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三烯受体及其拮抗剂正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白三烯拮抗剂已试用于哮喘的治疗。本讨论了白三烯受体及其拮抗剂在哮喘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三烯在哮喘炎症病变中起重要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疗效,并可作为吸入激素者的辅佐治疗。  相似文献   

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三烯在哮喘炎症病中起重要作用,白三烯受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疗效,并可作吸入激素的辅佐治疗。  相似文献   

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哮喘)时气道阻塞的机制与气道平滑肌收缩,血管渗漏所致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及以嗜酸细胞为主导的炎症细胞浸润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关[1],多种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LTs)、血检索、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趋化因子、腺普及援激肽等,参与上、下气道的炎症反应[2]。近年来随着LTs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以及LTs受体部位被确认,白三烯受体措抗剂(LFRA)与LTs合成抑制剂在防治哮喘中的地位引起关注。自从第一个白三烯D(LTD4)受体拮抗剂异丁司特(ibudilas,betas)于1989年在临…  相似文献   

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 TRA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非类固醇抗炎药物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众多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 ,表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改善轻 -中度哮喘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特别是对运动性哮喘、不耐受阿斯匹林哮喘作用更显著 ,长期使用安全、有效、耐受性、依从性好 ;对中~重度吸入高剂量皮质激素的患者仍有作用 ,除能改善症状、肺功能 ,还可减少吸入皮质激素用量 ,保持症状平稳 ,降低哮喘加重的危险 ;与皮质激素、β2 激动剂具协同作用 ,为临床治疗哮喘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白三烯受…  相似文献   

6.
白三烯作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炎症中的重要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2006年修订的《全球哮喘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来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合理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晓峰  殷凯生 《国际呼吸杂志》2009,29(23):1442-144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可作单独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本文从<全球哮喘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角度(治疗阶梯)出发,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可作单独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本文从《全球哮喘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角度(治疗阶梯)出发,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薛立福 《山东医药》1999,39(20):43-44
目前已明确,哮喘不仅是一种可逆性支气管痉挛,也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通过多种介质如组胺、白三烯(LTs)、血栓素、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趋化因子、腺苷及缓激肽等引起的气道慢性持续性炎症。其可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致敏物时引起平滑肌痉挛、气道微血管渗出、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加,使气道不同程度地受阻。50年前发现一种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的物质,被命名为慢反应物质,在哮喘时肺中大量释放。现已明确,这种物质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组混合物,即白三烯(LTs)。它是引起气道炎症、哮喘发作的重要物质,由存在于肥…  相似文献   

10.
白三烯受体及其拮抗剂正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白三烯拮抗剂已试用于哮喘的治疗。本文讨论了白三烯受体及其拮抗剂在哮喘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白三烯拮抗剂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哮喘患儿,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通气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值(PEF)、第一秒用力呼吸量(...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近来研究发现Th1/Th2失衡是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Th1/Th2失衡与哮喘的关系,Th1/Th2平衡的调节及其在哮喘治疗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中Th1/Th2模型漂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Th1/Th2模型漂移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Th1占优势者感局限,预后良好;Th2占优势者感染扩散,预后不良。而哪种T辅助细胞占优势取决于多种因素。有利于Th2占优势的因素有树突状细胞、B7/CD28协同刺激信号、转录因子GATA-3等;有利于Th1占优势的因素有CD8^ T淋巴细胞,CpG DNA,白介素-12、Zn^2 、一氧化氮及一些基础营养素等。本文就以上各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白三烯及其受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持续性干咳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表现与典型哮喘相似,均为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并以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AHR)为特征。在参与哮喘发病的各种炎症介质中,白三烯(L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3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50μg/次、3次/d,口服扎鲁司特20 mg/次、2次/d;对照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肺功能、血清IL-12和IL-13水平、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IL-12升高而IL-13降低,且实验组IL-13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及心理状况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相比,白三烯拮抗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改善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生存质量及纠正IL-12/IL-13失衡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表现为以慢性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无痰或少许黏液痰,偶伴胸闷。咳嗽多于夜间或清晨发作,肺部很少闻及哮鸣音。  相似文献   

17.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抗炎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非类固醇类平喘和抗炎药.国外已用来治疗哮喘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它在炎症与免疫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LTRAs可以抑制气道炎症细胞的黏附、聚集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气道黏液分泌;抑制气道重塑和抗肺纤维化;降低呼出气中的NO含量。另外.在其它组织中它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最近发现它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可能也有较大的影响。LTRAs是一类具有多种作用、高效、低毒、安全性好的平喘抗炎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慢性咳嗽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慢性咳嗽中两大重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其病理变化为气道慢性炎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患者的咳嗽症状,有望成为治疗慢性咳嗽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 是一类单链非编码的小分子 RNA,它通过降解目标 mRNA 或者抑制其翻译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研究表明,miRNA 在调控 Th1/Th2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孟鲁司特 (商品名 :顺尔宁 )是一个特异性强效白三烯(LTD4)受体拮抗剂 ,对治疗哮喘具有显著疗效。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改善肺功能 ,哮喘症状和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沙丁胺醇 (商品名 :全乐宁 )用量。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已用于哮喘的临床治疗。为评价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对 174例哮喘患者进行了临床验证。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标准 :知情同意男女患者 ,年龄 15~ 6 5岁 ,哮喘病史至少 1年。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85 %的预计值 ,可逆试验FEV1增加≥ 15 %。试验前哮喘治疗包括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6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