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牛膝的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牛膝的ITS的序列变异,为鉴别牛膝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PCR技术对牛膝的rDNA ITS区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报道了牛膝的rDNA ITS区的碱基序列。结果 得到核糖体DNA中的ITS及5.8S rDNA完全序列,18S和26S rDNA部分序列,共约650bp。牛膝与川牛膝及土牛膝碱基序列有明显差异,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牛膝碱基序列无差异。结论 此法可用于牛膝种间及真伪品鉴别。  相似文献   

2.
广佛手rDNA ITS序列测定及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佛手及其近缘种香橼的rDNA ITS序列及其规律。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广佛手和香橼rDNA ITS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4个植物样品rDNA ITS序列长度为644-672bp。其中5.8S rDNA长度为165bp,编码区较保守。广佛手和香橼的ITS1和ITS2序列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95和0.0142。结论rDNA ITS序列可为鉴定佛手提供分子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区序列分析及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太子参与混伪品之间的rDNA ITS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太子参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太子参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测定了太子参及其混伪品的rDNA ITS区序列,其长度为609~631bp不等。ITS1长度范围为218~246bp,5.8S为.154~156bp,ITS2长度范围为230~259bp。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宽叶麦冬、细叶麦冬与太子参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繁缕稍远,淡竹叶和沿阶草最远。结论:rDNA—ITS可以作为太子参与其混伪品之间的一种分子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铁锁不同居群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志  戴住波  钱子刚 《中药材》2008,31(2):192-195
目的分析金铁锁不同居群的核糖体ITS碱基序列,为鉴别不同产地金铁锁提供分子依据.方法使用1对引物18P1和26P2进行ITS基因的PCR扩增并测序.结果12个居群金铁锁的ITS1片段长度为225~229 bp,ITS2片段长度为166~170 bp,5.8S片段长度为261~264 bp.云南昆明、丽江、个旧、鹤庆和四川盐源5个居群的ITS序列碱基完全一致,云南宣威、会泽、中甸、保山、四川木里、西藏林芝等7个居群的ITS序列则有不同的变化,碱基变异数目(包括5.8 S编码区)为1~4个.结论经过比较分析,rDNA ITS区碱基序列在分布于云南中部、四川西南端等居群与云南西部、西北端、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居群具有各自相应的指纹特征,可以作为相应居群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山药rDNA ITS区序列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怀山药与其它产地山药的rDNA ITS区序列的差异,为山药的基源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山药的rDNA基因ITS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8种产地山药的ITS1片段长度均为165bp,ITS2片段长度均为158~160bp,5.8S片段长度为均为159bp。8种不同产地的山药ITS1和ITS2区分别有6个和9个碱基变异。结论利用ITS区序列的差异鉴别不同产区的山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易骏  廖芳平  郑伟文 《中草药》2013,44(10):1318-132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 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 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密脉鹅掌柴3个居群内的ITS区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采用ITS区特异引物ITS4/ITS5对密脉鹅掌柴3个居群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密脉鹅掌柴的ITS区全序列总长为658bp,其中ITS1、5.8S和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23bp、164bp和223bp。在ITS1、ITS2片段上,3个居群的密脉鹅掌柴种间K2P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K2P最大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也显示3个居群的密脉鹅掌柴均可与Genbank数据库中鹅掌柴属17个外源种植物鉴别开,其中ITS2和ITS1序列上分别具有2个和1个有效鉴别位点。结论 ITS1和ITS2序列均适用于密脉鹅掌柴的DNA条形码,且ITS2比ITS1更适合密脉鹅掌柴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8.
F型、H型居群的铁皮石斛rDNAITS区序列差异及SNP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主产区F型和H型居群rDNAITS碱基序列的差异。方法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广西、贵州、云南铁皮石斛主要居群的rDNAITS区 (包括ITS1,5 .8SrDNA ,ITS2 )碱基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 :在铁皮石斛各居群中 ,F型居群与H型居群植株的rDNAITS区碱基序列有 2个位点差异 ,且变异分别发生在ITS1区及 5.8S区内。研究表明 :铁皮石斛居群内部rDNAITS区的差异与植物生活型的差异呈一定的相关性 ,H型居群的铁皮石斛是F型的变种。在F型与H型居群间 ,其 5.8SrDNA区存在单核苷酸多态 (SNP)现象。首次报道了铁皮石斛ITS区的碱基序列 ,ITS区总长度为 634bp ,其中ITS1为 231bp ,5.8S为 163bp ,ITS2为 240bp。结论 :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明铁皮石斛F型居群与H型居群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地黄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栽培地黄及野生地黄品种间ITS序列差异,为地黄的系统发育和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CTAB法提取地黄叶片中总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采用MEGA4.0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各供试地黄的ITS区序列总长度为613~614 bp,长度变异仅1 bp,其中ITS1长度为224~225 bp,G+C占60.4%~63%;ITS2长度为224~225 bp,G+C占57.1%~65.3%;5.8S长度高度保守,均为164 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北京2号地黄与其他地黄资源差异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远。野生地黄居群内差异较小,居群间没有差异。河南栽培地黄与山西、山东省栽培地黄间没有差异;野生地黄资源中神农山和青天河一带地黄与山东省栽培地黄亲缘关系最近,而河南栽培地黄和山西省栽培地黄与野生地黄没有差异。结论:不同地区地黄资源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系统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鉴定东北产栽培和野生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明确其种间遗传关系远近,并对东北产朝鲜苍术的栽培起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提取不同栽培区包括北苍术、朝鲜苍术在内的五种苍术属40份样本以及朝鲜苍术7份野生种质样本的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所有序列用MEGA5. 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clustal W),去除两端5. 8S和28S序列,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苍术属5种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32 bp。根据NJ树和ITS2二级结构结果,除北苍术和朝鲜苍术未被区分开,其余几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根据NJ树结果可知,朝鲜苍术的栽培品系和野生种质也能很好的聚在一起。结论:ITS2序列能稳定、准确鉴别苍术属5种药材。朝鲜苍术与北苍术亲缘关系很近,可认为是苍术北方分支中的一种变种,建议将朝鲜苍术并入北苍术。且在辽宁有大规模栽培的朝鲜苍术可能起源于辽宁本地的野生群体,种源可能来自于辽宁岫岩等地的野生种。  相似文献   

11.
丹参及鼠尾草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汪红  王强 《中草药》2005,36(9):1381-1385
目的研究丹参ITS片段遗传多样性,分析该片段在丹参药材DNA分子鉴别和鼠尾草属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用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结果获得核糖体DNA中ITS和5.8SrDNA完整序列,13个鼠尾草属植物ITS1与ITS2序列的长度分别为222~224bp、220~223bp。鼠尾草属植物种间ITS1序列差异百分率为0~12.16%,ITS2序列的差异百分率为0.5%~13.51%;丹参种内ITS1序列的差异百分率为0~0.9%,ITS2序列的差异百分率为0~0.5%;鼠尾草属各类群与外类群的差异百分率ITS1序列为16.07%~20.27%,ITS2序列为15.91%~20.27%。用邻接法(NJ)根据ITS1与ITS2序列数据建立系统发生树。结论两段序列在丹参种内保守,在属间有较大的差异,与外类群的差异最大,可作为中药丹参分子鉴定的标记,而鼠尾草属植物的系统发生关系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鹏  沈文华  石建明  陈兴银  张凯凯  关萍 《中草药》2017,48(7):1397-1402
目的筛选出适合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方法通过对33种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的核糖体ITS序列和40种唇形科常见药用植物的叶绿体matK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MEGA 6.0软件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imura2-parameter(K2P)距离及各序列变异位点,评估序列的条形码间距(barcoding gap),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 ITS序列长度为620~698 bp,平均(G+C)量为62.8%,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长度为859~932 bp,平均(G+C)量为34%,ITS序列与matK基因都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但matK基因的barcoding gap要小于ITS序列,从聚类分析来看,matK基因能更好地鉴定唇形科不同物种。结论推荐matK基因序列作为唇形科植物鉴定的优选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序列在清风藤属(Sabia)药用植物中的分类鉴定可行性与系统关系。方法 对9种38个产地的清风藤属药用植物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基于(Kimura 2-parameter)K2P计算遗传距离,分析种内和种间变异与鉴定效率,应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清风藤属药用植物ITS2序列长度均为241 bp,GC含量为51.9-64.7%。38个产地清风藤属药用植物ITS2序列,共具有保守位点168个,变异位点数目为73个,简约信息位点数目为65个。ITS2在清风藤属药用植物中的种内变异为0-0.074,种间变异为0.007-0.205,种间变异较小,种间遗传距离与种内遗传距离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明显的间隔。ML系统树表明,属内种间具有较高的自展支持率,基本能单独聚成一支,可对清风藤属药用植物种间进行有效分类鉴定。结论 ITS2序列在清风藤属植物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鉴定效率,可用于清风藤属DNA条形码与分类鉴定研究。本研究为清风藤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与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ITS序列的中国药用石斛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何涛  淳泽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2):2853-2856
目的:通过测定17种药用石斛的rDNA ITS全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在分子水平对待检种进行鉴别,为石斛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石斛叶片DNA,PCR扩增rDNA ITS区全序列,产物回收纯化后直接测序,运用Bioedit,MEGA 4.0等软件分析石斛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的特征.结果:建立了17种药用石斛rDNA ITS区碱基全序列数据库,其中,ITSl的长度为228~234 bp,GC量为45.7%~53.0%,变异位点167个,占总位点67.34%,信息位点106个,占总位点42.74%;ITS2长度为241~247 bp,GC量为44.8%~55.7%,变异位点165个,占总位点66.27%,信息位点115个,占总位点46.18%.属间的遗传距离为0.295,石斛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42,种内各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结论:利用17种石斛的全序列数据库及遗传分析软件,通过对待检种rDNA ITS区进行序列测定,可以在分子水平对石斛不同种质进行鉴别,为石斛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南五味子及其混淆品绿叶五味子果实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产地南五味子的基源植物华中五味子及混淆品绿叶五味子的rDNAITS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 ,寻找南五味子和绿叶五味子果实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PCR直接测序 ,PAUP 4.0b10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分析 ,采用邻接法 (neighbor joiningmethod)构建邻接 (NJ )系统树。 结果 :华中五味子ITS长度范围为 691~692bp ,ITS1和ITS2分别为 282bp和 246~247bp ;绿叶五味子ITS长度范围为 694~695bp ,ITS1和ITS2分别为 285~286bp和 246~247bp。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与绿叶五味子在ITS1有 3个稳定的信息位点。NJ树中 ,产于鸡公山 3个居群的绿叶五味子和天目山的1个居群及引用的 2条绿叶五味子ITS序列聚为一支 ,bootstrap支持率为 68%。 结论 :rDNAITS序列可作为中药南五味子与混淆品绿叶五味子的一种良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蒋明  陈贝贝  贺蔡明 《中草药》2012,43(2):343-349
目的通过测定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ITS序列,为石豆兰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ITS序列,并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ITS全长为633~645 bp,5.8 S序列长度162 bp,ITS1和ITS2序列变异位点丰富,共168个,其中信息位点95个,序列存在大量的转换、颠换和缺失;5.8 S序列较为保守,仅含6个变异位点和2个信息位点;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遗传距离为0.002 2~0.212 0,其中齿瓣石豆兰与斑唇石豆兰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序列已上传至NCBI,登录号为JN619409~JN619419。结论获得了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为石豆兰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蒋明  郭志平  章燕如  许鑫  朱欣  蒋晓颖  吕奕 《中草药》2016,47(23):4242-4246
目的克隆和分析7种斑叶兰属药用植物的ITS序列,为该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法克隆ITS序列,在测序的基础上,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7种斑叶兰属植物的ITS全长为700~702 bp,ITS1的长度为239~240 bp,ITS2为298~300 bp,而5.8 S的长度十分保守,均为162 bp;序列中检测到可变位点107个,其中信息位点34个。7种斑叶兰属植物的遗传距离为0.006~0.110,大花斑叶兰与高斑叶兰的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而斑叶兰和小斑叶兰的遗传距离最小,关系最近。结论克隆到7种斑叶兰属药用植物的ITS序列,它们信息位点丰富,这些位点可将7种植物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18.
苏皖产大戟属药用植物rDNA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苏皖产大戟属内6种药用植物的ITS长度的变异,为探讨大戟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和大戟属植物鉴定提供DNA分子证据。方法利用PCR技术对大戟属植物的rDNAITS区碱基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这6种大戟属植物的ITS1的长度范围为255~262bp,ITS2的长度范围为214~236bp。运用Mega2软件进行的系统分析得到大戟属内6种植物的系统进化树。这一分析结果与来自形态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结论此法可用于大戟属植物种间及真伪品鉴别。  相似文献   

19.
化橘红rDNA ITS序列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化橘红及其近缘种rDNA 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差异。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5个植物样品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675bp-683bp,其中5.8S rDNA长度为165bp,编码区较保守。基于K2P参数遗传距离模型构建的化橘红与沙田柚、柑橘rDNA ITS序列遗传距离分别为1.05和2.29。结论:化橘红与其近缘品种rDNA ITS序列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