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对比,研究支气管封堵器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由于肺大疱破裂导致的反复性发作的自发性气胸,采用胸腔镜手术的方式对肺大疱进行切除。将患者分为封堵器组和双腔导管组,分别使用单腔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手术视野的评分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不适感。结果单腔封堵器手术视野的优良率(95.56%)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77.78),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前,两组的MA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的MAP和HR均升高,但封堵器组扔低于双腔导管组,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 O2在不同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前两组的PAW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后均升高,但封堵器组低于双腔导管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组有1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咽痛等不适症状,不适感发生率为24.44%,双腔导管组有19例,不适感发生率为42.22%,两组比较χ2=5.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腔镜手术中能够实现较好的手术视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较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维珊  黄怡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55-1957
目的探讨老年肺功能减退患者的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处理。方法分析53例65岁以上患者并分组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某特定时期SpO2、支气管插管后PaO2、苏醒期PaCO2、拔管及吸氧时间等指标中、重度组较轻度组有明显不同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7例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但三组术中SpO2均能维持并顺利完成手术;合并肺心病、冠心病患者诱导时出现BP下降(分别为7例、3例);无其他麻醉意外。结论准确评估、精细操作、有效镇痛等是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行胸腔镜手术顺利度过围麻醉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阻塞导管两种技术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双腔导管组(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与阻塞导管组(使用支气管阻塞导管)各40例,记录并分析两组的呼吸参数比较两组插管定位时间、插管时间、术中肺最大程度萎陷所需时间及术后声嘶咽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插管定位时间、术中肺最大程度萎陷所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塞导管组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双腔导管组(P<0.05);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吸气平台压较双肺通气时有了显著升高,肺动态顺应性则显著下降(P<0.05),且阻塞导管组单肺通气时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吸气平台压均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组(P<0.05);阻塞导管组声嘶咽痛的发生率为27.5%,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组的(70.0%,P<0.05)。结论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科手术中相比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效果更好,插管时间更短,患者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喉罩通气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手多汗症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喉罩组)与B组(双腔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A组在手术者打开左右胸腔前暂停呼吸机,打开喉罩管接头,使喉罩导管与大气相通,手术中采用低潮气量(3~4 mL/kg)通气完成手术操作。B组分次行左右侧单肺通气下完成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记录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并观察2组患者有无反流误吸情况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等。结果:喉罩置入一次成功率100%,喉罩置入较气管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缩短,2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未发生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气管双腔管和拔除气管双腔管时,血压增高、HR加快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躁动、呛咳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可确保气道通畅,低潮气量通气时不仅术野暴露清楚,也可保证基本的通气量,与双腔支气管插管比较,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时具有操作容易、管理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腔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 方法 择期行左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Ⅲ级,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心功能(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单腔导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单腔导管组采用单腔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右侧总支气管。双腔导管组选择Robershaw 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插管定位成功后、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SBP、DBP和HR。并且于诱导前(T0)、插管定位成功后(T1)、开胸后30 min(T2)、术毕拔出气管导管30 min(T3)时从桡动脉抽血0.5 ml进行血气分析:PO2、PCO2并记录peak值。 结果 与单腔导管组比较双腔导管组在插管后SBP、DBP、HR明显升高(P<0.05),PO2、PCO2无明显变化,peak值在T1、T2与双腔导管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普通单腔气管导管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优于双腔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西京医院心脏外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132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患者的麻醉和机械通气管理模式,统计分析了麻醉诱导后、建立胸腔镜系统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手术结束时动脉血气结果 和终末潮气CO2分压(PetCO2),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可以耐受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下的胸腔镜手术,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胸腔镜心内手术操作期间PetCO2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较麻醉诱导略有升高,仍在正常范围,O2分压(PaO2)有显著降低(P<0.05),也在正常范围,手术结束时均恢复到正常.结论 单腔气管插管可适用于1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32例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者呼吸管理及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者呼吸的管理及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诱导时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术中行单肺通气。结果:32例中有3例在单肺通气1 h后SpO2明显下降,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改吸入纯氧等措施,SpO2逐渐回升至正常;另1例经以上方法处理无效,改行手法人工控制呼吸,交替施行单肺及双肺通气后低氧情况得到改善。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正确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通气,术中加强呼吸管理、可改善单肺通气时的低氧血症,为胸腔镜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常立华 《山东医药》2010,50(3):62-6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方法对36例肺大疱电视胸腔镜下手术(VATS)患者,于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循环和呼吸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平均单肺通气时间70min,无麻醉及手术死亡,无复张性肺水肿和肺不张。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用于肺大疱VATS患者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管理要点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保持良好双肺隔离、加强气道管理和围术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西京医院心脏外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132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患者的麻醉和机械通气管理模式,统计分析了麻醉诱导后、建立胸腔镜系统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手术结束时动脉血气结果和终末潮气CO2分压(PetCO2),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可以耐受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下的胸腔镜手术,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胸腔镜心内手术操作期间Pet-CO2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较麻醉诱导略有升高,仍在正常范围,O2分压(PaO2)有显著降低(P<0.05),也在正常范围,手术结束时均恢复到正常。结论单腔气管插管可适用于1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Ⅱ~Ⅲ级,年龄65 ~ 89岁,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时(T2)、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3)和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中误吸、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躁动、呛咳和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喉痉挛、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与E组比较,S组在T2 、T4时SBP、DBP、HR波动不明显(P<0.05);拔除喉罩时躁动、呛咳的发生率及拔除喉罩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SpO2、PETCO2和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误吸发生.结论 SLIPA喉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中,插入/拔除时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术后不良反应少,优点明显大于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临床应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颅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予以依托咪酯和丙泊酚联合麻醉,对照组予以依托咪酯联合七氟烷联合麻醉。检测两组手术麻醉前后灰质血流量、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围术期灰质血流量、SPO_2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前、术后心率、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术中心率、SBP、DBP均比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中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 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应用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能保持各指标稳定,更适合用于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2.
贺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78-179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支气管异物小儿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观察患儿麻醉前后、插气管镜后和清醒后SBP、DBP、HR及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患儿HR减慢,SpO2升高(P<0.05),与麻醉后比较,置气管镜后SBP、DBP升高,HR增快(P<0.05)。所有患儿均安全完成手术,未出现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侧肺同期手术中体位改变和单肺通气时对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双侧肺同期手术病人142例,经气道旁路采用旁气流通气连续监测病人PIP、Pplat、Raw、Cdyn等呼吸力学指标,监测SpO2、PETCO2指标,分别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后,平卧改侧卧,单肺通气及改换通气方式后10 min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病人双肺通气改变体位和单肺通气后,病人PIP、Pplat、Raw升高,Cdyn减少,PH值降低,PETCO2、PaCO2升高、SpO2、PaO2降低(P<0.05);双肺通气改换通气方式后,病人PIP、Pplat、Raw降低,Cdyn增加,PH值降低,PaO2、SpO2、PaCO2、PETCO2升高(P<0.05)。单肺通气38例病人改换通气方式后,病人PIP、Pplat、Raw降低,Cdyn增加,PH值、PaO2、SpO2升高,PaCO2、PETCO2降低(P<0.05)。结论双侧肺同期手术麻醉中不同体位和单肺通气对病人的呼吸力学影响较大,改换通气方式可改变病人呼吸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令平 《山东医药》2011,51(30):45-4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单纯罗哌卡因行CSEA。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麻醉后SBP、DBP、MAP均低于麻醉前(P均〈0.05),且试验组SBP、DBP、MAP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麻醉前后SpO2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中对照组出现5例低血压及2例恶心呕吐,经相应处理后缓解。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SEA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少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帝视内窥镜硬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在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60例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全麻下胸腔镜肺手术患者,ASA分级为Ⅰ~Ⅲ级,年龄15~79岁,随机分为两组纤支镜组(A组)和帝视组(B组)。A镜组采用喉镜经口置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使用纤支镜进行定位; B组预先将帝视内窥镜硬镜镜体置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右侧管腔,采用喉镜经口置入气管导管,并定位。记录完成插管时间(从开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到完成正确定位的时间)、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一次性成功次数,以及更换体位后气管导管移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ASA分级和Mallampat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完成插管时间短于A组(P 0. 01),且一次性成功率高于A组(P 0. 01);两组患者更换体位后,导管均未发生移位。结论帝视内窥镜硬镜可有效缩短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间,提高插管定位一次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与七氟烷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麻醉时间,术前、术后3 h和术后6 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麻醉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 h 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6 h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术后6 h MMSE评分较术前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 h和术后6 h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T1)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较麻醉诱导前(T0)明显降低,而平均动脉压(MAP)较T0时刻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T1、插管时(T2)和拔管后(T3)DBP和SB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全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10例,采用全凭静脉双腔气管导管麻醉.结果:10例患者在消融术后均转为窦性心律.术中分离肺静脉时,4例出现血压降低;左单肺通气时,2例出现SpO2降低,PaCO2升高.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颤...  相似文献   

18.
薛敬如  高伟  佘达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63-1263
目的讨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在全麻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分隔两肺,一侧肺通气,一侧肺灌洗。术前、术后查血气分析对照。结果 10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后血气分析PaO2显著升高。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疗效肯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吴静  吴轶净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52-1152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麻醉和局部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行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患者,分别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组(A组,n=30)和(B组,n=30),比较其在手术时的耐受情况,术中SBP、DBP、HR、SpO2的变化及患者术后感受。结果 A组SBP、DBP、HR变化均小于B组(P<0.05),患者清醒后自我感受显著优于B组。结论气管插管麻醉用于纤支镜下球囊扩张术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复诊依从性,扩大了适应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单腔气管插管CO_2人工气胸法与双腔气管插管法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对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并进行术中安全可行性评估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方法选择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39~7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Ⅲ级,男女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腔气管导管组(S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60例。收集心率(HR)、平均动脉压力(MAP)、血氧分压(SpO_2)、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血气分析等呼吸、循环指标,采集麻醉诱导前(T1)、插管定位成功后20 min(T2)、右肺萎陷20 min(T3)、60 min(T4)、鼓肺双肺通气后30 min(T5)的数据,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S组T3、T4点p H值显著降低(P0.05),PaCO_2、PETCO_2、PaO_2均显著高于D组(P0.05),而Qs/Qt升高均明显低于D组(P0.05);S组插管成功率高,导管定位时间、咽喉及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喉痛的发生率低于D组(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CO_2人工气胸法可用于大多数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