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例支气管良恶性肿瘤致气道阻塞行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烧灼切割术。结果 1例主支气管软骨瘤、4例炎性肉芽肿及14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经电灼后将阻塞气道完全打通,1例气管肿瘤患者经电灼后将气道打通1/2,并安装气管支架。结论 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良恶性气道肿瘤疗效显著,良性肿瘤避免了开胸手术,达到临床根治;恶性肿瘤疗效直接,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或冷冻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高频电刀组32例接受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治疗,冷冻组33例接受氩气刀联合冷冻治疗。观察两组气道直径、气道横截面积、血气分析、气促指数、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整体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冷冻组治疗后5 d气道直径增加值和气道横截面积增加率显著高于高频电刀组(P0.01);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1 s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气促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及组间整体生活质量KPS评分和实体瘤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与氩气刀联合冷冻治疗均能快速有效缓解恶性中央气道狭窄,两种联合治疗方法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3.
经电子纤支镜高频电刀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例气道阻塞性疾病,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切除、电灼扩大管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4例(96%)患者解除了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缓解,反复感染消除。高频电刀治疗时发生心跳骤停1例。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内良恶性狭窄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内良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气道内良恶性狭窄患者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扩大管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解除了气道阻塞,呼吸困难明显减轻,阻塞性炎症减轻.20例患者气道腔治疗前为(3.02±1.47) mm,治疗后为(10.04±3.5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促评分治疗前为(2.58 +0.85)级,治疗后为(1.18±0.9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EV1及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内良恶性狭窄疗效好,能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刀治疗主支气管肿瘤导致的气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安全性。方法选择主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阻塞大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12例,在用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静脉全身麻醉后,再在喉罩通气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刀对病变进行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后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12例患者肺功能FEV1,气促评分在术前、后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主支气管肿瘤导致的气道阻塞,可以明显解除患者的气道阻塞,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喉罩通气下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大气道肿瘤安全、可行、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与单纯局部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6例支气管结核病人随机分为5组,即单纯氩氦刀治疗组、高频电刀治疗组、冷冻治疗组、球囊扩张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高频电刀或氩氦刀或冷冻治疗+球囊扩张),以上治疗均在全身标准四化抗结核治疗及辅助局部注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微创介入治疗.观察比较经气管镜局部综合治疗组与各单纯局部治疗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高频电刀组:平均治疗1.18次,有效率30.23%;氩气刀治疗组:平均治疗1.29次,有效率31.91%;冷冻治疗组:平均治疗0.55次,有效率15.00%;球囊扩张组:平均治疗0.73次,有效率18.69%;综合治疗组:平均治疗0.83次,有效率96.69%.结论 支气管结核全身药物治疗疗效较差,辅助支气管镜局部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经支气管镜单纯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氩气刀治疗结核性大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对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狭窄气道进行冷冻联合氩气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镜下改变等指标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8例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和平均4.7次/人的治疗,完全有效57.1%(16/28),部分有效35.7%(10/28),轻度有效7.1%(2/28),无效0例。术中有2例出现气胸,其余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经过1~4月的随访,4例出现再次狭窄而采取支架植入治疗,长期有效率达71.4%(20/28)。结论冷冻联合氩气刀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项安全、有效、简便的支气管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术联合气管腔内放疗治疗支气管肺癌致气道阻塞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8例支气管肺癌所致气道阻塞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烧灼切割术,再行气管内192Ir放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8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气促分级、Kamofsky评分与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好转,无明显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术联合腔内放疗是治疗肿瘤性气道阻塞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镜下高频电刀及局部注药联合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高频电刀及局部注药联合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61例气管支气管肉芽增殖型结核,经纤支镜高频电切、电灼肉芽组织,扩大管腔,并于病灶基底部注入异烟肼0.3 g及地塞米松5 mg。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51例患者解除了气道阻塞,症状消失,不张的肺复张,反复感染消除。治疗有效率93.8%。高频电刀治疗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室上速、心动过缓)6例、大出血1例、休克1例。并发症发生率2.3%。结论经纤支镜高频电刀及局部注药联合治疗气管支气管肉芽增殖型结核疗效好,并发症少。治疗气道严重阻塞的重症病例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辅助内镜治疗伴低氧血症中央气道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伴低氧血症中央气道狭窄拟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10例,含恶性肿瘤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4例,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1例。患者用口鼻面罩接三通延长管再接无创呼吸机(迈柯唯SERVO呼吸机)。静脉注入地佐辛、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支气管镜自三通延长管经鼻或口,行各种介入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包括冷冻治疗8例次,氩气刀6例次,球囊扩张5例次,高频电刀2例次。操作时长58.4±16.4 min,气道狭窄程度、血氧分压、气促评分术后均显著改善。术中1例患者因氩气刀治疗暂停高浓度吸氧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降至85%,经暂停氩气刀治疗,纯氧通气2 min后升至90%以上。治疗未引起严重并发症。100%患者出现顺行遗忘,并愿意接受下次治疗。结论镇静镇痛下,无创通气辅助内镜治疗伴低氧血症中央气道狭窄安全有效,患者舒适度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人工气道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氩等离子电凝(APC)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经人工气道在支气管镜下对41例晚期中央型肺癌,行冷冻,并联合APC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后一周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术前、术后咳嗽、咯血、发热症状,呼吸困难指数、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复查气道狭窄情况等。结果患者咳嗽减轻13例(31.7%),咯血缓解14例(34.1%),发热缓解9例(22.0%),术前呼吸困难指数3.5±0.42,术后1.8±0.33;影像学提示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消退12例(29.3%),好转27例(65.9%),无变化者2例;气管镜复查完全有效17例(41.5%),部分有效21例(51.2%),无效3例(7.3%)。结论经人工气道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APC治疗中央气道肿瘤可以缓解咳嗽、咯血、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疗法(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经电子支气管镜对66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氩气刀治疗。其中恶性肿瘤41例(肺癌32例,甲状腺癌侵及气管1例,食道癌侵及气管6例,肺转移癌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气道良性肿瘤2例(气管多形性腺瘤及气管平滑肌瘤各1例);炎性肉芽组织增生14例。以病变处狭窄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6例进行了182次氩气刀治疗(28例1次,30例2-4次,8例5次以上)。显效及部分有效51例(77.27%),轻度有效14例(21.21%),无效1例。结论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疗效佳,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氩等离子体凝固在气道疾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局部麻醉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APC)300型氩气刀治疗77例患者的气道阻塞性疾病。结果77例伴有92处中心气道阻塞的患者接受APC300型氩气刀治疗167次,24例恶性肿瘤有效率为84.0%,53例良性肿瘤及支气管结核有效率为94.3%;疗效还与病变位置有关,位于气管的病变有效率为100%,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段支气管的病变疗效为95.3%,而叶支气管的病变疗效为82.4%。结论在局部麻醉下采用APC300型氩气刀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气道疾病,特别是大气道的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在气道狭窄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140 例确诊为中心气道狭窄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经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根据狭窄再通和气促评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1 个月后评价疗效.完全有效62 例(44.3%),部分有效55例(39.3 %),轻度有效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凝固(APC)治疗气道阻塞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支气管镜下应用APC治疗气道阻塞性病变。结果 18例气道狭窄患者,接受APC治疗26次。恶性肿瘤有效率53.8%,良性病变100.0%,7例使用圈套器,有效率提高至85.7%。治疗效果与位置密切相关,气管有效率100.0%,中间段及主支气管77.8%,叶支气管42.9%。治疗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下行APC治疗可以有效、安全的切除部分气道(尤其是中心气道)阻塞性病变,良性病变优于恶性病变,局限病变可联合圈套器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给予含铂方案全身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支气管镜对21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1~3次氩等离子体凝固联合2~8次化疗,并从支气管狭窄再通疗效、气促好转、体力状况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经氩等离子体凝固及化疗后症状改善、病情好转,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多种良恶性病变可以引起中心气道管腔狭窄.按病变和管壁的关系,可以分为管腔内病变,管壁病变、管腔外病变及混合病变.介入技术分为消融技术、机械手段和其他技术.消融技术适合处理管腔内病变,机械手段适合处理管壁病变和管壁外病变引起的外压性狭窄.对于伴窒息风险的重度气道阻塞患者,应该及时处理,并选用快速起效技术,如激光、高频电、氩等离子体凝固和机械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对厅前常用的治疗良性瘢痕性气道狭窄的介入技术进行评价,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以期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选择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入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的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患者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3~82岁,平均(40±21)岁.根据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电凝治疗;B组经电凝治疗后改为针形电刀、球囊扩张和(或冷冻治疗);C组不使用电凝治疗,采用球囊扩张、冷冻和(或)针形电刀治疗.评价不同介入处理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各组间病例资料的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9例,治愈率为25%(9/36),有效10例,总体有效率为53%(19/36);无效12例,失败5例,总体无效率47%(17/36).其中电凝治疗有效者1例(1/12,8%),治疗后狭窄段延长8例(8/12,67%);球囊扩张及冷冻和(或)针形电刀治疗有效者14例(14/17,82%),治疗后狭窄段延长2例(2/17,12%).与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及冷冻和(或)针形电刀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再狭窄率明显减少.结论 急性期气道复张治疗中,目前常用的电凝方法可加重气道再狭窄并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而急性期应用球囊扩张联合针形电刀及冷冻是较为合理且有效的气道复张治疗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techniqu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cicatricial hyperplasia airway stenosis,and to stud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s.Methotis From December 2004 to December 2009,36 patients with cicatricial airway stenosis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An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by different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e treatments.The most suitabl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cicatricial airway stenosis was explored and described.Results For the 36 patients,the disease was cured in 9,improved in 10,not improved in 12,and failure in 5.The care rate,effective rate and ineffective rate were 25%,53%and 47%,respectively.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and 82%respectively for the electrical coagulation therapy and the balloon dilation eombined with needle electrical knife and/or cryotherapy.Restenosis extension after operation occurred in 67%of the cases by electrical coagulation therapy,but only 12% of casesby the balloon dilation combined with needle electrical knife and/or cryotherapy.Conclusions Our experience demonstrated that for the treatment of airway cicatricial stenosis,electrical coagulation might induce and worsen serious airway restenosis resulting in failure of treatment.On the other hand,balloon dilation combined with needle dectrical knife and/or cryotherapy might be a relative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y for airway cicatricial stenosis.  相似文献   

19.
经电子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支气管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璞  吕莉萍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58-1259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又称氩气刀)治疗支气管结核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RBEAPC-300型治疗仪经电子支气管镜对25例支气管结核进行治疗,其中包括10例炎性浸润型,9例黏膜溃疡及干酪坏死型,3例肉芽增殖型,2例疤痕狭窄型,1例管壁软化型,其中2例疤痕狭窄型需结合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从病灶狭窄处治疗后再通及临床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5例患者进行了61次APC治疗(2例1次,10例2次,13例3次)。完全有效20例(80%),部分有效2例(8%),轻度有效2例(8%),无效1例(4%)。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APC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