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肝肾微粒体1抗原的提取及其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致病机理。方法 测定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肾微粒体(LKM)-1的自身抗体阳性情况,在重组质粒表达的基础上,用亲和柱层析进一步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LKM-1抗体。结果 在605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成人患者组内,检出LKM-1自身抗体阳性24例,阳性率为3.97%,50例ALT升高的小儿患者中检出阳性6例,占12%。  相似文献   

2.
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融合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TELAML1融合基因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诊断和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双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方法。方法采用巢式RTPCR和双标记FISH技术检测TELAML1融合基因。结果和结论RTPCR检测发现儿童B系急淋中22.5%(40例中9例)的患者有TELAML1融合基因转录本,这类患者预后较好,完全缓解率达100%。RTPCR和FISH技术是检测TELAML1的有效方法,并为临床诊断和预后估计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巨核细胞系抗原(MK)表达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成人初治AML患者211例进行检测。结果27例(128%)表达MK;AML亚型中以杂合急性白血病(HA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表达最高,分别为45.5%和24.1%。MK表达与CD34抗原、外周血高白细胞数、多药耐药糖蛋白(Pgp)高度相关(P<0.05),与染色体核型无关。MK+AML的完全缓解(CR)率为33.3%,明显低于MKAML的719%。结论巨核细胞系抗原表达可能起源于较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IL2受体α链(IL2Rα,P55)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表达,对19例ALL和16例AML患者治前白血病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素标记单抗IL2R1流式细胞分析,分别进行了IL2Rα基因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检测。35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IL2RαmRNA和P55阳性表达者分别为25例(25/35,714%)和14例(14/35,40%),前者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后者(p<0025)。1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IL2RαmRNA表达阳性,而P55水平无表达;3例AML细胞表面P55阳性却无mRNA表达。本研究显示,AL患者白血病细胞IL2Rα基因阳性表达十分常见,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并非一致,mRNA水平表达率明显高于蛋白质水平表达率。  相似文献   

5.
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 S L T E C) 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 H E C) O157 : H7 的 S L T1 、 S L T2 、eae A 基因片段设计了3 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肠埃希菌中 S L T1 、 S L T2 和eae A 毒力基因。结果 29 株标准致泻大肠埃希菌( E H E C、 E P E C、 E T E C) 和10 株其他肠道病原菌中,只有1 株 E H E C检出 S L T1 、 S L T2 、eae A 毒力基因,其他均为阴性。从1 032 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的474 株未定型大肠埃希菌中,检出 S L T1 20 株(42 % ) , S L T2 7 株(15 % ) ;74 株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菌( E S I E C) 中检出 S L T1 15 株(203 % ) , S L T2 5株(68 % ) 。结论  S L T E C 是太原地区引起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的致泻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及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WT1基因与白血病的预后、多药耐药性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68例白血病患者及23名正常人的WT1、MRP及mdr1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3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68例白血病患者中37例WT1基因表达阳性,23名正常人WT1基因表达阴性。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59.46%和87.10%,P=0011)。WT1表达阳性患者的MRP阳性率高于WT1表达阴性者(分别为58.33%和32.26%,P=0033)。联合WT1及bcl2表达情况将AML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组,其CR率分别为3333%、47.37%及100%,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T1基因的表达与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白血病患者CR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WT1基因及bcl2的共同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AM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b患者约90%有t(8;21)。已经证明它导致AML1-ETO融合基因。我们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2例AML-M2b,其中t(8;21)阳性16例,阴性2例,不能确定有无t(8;21)的4例,发现全部22例患者均可检出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同时在5例t(8;21)阴性的AML中,包括M2a例,M3 1例,均未检出上述融合基因转录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抽提核抗原( E N A) 抗体谱的临床意义及与其他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156 份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 E N A 抗体,经免疫浊度法检测 Ig 和补体。结果 (1) 抗 E N A 抗体在自身免疫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抗平滑肌( Sm) 抗体、抗 U1 核糖核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 L E) 中分别为36 .3 % 、28 .8 % ; 抗 S S A 和抗 S S B 抗体的出现在干燥综合征( S S) 患者中分别为5/16 和3/16 。(2) 与正常对照和抗体阴性组比较,抗 E N A 阳性血清中 Ig G、 Ig M、 Ig A 增高,分别为(21 .6 ±15 .0) 、(1 .7 ±0 .8) 、(2 .2 ±1 .2)g/ L, 而 C3 、 C4 和总补体溶血活性( C H50)水平下降分别为(1 .08 ±0 .37) 、(0 .21 ±0 .12) 、(98 .±29) g/ L;(3) 随着抗 E N A 抗体免疫印迹条带数的增多, Ig G 增高,而 Ig M、 C3 、 C4 及 C H50 与之相反,下降很明显;(4) C3 、 C4 、 C H50 与疾病活动性有相关关系。结论 抗 E N A 抗体阳性者存在体液免疫应答增加,且与抗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和三维能量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型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M AS) 中的应用。方法: 对8 例SM AS患者 (SM 组) 15 例正常人 (NS组) 及 23 例经常腹胀不适, 饱食后加重, 多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而疑为SM AS患者 (SS组) 进行了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及彩色多普勒研究。结果: 1三维能量超声造影技术在三组资料中均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 (SM A) 与腹主动脉 (AO) 之间的夹角及角内左肾静脉 (LKV) 的情况, 显示率 100% 。2SM 组100% (8/8) 夹角小于195°, 最小者 2°, 最大者 18°。NS组 67% (1/15) 小于 195°, 最小者 17°, 最大者 134°(P< 001), 平均5493°。3SM 组 100% (8/8) 存在角内LKV 明显受压且血流呈高速湍流状态, NS组 27% (4/15) 仅存在轻度受压, 67% (1/15) 角内LKV 呈高速湍流状态(P< 001)。4SS组中217% (5/23) 基本符合SM AS诊断, 从而为这一类患者提供了新的病因线索。5SM 组中2 例为孪生兄弟, 并发症发生率为 50% 。结论: SM AS并不少见, 只是有些不易被发现, 有些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_(2b)患者约90%有t(8;21)。已经证明它导致AML_1-ETO融合基因。我们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2例AML_1-M_(2b)其中t(8;21)阳性16例,阴性2例,不能确定有无t(8;21)的4例,发现全部22例患者均可检出AML_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同时在5例t(8;21)阴性的AML中,包括M_(2a)2例,M_42例,M_31例,均未检出上述融合基因转录本。我们的初步结果提示AML_1-ETO融合基因可以作为AML-M_(2b)的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11.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CAH) is a clinical syndrome of different etiologies. Liver-kidney microsomal (LKM) autoantibodies characterize a subgroup of HBsAg negative CAH,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By immunoblotting analysis (IB) LKM positive sera have been shown to react strongly with a poly-peptide band at 50 kD. 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various rat microsomal enzyme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around 50 kD as potential candidate target antigens. These included epoxide hydrolase, 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 and phenobarbital-inducible isoenzymes of cytochrome P-450 (PB1, PB2, PB3a, PB3b).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and IB LKM positive sera were shown to react with the phenobarbital-inducible isoenzymes of cytochrome P-450 but not with epoxide hydrolase or with 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 Cytochrome P-450 PB3a and PB3b were both able to absorb exhaustively the reactivity of LKM sera with liver tissue in immunofluorescence (IF) and with purified rat liver microsomes in RIA. It is concluded that LKM antibodies are directed against an epitope present in preparations of various isoenzymes of cytochrome P-4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丙肝病毒(HCV)载量及肝功能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68例丙肝患者自身抗体、丙肝病毒载量以及肝功能结果,并选取和检测129例健康对照者的自身抗体,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丙肝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差异,分析丙肝患者中自身抗体、病毒载量以及肝功能三者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自身抗体检出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丙肝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5.12%(59/168),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核抗体(ANA)33.93%,抗平滑肌抗体(SMA)2.98%,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1.80%,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KM1)1.20%。抗胞浆抗体和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未检出阳性。丙肝患者自身抗体总检出率及抗核抗体检出率较健康对照组高(χ2=23.179,P=0.000; χ2=21.360,P=0.000)。丙肝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丙肝病毒载量、总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945; Z=-1.087,P=0.277; Z=-1.356,P=0.175; Z=-0.153,P=0.878); 自身抗体检出率与性别无关(χ2=2.897,P=0.089),而与年龄相关(t=3.274,P=0.001)。HCV RNA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430,P=0.000; Z=-6.123,P=0.000; t=-3.152,P=0.002),HCV RNA阴性组年龄低于阳性组(44.17岁 vs 55.27岁)。结论 丙肝患者容易发生自身免疫,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年龄有关,而与体内丙肝病毒载量的高低无关,也不能预测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情况。HCV载量与患者年龄及肝损伤相关,高龄组病毒载量较高,肝损伤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重组抗原BCOADA-E2和PDC-E2的二联体(BP),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M2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Ni—NTA亲和柱纯化重组表达的BP融合蛋白,分别建立免疫印迹法(IBT)和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0份PBC患者血清,以60份其他肝病患者、60份自身免疫病患者、80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结果 经常规试剂盒检测为M2(+)的60份患者血清,利用重组抗原检测阳性53例,阴性7例,阳性率为88.3%;经常规试剂盒检测为M2(-)的60份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60份其他肝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血清,利用重组抗原检测为M2(-)。结论 利用重组抗原BP检测M2抗体敏感性较高。对临床辅助诊断PBC提供一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重组表达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PDC-E2)检测M2抗体,以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PDC-E2建立了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PBC患者血清的M2抗体,以其他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40例PBC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PDC-E2抗体阳性37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92.5%,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该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用重组表达的人PDC-E2检测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PB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张俊霞  刘钧娟  李嘉 《临床荟萃》2012,27(12):1050-1053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期提高诊断率和减少漏诊率.方法 采用国际AIH小组制订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计分系统,对42例确诊为AIH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同期住院的40例急性乙型肝炎(急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AIH多见于女性(97.7%),>50~60岁占76.2%.急乙肝则以40岁以下(75.0%)的男性(72.5%)多见.15例(35.7%)AIH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10例(23.8%)家族成员同时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AIH和急乙肝均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为主,分别为(808.8±532.1)U/L vs (810.2±523.4) U/L; (750.2±591.4)U/L vs(746.8±602.3)U/L( P>0.05).AIH组以(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为特征,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者15例(35.7%),11例(26.2%)在ALT逐渐下降中反而继续升高.急乙肝组(γ-)GT仅轻度升高,与AI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0±163,5) U/L vs(85.7±23.4) U/L( P<0.05).AIH组抗核抗体阳性率最高,有6倒(14.3%)自身抗体全部阴性.急乙肝仅1例(2.5%)自身抗体阳性.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免疫学、生化指标及病理特点可提高AIH的诊断率.仔细询问合并症及家族史,同时观察(γ-)GT的变化有助于AI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体检的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生化指标检查、自身抗体检测.比较三组的各项常规生化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抗血管紧张素Ⅰ1型(AT1)受体身身抗体ELISA,评价抗AT1自身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AT1 165-191位氨基酸)作抗原,建立ELISA,检测9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6例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中AT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阳性对照表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分别为6.6%、9.7%;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值降低60%,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42.8%(42/98),明显高于非难治性高血压组10.42%(10/96)和正常血压对照组7.5%(3/40),结论:所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撞接ELISA,操作简便,检测该抗体有助于揭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和指导降压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噬菌体模拟抗原替代亲环素A在测定自身抗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噬菌体展示肽库来源的模拟抗原替代重组人亲环素A(rhCyPA)在测定自身免疫病人血清抗亲环素自身抗体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抗人亲环素A单克隆抗体(McAb)D4和E6作捕获抗体对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淘筛,通过序列测定推断出模拟抗原氨基酸序列。再以筛出的模拟抗原包被微孔板,与重组人亲环素A抗原进行对比,用ELJSA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亲环素自身抗体。结果 从12肽库淘筛出的10个噬菌体克隆中9个共有一致氨基酸序列HWEYTISPHPRL。56例SLE患者血清用12肽模拟抗原的ELISA测定,CyPA自身抗体阳性率为50%(28/56),用rhCyPA作包被抗原测定阳性率为43%(214/56);两法检测34例其他自身免疫病的阳性率均为11%,两法结果符合率为95.6%。通过试验比较,12肽模拟抗原用于检测CyPA自身抗体优于重组抗原和7肽模拟抗原。结论用抗CyPA单克隆抗体从噬菌体展示肽库淘筛出的特异12肽能模拟亲环素A抗原表位信息,可以代替亲环素A用来检测其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消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等收治的各种肝病患者225例,分为ALD患者组和其他肝病患者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5份临床血清标本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 kidney microsomal, 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iver cytosol-1, 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胰抗体(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ntibody/liver pancreas antigen, SLA/LP)、AMAⅡ型(AMA-M2)并查阅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结果 ALD 患者组ANA阳性率为77.78%,SMA阳性率为7.41%,AMA阳性率为55.56%,LKM 阳性率为7.41%,AMA-M2阳性率为48.15%,SLA/LP 阳性率为7.41%,LC-1阳性率为3.70%。其他肝病患者组 ANA 阳性率为26.26%,SMA 阳性率为4.55%,AMA 阳性率为11.11%,LKM 阳性率为0.51%,AMA-M2阳性率为5.05%,SLA/LP阳性率为2.53%,LC-1阳性率为1.52%。ALD患者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他肝病患者组相比较,ANA、AMA、LKM、AMA-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D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较高,为临床医生鉴别病毒性肝炎、ALD及其他肝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体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233例丙型肝炎(HCV)患者和4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中相关的自身抗体。结果233例HCV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抗核抗体(ANA)44.6%(104/233)、抗平滑肌抗体(SMA)18.0%(42/233)、抗线粒体抗体(AMA)14.2%(33/233)、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1)1.7%(4/233)、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10.7%(25/233)、抗细胞骨架抗体(CS)7.7%(18/233)、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6.0%(14/233)、抗心肌抗体(AHRA)6.9%(16/233)。HCV组和AIH组ANA和SMA检测结果比较,HCV组ANA、SMA抗体1:10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69.2%、27.9%,ANA及SMA抗体以低滴度为主,AIH组ANA及SMA抗体则以高滴度为主(62.2%、28.9%)。ANA抗体高滴度(1:1000)的HCV患者ALT、ASr、Tbil、GGT、IgM的水平明显高于低滴度(1:100)患者(P〈0.05),而IgA和Ig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H组抗LKM-1检测阳性率高于HCV组。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高,HCV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是造成机体免疫损伤、加重丙肝病毒血症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