害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罗静  裴瑾  康亚兰  刘薇  刘维  陈翠平  吴清华 《中草药》2014,45(18):2691-2695
目的克隆中药橘核主要来源品种椪柑Citrus reticulata的柠檬苦素-UDP-葡萄糖基转移酶(limonoid-UDP-glucosyl transferase gene,LG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为橘核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获得LGT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LGT与相关物种LGT的系统进化树,利用RT-PCR分析橘皮、橘肉以及橘核中LGT基因表达量,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测序所得椪柑LGT序列全长为1 530 bp,具有1 50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2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二级、三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椪柑LGT基因在橘核中表达量最低,其次为橘皮,表达量最高为橘肉。结论成功克隆、分析并表达了椪柑LGT基因,为橘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锐  贾坤  付强  罗静雯  邓黎 《中草药》2016,47(14):2418-2423
目的通过导向分离法发现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中1个新化合物,并进行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运用LC-MS分析技术,结合MCI-Gel小孔树脂、ODS-C18反相柱及RP-HPLC等柱色谱手段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姜黄根茎甲醇提取物的低极性流分中分离得到1个姜黄素类新化合物,鉴定为姜黄素-没药烷型倍半萜二聚体化合物3,4′′′-epoxy-5′′′-C-(1α,2β,3β-bisabola-4,10-diene-9-one)-(2→5′′′)-curcumin(1),该化合物对Hep G2、A549和CT-26肿瘤细胞IC50值分别为4.82、8.81和5.40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1个姜黄素类新化合物,命名为姜萜素G;其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0.
葛云龙  赵修华  祖元刚  张印  祖畅  刘艳杰 《中草药》2016,47(14):2447-2453
目的优化姜黄素(Cur)纳米粒冻干粉(CNLP)制备工艺。方法以丙酮作为溶剂,去离子水作为反溶剂,聚山梨酯-80(P80)作为表面活性剂,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反溶剂法制备CNLP,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CNLP制备工艺的优化。影响CNLP粒径大小的因素有Cur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用量、沉积时间、搅拌速率、冻干保护剂用量;得到的CNLP与原粉进行饱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对比实验。结果制备CNLP最优工艺为Cur质量浓度8mg/m L、溶剂与反溶剂比1∶5、表面活性剂用量0.05%、沉积时间5 min、搅拌速率400 r/min、冻干保护剂甘露醇与Cur质量比4∶1;获得的CNLP平均粒径大小为(172.2±4.6)nm;CNLP复溶液Zeta电位为(-19.7±3.7)m V;SEM图谱显示Cur原粉呈不规则的大块状,粒径在20μm左右。CNLP呈不规则的均匀块状结构,粒径在170 nm左右,与原粉相比粒径明显减小。从以上CNLP的形态来看,由激光粒度仪测得的CNLP平均粒径是基本一致的。通过饱和溶解度检测,在去离子水中,CNLP的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41.32倍;在人工胃液中,CNLP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1.74倍;在人工肠液中,CNLP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4.11倍。通过溶出度检测,在去离子水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14.51倍;在人工胃液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2.33倍;在人工肠液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44.79倍。结论反溶剂法制备的CNLP可以改善Cur水溶性,有利于提高Cur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