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Ⅰ相(CADL-Ⅰ)缺蚀评分对冠心病(CHD)诊断的价值。方法:35例CHD(A组)、33例其他心脏病(B组)、31例健康(C组)行心导纳检查,CADL-Ⅰ相离心或归心支近Y轴内、中、外1/3段出现缺蚀分别评为1、2、3分,比较3组分值差异。结果:A组CADL-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P均<0.01),B组评分与C组无显差异(P>0.05)。结论:CADL-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越高预测CHD的价值越大,其可作为CHD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磺酸是机体内含量极为丰富的氨基酸,在心肌细胞内约占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50%,具有调节细胞钙稳定[1]、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2]、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稳定细胞膜等多种细胞保护效应。牛磺酸缺乏常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相联系,外源性牛磺酸可改善心肌缺血[3]、...  相似文献   

3.
小儿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时心导纳微分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  谢振武 《心功能杂志》1995,7(4):209-212
用心导纳微分环检测63例风心病患儿,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随心衰加重,C相、E相及总环面积、时限递减,O相面积及时限、X/C、O/C面积比值递增。图形上面积变化较时限直观,心导纳微分环的校正值表达稳定。动态观察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治疗影响。方法 选择5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消心痛10mg口服,每日三次,连用8周或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每日一次连用8周,并比较两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结果 阿托伐他汀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消耗量,而运动导致出现趼段压低1mm与心绞痛所需时问增加,ST段缺血型下移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均增加,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提高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22例风心病患儿心导纳微分环改变,按心功能分为心功能I,II级组和心功能III,IV组组,并与同年龄22例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I,II组时仅I相面积缩小,II相面积与总面积比值增大,心功能III,IV级时则I相面积,I相面积与总面积比值均缩小,III相面积,II,III,V相面积与总面积比值均增大,III相与I相面积比值增大,作者认为心导纳微分环可反映风心病患儿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的心功能变化。方法 用HNCPA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测量AMI早期血液动力学和循环功能。结果 心排血量减少占55%,血管顺应性减退占60%,STI延长占20%。结论 AMI患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心向量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心向量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观察组),非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顺序记录12导联心电图及心向量图,计算并比较两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心向量图和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8.61%和48 61%、准确性分别为97 12%~13 61 54%,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特异性均为90.6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心向量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用心导纳微分环检测63例风心病患儿,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随心衰加重,C相、E相及总环面积、时限递减,O相面积及时限、X/C、0/C面积比值递增,图形上面积变化较时限直观,心导纳微分环的校正值表达稳定。动态观察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A病房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且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随访3~6个月.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导纳环面积及形态改变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的图形改变对冠心病心功能的评定作用。方法 分析96 例冠心病患者及73 例正常人ADL各时相面积及射血相(ADLI)环体的形态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冠心病组:(1)反映每搏输出量(ADLI)面积较小(P< 0.01);(2)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心房收缩相(ADLV)面积相应增大(P< 0.01);(3)反映心脏主动舒张的快速充盈相(ADLⅢ-2)面积相对减小(P< 0.01);(4)反映心肌收缩协调性的ADLI环体切迹增多(P< 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ADL图形改变,这些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心功能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从而探索一种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心功能不全的心电图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的陈旧性心梗患者,心电图机自测QRS波向量与T波向量,计算出平面QRS-T夹角,测量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1000例陈旧性心梗患者,平面QRS-T夹角为88.5±50.6°。平面QRS-T夹角与LVEF负相关(r=-0.406,P(0.01),LVEF越低,相关越密切。分别以平面QRS-T夹角(80°、(90°、(100°为界定点进行分析,其中平面QRS-T夹角(90°诊断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强(76%,74%)。结论平面QRS-T夹角与陈旧性心梗患者的LVEF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The U loop of the vectorcardiogram was examin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100 normal subjects and 67 patients with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a direct-writing vectorcardiograph with memory fun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U loop was directed to the left, anteriorly and inferiorly, and it was inscribed counterclockwise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U loop tended to be displaced to the right, and in patients with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o the right and superiorly. The shape of the U loop in patients wa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rmal subjects. The maximum U vector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magnitude both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and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that of normal subjects (p less than 0.01).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neurysm, the magnitude of the maximum U vector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and its direction was displaced more to the right and posteriorly than those without aneurysm (p less than 0.01). In standard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ECG), observation of the U wave in patients with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difficult, especially in the limb lead, because of the small size of the U wave. Therefore, vectorcardiographic observation may be more useful than electrocardiographic observ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U wave in patients with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22例风心病患儿心导纳微分环改变,按心功能分为心功能Ⅰ、Ⅱ级组和心功能Ⅲ、Ⅳ级组,并与同年龄22例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Ⅰ、Ⅱ级时仅Ⅰ相面积缩小,Ⅱ相面积与总面积比值增大。心功能Ⅲ、Ⅳ级时则Ⅰ相面积、Ⅰ相面积与总面积比值均缩小,Ⅲ相面积、Ⅱ、Ⅲ、Ⅴ相面积与总面积比值均增大,Ⅲ相与Ⅰ相面积比值增大。作者认为心导纳微分环可反映风心病患儿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AMI患者在发病第24小时、第14天及3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血清TH浓度,AMI患者还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MI患者血清TH浓度无论在心力衰竭组或无心力衰竭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而且心力衰竭组显著低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AMI患者TH浓度与LVEF(r=0.48,P<0.0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TH参与了AMI后心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硬死患者侧支循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左心室功能及QT离散度及其内在关系的影响。方法 5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70%血管作Leaman计分,左心室造影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壁运动作Cortina记分,研究侧支循环对Leaman 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Cortina记分及QT离散度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 全组Leaman冠状动脉计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Cortina左心室壁运动记分无相关,与QT离散度呈弱正相关;而无侧支循环建立的亚组,Leama冠状动脉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9,P<0.01),与Cortina 左心室壁运动计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P<0.01),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r=0.53,P<0.05),Cortina左心室壁运动计分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电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严重病变的冠状动脉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侧支循环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左心室功能有保护作用并可以减小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及电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刘端绘  赵洪磊  吴积新  欧永强 《内科》2009,4(5):686-68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两个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期间改变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两者与AMI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1例(对照组)和AMI患者86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INEF)、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和血液检查BNP。结果AMⅡ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hs—CRP与BNP水平和心功能Killip分级呈IE相关(r=0.38、r=0.51,均P〈0.01)。结论AMI患者血清hs—CRP和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疗养员 43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 (n=2 4)和对照组 (n=19)。空气净化组所处的疗养室进行 2 4h空气净化 ,对照组住普通病房。住院时和 1个月后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观察疗效。结果 :空气净化 1个月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为 88% ,心电图疗效为 79% ;左心室容积、左室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左室舒张早期充盈时间有显著下降 ;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有显著增加 ;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加速时间及减速时间无明显改变。结论 :对 OMI患者行空气净化治疗 ,有益于改善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的成本和效果。方法 采用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结果 支架植入组最初的平均成本比 PT-CA组高 1 3 2 83元 ,随访 1年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术比例低于 PTCA组 (分别为 4.9%和 2 1 .1 % ,P<0 .0 5) ,平均总成本支架植入组与 PTCA组相接近 (分别为 62 0 63.0± 1 91 50 .7元和 580 1 7.2± 2 7345.8元 ,P>0 .0 5)。支架植入组每避免 1例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成本是 81 1 0元。结论 与 PTCA组相比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是有成本 -效果的 ,主要原因是其减少了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与结果 入选 1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后 ,经冠状动脉内灌注导管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缓慢注入前降支。随访 3个月后 ,左室射血分数由术前 4 5 3%± 9 8%升高至 5 4 5 %± 6 5 % (P =0 0 0 3) ;2 0 1 Tl心肌灌注显像 (SPECT)显示左心室心肌灌注明显改善 ,即刻和延迟心肌灌注评分分别由术前的 2 9 5± 5 8和 2 8 6± 6 3降低至 2 3 9±5 7和 2 3 0± 6 1(P均 <0 0 1) ,没有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 ,可显著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灌注 ,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操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