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解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对胰腺坏死程度的判断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表现,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对胰腺实质的密度变化.结果11例单纯水肿型胰腺炎胰腺体积增大,边缘轮廓模糊,胰周脂肪层密度增高.增强扫描4例胰腺强化程度减低,动脉期胰腺密度高于肝.3例动脉期内胰腺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2例未见明显强化.螺旋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判断急性胰腺炎水肿及坏死程度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检查,取层厚5mm,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结果单纯性急性胰腺炎25例,坏死性胰腺炎15例,合并出血6例,并发假性囊肿4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降低,胰周渗液及并发症。结论CT是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检查,取层厚5mm,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结果单纯性急性胰腺炎25例,坏死性胰腺炎15例,合并出血6例,并发假性囊肿4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降低,胰周渗液及并发症。结论CT是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经CT平扫或增强的急性胰腺炎,并且临床上血、尿淀粉酶符合诊断标准的15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胰腺的密度、大小、包膜的完整性,区分有无胰腺实质坏死情况,积液影响的范围及程度。结果 1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CT显像均能做出确切诊断,螺旋CT平扫者93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9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4例;增强扫描者65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4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1例。123例行保守治疗,35例行手术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复查CT胰腺形态基本正常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螺旋CT扫描是病变部位显示最直观、最清晰的影像学手段,尽早CT平扫,必要时行增强CT扫描或复查CT是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孙玉梅 《吉林医学》2012,33(8):1637-163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平扫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明确诊断的79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79例中CT诊断为急性单纯性水肿性胰腺炎49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密度轻度减低,轮廓模糊,以及胰周积液;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30例,表现为胰腺明显增大,密度弥漫性减低,坏死区密度更低,出血区密度高于正常组织,明显的胰周脂肪坏死和积液。结论:急性胰腺炎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肾旁后间隙受累,是临床严重程度的CT指标;螺旋CT扫描是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反映出急性胰腺炎不同的病理变化,认识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螺旋CT对41例急性胰腺炎进行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水肿型与坏死型胰腺炎的不同CT表现。结果:19例水肿型胰腺炎4例表现为动静脉期均匀强化,15例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22例坏死型胰腺炎的坏死区于动、静脉期均未见强化。同时清晰显示炎症产生的胰周病变范围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还可发现产生胰腺炎的部分原因。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度,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和临床认识。方法收集我院5年来42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和CT复查确诊的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althazarCT分级系统分级,并根据有无胰腺坏死分为水肿型和坏死型。全部病例采用以色列Marconi公司Sele型螺旋CT平扫,其中15例加作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前不口服造影剂。结果A级2例,B级12例,C级12例,D级9例,E级7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1例,急性坏死型11例。8例经手术证实,34例经临床、实验室、腹腔穿刺及CT复查证实。结论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双期增强扫描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CT扫描并分级不仅能明确诊断、鉴别其病理类型,而且有助临床定量、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陈虎 《西部医学》2011,23(6):1132-113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拟诊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扫查,取层厚5mm,平扫+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胰周肾旁筋膜、间隙、胸腹腔情况。结果 CT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5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6例,诊断准确率100%。胰腺弥漫性增大或局限性增大20例,胰腺密度改变22例,胰腺周围液体聚集7例,胰腺内坏死、出血4例;肾周筋膜增厚16例;并发蜂窝组织炎5例、假性囊肿3例、脓肿2例、合并胸腔积液7例。结论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不仅可定性诊断,同时还可显示胰腺内外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所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均用普通CT和增强CT扫描,总结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肿性胰腺炎64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9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病例CT扫描中,9例胰腺未见明显异常;14例胰腺弥散性肿胀;7例局灶性肿胀;26例胰周间隙密度增高、模糊;8例出现单发性积液。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例CT扫描中,9例小网膜囊均有积液;4例弥漫性出血;5例灶性出血;6例出现胰周积液,1例出现右肾后间隙积液,2例出现左肾旁间隙积液,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全胰腺坏死2例,胰头部坏死2例,段状坏死2例,尾部坏死3例。增强CT动态扫描显示胰腺坏死区域与正常胰腺组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CT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增强CT具有简便性,可靠性,高敏感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杨华  陆健美  顾峰 《西部医学》2007,19(3):467-46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资料。结果CT检查阴性6例,胰腺体积增大78例,胰腺实质密度减低67例,其中5例平扫及增强均有低密度区;胰腺周围蜂窝组织炎78例,有胰腺包膜改变3例,60例合并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后部少量胸腹水12例,合并脓肿1例。结论螺旋CT,尤其是薄层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辉 《西部医学》2012,24(7):1368-136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急性胰腺炎的59例患者行螺旋CT扫查,取层厚5mm,层距5ram;先行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行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胰周肾旁筋膜、间隙、胸腹腔情况。结果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螺旋CT全部准确诊断,准确率100%(59/59)。在59例病人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7例;有5例合并感染。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肾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外积液、胰腺坏死。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螺旋CT检查,分析其不同分型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48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4例(70.8%),螺旋CT表现为胰腺组织局部或弥漫性肿大;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4例(29.2%),螺旋cT表现为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及密度减低,坏死区域胰腺密度更低,而出血区域密度相应增加,胰周浸润为脂肪坏死及积液等。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且对分型依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997-2002年间经临床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所有病例均作平扫和增强白扫描。将胰腺坏死分为3型:Ⅰ型即为即点片状坏死,Ⅱ型为段状坏死(坏死部分超过整个胰腺的30%,坏死范围贯穿胰腺全层),Ⅲ型为全胰腺坏死(超过胰腺50%的段状坏死)。结果 水肿性胰腺炎26例,出血坏死性19例。按Balthazar分级:A级5例,B级9例,C级12例,D级11例,E级8例。近胰腺坏死分型Ⅰ型5例,Ⅱg型5例,Ⅲ型6例。结论 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具有定性诊断价值。CT分级与胰腺坏死分型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的判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及血管重建,2例行MSCT灌注扫描;21例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3例行肠切除手术。结果应用MSCT血管重建技术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3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5例、腹腔干狭窄1例。不同病因和不同程度的肠缺血CT间接征象有一定差异: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时,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腹水多见;肠壁积气仅见于全层坏死,而其他征象均可见于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肠缺血。结论MSCT能准确诊断肠缺血并明确病因,有助于判断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5.
项海均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85-18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采用东软公司的Neu Viz双排螺旋CT扫描。结果 9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螺旋CT平扫者31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6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5例;增强扫描者62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7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5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复查CT胰腺形态及密度基本正常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螺旋CT扫描是病变部位显示最直观、最清晰的影像学手段,在病程早期行螺旋CT扫描及病程中复查CT是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曾小松  王静 《西部医学》2007,19(1):113-11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检查,取层厚5mm,部分病例做了增强扫描,以2.5~3ml/s的速度注入80~100ml造影剂。结果 单纯性21例,坏死性6例,合并出血2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并发症。结论 CT是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10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扫描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04例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正常8例,63例表现为胰腺饱满,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密度正常或减低,胰周脂肪间隙内条絮状渗出,边缘模糊,部分伴有单或双侧肾前筋膜增厚;33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肿大非常显著、轮廓外突、胰腺密度减低、胰周大量絮状渗出,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部分可见出血灶。CT扫描发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其中蜂窝组织炎17例,表现为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影;11例脓肿,表现为团状低密度灶,其内可见气体,增强扫描脓肿壁见环形强化;3例假性囊肿显示为类圆形水样低密度病灶,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强化。结论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CT或MRI检查资料完整的58例,平均年龄46.5岁。16例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痊愈出院的53例,1例(1.7%)死亡。使用16层螺旋CT机和统一的扫描程序,先平扫后增强扫描。MRI扫描仪为1.5T,采用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的横断位、冠状住、矢状位、MRCP和脂肪抑制成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缘模糊、胰胆管扩张、胸腹腔积液及肝损害。26例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CT除具有水肿型胰腺炎表现外,主要可见胰腺坏死和/或出血所致的密度不均匀、假囊肿或脓肿形成和胰周积液,T1WI和T2WI胰腺信号不均匀,胰周(81.3%)及腹腔积液(81.3%),胸腔积液(68.8%)肝脏信号异常(43.8%)和MRCP显示胰胆管明显扩张。结论CT和MRI都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及分型诊断的金标准,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韩策 《中外医疗》2011,30(32):7-8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多期动态扫描的CT征象,评价其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 37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行胰腺区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总结CT征象。结果全部37例中,水肿型胰腺炎31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6例;多期动态扫描后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出血及坏死,还可观察胰周积液、脂肪坏死等。结论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有效检查方法,并能指导临床分型,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增强CT扫描的影像特点。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1例,进行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CT的影像学图像特点。结果:2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在增强CT扫描上表现不同程度的密度减低,胰腺体积增大,其中16例患者可见胰腺轮廓内小片状低密度灶。结论:增强CT扫描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能够较准确的显示急性胰腺炎及其周围器官的继发性损害情况,对胰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